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科知识的习得,同时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初步养成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对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论证,并从多个角度探索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基本思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5.0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认知能力的关键一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更有助于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教师不仅要将阅读教学视为知识传授的重要手段,更应将其视为培养学生思维、塑造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思考等方面的桥梁。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培养学生基础语言能力
小学是培养学生基础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及学生的全身心参与,学生不仅能够扩充词汇储备,掌握语言表达技能,更能提升对母语语法结构的认知,进而让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二)引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体现。教师精心设计的阅读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各类文学题材的阅读方法,更可以引发学生自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兴趣,进而在长期的坚持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阅读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通过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开阔视野,更能通过对文本主题及文章内容的剖析,让思辨能力得到初步培养,进而促进自我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在教师的精心点拨及耐心指导下,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体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情绪,再加之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能够掌握对待不同情感的方式方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阅读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阅读,并自觉主动开展课外自主阅读。首先,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兴趣往往与阅读内容密切相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确保内容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创造轻松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趣味小游戏等方式,创造一个轻松的阅读氛围,进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再次,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故事、诗歌、报纸、杂志等不同类型文本开展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文本类型,进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最后,鼓励分享与交流。学生之间的分享与交流能够激发彼此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互相启发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进而愿意主动探索知识的海洋,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二)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阅读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学会如何阅读才能让阅读真正发生并得以深入。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阅读,进而在阅读过程中得以汲取营养。首先,教授阅读基本策略及方法。教师可以教授学生诸如预测、推测、概括等阅读策略,以及快速浏览、重点标记、摘录笔记等阅读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文本信息,提升阅读效果。其次,提供多样阅读材料引导分析思考。教师可以提供诸如故事、科普、新闻等多个领域的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观点、逻辑等,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及能力。再次,培养批判思维,提升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主题及内容进行辨析,通过对信息的评估和甄别,判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而稳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最后,提供多种实践机会。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运用所学技能不断提升阅读能力。通过上述方法,学生不仅可以爱上阅读,还能够真正学会阅读,使他们在面对各种阅读文本时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三)整合资源让学生自主阅读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学生愿意自主开展课外阅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整合各类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阅读,进而逐渐养成阅读习惯。首先,家校沟通创设阅读氛围。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及价值,进而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其次,整合阅读资源并提供资料获取支持。教师可以为学生整合并推荐合适的图书、杂志、报纸等阅读材料,并为学生提供如网络下载、线上阅读、图书馆借阅等阅读材料的获得方案,从而让学生可以“多读书,读好书”。再次,整合任务并提供阅读指导。小学生在开展自主阅读过程中常出现“偷懒”现象,教师可以整合各种阅读任务“强制”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同时定期与学生交流。最后,整合学生资源开展交流分享。教师可以组织阅读分享会、读书俱乐部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分享来增进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体验。通过对各类资源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持续保持阅读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稳步提高。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明确且具体的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范例供一线教师参考借鉴。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应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从而让教学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可以依照以下次序制定相应教学目标,进而为阅读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首先,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准,明确本学期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涵盖语言文字的认识、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名言警句的积累数量、阅读兴趣的养成效果等多个方面。其次,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大纲将学期教学目标分解为阶段教学目标,比如,在制定低年级阶段教学目标时,可以侧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基本认知以及识字能力,为进入高年级阶段的阅读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在制定高年级阶段教学目标时,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阅读批判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目标。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及阅读能力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可能词汇量较多,但理解能力有限;有些可能反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目标,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将习惯培养融入日常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抓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还能明显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融于日常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自己模仿及学习的对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展示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讲讲自己本阶段的阅读目标等方式,引发学生争相模仿的欲望,进而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其次,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也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班教室的现有条件,将各个角落改造成学生随时可以开展阅读活动的场所,以让学生在闲暇时间自由阅读,进而让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逐渐养成阅读习惯。此外,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富有趣味性的课外阅读材料,并组织诸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小型活动,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阅读习惯得以渐渐养成。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开展阅读活动的兴趣及欲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具有层次性的开放式问题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进而引发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独立思考,而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对问题展开分析,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其次,为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写阅读笔记或读后感等方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真实生活,将自己对阅读材料的个人见解、内心感受予以记录下来,从而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分析阅读材料,并培养学生的阅读深度和思维广度。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学鉴赏或创作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尝试模仿某篇优秀文章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或者对阅读材料的故事情节予以延伸和改编,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主动性,并培养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入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强化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1.边读边想象文本画面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至关重要。而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强化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一个有效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丰富阅读体验,还能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边读边想象画面方法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根据文本所给的信息想象其中的场景、人物、动作等,将故事情节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从而使阅读材料得以更加具体、形象。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飞向蓝天的恐龙》阅读教学为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边读边想象,将恐龙在广袤天空中振翅飞翔的情景描绘出来:恐龙展翅高飞,它的巨大身躯在空中留下一道道宽阔的阴影,阳光透过恐龙的薄膜状翅膀,形成斑斓的光影……这种想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学习的趣味性。
2.品味文本中精彩的词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词句,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得以强化。品味文本中精彩的词句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对词句进行剖析、思考和欣赏。教师可以从阅读文本中精心选择一些富有表现力、充满意境的精彩词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细细品味,从表层字面和深层内涵上进行探究,进而强化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并提升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以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逐字逐词品味此诗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精彩词汇和表达方式,如“铺”字生动地描写了夕阳斜照江面的动态画面;同时,结合该首古诗的注释以及写作背景的讲述,学生能够感受诗词字里行间的美好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感受。此外,品味精彩的词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词句的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学生可以借鉴其中的表达方式,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水平。
3.体悟文本的情感表达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全身心沉浸于阅读材料所构建的情境之中,并像故事中的角色一样去感受、思考、体验,深入感受角色的情感和境遇,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得以有效强化。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阅读文本的场景中,体验其中的情感、欢乐、悲伤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背后的内涵。
以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七课《巨人的花园》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感受他踏入巨人花园的喜悦和惊叹,体验他与巨人之间的友情,感受巨人为花园带来的变化。通过这种“代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阅读材料所表达的内心情感,进而在情感共鸣中使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得以明显提高及强化。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体悟文本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感受,从而提高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语言发展和认知培养的关键时期,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习得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标》为指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叶叶《优化阅读教学路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初探》,《考试周刊》2023年第38期。
[2] 权颖瑄《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探究》,《文科爱好者》2023年第2期。
[3] 万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径分析——以部编版教材为例》,《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12期。
[4] 赵慧、李炎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新课程研究》2022年第16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