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ESG理念与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等新时代目标紧密相连,随着ESG评级在评估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方面重要性的日益增加,其对审计领域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显著。文章通过综述截止到2023年7月CNKI平台上发表的ESG与审计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现状,并对ESG评级影响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审计模式以及内部审计五个方面的因素和机制进行总结。研究发现:ESG与审计的研究在ESG总体研究中所占比重较低,但关注度在逐年增长,说明其作为新兴研究话题具有潜力。此外,国内外尚未建立统一的ESG评级体系,将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管ESG评级对审计意见和费用的影响已有一定共识,但在审计质量方面的研究仍不足且存在分歧,需要深入探究。基于此,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期望为持续推进该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ESG评级; 审计影响; 影响机制; 研究现状; 展望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18-0104-08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环境违规行为和治理问题,导致在这一进程中还面临许多卡点和瓶颈。ESG(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ance)作为一套评估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的标准,激励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挑战,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快实现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推出了一系列以强化公司ESG披露,提高公司ESG表现力为目标的政策。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而且能降低企业与关联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可以从企业的ESG信息披露中获取更加全面真实的信息,降低投资风险。ESG作为重要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行动指南,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04年6月,ESG概念首次由联合国契约组织提出。ESG代表企业在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领域的具体表现。2008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我国重污染产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并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环境监管机制。2010年9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时间和范围作出了规范。2018年9月,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部门的要求披露有关ESG的信息,确立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强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作用。202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将ESG信息披露要求又提高了一个层级。2023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工作。
ESG评级基于ESG表现产生,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全面、真实、可量化的非财务信息,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优化投资决策,同时也能为审计师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对ESG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分析ESG评级体系与结果对审计影响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对ESG评级影响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审计模式以及内部审计五个方面的因素和机制进行汇总,评价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期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二、ESG评级与审计研究现状梳理
(一)ESG评级体系
ESG评级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因素的评价方法。全球范围内提供ESG评级服务的机构已超过600家,具有较大影响的有明晟MSCI、富时罗素FTSE Russell、晨星Sustainalytics、KLD等。国内常见的评级机构有商道融绿、上海华证以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等。各机构的评级指标和侧重点不同,例如,晨星Sustainalytics侧重ESG风险评价;商道融绿评估ESG管理水平和风险暴露程度,强调负面信息的监控和评估;华证ESG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较显著因子收益、个股风险预警与尾部风险规避效应,作为投资应用绩效显著。我国资本市场对ESG的关注不断提升,推动了ESG评级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王凯和张志伟[ 1 ]、陈宁和孙飞[ 2 ]认为我国ESG评级体系仍存在发展滞后、信息披露质量差、评级结果不一致、ESG生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另外,ESG数据的可靠性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
(二)ESG相关研究及现状分析
现有文献从多角度探究了ESG的影响。在财务绩效方面,研究观点大致分为两类,即ESG对企业财务绩效有积极影响或负面影响。Friede等[ 3 ]、袁业虎和熊笑涵[ 4 ]研究发现,ESG评级高的企业表现出更优良的绩效。但Duque-Grisales和Aguilera-Caracuel[ 5 ]的研究结果表明ESG评分和财务绩效负相关。其中的差异可能受样本选择、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在公司价值方面,Aboud和Diab[ 6 ]根据对托宾Q值的衡量证实ESG指数排名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在企业投资方面,Samet和Jarboui[ 7 ]、高杰英等[ 8 ]研究发现ESG表现能通过降低代理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融资约束间接提高公司投资效率。
