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的“场域”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论析

2024-08-31 00:00:00孙艳秋
江苏高教 2024年8期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风格化,在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生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呼唤教学风格的出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就是教师能动地反映和认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风格现象和行动过程等,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感受、关注、认知的“知”与自觉的行为取向、具体行动的“行”的统一,并以积极能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为落脚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的生成,除了需要经由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矛盾运动为动力源与以多元组织力量推动为支持力量的协同作用来推动外,还需要经由风格意义的发现与认知、风格意识的形成和确立以及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彰显这三个阶段的动态形塑。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场域”力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8-0118-07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8.015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学必须而且可以具有强大的魅力”“思政课教学只有创造出强大的教学魅力,才能撞击和涵养学生的心灵,使之建立坚定的信仰,高尚的人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魅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在一定意义上制约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水平和效益,其赋予教师以一种有魅力、有特色的样式塑造、建构并呈示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中、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在大学生思维能力锤炼和理想信念铸就等成长需求满足中皆具有重要地位。

一、隐没的价值功能: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

多维价值呼唤教学风格的出场

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就是教师凭借在长期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生成或确立起的能够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获得感等的方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稳定呈现出的一种有魅力的、有较高水平的并能引起大学生持久审美享受的有风貌、有格调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形态。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风格化,在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生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知识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呼唤教学风格的出场。

(一)教学风格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个性化完善

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化的突出意义就在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与完善化。首先,个性化是出发点与落脚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以个性化为前提,是教师的“个性”与大学生的心理、知识、习惯及生活际遇等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场域、时间、情境等“个性”相契合的产物,以个性化、特色化为显著标识。个性化又是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旨趣与目标,这种独特性既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与一般风格如建筑风格、音乐风格等的差异,还包括不同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间的差异。其次,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重要取向。一种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或许起于“一时兴起”,但一定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完善度的综合考量,关涉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方案的最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难度、分量与节奏等最优地符合学生当前阶段的实际学习能力。教师总会“有意识地选择出这样一种方案,在该条件下,这种方案能够保证在完成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方面,可能取得最高效率,而且使教师和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均为合理”[2]。需强调的是,教学风格在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意义上是进行时,指向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日臻完善、水平不断提高。

(二)教学风格有利于生成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知识

当前,热衷于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进行宏大叙事,论证高校思政课教学及其价值合法性、合理性以及理论层面的思辨、追问与建构,而忽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发生、发展的关注与反思仍是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已有不少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却未改变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论域的失落,教师仍面临“高校思政课怎么教”的困惑。而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这一问题域的提出与探讨,将有利于推动更多学者关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及其经验教训,推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经验的收集与整理,不仅会积累许多颇有借鉴和辐射意义的教学实践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教学实践经验增长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有质有量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重视特色和高效,以高校思政课教学经验为支撑,能够反映生动且有效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展现的是有效、高效乃至成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经过收集、整合、提炼并进行科学研究、理性阐释,可将局部经验上升到特色理论的高度,使个别的经验知识转化为群体共享的知识,以确保在更广范围内、更高水平上、更深层面上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三)教学风格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力的专业发展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有“育人”使命,还有“育己”责任,不仅有对有效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研究与实践,还有作为独立个体对自觉成长、内在专业性提升等专业发展的诉求。这里,“使命首先是一种概念、目标、任务,需要有人来承担,来实现,这就是行动。使命是一种目标, 在行动中体现使命”[3]。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需要专业知识支撑,更需要个性化、“行动中的反思”的实践性知识的强力支持,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力的锤炼、增进、增强、运用与发展是其专业发展的核心。基于较高的教学智慧、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形成,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职业生命内涵、职业理想的自觉建构以及自身专业发展主动权的把握。这一过程的持续深入,促使教师逐步发现并厘清自身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优劣及其与自身个性、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知识结构等的关系,正确而理智地确证“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的责任与使命并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科学化、特色化,最终成长为有魅力、有智慧、有吸引力的高校思政课教师。

二、知行合一的意涵取向: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学风格的内涵解读

教学风格,是主体以对风格的感知为基础,在一系列环境、规范与教育影响下,逐步养成的关于风格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包括对风格的内涵、本质、特点、价值及规律的认知与把握能力等。怎样理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如何对待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科学阐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的基本意涵,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可以说,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就是教师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风格现象、行动过程等能动地反映和认识,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感受、关注、认知的“知”与自觉的行为取向、具体行动的“行”的统一,并以积极能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为落脚点。此处,教学风格不仅包括了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风格基本知识,还包括习得形成一定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智慧技能,使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风格化成为自觉活动。

