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域下高中语文“教考衔接”问题探索

2024-08-31 00:00谢亚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15期

摘 要:教考衔接是新高考改革以来最热点的问题之一,它有助于解决中学语文教学与考试存在的诸多弊病,有助于形成教考互促、教考相长的良好局面。本文从教考衔接在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教考衔接在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中的主要类型、教考衔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路径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考衔接 意义 类型 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15.047

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许多课程改革新理念,这些新理念正在并持续影响着高考命题,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已经走向“双向融合”。教考衔接是新高考改革以来最热点的问题之一,所谓教考衔接,通俗地说就是强调教学与考试应回归课本,重视课本,学什么与考什么相联系。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在2022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的第三点中指出:“关联教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试卷内容呼应课本,在题干设问、回答设置上注重于和课本中的关键信息形成知识连接,并加强了与课文的关联性……指导教师学习课本、用好课本,把功夫下到教学中,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来改善学生成绩。”教考衔接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与考试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有助于让语文学科呈现教考互促、教考相长的良好局面。

一、教考衔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改变教学理念,有助于立德树人。在语文新高考改革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教材内容与考试内容脱节的现象,教学的目的是了解和学习前人总结的知识,而命题的目标,则是通过考试发现创新型人才。这种教考脱离现象带来了诸多弊端,由于语文试题与课本的关联甚少,表面看只有古诗文默写语句源自语文课本,其他题目与课本没有必然的联系,教材作为教学的典型范例,很难在试卷中找到相关之处,于是就有了一种普遍的错误认识:课本知识学了不考,学了也不会考,不如去刷题,甚至碰运气。这种观念不仅于学生无益,而且让一线的语文教师也颇感无奈,降低了教师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关于新《课标》课程修改方案中,在优化课程结构的第三点中指出:“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现行的部编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写的,能够满足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满足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的要求。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这就说明,教学和考试命题都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它是二者共同遵循的源头和指导思想;这也明确了教学与考试是中学教育中同向并行且相互关联、互相作用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以教助考,学以致用。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承,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教学是考试的前提和基础,应时时接受考试的检验,而考试会基于核心素养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推陈出新,所以教学也不可故步自封,而应努力培养学生更高阶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以“渔”而得“鱼”,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必然带来更高的成就感。当然,所谓“鱼”不只是考试成绩,更应该是语文学习的素养和运用能力。宋代学者朱熹曾说:“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学以致用,不仅用在考试上,还应该用在更广泛的生活中。生活中层出不穷的疑问能使人产生无穷的学习欲望,进而提升学习能力,这亦是“学用相长”的智慧。从课堂上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到学生卓有成效的学再到能力提升后得心应手的考与用,核心素养的种子在语文课堂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三,以考促教,提升教学质量。考试对教学有天然的“指挥棒”作用,其权威地位不言而喻。考试应有利于教学,推动教学,促进教学,其引导作用不能是仅以分数论高低的瞎指挥,以考促教而非以考定教。考试要能反映实际教学的发展进程,与教学改革的节奏同频共振,并一定程度上引领教学实践。考试改革必将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新的核心素养要求也一定会催生出新的学习模式,从而转变高中教书育人的方式。新高考实施以来,国家命制的各套试题都在努力地创新题型设计,优化试卷的结构及难度,并以此来引导教学。考试能够很好地促进师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去探索研究,也有助于教师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更高质量的教育成果。

二、教考衔接在2023年新高考Ⅰ卷中的主要类型

新《课标》Ⅰ卷试题选材丰富,涉及多个领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试题素材丰富多样的优势,试题不仅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语言表达和解读信息、思维的散发与迁移、文化理解与传承等各种能力,更给学生以思想、审美的熏陶;同时还通过文段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欣赏语文,了解感受生活。不仅如此,新《课标》Ⅰ卷充分体现了教改、考改的精神,依据选文情境设题,达到教考的高度衔接与融合。笔者根据试题内容,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了教考合一。

1.试题与课内基础知识的衔接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Ⅰ卷第11题文言文文化常识四个选项中“A项: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B项: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这两项考查了文言实词与课内实词的关联。“C项: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D项: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这两项考查文言词语与现实生活词汇的比较和关联。四个选项都强调与课内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的考查,在近两年高三的各级考试中并不鲜见,是文言文阅读依托于教材的有效延伸和深度挖掘,能够实现教考合一。17题名篇名句默写除了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以及对经典诗文的内容情感理解外,还注重引导考生感受并鉴赏经典作品的艺术之美,引导学生调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古文今用的转化。