现有文献大多以财务绩效、企业价值、投资等企业自身特征探讨对ESG的影响,而以第三方审计为视角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高级检索”功能,以“ESG”为主题对所有录入的文献进行筛选,发现截至2023年7月份,共有3 681篇与ESG相关的文献,但ESG与审计相关的文献则仅有33篇,约占ESG相关文献的0.9%。其中有26篇在学术期刊,6篇硕士论文,1篇在特色期刊。2021年2篇,2022年15篇,2023年16篇,发文热度逐年提高,说明ESG与审计领域正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新兴话题,预计未来这一领域的论文发表量将持续增加。本文对发表的主要期刊进行了统计,并对在《会计之友》《中国内部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财务与会计》这六大期刊上发表的文献数量进行了筛选,具体见表1。同时本文对发表的期刊研究主题进行了统计,并筛选出文献数量前五的主题,分别为“审计费用”“内部审计”“审计意见”“审计模式”“审计质量”,具体见表2。其中“审计质量”为主题的文献仅有两篇硕士论文,这一领域在学术期刊上的探讨显著不足。以这五个研究主题进行文献梳理和总结,其中“审计费用”“审计意见”“审计模式”“审计质量”是以外部审计视角进行的分析。
(三)ESG评级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随着国际和国内新审计准则的发布,明确了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审计模式,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识别、评估和判断,并根据这些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合适的审计程序,合理分配资源,以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相关文献发现,企业的ESG评级主要是通过降低审计风险和经营风险来影响审计意见[ 9 ]。
1.在审计风险方面,ESG评级可以通过盈余管理、违规风险、信息不对称性三个方面来影响审计风险,从而影响审计意见。
在抑制盈余管理方面,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促使企业不仅关注经济利益,而且要考虑公共利益,使企业树立良好的声誉。而ESG评级高的企业,良好的声誉能抑制盈余管理行为。企业为了避免积累的声誉资本流失,会加强内部控制和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 10 ],主动抑制虚假财务报告行为,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以尽早发现并制止有损声誉的盈余管理行为[ 11 ],以此来降低审计师的审计风险,进而降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在减少违规风险方面,金缦[ 12 ]通过我国机构投资者2010—2020年对绿色创新公司的投资研究表明,ESG评级越高,代表着企业存在越高的绿色创新能力且对绿色创新的投入越高,相应地强化管理人员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落实,从而在企业日常经营中设置更多契合政府相关部门规定的程序,减少违规风险,所面临的审计监管压力越小,越能降低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从而降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13 ]。
在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方面,ESG评级越高意味着其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信息披露程度越高、披露质量越高,可以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审计风险就越低[ 14 ]。因此,ESG评级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来降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减少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
2.在经营风险方面,ESG评级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状况、利益相关者关系、声誉保险效应等方面影响经营风险,最终影响审计意见。
在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方面,黎文靖[ 15 ]认为企业为了获取政府的资源支持,会倾向增加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以获取额外的经济效益;王薇[ 16 ]研究发现企业环境责任评分越高,帮助政府完成的环境治理任务越多,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也越多。因此,企业通过较高的ESG评级来获取政府研发补贴,一方面可以减少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向外界释放出企业技术水平较高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信号[ 17 ],吸引更多的投资,让企业有更多资源投入生产经营的关键环节中,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在建立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关系方面,周方召等[ 18 ]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越好,机构投资者持股越多,越能获得股东的认可,同时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Flammer和Kacperczyk[ 19 ]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让员工的行为和公司的价值导向一致,提高劳动生产率。蒋德权和蓝梦[ 20 ]研究发现,通过承担ESG责任,企业在市场中建立了积极担责的良好形象,促进了与供应商及顾客之间持久且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扩大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因此ESG评级越高,越能建立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的关系,从而缓解经营风险,降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在声誉保险效应方面,良好的ESG表现帮助企业积累了道德和声誉资本,Godfrey[ 21 ]认为道德和声誉资本能发挥一定的保险效应,降低因公司负面事件而造成的损失。企业以较高的ESG评级获得认可,使利益相关者对声誉良好的企业更具容忍度,当企业遭遇负面新闻时,利益相关者更倾向于视为偶发事件,为企业提供纠正错误的机会,从而减轻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ESG评级影响审计意见的机制如图1所示。
(四)ESG评级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Simunic[ 22 ]于1980年首次研究了审计定价模型,认为有两个因素决定审计定价。一是风险溢价因素,审计风险溢价是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实施了审计程序但仍无法控制的风险,其中包含对未来可能赔偿责任的估价,这是一种规避潜在损失的行为。二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投入的审计资源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等。
