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探源:以《忆大山》为例

2024-09-02 00:00商建辉
新阅读 2024年7期

《忆大山》是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写的一篇叙事性散文,深情记述了习近平与河北乡土作家贾大山的交往和友谊,对贾大山的人品、文品给予高度评价,对贾大山的英年早逝表达深切的哀悼。在习近平同志素朴的表述中,他与贾大山之间超越年龄、职务、身份差异的高山流水之谊,以及随着时间流逝愈来愈真淳的兄弟之情,如同清泉出幽谷般汩汩滔滔地流淌在读者心头,温润着读者的心灵。

● 《忆大山》写作背景

《忆大山》反映了习近平同志20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与已故作家贾大山的深厚情谊。文章最早发表在《当代人》杂志1998年第7期上,后被《光明日报》转载。

1982年,农民作家贾大山39岁,在河北省正定县文化馆挂闲职,业余时间撰写短篇小说。同年年初,在中央部门工作的习近平同志,怀着“我要为人民做事情,要同人民唱一曲悠扬的‘农家乐’”的情怀,主动请缨“下沉”基层,来到河北省正定县。在赴正定任职前,习近平就曾读过贾大山的小说。来正定工作后,习近平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就是贾大山。两人接触后,习近平同志发现贾大山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三顾茅庐”,请他担任正定县文化局局长。贾大山不负重托,把文化局带领得风清气正。习近平看重贾大山的人品和文品,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正定工作的三年多,习近平同志历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1985年,习近平调离正定,前往福建厦门任副市长,临走时特别向贾大山告别。1995年贾大山罹患重病,到北京协和医院做诊断检查时,习近平利用在北京开会的机会去看望贾大山。贾大山先生去世一年后,习近平撰写了悼念文章《忆大山》。

● 《忆大山》结构赏析

赏析散文,分析文章结构是常用方法。文章结构是指作者对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作者情感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传达出来。《忆大山》由内外结构组合构成。

外结构以时间为主线。《忆大山》的外在结构以时间为主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到达正定之后与贾大山相处的点滴片段,介绍他的性格品质及工作成绩。“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种历史和文化知识,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同时,他更没忘记一名作家的良知和责任,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悟人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更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第二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1991年春节,在离开正定6年之后,我受正定县委之邀,又一次回到了我曾经工作和生活了三年多的第二故乡——正定。我抽时间专程到家里看望大山。那年,他还不到50岁,正当精力充沛、创作欲望非常强烈的黄金时期。1995年深秋,我从一个朋友口中得知大山患病并已做了手术,尽管说手术相当成功,还是给关心他的人们心头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1997年2月9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三,我又一次回到正定,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看望大山。”1997年2月20日晚,贾大山因病去世,享年54岁。习近平同志以时间线索将贾大山短暂的一生展现出来,把贾大山同志正直无私、勤政为民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内结构抒发作者情感。文章的内在结构以感情变化为核心,将习近平在正定与贾大山的情谊一一梳理。文章写道:“记得1985年5月我即将调离正定去南方工作的那个晚上,我们相约相聚,进行了最后一次长谈。临分手时,俩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依依别情,难以言状。”通过质朴的语言,读者可以看见习近平与贾大山之间难舍难分的深情。得知贾大山离世的消息,习近平饱含深情地写道:“噩耗传来,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大山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好兄长。我多么想亲自去为他送行,再看他最后一眼哪!无奈远隔千里,不能前往,也只能托人代送花圈,以示沉痛悼念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贾大山的深厚个人情感。真情永驻,正是此文动人心魄之所在。笔者想到了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习近平同志对贾大山的关怀

贾大山是土生土长的正定人,熟知正定的历史文化,对正定现存的古建及文物情况知之甚多,人称“正定通”。习近平同志拜他为师,利用闲暇时间,常去他家拜访长谈。在习近平同志的推荐下,正定县打破党外人士不任正职的“规矩”,任命贾大山为文化局局长。习近平在《忆大山》中写道:“常山影剧院、新华书店、电影院等文化设施的兴建和修复,隆兴寺大悲阁、天宁寺凌霄塔、开元寺钟楼、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华塔、县文庙大成殿的修复,无不浸透着他辛劳奔走的汗水。”“1997年2月9日,是我最后一次去看望大山。这时的大山,身体的能量几近耗尽,他的面色更加憔悴,形体愈显瘦小,声音嘶哑,眼光浑浊,话语已经不很连贯,说几句就要歇一歇。此时我心中已有一种预感——恐怕大山的驾鹤西去为期不远了。至此,一股悲怆的情绪油然而生,我不由自主地紧紧握住大山的手,泪水溢满了眼眶。”《忆大山》最后写道:“大山走了,他走得是那样匆忙,走得是那样悄无声息,但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愫,清正廉洁、勤政敬业的作风,襟怀坦荡、真挚善良的品格,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精神,都将与他不朽的作品一样,长留人间。”

● 习近平同志将正定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正定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三关雄镇,神京锁钥,八方交汇,位于北京以南240公里、石家庄以北15公里。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和这里的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情感,他对这片热土知之深、爱之切。

