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选择

2024-08-31 00:00:00王洪才
江苏高教 2024年8期

【摘 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面对世界新科技发展形势做出的根本选择,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高校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本选择。在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之际,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颠覆性技术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突出代表,绿色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内在特征。高校只有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牢固地占据知识中心的位置,为此高校必须找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突破点,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科技、人才、教育的连接点正好适合担当这一重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大力开展应用型科研,鼓励技术发明创新,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如此就要求高校改变“唯论文”的评价体系,带动大学自我革命,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移,否则就无法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科研;评价体系变革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8-0025-09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8.003

一、前言

1.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崭新命题。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视察黑龙江时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这个新概念概括了当今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指明了未来生产力发展的大趋势,也对我国生产力发展提出了升级换代的要求,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重要指向[2]。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得到了学术界的热烈回响[3] [4][5],被认为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生产力发展需要相结合的结晶[6],也是中国文化中“周邦虽旧,其命维新”思想的充分展现,从而是习近平新时代经济发展思想最新成果展现[7],对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具有长远的普遍的指导意义,需要全国各行各业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因而也是高等教育学界研究落实的重点。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与最新科技发展的重要连接点,必须深刻地思考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蕴意。

2.新质生产力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其中心含义是:人工智能技术代表了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好这个机遇,在挑战中占据优势地位,那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能够顺利[8][9]。之所以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就在于人工智能技术虽然发展非常迅猛,但远没有成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我们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之所以是重大挑战,就在于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手中,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发展仍然受制于人,缺乏话语权。只有当我们能够掌握充分的话语权,我们才能真正突破卡脖子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实现真正的强国梦想。

3.76f4d249659678e970adf44bbf6deb7f1b6328047daf4ff70285281f85a62111新质生产力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特征。学术界普遍认为,新质生产力具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许多创新都是突破性的,而且是具有颠覆意义的,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往往是难以想象的,而走传统的模仿性创新路线是无法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真正技术突破的,只有通过另辟蹊径才能实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10]。这意味着我们过去的追赶型的发展道路与发展心态都必须进行极大调整,不然就无法占据真正的技术优势。只有当我们出现大批的真正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才能使我们真正掌握标准制定的主导权,才能使我们的技术创新成果受到极大的保护,才能摆脱长期以来受人摆布的命运。显然,这种技术创新的难度非常大,对研究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非常高,都需要强大的内心作为后盾,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作为保障,而这些又是我们制度环境与文化氛围中较缺乏的。传统的行政主导管理模式对颠覆性技术创新而言具有致命性的打击,因为这种管理模式不能真正尊重人才个性和创新成果。

4.新质生产力以可持续绿色发展为目标。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再是传统的以消耗能源、人力巨大投入和污染环境为代价,而是建立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开发和运用的基础上[11]。生成性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绿色发展打开了通道,因为它是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使用的人越多,提供的信息越多,则反馈的意见越多,从而技术越容易得到完善。当然,共享也是建立在人们对信息技术使用具有极高的素养基础上的,因为恶意使用和提供垃圾信息都容易破坏技术走向完整性,而信息封闭和相互割裂都不利于人工智能技术走向完善,显然这些都对信息技术安全问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都要求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教育培训的及时跟上,使全体人民都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12]。无疑,绿色发展是全体人民的福祉,每个人都有责任,都需要承担义务,都不应置身度外。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呼唤

1.传统生产力面临着巨大改造压力。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生产力发展并不发达,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具有较大的差距,集中体现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上。在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发展比较发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然而在中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即使与东部地区相比也有很大距离。东北地区属于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是传统生产力代表,虽然也在紧跟时代步伐求变革,但面临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正是这种现状,才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急迫任务。显然,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针对传统老工业基地,还面向所有行业所有产业,各行各业都需要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大有作为,不能懈怠[13]。