在风险补偿方面,上文通过整理现有文献得出,较高的ESG评级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不仅可以影响审计意见,而且能影响审计收费。晓芳等[ 23 ]研究了ESG评级对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发现ESG评级发挥了外部监督的作用,通过抑制公司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降低审计收费。因此,审计师依据较低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可降低风险溢价水平,进而减少审计收费。陶春华等[ 24 ]实证检验了企业风险机制,发现ESG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拥有较低的财务风险和商业诉讼风险,能减少审计风险溢价,从而减少审计收费。
在审计投入方面,王琳璘等[ 25 ]认为ESG评价让企业面临更强的外部监督,从而抑制管理者在ESG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迫使企业向外部披露更真实的ESG信息,以此来降低管理层妨碍审计工作的可能性,减少审计证据获取的难度,从而降低审计投入[ 26 ],减少审计收费。高管实施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当期的绩效目标,而良好的ESG表现可促进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27 ],减轻管理层在绩效评估中的压力,降低管理层对财务报告操纵的倾向,从而减少了审计师在审计中的工作量。随着ESG相关法规的完善,企业如果缺乏对员工权益、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视,将面临行政规制和法律诉讼[ 28 ]。由于相关审计事项固有的不确定性,审计师需增加更多的投入,以确保能够作出合理的评估,这无疑导致了审计成本的增加。而ESG表现优异的企业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方面设定了更高、更全面的标准,这有助于减少与利益相关方产生的诉讼风险,进而能够避免额外的审计成本投入,从而降低审计费用。Asante-Appiah[ 29 ]研究发现ESG表现差的公司会导致声誉受损,审计师会增加审计工作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审计财务报表,以应对环境、社会和治理声誉受损的情况。
ESG评级影响审计收费的机制如图2所示。
(五)ESG评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DeAngelo[ 30 ]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人员发现并报告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违规行为的概率。由于审计质量的不可量化,学者们在研究时更倾向于选择一个替代指标来衡量审计质量,常见的替代指标主要有审计意见、事务所规模、盈余质量、审计收费等。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ESG评级主要通过盈余质量、审计费用、公司治理三个方面来影响审计质量。
在盈余质量方面,徐祥兵等[ 31 ]认为影响盈余管理的行为来自压力和机会,ESG表现好的企业拥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降低了自身风险,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实现业绩稳定增长,这减轻了企业管理层的向上盈余管理压力。同时,出色的ESG表现反映了现代化治理和契约精神,减少了企业进行向下盈余管理的机会。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一个替代指标,盈余管理的程度往往揭示了审计质量的高低[ 32 ],因此ESG评级越高,企业盈余管理空间越小,审计质量越高。
在审计费用方面,Asante-Appiah[ 29 ]发现审计师会增加审计工作量,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审计财务报表,以应对环境、社会和治理声誉受损的情况,导致ESG表现差的企业不容易出现较低的审计质量,即通过增加审计收费来提高审计质量。但Becker等[ 33 ]认为当审计费用显著提升时,注册会计师可能对审计对象产生更强的经济依赖,这种依赖可能妨碍其保持必要的独立性与客观性,进而可能削弱审计质量;审计费用过低可能导致审计师减少审计工作,增加了审计后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从而损害审计质量[ 34 ]。可见,ESG评级通过审计费用影响审计质量的机制仍然存在争议。
在公司治理方面,ESG评级体系关注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实践,要求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ESG评级体系的要求,公司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经营合规性以及监管机制的有效运行,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增强审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了解程度,提高审计质量。同时ESG评级体系也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一定要求,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好,审计质量越高[ 35 ]。余宇莹和刘启亮[ 36 ]的研究也证实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性与盈余管理幅度之间的负相关性,表明更优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缩减盈余管理的空间,进而提升审计质量。
ESG评级影响审计质量的机制如图3所示。
(六)ESG评级对审计模式的影响
审计模式是由审计目标、审计准则、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机构设置等因素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并在特定的审计环境下得以实施。它是审计环境的产物,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进。近年来,ESG评级的普及和发展使得ESG因素成为审计中的关注重点,进而对审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审计师需要对企业的ESG实践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审计,传统的审计模式需要做出调整,包括充分涵盖ESG因素的审计内容、风险评估等。
梁丽[ 37 ]认为ESG框架将拓宽审计领域,审计内容将不再局限于财务,还将扩展至环境、社会、治理等非财务领域,并结合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责任、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内部控制等一系列行为进行评价。此外,ESG评级结果已成为影响企业声誉和财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审计模式需要调整以识别和评估与ESG相关的风险,如环境风险带来的财务表现和融资成本影响,社会问题带来的法律诉讼风险,以及治理不善可能导致的合规风险。