2.试题与课内指导信息的衔接

诗歌鉴赏第16题问答题要求考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分析魏了翁对诗歌尾联的评价,属于评价性文字题,既要理解诗作的内容,又要关注评价语的核心,而这类评价性文字题与教材中的“学习提示”高度吻合,二者属于知识能力的迁移。比如,必修上第三单元杜甫的《登高》的课后学习提示:《登高》写诗人登高远眺,身世之悲与忧国之情齐集心头。这首诗每联对仗,句法严谨,历来为人称赞。学习时注意感受诗歌营造的沉郁悲凉的意境,体会作者娴熟的律诗创作技巧。宋代罗大经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确独登台”一联含有八层意思,试就此联作一品析。这种学习提示既有诗歌内容的概括,又有技法的分析;有整体亦有局部。

3.试题与教材中的单元知识和单元主题精神的衔接

现代文阅读Ⅰ选取赫克托·麦克唐纳的代表作《后真相时代》,其语料与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辨识媒介信息”等内容关联。第4题“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考查理解重要的概念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试题通过对“竞争性真相”的诠释,要求考生深入思考信息时代中理性分析和谨慎判断的重要性,这与必修下第四单元的要求“学习本单元……要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学习综合应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的方法: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信息。逐步形成独立利断,还要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恰当筛选利用”是一致的,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关注生活,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部编教材中共安排了六个活动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家乡文化生活”“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逻辑的力量”。这些活动单元的安排有类似的目的,教学中应做适当拓展,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现代文阅读Ⅱ选自中国当代作家陈村的知青小说《给儿子》,以一个老知青对未来儿子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叮嘱为题材,倾诉了自己对当年插队生活的无尽思念、无限深情,这种摈弃喧嚣、思念净土的思想折射出了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是知青文学中自成一家、别具特色的作品。文中也写到下田劳动的深切感受,年轻人经过劳动的洗礼,不仅增强了体质,还能感悟到一些根本和永恒的道理。这篇文章的人文话题既符合新《课标》所提倡的对中国革命传统文学作品的研习,也符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人文主题。

4.试题与教材中的写作训练的衔接

现代文阅读Ⅱ第9题要求考生围绕关键词写一则关于作品短评的思路,这一命题指向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单元学习任务,教材分析了什么是“文学短评”及其意义,并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指导,如“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口;主要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 ”等。而在必修上第二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新闻评论的文体知识指导,在教学中可将文学短评与新闻评论进行联系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教材中必修上安排的写作训练有学写诗歌、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学写文学短评、调查报告的结构表、议论要有针对性、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等;必修下安排学写诗歌鉴赏文章、语言的锤炼、说真话抒真情、文章的修改等。这些训练包括不同的文体要求,也有写作技巧的层层指导。

大作文考查方面,近年来的作文选材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立德树人,意在培根铸魂;二是文化浸润,体现融会贯通;三是全面发展,落实素养渗透。“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取向既是命题的出发点,亦是学生写作的立足点和文章的思路。所以,作文备考应该关注时代、关注素养、关注中华美德在时代中的发扬光大。新《课标》Ⅰ卷的作文试题以“故事的力量”为中心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蕴含的事实、情感和哲理,以及讲好故事的价值。什么是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有力量,既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也可以是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生动有活力的中国形象。这样的作文试题符合近年来写作材料选择的要求,也满足对考生关注时代、关注素养的考查。

三、教考衔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路径

首先要注意以本为本、深度挖掘。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所在,是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也是最直接体现学科素养和学科课程标准思想的科学范本,更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熟悉教材就是熟知学科知识体系和基础知识的建构,对教材的深度学习和全面掌握才是学习之本质。教师和学生对教材应高度重视,学深讲透,评价到位,只有学生全面掌握,消化吸收,才有可能对语文学习进行进一步提高和深化,提高信息筛选整合、阅读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围绕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的不同学习任务群进行深入分析挖掘。需要理解不同任务群的特点,明确并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筑牢基础,提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所以,要想实现教学与考试的和谐,首先应该精耕教学。例如,细水长流地对待语文的“底基”——名句背默抓牢抓实、熟语积存不断扩大、病句修改变通不僵化、文言字词句及文化常识牢记在心;提升对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品读鉴赏能力;提高对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要求;积极拓展语文学习活动等等。

其次要熟知考点,掌握方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是命题者命题的原则,也是高三教师选题讲题的原则。作为高三语文教师,在给学生选题、组题、讲题的时候,对题型的基本要求和解题的方法必须熟悉清楚;而且能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做必要的延伸和巩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复习才更准确更高效,并且针对性更强。而在高一二的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对接高考考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力和感悟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教学考是语文教育的三大环节,教师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学生学习语文时就会事半功倍,语文综合素养也将节节攀升。当然,新《课标》强调内容安排的整体性和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升的知识和能力定能为最终的目标服务。不管高考命题怎么变化,破解此策最关键的一招便是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提高逻辑思维与知识迁移运用的水平,使自身变得更加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之答曹元可》,《理性大全书》卷四十四,《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

(谢亚丽,1973年生,女,汉族,福建龙岩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