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既迎来了创新机遇,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背景下遇到的诸如学生阅读兴趣减弱、阅读深度不足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包括趣味元素导读、注重科学指导、尊重主体地位、布置阅读作业等多项改进策略,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 小学低年级 语文阅读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5.001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这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显著影响,迫切需要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探索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成为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双减”概述
(一)“双减”内涵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阐述了“双减”政策的主旨,即旨在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校外培训,及大幅减少义务教育学生的作业和校外培训压力。“双减”政策响应了课程改革需求,符合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其核心目标是建立健全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健康成长。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放在教育活动的中心,遵循教育原则,持续优化教育和教学质f9ee516c99ada4ff4ac6e708f19a3484量,确保“双减”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教师需全面理解“双减”政策的精神,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努力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着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挑战,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阻碍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特别是一些教师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导致难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阅读效率。此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妨碍了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对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不足也是一个问题,缺少有效的策略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一些教师过度依赖统一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教学策略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对教学成效的评价和反思的忽视,也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应对这些挑战,小学语文教师需加强教学反思和推进教学改革,从而优化阅读教学实践。通过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合适的指导策略,创设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解决现存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
1.生本原则
在“双减”政策影响下,强调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变得更加重要。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事实证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是拓展其学习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因素。在新时代的教育目标中,立德树人占据核心位置,教师应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采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确保这一教育理念深入课堂实践。通过细致入微的关注和关怀,使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关怀得以体现,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且舒适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采用这种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策略调整,确保教育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为学生的学习旅程提供恒定的支持与引导。这种教育策略不仅加强了师生关系,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成长空间。
2.差异性原则
在“双减”政策下,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关键。该政策鼓励教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同的需求和能力,正如自然界中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尽管教育体系常通过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这种做法简化了管理,但同时也突出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差异性原则要求教师尊重并理解学生的这些差异,包括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性格及思维发展等方面。教师需要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来满足每位学生的特定需求,而不是采用一种统一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提供适应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宜的挑战中学习和成长。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深入的文本分析任务;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提供图形辅助和基本理解练习。教师还应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如视频、音频和互动技术,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项目学习,学生可以在互动中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此外,教师应定期进行个性化的学生进展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这种综合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在语文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3.趣味性原则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日益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力,旨在使教学既轻松有趣又效果显著。为达成此目标,教师采纳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通过故事化教学,引入生动吸引的故事,不仅唤起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使低年级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学习语文。互动性活动,如角色扮演和模拟对话,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文本含义。视觉辅助工具如图表、图片和视频,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生动,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游戏化学习方法使课程内容更具吸引力,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习热情。这些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不仅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对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主体地位未体现
尽管教育界不断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经常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这对他们的综合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理想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通过主动阅读、独立思考、表达以及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的阅读材料等行为表现出来。然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和对文本解析的过度重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抑制了他们的自主性。此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因认为学生年纪较小而在阅读活动中限制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这影响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模式僵化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焦点通常放在提升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这些分数也经常作为评估阅读教学成效和质量的主要依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趋向于形式化和机械化,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三)设备利用效果不理想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的不断进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有显著提升的可能性。尽管如此,某些语文教师在应用这些现代教学工具时仍显不足,且不少学校缺乏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限制了这些技术的有效利用。高效的阅读教学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阅读材料,而仅靠现有教材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故此,教师应通过互联网寻求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并提升教学质量。
三、“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趣味元素导读,调动语文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核心至关重要。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并达到既定学习目标。因此,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是教师的主要职责,需要教师发掘并应用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上的导读环节对于阅读教学成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不仅塑造了课堂氛围,也可能直接影响教学结果。为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应强化阅读教学技巧,利用引人入胜的导读技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升他们的阅读技能。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课堂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树和喜鹊,这种互动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喜鹊筑巢和树木摇摆的动画,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增加故事的现实感。此外,设计如“寻找喜鹊的朋友”等游戏,可以让学生在玩耍中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注重科学指导,培养语文阅读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至关重要的。鉴于学生的认知和知识基础差异,缺乏恰当的引导可能导致他们难以自行形成有效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选择恰当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壁虎如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引入课文,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自然地引导他们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思考并理解材料,这是形成有效阅读策略的关键。教师应教授学生识别关键词汇和理解句子结构,这对提升阅读理解力极为重要。例如,可以突出故事中的“壁虎”“尾巴”等关键词,并解释其在文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插图动画进行阅读,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动机。进一步深化理解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模拟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复述故事来加深对故事的记忆,这种策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此外,通过定期的有奖提问和游戏化小测试来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展,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并记住所学的内容,是提升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语文学习更加有趣,也有助于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和学习兴趣。
(三)尊重主体地位,给予自主阅读锻炼
在现代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避免单一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完全由教师主导课程,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阅读教学尤需注意这一点,教师应当重视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并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广泛的自主阅读机会,以此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讨植树传播种子的方法,促使他们独立阅读。这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地提问和分享他们的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交流,这样的互动有助于他们扩展思维。
(四)小组阅读讨论,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在小组阅读学习过程中,发展良好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能力直接影响他们提升学习效率和目标。若缺乏这种能力,学生很可能在把握文章的核心意义和深入理解文中表达的情感方面遇到挑战,进而影响其阅读技能的提升。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为例,采用小组阅读讨论形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此方法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探讨曹冲如何巧妙解决称重难题,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并激发解决问题的思维。课堂上,教师先总结故事梗概,接着指导学生分析曹冲的解决策略及其科学依据。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探讨是否存在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法,并从故事中提取可应用于现实生活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同伴进行深入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这样的互动不仅促进了他们对故事的全面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和社交能力。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应总结重点,强调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思维应用于未来的学习之中。
(五)布置阅读作业,促进阅读能力发展
提升阅读能力需要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课堂时间的限制意味着单凭常规教学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布置阅读作业是至关重要的。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来布置富有成效的阅读作业,以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和停顿,理解朱德和战士们去挑粮的艰辛。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还能深化对文本的感知。通过设置具体的阅读理解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朱德的品质。此外,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如设想他们拥有一根扁担,会如何使用它来帮助他人,并描述具体情景。这种写作活动不仅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方法,如在线平台上的《朱德的扁担》视频或多媒体内容,能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为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通过采取一系列创新的教学策略,我们不仅可以解决现有的教学难题,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策略包括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强化指导、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以及布置适当的阅读作业。这些改革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鲁芳芳《“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天津教育》2024年第3期。
[2] 张文艳《探究“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小学生作文辅导》2023年第9期。
[3] 林芳《“双减”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甘肃教育研究》2023年第7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