杜永红[ 38 ]对审计模式作了进一步探讨,认为应建立ESG审计制度。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能够确保ESG信息披露的可信性,并有助于引导企业积极遵守ESG规则,不仅需要在审计过程中考虑ESG所带来的非财务信息,而且要建立ESG审计评估指标体系,并由第三方审计机构检查和评估企业在ESG方面的履行情况。这种实现实质性和程序性制度的双重建设有助于构筑规范的审计监督体系。同时,单一的审计组织体系难以满足ESG审计的要求,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三方应当加强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在审计分工方面,环境资源审计主要由国家审计承担,社会责任审计和公司治理审计则以社会审计为主、内部审计为辅。不少学者认为应该进行ESG鉴证。陈晓艳和洪峰[ 39 ]提出监管机构需建立和完善针对ESG鉴证的法规体系,并促进企业积极采用第三方独立鉴证服务。高宁馨[ 40 ]指出部分企业在ESG评级中可能会采取美化其环境表现的“漂绿”行为,或是通过选择评级机构来进行操纵,仅依靠ESG评级来判定ESG信息质量是不充分的,而鉴证服务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七)ESG评级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内部审计由企业内部专职审计人员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通过审查评价企业业务活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帮助企业优化管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ESG评级通过将ESG理念融入企业内部经营,对内部审计产生了一定影响,具体表现在风险管理、审计目标、审计范围以及审计人员能力四个方面。
ESG评级为内部审计提供风险导向。王光远[ 41 ]认为内部审计是风险管理的确认者,是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内部审计应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实时、持续地监控,将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相融合。基于现有的ESG分析框架,内部审计人员能精准定位风险点,分析提炼相关风险的特征,从而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审计业务工作,协助管理层制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法措施,助力公司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和水平[ 42 ]。
ESG评级为审计目标提供了新视角。梁丽[ 37 ]认为传统的审计目标是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然而在ESG评级框架下,审计目标将在不同维度呈现新的层面。具体而言:环境(E)维度的目标是评价企业在环境责任履行方面的表现,例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碳排放降低、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等;社会(S)维度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包括员工薪酬管理、劳动力管理、数据安全与隐私、对当地社区影响以及产品质量等;治理(G)维度评价企业的公司治理责任履行情况,涵盖企业治理与管理结构、反垄断措施以及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
ESG评级扩大了内部审计范围。在机构监管力度加大和公众监督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对报告披露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地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范围。一是审查ESG报告,确保ESG报告信息的准确、相关、及时和一致性,以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有助于维护报告的可靠性,增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防止信息虚假披露或误导,保障信息透明度。二是审查ESG报告与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审查ESG报告中反映的非财务信息是否与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相冲突,避免引起利益相关者的特别关注[ 43 ]。三是评价企业ESG管理内部控制,ESG评级体系使得企业的控制目标从局限于保障财产的安全性、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等扩大到保障生产运营的环保性、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及治理的有效性[ 44 ]。因此,企业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和完善其控制活动,并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在监控和评估ESG履职方面的作用,以评价ESG管理活动的设计及执行效果。
ESG评级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ESG评级体系能够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风险导向,但同时也加大了审计人员的职责。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审计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具备在环境、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他们需要充分了解企业在ESG各个维度的职责,并制定相应的内部审计计划,将ESG评价指标有机地融入审计工作中,协助企业更好地履行ESG责任。此外,内部审计管理的优化也显得尤为重要,以提升审计工作的质效,同时与业务部门的紧密沟通将有助于确保审计结果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42 ]。
三、ESG评级与审计研究总结
通过前述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总结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发文数量方面,ESG与审计这一研究领域在ESG总体研究中所占比重较小,还缺乏广泛的学术关注和深入研究,但发文热度逐年提高,说明ESG与审计正成为国内研究领域的新兴话题,预计今后发文量会持续上涨。(2)目前国内外并未形成统一规范的ESG评级体系,不同评级机构对相同主体的评判因素与评价标准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数据的质量和透明度不一致,会影响到最终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在研究主题方面,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审计模式与内部审计是目前我国ESG领域内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ESG评级对审计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审计意见与审计收费目前的研究结论比较统一,认为ESG评级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审计意见与审计收费,较高的ESG评级能降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减少审计费用;但在审计质量方面,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对该主题的深入分析和讨论还远远不够,现有的研究结论之间也存在歧义,亟需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详细研究。