2.新质生产力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新质生产力正处于发育和完善过程之中,这也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难得机遇,因为这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试错空间。一旦人工智能技术成熟,而我们错过这一宝贵时间只能购买别人技术的时候,就会面临更多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我国工业体系非常完整,一方面确实面临改造难度大、任务重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具有了更大的试错空间,具有更多的创新可能。

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社会的全方位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机制作为基础,需要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导航,需要以先进的文化作为动力支撑,这些都给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因为他们所具有的技术领先地位也是在先进文化引领下、先进管理制度保障下实现的,没有观念的革命,就无法打破传统管理制度的束缚,就无法解放科技生产力,就不会在技术变革过程中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然而单纯靠这些高科技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高科技企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如果没有很强的市场需求就难以获得高回报的效果,就无法持续发展下去。所以,高科技发展有赖于社会全方位的支持,有赖于全产业产生技术更新的需求,有赖于全系统产生变革的动力,如果没有全社会、全产业、全系统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生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会举步维艰。

4.大学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主动作为。从理论上讲,大学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非常独特的角色。一方面,大学需要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大显身手;另一方面,大学还可以直接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因为大学具有多学科的优势,具有非常好的信息化设备,具有专门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还特别设立了人工智能技术重点研究方向,这些都是大学具有的优势资源,如果大学不能有所作为或有更多作为,就是辜负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这就需要大学主动承担时代所赋予的使命,积极倾听社会的呼唤,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同时贡献出更多高品质的科学技术成果,而不能只作为最新科技成果的使用者或消费者。所以,大学必须积极反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要发挥更大作用,有更大作为。

三、大学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不适应性

1.大学知识生产模式仍然处于传统阶段。不得不承认,我国大学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其中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普遍仍然处于传统阶段,也即处于知识生产模式1阶段。我们知道,当代世界的知识生产模式主体已经进入了生产模式2[14],不少已经进入了生产模式3阶段[15],甚至开始进入了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新阶段[16],而此时,我国大学知识生产模式总体上仍然处于第一阶段,只有在少数领域进入生产模式2阶段,进入生产模式3阶段的则微乎其微[17],当然就遑论更新模式了。知识生产模式1主要局限在大学内部进行研究,以理论思辨与实验室研究为主,以论文发表居多,应用知识生产不足,专利技术转化率低。论文发表主要依靠个体生产模式,难以合作进行,因为一旦合作就面临着知识产权归属难题,而归属难题与大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直接相关。所以,不能破解绩效考核制度所造成的困扰,大学就无法实现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当然就无法开展有效合作研究。

2.大学学术系统逐渐远离科技发展前沿。在“唯论文”的评估模式主导下,大学逐渐走向了自我封闭,因为一旦与外部合作就会影响论文的生产速度。虽然无论什么时候,发表论文都是重要的,但如果刻意追求论文发表数量,论文的生产速度必然成为核心指标,甚至成为唯一指标。这样的论文发表就会越来越失去学术创新的本质,越来越服从于规范化的形式,就会越来越套路化,这也是目前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面临的非常尴尬的局面。无法否认,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助推了论文的量化评价趋势,学术评价主权丧失则是论文量化评价泛滥的根本[18]。作为学术实体单位的大学,往往把学术评价主权让渡给校外,虽然这避免了对评价不客观、不公正现象的指责,但这却招致了另一个后果,即学术评价不负责任的发生。所以,学术评价主权的外移现象造成的结果是双向的,一方面论文产出量越来越大,乃至虚高不下,另一方面学术腐败现象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隐性化。这些都是对学术创新的极大遏制。