习近平同志初到正定时担任县委副书记,分管农村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以及文化、教育等工作。他常说,正定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非常值得研究。后来正定县委召开常委会,其中一个重要议题是由习近平同志提议,编写一本关于正定的书,并提出编写这本书的指导思想。1985年2月15日,《正定古今》初稿完成,全稿约45万字,共分上、中、下3篇,16章、50节、119个条目。上篇主要写建制沿革、自然概况、经济概观,中篇主要写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文学发展和民间习俗,下篇主要包括风物传说、古代诗歌和当代文论。习近平同志为《正定古今》写序,在序的开篇写道:“正定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的人民。我爱自己的故乡,更想了解这里的一切……”这段话,是习近平同志的真实感受和肺腑之言。“正定是我的第二故乡”,这句话他在正定工作时曾多次说过,但写在书稿中,落实在文字上,是首次出现。

习近平说:“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深厚的感情必须以深刻的认识做基础。唯有对家乡知之甚深,才能爱之愈切。”《正定古今》序共1500多字,篇幅虽然不长,但字里行间洋溢着习近平同志对正定的深厚感情。他在序中对这本书予以肯定,“这是在新形势下用新的体例写成的一本新书……是半个世纪以来第一部系统介绍本县情况的书”。他概括了正定源远流长的历史、瑰丽灿烂的文化古迹和风格独特的名胜古刹,高度赞扬了正定出生的三国名将赵子龙等英雄豪杰和文学大家,回忆了自强不息、勇敢奋斗、百折不挠、可歌可泣的名人义士和气壮山河的革命斗争,回顾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定人民取得的丰硕成果,最后写了自己的感慨:“回忆往事,热血沸腾;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正定人民具有刚强智慧的素质、勤劳朴实的传统,更有不甘现状、勇于开拓、发愤图强的雄心。”

● 《忆大山》中的文化思想

《忆大山》中写道:“原来我曾读过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我到正定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就是贾大山。”习近平同志尊贤重士、求贤若渴的心情跃然纸上。“1982年冬,在众人举荐和县领导反复动员劝说下,大山不太愿意地挑起了文化局长的重担。上任伊始,他就下基层、访群众、查问题、定制度,几个月下来,便把原来比较混乱的文化系统整治得井井有条。在任期间,大山为正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文物的研究、保护、维修、发掘、抢救,竭尽了自己的全力。”这一段将贾大山的工作成绩悉数列举出来,是对贾大山作为文化局长工作的肯定,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现实来源。

发展教育事业。习近平深知,教育兴,人才兴,事业兴。事实上,早在1982年春,习近平开始分管教育工作后不久,就建议并部署了对全县学校危房的一次大普查。普查发现,200多所村小学共有3590平方米危险校舍,上万名学生趴在水泥板、土台子上上课,4万名学生自带板凳。他在永安公社检查工作时,发现北贾村小学校舍陈旧,马上责令当地领导限期维修,并以北贾村小学为典型通报全县,要求全县各级干部提高对改善办学条件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人人关心教育、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的氛围。习近平同志还捐出200元钱,帮助北贾村改善办学条件。习近平离开正定赴厦门任职前,又来到正定县北贾村小学,询问校舍改造工程进展。看到已经设计出来的新图纸,习近平问道:“建新楼还差什么?”当得知缺少钢筋这一情况后,便扭头交代随行工作人员记下来,要将钢筋落实到位。

注重精神文明。当年,正定县城到处是残垣断壁、碎砖烂瓦,粪土柴草混杂,生活垃圾乱倒,不少街道污水横流、坑坑洼洼。“五马闹市”“四车乱行”“三乱上墙”,成为正定县城脏、乱、差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一乱象,习近平同志大力推行“精神文明礼貌月”活动。他说,我们不能摘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又戴上了“高产脏县”的帽子。脏、乱、差严重影响了正定的形象,“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他提出,要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为核心,抓党风带民风,抓县城带农村,抓典型带一般,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狠抓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整顿公共秩序,扩大文化活动阵地,让文明之风吹进每个家庭院落,让文明之花开遍正定大地。

践行文物保护。习近平熟读县志、史料,经常走街串巷,勘察古迹。习近平同志对正定县的历史文化如数家珍。他指出,正定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古城瑰丽灿烂,历史人物数不胜数,文韬武略彪炳史册。正定历史悠久,正定隆兴寺是闻名世界的宋代大型寺院,也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年代久远,损毁严重。习近平频频出面邀请国内权威专家前来考察评估,努力筹措资金,克服了重重困难,修复隆兴寺。正定县委大院有两棵大槐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习近平看到这两棵槐树,询问当地官员知不知道树龄,大家都说不知道。他请专家鉴定,发现这两棵槐树是明朝初年种植的,已经600多岁了,于是将它们保护起来。后来还专门立一石碑,刻上《古槐赋》。

《忆大山》这篇文章字字情真、句句意切,字里行间充满着习近平同志与贾大山之间布衣之交的情怀。习近平当年对正定县的工作投入大量心血与精力。他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对基层文教事业的重视、对开展文物保护的重视,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忆大山》中孕育的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雏形,总结了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

作者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