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情感治理路径探究

2024-08-31 00:00:00宋美娜马向真
江苏高教 2024年8期

【摘 要】 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高校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当前,辅导员承受着来自学生管理、职业成长、绩效考核和社会期待等多方面的压力。究其原因,大学管理行政化忽略了情感需求、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忽略了情感维度、教育治理忽视了中国传统、大学教育功利化异化了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辅导员自身共情能力还有提升空间。基于此,高校辅导员的情感治理应从提升辅导员的共情能力、重视辅导员的情感需求、与技术治理相融通、打造情感治理空间等方面着手,提高辅导员的认同感、满意度和获得感。

【关键词】 辅导员;情感治理;学校治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8-0109-04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8.013

一、 问题提出

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被过度推崇,科技主义与工具理性逐步渗透到人与人之间日常的情感关系,严重消解了传统社会的情感基础与结构关系[1]。伴随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学校治理正逐渐从科层制中松散的技术治理转向紧密的技术治理,技术治理的程度发生了质的变化[2]。在设定目标和评估标准时,学校治理越来越倾向于以效率为核心原则,其制度设计主要围绕责任追究和绩效评估展开。虽然技术治理有助于提升学校运作的效率,但对其过度强调却导致情感治理方法被边缘化。这种对情感因素的忽视可能诱发许多消极情绪。情感劳动与基于KPI的绩效激励之间存在内在的矛盾,因为基于绩效的管理模式侧重于将工作过程和成果数字化,而情感劳动的复杂性和难以量化特性使得其在现有的技术治理框架下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情感治理就是以情绪安抚和心灵慰藉为目标的制度化的或非制度化的情感回应[3],是柔性治理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制度治理、技术治理等刚性治理的补充和丰富[4]。情感治理是人类治理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如何管理和引导人们的情感,以达到更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随着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情感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在现代社会,情感治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的育人活动,情感治理的兴起,为教育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情感治理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高校中扮演着重要而特殊的角色。本质上,辅导员的工作远超技术性和认知性的范畴,深深植根于情感领域,充满了情感的意义和需求。辅导员的情绪感知、自我情绪的调控、与学生的情感联系,以及情感教育的开展,都在他们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高校辅导员承受着来自学生管理、职业成长、绩效考核和社会期望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高校管理层面应当重视辅导员的情绪和情感状态,通过实施情感治理策略,激发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力,以优化其工作效能和整体福祉。

二、高校辅导员情感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大学管理行政化忽略了辅导员的情感需求

科层制从一开始就隐含着它自身的悖论:“科层制能使组织规模成长壮大、能使控制加强、能使效率提高,但它需要付出精神或情感方面的沉重代价。”[5]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工作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首先,科层制管理强调层级关系和规则程序,可能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缺乏自主权和决策权。辅导员作为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来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和需求。然而,在行政化主导的科层制下,他们应按照既定的规则和程序行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工作自主性和创新性,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情感状态。其次,在行政化主导的科层制下,辅导员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处理各种行政事务,缺乏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从而影响了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在科层制管理模式下,辅导员的情感需求往往被忽视,导致他们可能面临工作压力大、情感支持不足等问题。

(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忽略了情感维度

在高校中,KPI考核是一种常见的辅导员评估方式。这种考核方式通过设定一系列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对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然而,KPI考核忽略了辅导员的情感维度。用评价经济系统的标准来评价高等教育系统并不可取,矛盾的主要根源在于那些从经济领域照搬而来的理论——它们主宰了我们的视线,可是它们在自己原来的领域里也已经不再适宜了[6]。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成为人”,社会发展的目标则是人与人结成命运的共同体。在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实践中,通常更多地关注工作成果和效率,比如学生管理、就业率和危机应对等硬性指标。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情感治理的重要性,导致辅导员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充分的关照。同时,技术治理的过分强调也带来了新的情感挑战。绩效考核体系很少考虑到辅导员的情感劳动,而辅导员的工作是一种充满情感的劳动,其核心包含着对学生的深切关怀、无私的爱心、饱满的工作激情以及持续的创造力。然而,这些情感并非固有的、无源之水,它们具有自我反思性,并且与辅导员所面临的具体情境紧密相连。因此,绩效考核应当更加全面地反映辅导员工作的这一特点,确保辅导员的情感投入和劳动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支持。

(三)教育治理忽视了中国传统

改革开放催生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着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不断重构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7]。目前在中国广泛传播的众多治理理念大多源自西方,而这些理念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根基与中国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历经漫长的历史进程,西方社会构建了一个以理性和权利为基础的契约社会,相比之下,中国社会强调以情理为基础的社会行为准则,这种特质的形成,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引导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既要考虑法律和规则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人情和道德的因素,力求实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在借鉴西方治理理论的同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的这一独特性,以实现治理理念与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辅导员情感治理工作中,也应尊重与利用中国社会传统,充分发挥与深化情理交融优势。