(一)认知层面:能定向

“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4]对事物形成的认知作为定向工具,不仅直接参与且积极能动地影响行动过程,还决定着行动的方式与趋向。教学风格在认知层面的定向,表现为了解、熟悉和掌握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观念、概念或法则等知识,这些知识作为行动的指南、依据与向导在头脑中建立起实践的定向映像,使教师能正确解读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并形成一定的目标意象和目标期望,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取向与趋向进行明确定向。

其一,目标意象,指教师对自身与一定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趋向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目标模式反应和动作形式。当教师选择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趋向时,不单要考量与自身性格、品性一致、相通或相似即可,还要考虑将怎样驾驭的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自觉选择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类型的行为表现。也就是说,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趋向的确定要经过这一探索过程:首先要对自身特长、能力、目标、理想有清晰了解,再以此为准绳并结合具体高校思政课教学场域寻找、选择适合的、理想的风格趋向。

其二,目标期望,指教师依据自身能力和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难易而形成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实践水平、阶段等的期望。通常,目标期望情况取决于教师对现实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居于什么状态、什么风格类型更适合、有风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是怎样的等追问与解答。这些认知的性质、水平和程度影响风格实践能力的形成、迁移与运用,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品质产生决定性影响。此外,定向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正确认知(形式、原则和原理),并不等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形成,也不是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本身,风格形成要基于高度自觉的外现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行动。

(二)态度层面:有意向

教学风格反映的是教师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态度。态度上有明确追求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意向是获得一种风格的内部状态,能使教师专心并持续不断地努力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把风格意识、风格观念深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风格态度,就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看法,影响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采取行动的选择,如选择什么样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为形成一定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要采取怎样的行动路线等。具体表现在:目的性,在形成一定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目的的支配与调节下,教师无需任何外部压力刺激而自觉践行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行为倾向;果敢性,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规划、实践、形成与改进中当机立断,抗干扰能力强;坚韧性,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形成与确立中坚定信念,立场、主张等稳定坚强且不可动摇;自制性,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中时刻保有较强自制力,能够在致力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形成的同时,尽可能制止或中止某些不符合甚至阻碍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形成的行为。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上,风格态度是核心竞争力,进与退就取决于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态度,当教师有了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才会自然而主动地接受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相关的观念和认识,积极地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并不断在此期间获得存在感、幸福感和成就感等愉快体验,这些构成继续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的动力。

(三)能力层面:可执行

“课堂是思政课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传递思想、有意识地施加思想影响的主要空间,教师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空间的主导者,与学生共奏理想信念‘生命之曲’的‘指挥家’。”[5]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关键在教师,一流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有一流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师的实力决定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在与未来。教学风格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不是单纯地作为知识来掌握,而是作为改进和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行动过程的思维和实践工具来掌握,它应与高校教师思政课教学的理念、智慧、艺术和能力相融,进而灵活巧妙并真实地作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行动过程。具有教学风格的教师不仅深知风格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于学生、于自身的特殊意义,并且有践行教学风格以保持高校思政课教学魅力的能力。

这里的能力,指教师形成一种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必备的符合实践要求并影响实践结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关乎教师能否确切有质有量地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包括:准确把控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走向;正确评估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现状;灵活自如地运用并呈现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最佳状态;及时有效地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学生、教学内容等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做局部调适。再进一步说,一方面,能力高低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形成的快慢、难易和水平。能力高,就会较快、较易形成高水平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能力弱,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形成往往较慢、较难且水平有限。另一方面,能力高低也会影响教师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的效果与效率。当然,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执行能力是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使用中不断累积、发展的,属“施用累能”。

三、内生外发的动力机制: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学风格形塑的动力源与支持力量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发展动力除从根本上源自事物本身的矛盾运动外,还仰赖于外部力量的推动。就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来说,其形成和塑造从根本上源自教师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矛盾运动,同时还需要以多元组织力量的推动为支持力量。

(一)以教师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矛盾运动为动力源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生成的根本动力首先来自教师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矛盾运动,它形式上表现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维持、发展与教师教学风格之间的矛盾,本质上则是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魅力、特色的需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特色不鲜明、风格不突出间的矛盾对教学风格的迫切要求。

