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探究

2024-09-02 00:00张泽琪张雯雯
新阅读 2024年7期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其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意义深远。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七个着力”可以发现其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底蕴。充分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七个着力”的哲学意蕴有利于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哲学意蕴 哲学方法论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气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列宁曾说:“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202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明确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使命和任务、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深刻揭示我国文化发展的规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四个特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对我国文化强国理论的深入探索,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理论的思想,更是具体的战略部署,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利于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历史趋势。

● 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唯物史观品格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从始至终围绕着源于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这条主线进行。人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起点,也是其落脚点。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坚信人民群众对文化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人民至上原则,生动体现出其深厚绵长的人民情怀和坚定的唯物史观品格。

习近平文化思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文化的根基在人民,文化的创造靠人民,文化的目的为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一方面,文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也是检验文化水平的标准和尺度。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创作的方法有千千万,但好的文化思想一定是扎根在基层、来源于人民群众、有血有肉的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切实从人民的文化需要、世界的文化格局中探索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取之于民,同样也强调用之于民。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利于提高个人精神修养、提升社会共识能力、深化国家精神内核。作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为人民群众价值观的塑造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公民、社会和国家的价值观念。在三个层面中,公民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只有全体公民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被人民接受。因此,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就是人民,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一切利益以人民为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近年来,我国通过建立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发扬先进模范典型事例等形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众,增强了人民的文化使命感和文化精神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基于人民群众,如何使人民群众能真正理解我国意识形态的具体内涵,如何深刻把握意识形态本质,如何运用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人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进行,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培育人,用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教育人、塑造人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个转变是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的基础之上的转变。任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提出都是要解决人民的问题,同时也需要依靠群众来解决问题,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正确的意识形态也绝非抽象化的、空想而来的,一定基于人民群众,最终也是为人民群众所服务的,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在联系和发展中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辩证法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联系的特征强调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特征强调事物的发展前进和上升的运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双创”和“两个结合”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双创”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联系和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在“两个结合”中,要注重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以此来构建与时俱进的文化结合。

在联系和发展的环节中赓续中华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的核心内核与时代精髓,其内容历久弥新,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深刻认识到中华文脉中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前进上升因素,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首先,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联系的特征。从联系的眼光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除了过去封建、腐朽的思想,是从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转变过程,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产生于过去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当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了符合现如今的文化内核,去除掉了不符合当代的部分,形成了“新的”、适应当今发展潮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联系。其次,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发展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当代,而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中华文化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一种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继承中不断发展自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互为条件,相互联系。首先,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创造性转化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内核要适应当代国家和人民发展的需要,对原有的文化体系进行变革。其次,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目的,要求利用多维度、多视角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形成符合当代发展要求的思想体系。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推动“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传承和发扬,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重要论断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两个结合”中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经得住时代和历史检验的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认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有的实际情况、基本国情相结合,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我国文化领域大放异彩,进一步发展创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放异彩。

另一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时代不同、来源不同,但两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两者的结合不仅仅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结合,更是使中国焕发出独特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关于规律的论断,即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而是本质的联系;不是偶然的联系,而是必然的联系,与荀子所提出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有高度的统一性。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分注重唯物史观的人民观,这也与孟子的民本思想高度契合。这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第二个结合”看似是两个时代不同文化思想的碰撞,实际上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同时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扎根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双方相互汲取养分,共同构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两个结合”通过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深刻体现出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对守正的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扎根于守正与创新中的宝贵财富。

● 繁荣发展和交流互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论基础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实践论的基础,深度拓展了其理论厚度、影响力深度以及实践高度,深刻体现出了实践是来源、动力、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目的。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论特质和指向,其实践活动在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和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仅有益于本国的发展,更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现今,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也亟待通过实践进行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实践,着力在繁荣。抽象的理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从实践出发,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实践出真知的目的。实践的方法强调,要在宣传思想工作的同时着力进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两者相互协调,互为一体两翼。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中要紧紧依靠实践,以实践活动为纽带,创造出新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新模式。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022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就深刻体现出实践论,在实践中积极开拓优质冰雪资源、新能源资源、科技资源、文创资源等,发展新型文化事业,让冰雪运动不再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个现代产业。乘着冬奥会的契机,以冰雪为主题的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文创等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要从实践出发,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加强文化交流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基础性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第七个着力”,即“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就要求我们要将中国文化的最强音传达到世界每个地区,增进国家间文化感情,促进国家间的友好文化交流,在传播、交流、互鉴中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要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就需要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交流互鉴。近年来,国际孔子学院对文化交流传播进行实践创新,在尊重zrhiO4oMafeHZCoXtoZJSCVHwI5Juny2/T4CKiJgWHg=别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将文化传播内容聚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代表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文化中去,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利时鲁汶孔子学院亮相第17届鲁汶儿童艺术节,活动中京剧脸谱、书法、剪纸、中国画等受到了当地孩子们的喜爱,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孩子们也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认识,同时为两国友好的文化交流搭建了友谊的桥梁。

在全球范围内,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要想传播中国的时代最强音,就要坚持文化传播活动的实践创新,深入了解每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方能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方案,知晓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出一个守正创新、文化自信、开放发展的中国形象。

● 结语

哲学是一个时代的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七个着力”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底蕴。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运用哲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为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支持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大思政’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JG088)、2022年度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新时代好青年的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DMY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论丛:第3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4]习近平.论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共产党员(河北),2023(18).

[9]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64.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