3.大学学术评价系统不鼓励应用型科研。正如前述,目前大学学术评价系统对于发表论文是非常青睐的,而对于非论文类的学术成果则不怎么友好。在这样一个盛行论功行赏的评价体系里,如果难以量化评价就无法进行有效激励,从而管理往往是无效的。而大学管理系统希望证明自身是高效的,y5hSIkF/CsR6c/Ll2KrVxQ==需要向上级部门报告自己的业绩,如果上级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显然就无法应对问责,这就是一个管理学难题,目前尚无法破解,除非大学已经拥有了完全的自主权,不需要无休止地应对外界评估,不需要不断地证明自己的绩效,而这对于目前处于高度竞争性的学术体系而言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破“五唯”命题虽然已经提出了很久,但无破解之策,根源就在于无法提供替代性评价机制。

4.行政化管理使大学向封闭型发展。行政化管理的典型特征是只对上级负责,不需要对外部负责,当然也不需要对下级负责,这样的体制结果使得大学系统越来越封闭化。谁对上级意志反应更敏捷,那么谁就能够获得更大的益处,这就形成了一种优绩主义逻辑[19][20]。在这种竞争体制下,就不乏对上级指示命令的过度解读了,以便于获得额外的好处。如此徇私舞弊情况自然就难以避免,寻租情况也无法遏制,纵使有各种外部监督机制都无法消除人性缺陷。

四、大学必须担负发展新质生产力使命

1.大学需要为科技发展输送精英人才。从理论上讲,大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为大学拥有大量的潜力巨大的莘莘学子,他们就是亟待开发的宝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资源所在,如何开发这个宝藏就是当今大学发展的核心主题。如果大学能够创造合适的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设计有效的课程,开展科学的教学,组织充分的实践活动,那么,大学生内在蕴藏的创新与创造潜力就能够被激发出来,就能够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必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反,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并且采用标准化考试进行强化,那么大量学生对学习就没有兴趣,常常通过沉浸在虚拟世界中进行逃避,他们身上的潜能就会受压抑。如果他们只是为了文凭而不得不应付考试的话,那么其创新潜力就会被埋没,就不可能具有创新与创造的动力。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渴望证明自己的创新潜力,希望获得表现自己创造能力的机会,为此特别渴望摆脱无效课程与教学的束缚,显然,这需要大学进行管理革命,能够为大学生个性自由成长提供宽松氛围,不然大学就难以为前沿科技发展输送精英人才。

2.大学需要面向人机共生世界生存。在当下科技发展飞速的时代,大学必须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挑战。生成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宣告人作为机器主人的时代走向终结,同时也宣告人机共生时代的开始,如果大学仍然抱持过去的轻视技术的心态对待新时代到来,那么大学就会彻底丧失知识中心的地位。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形态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以文字为中心的知识时代可能要走向没落,图像可能会取代文字作为知识的主要媒介,毕竟文字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包含丰富复杂的内涵,图像则更为直观,隐含的信息量更大,而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能够识别图像,开始成为信息传输的工具,这个新工具一旦普遍使用可能会带来知识系统的革命性的变化,因而大学在这个变化面前不能无动于衷。大语言模型出现之后,人工智能技术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变化,而大学恰恰在这个变化之外。当图像识别技术发展出来之后,大学同样又置身事外,这样的不断被边缘化意味着大学作为知识中心地位开始丧失。大学要维护自身作为知识中心的地位,就必须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否则被边缘化的命运就无法逆转。

3.大学需要为科技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试错几乎成为技术进步的唯一途径,这意味着技术进步的成本是异常高昂的,而当前理论引领和理论支撑是严重缺位的。传统知识体系显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只有创新理论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速度。为此,大学必须关注科技前沿发展动态,主动参与科技探索经验整理工作,从中找到规律性经验,变成新的理论知识,进而为进一步的科技探索提供有效参照,努力减少科技探索的试错概率,这也是大学接近科技前沿发展的有效路径。这种知识整理工作对于未来科技人才培养而言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对于学科知识积累同样具有奠基意义。这就要求大学必须摆脱过去的对技术性知识的排斥态度,需要以极大的耐心关注科技前沿发生的事件,关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关注科技研发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因为如果不能与高科技企业展开有效合作,就无法掌握高科技发展的动态,那么理论知识就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