以新理念、新风采,魅力、特色以及吸引力、获得感等描述出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情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矛盾运动。再进一步说,这个矛盾是现有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需要的教学风格之间的差距,使教学风格处于不平衡状态,试图缩小或消除这个差距的任务不断推动教学风格发展,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借助“差距”的产生与缩小、消除之间的矛盾运动实现,这就是动力源起作用的过程。具体说,当教学风格水平无法满足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需要时,就会激发教师主动更新和发展教学风格以满足实践需求。随着教学风格提升,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差距开始缩小或消除,这一轮教学风格发展就结束。但随着学生需求、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以及教师对自身素质结构与能力专业化需求等的持续发展,又会对教学风格提出新要求、产生新差距,这样就又开始新一轮的教学风格发展,从旧差距到新差距、不平衡到平衡,如此周期性循环使教学风格呈示出螺旋式发展。在这个矛盾运动中,教学风格水平决定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高校思政课教学状况反过来又会影响教学风格水平并成为推动教学风格发展的首要动力。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风格化作为思政课教学内涵式发展重要取向,使教学风格发展正不断内化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共同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现有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缩小以至消除这个差距的愿望与要求不断转化为教师努力探求更高水平教学风格的内部驱动力。需明白,意识并认识到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间的矛盾运动是生成教学风格的前提,通过形成和发展教学风格来弱化或化解矛盾运动的过程则是主要目的。

(二)以多元组织力量的推动为支持力量

多元组织力量的推动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外源性动力,能够加速或延缓教学风格的发展进程。

第一,党和政府的制度、资源等政治力量的推动。政策上的导向与号召,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养成并生成教学风格具有强大推动力。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对高素质、高水平、有风采、有风貌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呼吁,激励广大思政课教师注重教学魅力和工作特色。例如,《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以“努力培养造就数十名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思政课名师大家、数百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数万名思政课教学骨干”为重要目标,每2年分专题组织开展一次全国高校思政课示范教学展示活动等,成为更多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风格的探索与实践的重要驱动力。

第二,将教学风格贯穿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和管理全过程。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多数教师不是没想法,而是没有行动起来,究其原因多在于没有有效组织动员起来。对此,应充分发挥组织在推动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教学风格生成步入常态化与规范化。承担“职前培养”的各组织如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教育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等将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理论知识与教学风格培养融入教材编写、教材选用、课程设置和教育实习,注重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的培养与锤炼;承担“入职考核、入职教育与在职培训”的组织将教学风格列为考核、录取优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指标,将教学风格的生成与完善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发展与完善。

第三,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的支持与促进。社会组织如学会、协会、研究会、联合会等,作为内源性动力与外源性动力沟通、协调的纽带,对教学风格的萌生与发展往往有积极助推作用,这种助力除了体现在精神层面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营造“为风格、要风格”的氛围并引发对教学风格的重视与培养外,还体现在为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提供经费、设备设施等物质条件支持等。另外,相关专业学术刊物的支持与支撑也是重要推动力量,如设置思政课教学风格专题、专栏等,推动更多人关注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

第四,认同、正视与推崇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文化氛围之氤氲滋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上,文化氛围积极宽松,教师就会充满确定感和安全感,主动发展教学风格;文化氛围封闭保守,教师就会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不敢触碰甚或抵触教学风格。认同、正视与推崇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文化氛围,是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认同,指教师之外的个人及组织肯定、认可、赞同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并自觉自愿参与到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呈现中去。正视,指以一种辩证、动态与发展的态度看待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从单纯欣赏逐步过渡到积极致力于其改进与发展。推崇,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怀有敬意,乐于为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如善于发现、尊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苗头并因势利导等。此外,还应给予教师探讨、研究的权利并竭尽所能为这个权利的实现提供切实的支持与保障。

四、隐性的形成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学风格的动态形塑

“处于发展中的事物,其特色的品格是逐步提高的,即在纵向的时间联系中呈现为由低品格向高品格发展的过程。社会领域中这种合乎规律的发展,要靠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6]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风格的生成,是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彰显出来的一种对学生富有魅力的气质和力量,通过教师的不懈追求和勤奋实践得以形塑。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义的发现与认知

一般而言,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义的认知及随之产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原初动力,具有前提性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的产生通常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先在的,教师品性中具有风格内容,一直关注风格;一种是后在的,通过感知和认知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现象及其意义逐步形成,后者更为常见。

