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建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进路

2024-08-31 00:00:00陈力洋
江苏高教 2024年8期

【摘 要】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学生为导向,通过学习主体自建、主体与主体间互建、社会各主体共建等多层次的统一性建构,帮助大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的学习,这种建构性学习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然要求和解决实然问题的根本进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需要“教”与“学”主体自建发挥奠基性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学校主体间的互建、对话与协作,以及社会各主体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共建。

【关键词】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建构主义;自建;互建;共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8-0113-05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8.00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以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 传承、复兴和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的文脉根基。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其中指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其中要求“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3]。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效工程,要有序、有效、全方位开展,需要凝神聚力,充分激发各相关主体的能动性。

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各主体强化建构性行动

皮亚杰、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人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或建构起新的经验,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等主体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既强调个体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也强调社会为个体学习提供各类资源、途径等系统性的帮助,强调各相关主体在学习中发挥建设性动能。从层次论的角度看,建构应是主体自建、主体与主体间互建、全社会诸主体共建等由低至高的多层次的统一。

《意见》指出,要“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4]。遵循这个方针,近几年全国高校总体上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逐步形成了“开办一些课程、举办一些活动、建设一些项目”的局面,但受知识实用化、就业导向的影响,以及处于“历史虚无主义对传统文化存在威胁”“西方价值观持续冲击校园文化建设”[5]的复杂网络信息环境,高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尚未深化,这直接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出现系统性的窄化,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系统配置、教育内容体系结构设置、多元教育方式方法的适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教师群体施教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学生和教师是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主体,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情感表达,普遍认为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传承与弘扬,对其现实意义表示认同。但现实情况是,“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晓度不够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不足,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用实用主义的观点对待高校课程,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献的兴趣不高,这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6]。与“学”相对应的“教”方面,虽然高校基本上采取了课程教学的模式,但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总体不完善,教学内容庞杂、分散,依然以识记和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教师主要是在提倡传统文化的总体精神基础上,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概括性的讲解,这就限制了就某一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以及领悟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将知识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7]。

无论是应然要求,还是解决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际问题,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个体的主动性如何在建构有关传统文化的认知结构过程中发挥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主体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同时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这个主体自建的过程,同样离不开主体间的互建和社会主体的共建。

二、“教”与“学”自建:高校传统文化

教育的奠基性工程

与现代大学专业学习的直接效用性和功利性不同,传统文化教育整体上是素质教育、价值教育,它“可以助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推动大学生的文化理性塑造、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8]。在这个价值框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就“必须首先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价值,进而走进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实现对其精神的认同,最后把接受与传承传统文化变成自觉之行动”[9]。由了解到认同再到自觉行动,需要大学生的主体自建,也需要教师群体的主体自建,这是奠基性的工程。“自建意味着主体在关系和社会中的自由与责任。没有了主体自建,没有了主体自建所构成的自由与责任,一切的互建和共建就都没有了基础。”[10]

任何系统性的教育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类教育资源配置一般会整体呈现增长,这就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学习主体可以获得的教育资源比前一时期会相对丰富。在这种情形下,学习就当然地体现为建构主义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所学知识和意义的主动建构,不同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成绩却不一样,就体现出学生个体的自建能力高低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自建能力高低问题。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应试教育、不是就业导向,它是“自在”的价值体系,是每个学生于传统文化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获得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图式,从而塑造正确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的学习。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在各方帮助下建构自己的知识并内化为精神力的过程。

自主学习要求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大学生群体的自主学习意愿和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有研究显示,当前大学生“对有形的、流传相对较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较高的认可度”,“普遍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和时代价值”,但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不够清晰,存在深度浅、范围窄等问题”,“实际掌握情况却不理想,认知与践行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11]。认知和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主体自建缺位不无关系。

主体自建要求大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传统文化的系统化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制度性的教学资源,主动参与校内外的各类相关实践活动以对所学进行检验,虽然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主体主要是大学生,但无论是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还是建构性实践教学,教师的主体性也非常重要,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教师同样需要积极主动掌握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和实施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其辅助和引导作用。

三、学校主体间的互建:高校传统文化

教育的助推器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这种共同体的互动合作就是主体间的互建。“互建,尤其是多向互建,亦即对话、讨论、论争,是知识和真理形成的必要条件,特别是科学实验或实证性的多向度互建,更是构成通用性普遍知识的重要方式。”[12]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把具体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需要大学生深刻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就是对其自身文化的类别、形态及价值的接受与认可,认同的重点在于文化定位、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13]。从教学互动关系出发,这就要求由学校和教师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一)对话:在平等交流中实现知识共建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关系,相互性是人们关系的本质性特征,对话是最好的关系体现方式,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都需要进行对话。在这个对话理论基础上,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等人发展了教育学对话理论,强调教育是师生与生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与“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耐心倾听”的传统“储存式”教育模式不同,教育学对话理论强调的是互动、现时、在场,教师的任务不是驯化受教者,而是解放受教者,让他们觉悟到自己是在创造文化,是文化的主人。

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这就更加需要进一步充分运用对话理论,创造运用互动式、体验式的现代技术和手段,如研讨会、翻转课堂、展览、演出、戏剧社、辩论、课本剧、小组课题等交流形式,强化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互助。例如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课程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将课堂实例融入线下舞台策划和演出,以巡演的方式赴全国各地市进行实践演出,这种创作加演出的模式,大大增加了生生、师生以及学校和社会间的互动对话效果。