4.大学需要积极加入前沿科技开发过程。大学要想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应该直接加入前沿科技开发的团队,与高科技企业展开有效的协作。显而易见,靠大学独立开展高科技研发越来越不现实,因为高科技研发投入是海量的,非大学经费所能承担。虽然大学承担了一系列重大项目,但多数属于理论路线比较成熟、风险性比较小的项目,换言之,就是科研成果是可预期的理论项目。而前沿科技开发的风险性异常大,不仅需要巨量的经费投入,还需要巨大的人力投入,这与大学的人才培养需求是不相符的。不可否认,大学向来都是以基础研究作为自身优势的,进行技术研发并非自己所长。在此情况下,与高科技企业合作,为前沿科技研发提供协助力量就是一个适宜的选择。大学的根本优势就在于学科门类众多,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非常强,容易提出不同的思维路线,从而对提出新的技术突破路线而言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大学要主动与高科技企业展开协作,使相关学科的学者有机会加入前沿科技研发团队,发挥自身擅长理论思维的优势,使前沿科技开发更快地找到突破路径。

五、大学需要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关系

1.大学组织面临向创新创业型转变的需求。在当今社会,大学再坚守过去的封闭型发展路线已经不适合了。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行业与职业都面临着淘汰的危险,如何来应对这个社会变迁?似乎除了思维方式变革之外还必须在行动模式上变革才行,只有思想变革而无行动跟进仍然流于空谈。思维方式革命意味着必须进行思维创新,而且要善于接受颠覆性创新思维,不能把颠覆性创新观念视为洪水猛兽,因为这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多元的写照,是世界走向新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观念的变化要求对行为方式进行调整,变革过去的行为模式,在行动方式上实现突破。对于个体是如此,对于组织也是如此,对于应对世界变化应具有敏感反应能力的大学组织则更是如此。为此,大学必须积极地调整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要从主要传授成熟的知识体系转变为着力适应新的知识增长方式变革的要求,赋予人才创新创业能力,这是对大学根本变化的要求,否则大学就是不负责任的。大学不可能在社会需求之外培养人才,必须面向社会需要培养人才,重点是面向科技发展变化趋势培养人才。

2.大学必须打破围墙与产业开展合作。大学要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变化要求,就必须主动打破围墙,开展与社会合作,适应社会运行法则,为社会发展提供合适的人才、科研产品与服务。要培养人才具有应对变革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创业能力,就应该从社会发展需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这就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路径。如果大学不能感知到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那么就无法发现真问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高科技产业站在应对科技发展变化的最前沿,唯有与高科技企业合作,才能使大学直接进入科技发展前沿。如此,大学就不能固守传统的评价系统和管理规则,必须进行组织变革,实现与高科技企业同频共振,不然就无法触摸科技前沿发展的基本脉络,那么就无法实现更大的作为。所以,如何与产业界开展广泛的有效合作,是当下大学办学面临的重要难题。不打破传统大学管理的封闭性体系,就无法实现有效合作。因此,大学亟待实现办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大学组织也需要开展新的创业。

3.大学必须重视应用型科研的地位和功能。在大学与产业界合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尊重产业界的需求并努力满足其需求。显然,产业界需要的是应用性非常强的科研成果,绝非那些有待实践证明的理论成果。虽然大学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的逻辑进行运转或仅仅从事应用性研究,毕竟大学的学术优势仍然是基础理论研究,但大学必须重视应用型科研,即主动应答产业界的需求。不得不说,虽然大学科研优势是在基础理论研究,但真正能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并做出重大突破的仍然集中在少数学者,因为基础理论研究挑战性更强,大量的学者更适合从事应用型科研。所以,从实际出发,大学必须极大地提升应用型科研的地位,使更多的学者能够关注现实问题,并且尝试运用已有知识来解答产业界技术发展问题。这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绝大多数的大学教师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大学需要强化分类发展,大学学术职业也应该强化分类管理,注重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且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反哺理论知识的完善。应用型科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言更为有利,因为这容易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并且激励自身主动成为创新创业人才。