四、ESG评级与审计研究展望
基于以上研究评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未来在实证研究时可对央企与非央企,或者不同行业(如石油化工业、制造业等)进行异质性检验。目前仅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ESG报告编制颁布了详细的指引,而非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尚缺乏相关政策,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地区市场化程度及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异质性分析,较少涉及不同行业间,以及央企与非央企之间的差异对比。因此未来研究聚焦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或者不同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更全面地探究ESG评级与审计的关系。
二是深入研究ESG评级与审计质量的关联。当前文献的共识在于较高的ESG评级能有效降低审计费用,而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复杂关系仍有待深入解析。审计费用可能是一个探究ESG评级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关键中介变量,但这背后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因此可将异常审计费用与正常审计费用相区分,分别探讨两者作为中介变量如何影响审计质量。
三是建立统一的ESG评级体系。由于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评级体系,现有研究所运用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待考究,所以其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和可靠性还有待商榷。因此,有必要构建统一的ESG评级体系和标准,在借鉴国外主流ESG评级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级标准,并统一评级的指标和框架。评级指标和评级方法要科学、客观、合理地反映企业的ESG发展水平,并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等差异分配权重。同时加强对企业ESG数据披露的监管,确保企业提供准确、全面的ESG信息,提高ESG评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解决数据准确性和可比性的问题,以有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四是将ESG评级结果纳入审计范围。开展ESG审计能提供独立的验证和核实,并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也能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规和要求。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如何调整审计框架和指导标准,把企业ESG评级结果作为一项非财务信息纳入审计计划、风险评估和程序设计中,帮助审计师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充分考虑企业ESG评级,以有助于审计师合理安排审计工作,提升审计效率,降低审计失败的可能,最终提高审计质量。
五、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气候极端多变、自然资源枯竭等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ESG理念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了解ESG评级体系与结果如何影响审计的各个方面,能够帮助审计师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监管的要求,提高审计质量,同时也为审计标准制定者提供洞见,指导他们在制定和修订审计标准时更有效地融入ESG因素。企业重视ESG理念,有助于识别在环境、社会、治理方面的相关风险,降低经营风险,建立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关系,降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减少额外的审计投入。未来应聚焦调整和完善审计流程,以更好地考虑ESG因素,更全面地探究ESG评级对审计的影响机制,并提供具体的经验教训和实践指导,构建统一的评级指标与框架,为企业和审计师在ESG评级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凯,张志伟.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J]. 财会月刊,2022(2):137-143.
[2] 陈宁,孙飞.国内外ESG体系发展比较和我国构建ESG体系的建议[J].发展研究,2019(3):59-64.
[3] FRIEDE G,BUSCH T,BASSEN A.ESG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ggregated evidence from more than 2000 empirical studie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Finance & Investment,2015(4):210-233.
[4] 袁业虎,熊笑涵.上市公司ESG表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10):68-77.
[5] DUQUE-GRISALES E,AGUILERA-CARACUEL J.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score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multilatinas:moderating effects of geographic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and financial slack[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21,168(2):315-334.
[6] ABOUD A,DIAB A.The impact of social,environment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disclosures on firm value:evidence from Egypt[J].Journal of Accounting in Emerging Economies,2018,8(4):442-458.
[7] SAMET M,JARBOUI A.How do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tribu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J].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2017,40:33-46.
