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恋爱观念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2024-09-01 00:00:00杨晨
国际公关 2024年14期

摘要: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恋爱已成普遍现象。特别是随着大量外来思想涌入,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理解以及恋爱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具有新的特点,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某大学为例,对影响大学生恋爱观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对策措施,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丰富完善自身,更好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00后”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对策

一、研究背景

2005年国家撤销了不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规定以后,人们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变得愈发宽容。恋爱观的正确与否会相应影响人们在恋爱中的态度行为,大学生正值青春期阶段,生理上已经进入性成熟期,心理上也萌发了恋爱意识,是性机能成熟与性意识觉醒而引起心理玄妙变化的时期,必然会逐渐萌生出想谈恋爱的思想,并在其精神世界中占有主要而突出的地位。[1]大学生对恋爱抱有憧憬的态度是正常的,在个性鲜明、思维雀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中,没有了高中紧张的学习压力,男生与女生之间来往有较为宽松的环境,在学校生活中朝夕相处,往来密切、异性间容易产生情感。随着外来思想涌入、网络的传播、媒体的渲染,部分大学生认为爱情理应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诚然,爱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如何认识爱情、怎样恋爱,则是一个复杂、引人深思的问题。

大学这一时间段属于年轻人恋爱心理的 “活跃期”,特别是在大学这个特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及其恋爱心理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又表现出有别于社会青年的心理特征。因此,了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分析并改正其行为上的盲目性,培养其正确的恋爱观,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山东省某大学学生进行随机的网络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分别为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专业涵盖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体育类。在有效问卷的被访者中,大一学生占23.1%,大二学生占20.5%,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17.8%和38.4%。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

三、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得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恋爱动机盲目性、追求恋爱理想化和失恋后难以走出的问题。尽管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总体呈现健康的理性状态,在择偶标准上更注重学历和价值观,对另一半的文化底蕴及是否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匹配等方面比较看重;在金钱对恋爱的影响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物质会影响爱情,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恋爱是抱有理性态度的,但部分学生的恋爱观可能尚未完整,或受外界因素如大众传媒、文化传播的影响,处于一个消极、非理性的阶段,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解决大学生恋爱中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价值观、将大学生恋爱观引上正轨刻不容缓的。

(一)恋爱动机盲目性

动机指的是从事某件事的念头。盲目性指的是没有明确方向,漫无目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恋爱动机的盲目性就意味着对恋爱这件事是漫无目的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恋爱,呈现一种随机性。从问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有84%的学生是为了丰富生活、排解寂寞、体验人生而谈恋爱的,显然这部分学生并没有端正对恋爱的态度,认为恋爱是无所谓的,由于摆脱了紧张的高中氛围,精神生活空虚化,这时很多学生认为可以用谈恋爱来填补心灵上的空洞,为了排解寂寞而谈恋爱导致选择恋爱对象时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这种动机支配下的恋爱根本不会长久,甚至不能称为爱情,这与爱情的宗旨是大相径庭的。盲目性的恋爱动机只会伤人伤己,一个连内心都不饱满的人是没有办法爱人的。

(二)恋爱过程理想化

理想化可以理解为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它包括忽略或不承认与完满形象不符合的特性。在精神分析学中,指把爱的对象视为完美无瑕的心理过程。但恋爱是变动的,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2]有33.77%的学生认为恋爱应当是文学作品中的刻骨铭心,23.84%的学生认为是电视剧里的浪漫爱情。理想化固然好,但不能过于理想化,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文学影视作品里的爱情模样,殊不知影视作品有可能传达错误的恋爱观。绝大多数学生价值观还未定型,错误恋爱观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价值观、恋爱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使其逐渐偏离正常的心理轨道。

(三)失恋后无法走出

失恋后无法忘怀、难以走出也被大家称之为失恋 “后遗症”,恋爱本是美好的,但失恋便意味着恋爱中的一方终止了这种关系,的确会让付出的另一方痛苦不堪。在关于大学生失恋后的影响的调查中,有23.84%的学生失恋后会对世界失去兴趣,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有21.19%的学生认为失恋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学习没有动力,不愿与他人交流;有20.53%的学生认为失恋是件无所谓的事。

近年来,因为失恋导致大学生轻生的新闻屡见报端,部分学生将恋爱看得太重,以致无法忍受恋爱失败后的生活。调查数据显示,有一半多的学生会因失恋而产生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影响生活、学习乃至社交,这是一种恋爱观不成熟的表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过于看重恋爱则会将生命安全置之于次位,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毫不在意。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恋爱观是尤为重要的。

四、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成因分析

当今时代,大学生恋爱已成普遍趋势,大多数学生的恋爱观呈现积极向上的态度,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在恋爱观上问题突出。爱情本就是复杂的、不能被人的意志所左右的,因此,造成大学生消极恋爱观的成因也是多面的,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家庭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大学生的生理逐渐发育成熟,因为刚迈入大学,学生对未知领域和新颖事物充满了好奇,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学生有强烈的意愿想和异性交流并建立亲密关系。[3]这固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人生观、恋爱观还未建构完整,这便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矛盾,即在生理成熟时心智还未成熟,大学生中鲜有坚持爱情走进婚姻殿堂的案例。