4.大学必须构建新型学术评价系统。开展应用型科研,没有适宜的学术评价系统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如前所述,传统学术评价系统偏重于论文发表,重视理论研究成果,轻视应用型研究成果,这种偏向加剧了学术发表的恶性竞争,并导致劣币淘汰良币现象,例如学术界出现重规范而不重思想创新的现象就是这种评价制度弊端的显现。如何来评价应用型科研成果就是大学评价体系重建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可以设想,仅靠大学内部努力是无解的,只有社会参与学术评价系统的构建才能突围。如此,大学就需要参照企业对科研开发的评价机制和具体评价办法,制定一种相对独立的评价体系,实行双元制评价系统,即在传统的学术评价系统之外建立一种应用型科研评价系统,由教师自主抉择采用哪种评价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教师潜能,使学术人才都可以各得其所,避免单一的评价系统导致人才浪费与恶性竞争。无疑,这将改变大学的生态结构,避免大学走向同质化发展倾向,使大学系统真正走向多元化和多样化。

六、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大学新使命的达成

1.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开展应用型科研。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在社会上奋发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直接表现在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具有面对问题的勇气,能够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并且能够创造性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个培养过程需要真实的场景或情境。如果没有适当的体验机会,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不会自动生成,那么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无法培养。只有当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时,他们的探究欲望才能被激发出来,才会去探究问题的本质,才能主动运用知识,当他们无法运用旧知识解决问题时就会主动寻找新知识。这样,问题解决过程就把运用已有知识和探索新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很显然,能够被学生充分体验到的问题必然是现实中发生的并且是现实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换言之,这些问题一般都不是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从事这样的研究自然属于应用性研究,但它又不是现成知识的简单应用,也不是过去知识的综合或推演,而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开展的探究,也担负发展知识的使命。这些知识是应用型的,因此这样的研究无疑是应用型科研。学生参与这样的科研必然需要引领,且只有老师开展应用型科研的时候才能进行有效指导。

2.应用型科研有助于大学教育方式改革。传统的大学学术评价系统使大学的科研与教学逐渐走向了分离状态,因为从事基础性科研要求个体的投入度非常高,同时要求参与者的素质非常高,显然学生是难以真正参与基础理论研究的。而一旦理论研究走向深入,研究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抽象,与现实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而所获得的成果并不便于直接用来开展教学,因为教学无法演示或解释这样的科研过程。这样科研结果就无法获得广泛理解,而简单传播容易造成机械灌输的问题,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果大学鼓励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那么教学与科研对立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要开展应用型科研,就需要教师走入现场,就需要深度体会,需要更多人员参与,那么单凭教师个体就无法胜任,而学生的大量加入就容易解决该问题。学生参与科研,不仅会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也直接导致了教学内容的变化与更新,学生也不会简单地作为接受者,而是成为主动的体验者和积极的探索者,如此,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状态就会被突破。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必须开展应用型科研,让学生直接体会到问题所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而为学生注入创新创业动能。

3.应用型科研有助于促进大学开放办学。开展应用型科研,一个必要的条件是大学必须为教师提供便利条件,必须为教师搭建与企业合作的平台,这是一个有组织行为,而不是靠单个教师能够解决的。为此,大学必须开展组织边界的调整,与社会开展合作办学,必须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如此才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那么,大学科研管理就不能只重视纵向课题,还要大量地面向横向课题,接受企业的委托。能够接受企业的委托,说明大学的影响力是足够大的,也说明大学办学机制是灵活的。简而言之,只有大学主动为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创造条件,教师才会主动走向社会,才能带领学生从事应用型研究,才能在其中锻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开放性办学就无法真正解决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也就无法解决大量的科研成果处于沉睡状态的问题,当然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问题。