[8] 高杰英,褚冬晓,廉永辉,等. ESG表现能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吗?[J].证券市场导报,2021(11):24-34.
[9] 王瑶,张允萌,侯德帅.企业ESG表现会影响审计意见吗?[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2,37(5):54-64.
[10] 管考磊,张蕊.企业声誉与盈余管理:有效契约观还是寻租观[J].会计研究,2019(1):59-64.
[11] 管考磊. 企业声誉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J]. 当代财经,2016(9):121-127.
[12] 金缦.机构投资者的ESG偏好对绿色创新价值的影响[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2(1):65-75.
[13] 李志学,刘雪瓶,张嘉伟.企业ESG表现是否影响审计意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2(3):60-68.
[14] 秦荣生.审计风险探源:信息不对称[J].审计研究,2005(5):6-10.
[15] 黎文靖.政治寻租视角下的公司社会责任研究:基于中国转轨经济的一个新政治经济学解读[J].财政研究,2011(2):42-46.
[16] 王薇.企业环境责任与政府补助:基于寻租视角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20(11):100-108.
[17] ZHOU K Z,GAO G Y,ZHAO H.State ownership and firm innovation in China:an integrated view of institutional and efficiency logic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17,62(2):375-404.
[18] 周方召,潘婉颖,付辉.上市公司ESG责任表现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学决策,2020(11):15-41.
[19] FLAMMER C,KACPERCZYK A.The impact of stakeholder orientation on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J].Management Science,2016, 62(7):1982-2001.
[20] 蒋德权,蓝梦.企业社会责任与产品市场表现[J].财经研究,2022,48(2):109-122.
[21] GODFREY P 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philanthropy and shareholder wealth:a risk management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30(4):777-798.
[22] SIMUNIC D 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61-190.
[23] 晓芳,兰凤云,施雯,等.上市公司的ESG评级会影响审计收费吗:基于ESG评级事件的准自然实验[J].审计研究,2021(3):41-50.
[24] 陶春华,陈鑫,黎昌贵.ESG评级、媒体关注与审计费用[J].会计之友,2023(6):143-151.
[25] 王琳璘,廉永辉,董捷.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22(5):23-34.
[26] 董彦良.董事长或CEO权力影响企业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20(11):100-114.
[27] 李井林,阳镇,陈劲,等.ESG促进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42(9):71-89.
[28] 张俊瑞,刘慧,李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降低企业的诉讼风险了吗?[J].预测,2017,36(1):34-40.
[29] ASANTE-APPIAH B.Does the severity of a client's negative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utation affect audit effort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20,39(3):106713.
[30] DEAUGELO L E.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1,3(3):183-199.
[31] 徐祥兵,乔鹏程,黄沁.ESG责任表现能传递更透明的信息吗?[J].产业经济评论,2023(2):5-21.
[32] 董普,田高良,严骞.非审计服务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7(5):42-49.
[33] BECKER C L,DEFOND M L,JIAMBALVO J,et al. The effect of audit quality on earnings management[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8,15(1):1-24.
[34] 韩丽荣,高瑜彬,胡玮佳.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5(1):74-80.
[35] 杨乐,陈卉.内部控制、企业社会责任与审计质量:基于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研究[J].商业会计,2020(12):44-49.
[36] 余宇莹,刘启亮.公司治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吗?[J].审计研究,2007(5):77-83.
[37] 梁丽.ESG框架下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创新研究[J].财务与会计,2021(6):52-54.
[38] 杜永红.“双碳”目标约束下的ESG审计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2):154-160.
[39] 陈晓艳,洪峰.企业ESG鉴证:进展、问题与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2(9):79-83.
[40] 高宁馨.关于我国ESG报告鉴证的思考[J].财务管理研究,2023(8):140-145.
[41] 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十大理念[J].审计研究,2007(2):24-30.
[42] 陈洛丹,徐可才,劲涛.基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投资建设企业“风险场景”审计模式探索: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助力组织应对风险挑战[J].中国内部审计,2023(2):8-15.
[43] 毕秀玲.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中的作用[J].中国内部审计,2022(4):1.
[44] 李骏朕,张华,张雯.ESG理念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J].商业会计,2022(1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