当然,“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14],这就使得对话的外延更为广阔,不仅仅体现在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参与式活动,也包括社交媒体、线上应用等现代技术手段和视频、游戏等现代传播形式。事实上,在线平台、移动应用和虚拟现实等交互学习方式,突破了学校的在场性,使得学习对话交流的对象覆盖到校园之外。此外,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也需要通过创造环境“对话”,“用充满创意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诠释和生动的表达,增强大学生精神需求层次的黏合度,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15]。

(二)协作:促进学习主体的意义建构和价值内化

在建构性学习中,或强或弱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在学习互建过程中,围绕着同一个任务进行的分解,诸如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社团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师生间、生生间的协作均有重要作用。如果能把联系、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充分运用协作性教学方法,对增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具有较高的建设性。例如,南京艺术学院播音教学团队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注重把师生和生生的力量组合起来,先后参与了教育部的中华经典诵读资源库、江苏省中华经典诵读系列工程、《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系列丛书》等音视频作品的录制,策划并组织了“献给祖国的声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巡演、“言说党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巡演、“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等系列活动。在师生的协作努力下,南京艺术学院“美的历程——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获国家语委评选语言文化品牌活动优秀案例。江苏师范大学紧紧围绕传统文化教育推进工作,十多年来先后开设了“汉风学社”“孟子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项目,创办了汉乐团、汉舞团等30余家传统文化社团,建设了省级大学科技园“汉文化创意产业园”,广泛吸引师生参与,大力营造对话、协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能够体会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体会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精神,引领了校园里的传统文化复兴热潮”[16]。

四、社会主体共建:高校传统文化

教育的营养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传承主客体、传承媒介、传承内容、传承环境等多个系统要素,并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与自适应性的理论特质”[17]。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需要。”[18]由是观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全面发动高校以外的诸个社会主体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建,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全面发展提供外部保障。

(一)构建协作联动、开放共享的社会共建格局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本身就是处于社会之中、是社会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的“进”字,倡导的就是高校与社会传统文化资源的交互流动。以高校为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发挥高校的平台和纽带作用,探索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建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长效机制,通过相关传统文化组织机构之间的协作联动,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开放共享,有利于形成传统文化教育共建格局。

当前大学普遍推行“一主多辅”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即以面向全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为主,以课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文化采风与社会实践等多渠道的传统文化教育为辅。此外,政府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还经常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教育活动。但总体上看,目前高校对“平台的利用效率不高,对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资源挖掘和运用的深度不够”[19]。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是全员性的战略工程,高校在其中承担纽带、联结和平台性的作用。一方面,各高校需要积极主动联系和邀请社会资源进校园;另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需要积极主动牵头组织相关文化资源进校园。高校和政府主管部门是共建中两个重要的实践主体,建设常态化、规范化的传统文化资源利用机制,需要双方形成良好的协作、联动和共建机制。

(二)社会实践是检验和转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途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它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理解。社会实践活动要“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为主题,构建更具系统性和体系性的主题要素,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比如,江苏师范大学拥有近20年历史的“汉风导游社”,在徐州汉文化景区、小龟山汉墓、汉画像石馆等著名汉文化景区都建立了实践基地,学生在业余时间担任讲解员,加深了对汉文化的理解。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展示交流、实地调研和服务社会等实践活动。例如,结合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围绕某类传统文化的转化进行项目化探索;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围绕某类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结合某个门类的传统文化组成学生社团,与相应的社会组织或文化艺人结成伙伴关系,共同探索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

这类实践活动形式可以多元化,但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每所高校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建立了“自在价值体系”为前提,即在国家总体目标下,在完善成熟的政策和规范支持的基础上,每所高校根据本校专业学科特点制定了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倡导的实践活动是基于这个体系框架而设置的常态性、系统性、普遍性的应用工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https://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5]朱京凤,张桂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8):49-51.

[6]王西亚.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7]聂翔雁,李大维.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6(03):275-278.

[8]高小燕. 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20(08):55-57.

[9]沈云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的价值及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22):38-40.

[10][12][14]金岱. 文化建构主义与再启蒙[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22-31+207.

[11]张严,邵云.“00后”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21(05):61-64.

[13]李峰,牛军明.大学育人文化的冲突与平衡[J].教育评论,2017(05):24-27.

[15]王晓晓,杨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09):152-155.

[16]岑红.推进四个融入,大力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7(17):26-28.

[17]彭媚娟,王亚煦,张君弟.系统论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多维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22(03):50-54.

[18]蔡凯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与理路[J].江苏高教,2023(12):131-136.

[19]毛娟.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2):310-311.

[20]田慧生,张广斌,蒋亚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材体系的理论图谱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22(04):52-60.

Pluralistic Construction: Th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strac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to be student-oriented, and help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 the learn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knowledge and values through multi-level united construction, such as self-construction of subject, mutual construction between subjects and co-construction of various social subjects. Such constructive learning i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way to solve real world problems. Under certain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requires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lay the foundational role, which is also supported and promoted by the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 school subjects. The cooperation, linkage and open sharing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resources among various social subjects also provide a rich basis for i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ivism; self-construction;co-construction;mutual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