4.应用型科研要求大学突破传统学术评价系统。开展应用型科研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学术评价系统,如何才能更大限度地突破传统的学术评价系统?一个根本的策略就是鼓励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即鼓励大学教师根据开展应用型科研取得的成果直接创办企业走向市场,通过市场反馈来验证科研成果的价值。这样的制度创新是具有颠覆性的,突破了过去教师只能把成果用于论文发表的惯习,突破了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不能兼职的惯例,突破了教师不能获得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之外收入的限制。开展应用型科研需要更高的投入,也应该获得更高的回报,有限的科研经费补贴不足以调动教师广泛投入应用型科研的积极性。当然,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也是非常少的,大学的科研管理制度也无法使真正具有应用潜力的成果得到有效转化,所以设计有效的学术创业奖励制度将有助于破解学术评价系统难以出现重大突破的难题。

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自我革命

1.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从重理论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而言是一次重大的挑战。虽然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绝大多数是为了完成规定任务,而非从学校发展总体设计出发,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成为高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也没有成为办学的基本目标,当然也没有转化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指南。原因在于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仍然是狭义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自谋职业者或自主创业者,从而认为这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因为毕竟希望从事自主创业的人非常少,而从事这样工作的门槛条件又极高,从而它主要是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即按照规定开设课程和设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包括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和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等,并且主要由学工系统负责,由辅导员来承担,而辅导员多数都缺乏实际创业经验,故而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虽然有一些学校聘请了一些有创业成功经验的青年企业家开设讲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需求,但总体而言,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是割裂的,因而效果是不乐观的。有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渗透到高等教育活动全过程,应该实行全员参与,实行全方位协同,最重要的就是要与专业教育融合,否则创新创业教育只能是低层次的。可以说,专创融合已经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2.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人才培养重心从课堂转向社会实践场所。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扭转传统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灌输而严重缺乏社会实践训练造成的能力培养缺失状况。这可以说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定位。要实现这个转变,就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大调整,特别是需要课程结构的调整,最主要的是实现教学方式的革命,即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探索者。这个转变意味着大学人才培养重心的转移,要从课堂转向社会实践场所,换言之,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或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很难培养出创新能力出众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需要高密度的实践环境,需要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如果人才培养方案不做根本性变化,要实现这个转变就非常困难。

3.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治理模式从垂直性管理转向社会参与治理。随着人才培养重心的转移,大学治理模式也必须跟着转变。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一种垂直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目标,从而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上缺乏主动性。要改变人才培养的重心,就需要社会配合,而社会如果缺乏参与大学治理的权力,就不可能主动配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让社会充分了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了解改革的急迫性,意识到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以及所享有的权利,才可能产生参与改革过程的积极性。这种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需要在法律层面予以明确,而且在参与治理过程中必须具有充分的话语权,否则他们就会退缩,或只是形式上的参与,而不会深度参与。

4.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评价重心从重视论文发表转向社会应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深度参与其中,需要教师设计创新性教学改革方案,需要教师把教学重点从理论传授转向实践能力培养转变。而引导教师行为变化的关键环节就是评价指挥棒的变化,如果把评价重心逐渐转到适合绝大多数教师参与的应用型科研成果上来,那么就会激发绝大多数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顺利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而且能够为广泛开展应用型研究创造条件,此时将学生充分组织XhQaOvhMhK8B4USA+e07OQB3KwM44bDbzTbz8GGyCbE=起来,将他们的创造性激发出来,就能够让他们变成开展应用型科研的有力助手,就有利于教师开展更多的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从而推动自身科研水平的提升,此时就容易把师生变成一个教学共同体、科研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有了这个基础,不仅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从而推动企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最终达到大学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的。

八、结语

毫无疑问,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大学形成了巨大挑战,因为大学的传统运行机制存在着一系列的不适应问题,大学只有不断地变革不适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才能逐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大学运行机制变化涉及大学办学理念、大学管理模式,特别是大学的评价方式,这些都是对大学发展的深度挑战。