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义的“注意”唤起教师意识中的类似表象或观念,如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艺术、教学特色、教学魅力等的认知与向往,继而同化新的表象或观念,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艺术等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风格结合看待。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在提高思政课教学效益上的意义和作用是教学风格意识形成的原动力。从对个别教学风格现象及其意义的认知出发,并以其为基础,主动发展起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现象的本质、特性的知识,教师才能真正形成教学风格意识。此外,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及其意义对教师来说仅停留在发现层面,它就只是一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象,可能一闪而过或逗留一阵但终究逃不过时过境迁,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及意义发现的价值也会被遮蔽。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义的体察从发现向认知过渡,应在发现基础上形成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正确认知,如认识到教学风格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有极大相关性,多数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特色有一定偏好与需求,教学魅力的持有与稳固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应然要求等。

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形成的起点就在于教师对教学风格意义的发现与认知。以此为始,才有形成一定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意愿、念头和行为倾向。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是教师发现与认知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义的基础和土壤,从实践中发现、领会、认知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意义最直接、最有效。教师要善做有心人,不仅能积极发现自身更要去观察、发现他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有特点、有魅力并深受学生喜爱从而产生较广、较深效应的做法。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的形成与确立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较为被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主动性、创造性不足,实质是主体性不彰。”[7]基于此,以自觉追求、主动创造、精心设计等主体性为显著标识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其形成与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风格意识。

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是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认识、观念、情感、信念、习惯等的复合存在形式,既涉及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方法、艺术、特色、魅力等的理性认知与科学把握,也包含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风格的愿景、观念等。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的产生,以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风格特性、艺术特色为源泉和对象,以大脑思维活动为生理基础,以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感知、判断、想象、情感和意志等一系列相互联系和交融的复杂心理活动为基础。教师保有一定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目的去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以及在此之中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义的发现和认知、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信息的储存和加工、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反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产生的认识论基础。

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是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艺术性、风格性等美的反映,一般在教师能基本胜任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状态下才会产生。教学风格意识层次越高,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产生积极影响越大。在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形成中,教学风格意识通过外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与内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向共同起作用。外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意识,就是教师基本意识、关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价值,促使其致力于形成一定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内在的风格意向,表明教师对形成风格有一定或强烈的愿望和意图,是风格意识朝向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这一实践目标的指向性,反映出主动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意愿、态度等心理倾向。外在风格意识与内在风格意向共同作用于教师及其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构成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行为准备状态。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彰显

教学风格意识的形成赋予教师的只是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现象的感性认识,要具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支配力,要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本质、规律及实践法则,还需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彰显,这是教师积蓄力量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基础。

伴随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部分到整体,逐渐从本质、规律上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艺术、魅力和风格特性并转化成一种内在精神动力,驱动教师自觉研究和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实践,这就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彰显。此时,教师思政课教学行动的方向和方式与其意向所寻求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目标之间就逐步建立起稳定而确定的关系,并持续作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此外,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内在蕴含一种科学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观,即正视和正确解读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不能凭一知半解而偏离正确方向,产生恶劣的个性化。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体现的是,教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审美或艺术把握,将之以一种更具魅力、更易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呈现,关注的是“终身受益”的意义效应而不是单纯“一时兴奋”的现场效应。影响、引导和发展学生并让其终身受益的意义效应,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来说是首要且不容失落的。当然,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效应还内在包含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改革创新、思政学科的发展进步与教师思政课教学智慧的提高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无论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的构建是基于教学手段、教学空间抑或是教学过程,作为教师都应时刻谨记着眼点在意义效应,明确真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风格应当是怎样的图景,万不可误器为道,当器以载道。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谈谈思政课教学的魅力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9):103-108.

[2](苏)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3]孙其昂.论大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使命[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1):119-128.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3-164.

[5]夏海燕.困境·转境·进境: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的发挥[J].江苏高教,2023(01):71-78.

[6]郭湛.面向实践的反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02.

[7]金林南.论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方式[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7):81-93.

The Silent Power of "Field": An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stract: The sty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ll for the appearance of teaching styles in its functional value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generating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ing and promo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ers, The teaching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at teachers actively reflect and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and action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in which knowledge encompasses teachers' feeling, attention and cognition of the teaching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ction refers to the conscious behavior orientation and the concrete action. It also takes the practice of active teaching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foothold.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generation of teaching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promoted through collaborative action, in which the contradictory movement between the teaching sty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rves as the power source and the promotion of multiple organizational forces servers as support. Besides, it also needs to be dynamically shaped through three stages: the discovery and recognition of style meaning, the form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style awareness and the formation and manifestation of teaching styl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ing style; power of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