另外,大学生一旦开始恋爱,伴随着人物角色的增加,一时间难以平衡好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容易产生角色失调的现象,即无法处理好学习、生活、家庭与恋爱间的关系,而恰恰是这些新增的矛盾又会反过来影响恋爱,不难发现,大学生恋爱的成功率不高。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重要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引导至关重要。在孩子年幼时,通过学习父母的言谈举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但大部分家长并未重视对孩子的恋爱观教育,因此,在孩子性教育启蒙的初期,不少家长严厉禁止孩子的恋爱意向,将性放在一个神秘的位置。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的恋爱观没有受到良好的引导,便导致孩子的恋爱观畸形发展,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恋爱,更不知道如何爱人,一旦走进大学,没有了禁止恋爱的束缚,他们迫不及待地想接触这一未知领域,但由于心理并未成熟的,无法平衡好与生活学业间的关系,影响身心发展。

(三)学校因素

当下,学校里的爱情教育还存在空白。个案访谈了解到,尽管有40%的学生表达学校有恋爱教育的课程,但仍有40%的学生表示未在大学接受恋爱教育引导,有20%的学生表示在新学期接受过辅导员的恋爱观教育。当今世界信息交流密切,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里对性还是保守或者谈性色变,容易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在好奇心驱使下尝试性,不利于正确恋爱观形成。

(四)环境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西方大量性自由、性解放的思想涌入,使恋爱中的传统美德日渐凋敝,中西文化冲撞,大学生群体容易在错误的恋爱观中迷失自我,加之 “快餐式”恋爱观念和拜金主义影响,甚至出现了 “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言论。

相亲节目的人气升高,不少学生通过看相亲节目里的嘉宾点评去了解什么是恋爱、如何恋爱。在大学生恋爱观形成初期,各种奇葩语录、雷人思想在电视上频繁播放,竞相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恋爱观,更有不少学生将这些嘉宾的答疑记录下来,将其奉为圣经深信不疑。[4]然而,恋爱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合别人的解决方案不一定适合自己的爱情。

网络智能时代,更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恋来认识爱情,各种恋爱社交软件层出不穷,因网恋被骗财伤情的案例数不胜数。大学生一旦上当,面对各种舆论的压力,一时间难以走出,大学生因网恋被骗导致轻生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因此,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刻不容缓。

五、培养大学生正确恋爱观对策建议

(一)加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

要加强大学生道德观教育。道德观念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习得的。恋爱是男女双方一起在爱情的伴随下共同生活的过程,爱情的不可预知性注定了恋爱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恋爱观。部分大学生受功利主义的影响,恋爱不以感情为基础,导致恋爱呈现功利化的倾向。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恋爱观中的道德观教育,培养其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使其学会自律、自重和自爱,负起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

(二)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在孩子恋爱观的培养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的素质和示范作用关乎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早已在家庭氛围中形成,因此,释放家庭教育活力,对孩子人生观、恋爱观的塑造有重要影响。

父母不善表达的话语可以通过开展增进亲子关系的小游戏表达。在游戏中,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填补知识空缺,健全家庭教育,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正确恋爱观。[5]此外,给予爱的同时也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当今社会中 “妈宝男”的出现便是溺爱孩子的典型特征,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健全培养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恋爱观,帮助他们顺利实现社会化,收获一份成熟的爱情。

(三)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主动担当起大学生恋爱教育引导的重任,贴近大学生现实需要,对大学生开展恋爱观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设爱情婚姻专题讲座、性健康教育等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为大学生普及性教育知识,重视大学生恋爱上存在的问题,运用大学生交流平台公共账号,向大学生传播性教育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宽松的教育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四)优化社会环境

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网络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但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复杂性,各种观念正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有的大学生思想过于单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跟风站队,形成错误恋爱观。因此,社会舆论应该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肩负起繁荣文化、优化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的功能。

六、结束语

爱情是需要恋爱双方共同维护的,因为其包含了太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所以恋爱本身也是门学识。大学生正处于探索未知、追求爱情的阶段,但他们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盲从的、冲动的恋爱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应该合理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积极的正确的恋爱观。

参考文献:

[1] 陈云祥,邓衍鹤,刘翔平.大学生恋爱状态与外表拒绝敏感性:外表吸引力自我觉知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 18(01):107-112.

[2] 杨丽萍,谭钦月,肖英伦,等.大学生恋爱态度和性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20,36(01):120-122.

[3] 李晶.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 37(S1):163-164.

[4] 胡映.论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的内化[J].教育与职业,2014(05): 80-81.

[5] 吴松励.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恋爱观: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国际公关,2020(11):269-270.

作者简介: 杨晨,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