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的价值与策略探究

2024-08-31 00:00王文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5期

摘 要:高中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时期,高中生逐渐开始接触社会,思考自己的社会角色并对事物产生独到见解,人生观、价值观也在逐步完善。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将德育融入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的价值,指出实际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全方位和全过程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然后针对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优化措施,旨在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模式,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5.062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起伏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形成不良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班级管理工作难度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中负有主体责任,班级管理与德育的融合效果,关系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因此,高中班主任应该积极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明确德育全过程、全方位、全面性开展的必要性,将德育融入班级管理工作,运用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约束和激励,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的价值

班级是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基本单位,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学生遵章守纪,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消除学生之间的矛盾,打造和谐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是立德树人任务赋予班主任的新职责,对于高中生“三观”建立、品德塑造、素质培养具有巨大作用,具体表现为:

1.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将班级管理与德育深入融合,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和各类班级活动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利用先进思想来武装学生的头脑,抵御社会和网络上不良思想的侵袭,使学生能够坚定意志,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争取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合作、自律自立自强等良好品质,通过树立道德榜样,引导学生学习模范标兵身上的优秀品质,始终以严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履行时代赋予的重任。

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高中生即将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距离正式步入社会的时间越来越近,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法律法规、社会规范和公民的权利义务,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以诚待人,相互扶持,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高中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发现学生的不良思想和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传授学生调节情绪和压力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5.有利于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模式,发挥高中班主任职责

将德育融入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兴趣爱好、身心发展规律,不断优化教育管理模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主动性,确保学生能够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为建设团结、和谐、民主的班集体出谋划策,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此情况下,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就会明显减轻,立德树人目标得以实现。

二、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需要遵循导向性原则,基于立德树人目标以及学生的个人理想,制定长期性、科学性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案,运用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理论和案例,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高中班主任还要坚持激励为主,激发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班级管理和德育的融合效果。

2.全方位和全过程原则

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不单单是高中班主任的责任,家校合作是必然趋势,能够拓展教育管理阵地,及时反馈教育管理效果,作为优化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模式的可靠依据。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能够遵循全方位和全过程原则,严格执行既定工作计划,将德育贯穿高中生的学习生涯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家长积极配合,以身作则,使德育浸润学生的心灵,增强对负面情绪和不良观念的抵御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3.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对于学生的合理需求要尽可能予以满足,给学生创造相对放松的学习环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宽对学生的要求,应树立防微杜渐意识,发现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良苗头必须立即指出并加以纠正,严格贯彻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自律、自立、自省,加强自我管理。同时,对学生的德育要体现出差异性,高中班主任要耐心解决学生个体思想、学习、生活问题,促进全班学生共同提升,发挥朋辈教育效应,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4.知行统一原则

实践是强化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要求高中班主任能够开展多元化的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核心价值观,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者,高中班主任要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以此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扬长避短,成长为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高中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1.高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观念落后

一些班主任未能认识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德育的价值,仍然遵循陈旧观念开展相关工作,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没有对德育给予充分关注,导致班级氛围过于沉重,学生满怀心事却无处诉说,无法全身心沉浸在学习中。部分高中生与同学相处时以自我为中心,破坏了学生群体的和谐,增加了班级管理难度。

2.德育活动形式化

以往高中班主任运用说教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引起了正处于叛逆期学生的反感,德育并未在学生心中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记。随着立德树人任务的提出,虽然高中班主任开始组织实施德育活动,可是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而且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指导不足,导致学生受到的教育有限,德育效果不甚理想。

3.德育评价方式不合理

目前,许多高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评价采用积分制,学生在每个学期都有固定的分数,当学生违反校规和班规时,则扣除一定分数,学生表现较好会适当加分,这种用分数进行评定的方式过于机械呆板,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加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德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四、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的优化措施

1.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班主任要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创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德育的融合效果,班主任需抱以爱心、耐心、细心,与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施以关爱,主动关心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善班级管理和德育的效果。基于此,班主任要准确把握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寻找机会与学生交流,利用面对面或社交媒体的形式随时获得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站在学生角度提出可行建议,为学生加油打气,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享受美好的高中时光。与此同时,班主任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向学生展示认真严谨、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形象,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并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选出班干部,引领学生学习班干部身上的优秀品质,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借助班干部在班主任和学生群体之间架设沟通桥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班级管理体系,实现德育的悄然渗透。

2.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高中生正处于叛逆期,往往不愿意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流,很多学生特立独行,甚至会故意违反课堂纪律,制造冲突,想要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关注。对于高中生的这一心理,班主任要及时加以疏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分子,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自主管理意识,依靠全班学生的力量,建设优秀班集体。班主任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和自省,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循循善诱,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对错,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避免重复出现类似的不良行为,并要弘扬优良班风、学风,营造积极进取的班级环境。在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应该一对一与学生交流,心平气和地向学生描述这种行为的危害,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开展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主动认识到错误,在日常学习中严格约束自身的行为,并加强对其他同学的监督,从而达到优化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效果。

3.丰富德育形式

德育是一项长期性的活动,在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融合中要体现出创新理念,丰富班级活动形式,引起学生的反思和自省,提高德育成效。高中班主任可以开展以下活动渗透德育:一是以理想、感恩、奉献、合作为主题开展班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他们对相关主题的理解,获悉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学习生活态度,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二是定期规划演讲比赛、文体活动、小品表演,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竞争合作意识,发挥班集体在德育工作中的阵地作用。三是开展课外德育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涵育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福利院奉献爱心,参观博物馆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

4.家校合作共同实施德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在德育方面,家长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加强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合作,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班主任对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了解会更加准确,采取的教育引导措施也能更为契合高中生的实际需求。在双方的交流中,班主任要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各个方面的表现,为家长布置检测学生思想和心理活动的任务,让家长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既可以改善亲子关系,还能对德育效果进行精准评估,不断优化德育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深受启发和感染。对于那些平时工作繁忙,很少与孩子沟通的家长,班主任应要求这些家长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关心孩子,最好是经常开展亲子活动,带领孩子外出参观和旅游,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这会让学生表现出更强的自信,有效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让学生保持积极快乐的情绪。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高中学习压力大,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正饱受心理问题的困扰,一些学生存在消极的负面情绪,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针对这一现象,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时要调整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工具,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或者鼓励学生在心理健康咨询板块匿名发言,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逐一解答,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心理状态,增加学生的自我了解程度,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另外,设计心理健康相关的班级板报,强化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在整个班级中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

6.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标准

德育评价标准是衡量学生德育水平是否提升的重要指标,不能用试卷对学生的德育水平进行评价,需要科学设计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式,以提高德育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指出自己和他人身上的优点和不足,以此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德育水平。或者让学生表达对某个德育小故事的感想,可以是针对某个先进人物的看法,也可以是身为高中生应当如何改进不良行为习惯,增加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参与度。除此之外,班主任通过观察学生平时的表现和为人处事态度可以评判德育效果,将集体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利用德育元素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规范自身言行,重视个人素质发展。

总之,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更能强化班级管理工作成效,发挥班集体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因此,高中班主任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丰富德育形式,家校合作共同实施德育,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标准,从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许光明《“双减”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华夏教师》2022年第29期。

[2] 荆传玉《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素养的对策》,《华夏教师》2022年第23期。

[3] 袁丽丹《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