(四)大学教育功利化异化了师生间的情感关系

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工具化现象比较普遍,越是好的大学,学生为了绩点而学的现象越为普遍,原因之一是研究生生源来自保研的比例越来越高,通过考研升学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就业的学历要求也在抬升,导致学生一进校就把重心放在提高绩点上,应试化倾向严重。而一味地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则会在彼此竞争之中滋生诸如焦虑、怀疑、紧张的消极情感,抑制了好奇、愉快、自尊等积极情感,进而异化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8]。同时,在优绩主义下学生努力学习只是为了最后的胜出,无论是学业平庸者还是学业优异者,他们对于学校和教育本身都缺乏信任,更谈不上忠诚或热爱,而更多地将学校、教育和学习视为一种可以提升个人收益的智识工具[9]。学校的首要目标是育人,而情感作为人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情感的交流和培育。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教育工作者之一,他们的情感治理能力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辅导员自身共情能力不足

所谓共情,就是理解和体验他人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10]。高校辅导员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的共情能力尤为重要,它使辅导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提供更加贴近学生需求的帮助和支持。共情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胜任特征的核心要素,因为它有助于建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通过共情,辅导员可以更好地感知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当前,部分辅导员在共情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的辅导员可能过于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有的辅导员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共情技巧和方法,他们无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的辅导员因职业倦怠导致共情疲劳,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甚至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三、高校辅导员情感治理实践路径

(一)提升辅导员共情能力

在高校辅导员治理中之所以要强调情感,是因为大量的事务需要辅导员与其他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情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作为人的心理体验的情感不但会影响辅导员与其他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更会影响交流效果。在高校情感治理中,需要提升辅导员的共情能力,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解决情感冲突,提升情感品质,以此提高治理效能。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辅导员提升共情能力,组织定期的专业培训和工作坊,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有经验的辅导员分享共情的技巧和实践经验,提供相关的书籍、文章、视频等资源,让辅导员能够自主学习,帮助辅导员掌握共情的理论和方法,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共情;为辅导员建立支持网络,让他们可以在遇到困难时互相提供指导、帮助和建议。作为辅导员,应该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和认知模式,识别和调整可能影响共情的预设;在实践中,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仅仅是听他们说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通过一贯的真诚和尊重,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为共情构建基础;通过不断反思与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

(二)重视辅导员的情感需求

在辅导员工作中,面对大量的学生日常事务、年度考核、突发事件、个人成长与发展等压力,辅导员自身同样也会产生职业倦怠、价值挫败、焦虑、沮丧等消极情绪。在学校情感治理过程中,要将辅导员的情感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对辅导员建立积极的期望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关注辅导员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困难和挑战,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源支持。第二,高校应该与辅导员建立积极的情感关系,包括信任、尊重和支持,关心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第三,高校应该通过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和提供冲突解决培训及时解决辅导员之间的情感冲突,促进和谐的工作环境生成。第四,高校应通过提供有益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营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来提升情感品质,关注辅导员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工作满意度。

(三)情感治理与技术治理相融通

毋庸置疑,高校的技术治理有利于协调大量人员和资源,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效率,在日常运作中确保稳定发展,但关注程序的技术治理容易忽略人的情感属性。情感治理与技术治理并不矛盾,情感治理和技术治理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通过情感治理,可以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通过技术治理,可以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因此,为了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效率,将情感治理和技术治理相融通,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需求,从而实现高校的管理目标。首先,在技术治理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辅导员的需求和情感状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在技术治理中,容易忽视人的情感和需求,以及个人成长和发展。情感治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成长。在制定政策和规则时,高校应该考虑辅导员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成长,从而提高辅导员满意度和工作效率。最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情感治理强调的是建立积极的组织文化,包括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这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打造情感治理空间

列斐伏尔提出了“差异空间” 的概念,并由此开启了“空间三元论”的辩证之旅[11]。2019年,教育部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学校组织内部的公共空间建设,打造功能集聚的物理空间,构建联结紧密、平等参与的社会空间,打造意蕴深厚、高度认同的文化空间,为“情感治理” 提供实践路径,推动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中间,构建学校内部的情感共同体。

辅导员团队构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体系的中枢,扮演着促进社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和跨领域合作的关键角色。他们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各项职能的关键执行者,通过前瞻性的空间规划、服务时间的延展以及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全面增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一站式社区的打造有利于辅导员专注深入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合理引导情感交流,不断创新情感工作的方法,并有效地缓解情感冲突。

【参考文献】

[1][7]刘世清.教育情感治理:何以可能?如何可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35-45.

[2][8]罗阳,刘雨航.学校情感治理机制探究:现实诉求与行动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30-38.

[3]何雪松.情感治理: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治理维度[J].探索与争鸣,2016(11):40-42.

[4]李慧玲,陈洪连.情感治理:柔性治理的理念与实践[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9-14 (08).

[5](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译.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92.

[6](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12-313.

[9]王建华.高等教育中优绩主义为什么会失败[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04):1-12.

[10]陈建文,许蕊.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09):71-77.

[11]文军,王云龙.空间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区情感治理的实践探索——以广东省D校“知行学院”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08):34-42.

The Emotional Governance Path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Abstract: As the backbon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nselors play an important and special ro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counselors are under big pressure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student management, career growth,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ocial expectations.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bureaucratic university management neglects counselors' emotional needs, key performance index assessment neglects emotional dimensions, educational governance neglects Chinese tradition, utilitarianism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lienates the emo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empathy ability of counselors. Based on this, emotional governance of college counselor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ir empathy abilit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ir emotional needs, integrating with technical governance, and creating emotional governance space, so as to improve their identity, satisfaction and sense of gain.

Key words: counselor; emotional governance; school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