自不待言,大学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主动作为,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龙头地位的显现,如果大学不能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就可能丧失自身作为知识中心的地位,就会加剧自我边缘化的趋势。大学在前沿科技发展中不能缺位,必须奋发有为,必须发挥自身传统优势地位,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自我能力结构,在新的科技革命时代发挥推动者的作用。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失为大学主动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重要策略。当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投身于科技革命发展过程中,就会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因素。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掌握信息技术的大学生是科技革命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他们一旦拥有了创新创业精神,就可以使科技创新展现出颠覆性的革命力量,会极大地改变我国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劣势地位,否则我们就很难避免再一次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遭遇。大学生强则技术强,技术强则国家有希望,没有技术的领先地位,就很难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升,也很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培养大量的具有颠覆性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的重任历史地落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大学实现自我革命,改变不合时宜的学术评价,调动大学教师的创新活力,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运用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上。培养出一个杰出人才,胜于无数篇没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论文,一个人的真正学术能力就应该表现为培养了杰出的创新创业人才,真正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唯有如此才是扎扎实实发挥了对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EB/OL].(2023-09-08)[2024-03-18].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3032.htm.

[2]周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义[J].红旗文稿,2024(07):22-25+1.

[3]杨少垒,龚苡慧,付娆.“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村经济, 2024(04):143-144.

[4]杨广越.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经济问题,2024(05):7-17.

[5]任保平,豆渊博.新质生产力: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4(03):5-16.

[6]罗建文.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J].学术交流,2024(04):5-20.

[7]陈慧玲,陶文昭.习近平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创新性贡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04):1-8.

[8]孙艺.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实践基础与政策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02):108-115.

[9]肖峰,赫军营.新质生产力:智能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向度[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06):37-44.

[10]方晓霞,李晓华.颠覆性创新、场景驱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J].改革,2024(04):31-40.

[11]杜黎明.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动力[J].人民论坛,2024(06):23-25.

[12]闫金红,李繁荣.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颠覆性科技创新的伦理分析与风险防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04):22-28+67.

[1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EB/OL].(2024-02-01)[2024-03-28].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2/content_6929446.htm.

[14]龚放.知识生产模式Ⅱ方兴未艾:建设一流大学切勿错失良机[J].江苏高教,2018(09):1-8.

[15]刘宝存,赵婷.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研究型大学科研生态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1,19(04):102-115+187.

[16]吴飞,段竺辰.从独思到人机协作——知识创新模式进阶论[J].浙江学刊,2020(05):94-104.

[17]麦均洪,龙飘.基于知识生产模式3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pdf87C+Y7gX+bGZp95yn7A==模式变革——以广东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0(19):110-115.

[18]周川.量化评价的泛滥及其危害[J].江苏高教,2021(05):8-14.

[19]朱慧玲.优绩主义错在何处[J].哲学动态,2021(11):95-103.

[20]王建华.高等教育中优绩主义为什么会失败[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10(04):1-12.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 Fundamental Choice forUniversitie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bstract: Develop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China's fundamental choice in response to the evolving global technology landscape, and advanc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essential for universities to align with the developmental imperatives of thes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On the cusp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ra, new technologies, materials, and energy sources have become pivotal el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with disrupti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emerging as a prominent hallmark and green development becoming an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 Only by adapting to the developmental requirements of thes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can universities secure a stronghold as knowledge hubs. Consequently, universities must identify a strategic breakthrough to align with the evolution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erving as a nexus of science, technology, talent, and education, is ideally suited to fulfill this critical role. Advanc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necessitates that universities vigorously pursue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foste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irectly serve corporate production. Consequently, universities must transform their "paper-based" evaluation systems, spark a self-reinvention process, and shift their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l. Failure to adapt will result in failure to meet the developmental demands of thes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reform of evalu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