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化媒介实践创新路径探析

2024-08-29 00:00:00马亚东
传播与版权 2024年16期

[摘要]文章以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总结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品质符号化媒介实践可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通过现代数字技术融入传统民俗符号营造仪式感;通过具象化的符号“复现”和“组合”构建交融式的传播环境;通过数字化浸润式的“在场”叙事引发受众产生“移情”及共鸣。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媒介实践;“奇妙游”系列节目

自2021年《唐宫夜宴》面世以来,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持续出圈,该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在热度与好评度方面均有显著成绩。基于此,文章通过探析“奇妙游”系列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表达和意涵再现,以期对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媒介实践创新路径有所启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表达的时代嬗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

文化是国家的血脉、民族的灵魂。中国拥有深厚且独特的传统文化根基。中华文化,或称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华特有文化[1],是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发展中创造的文化符号的总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精华,它镌刻着中华文明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凝结的思想智慧和情感记忆,承载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历史发展中积累的文化价值的深入认知、积极认同和实际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伦理、审美、文学、艺术等内容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同时,文化自信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焕发新生[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尊重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这也要求相关主体按照时代特点和人民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现代表达形式和新的时代意涵,激发其新时代的生命力,增强其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方面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及媒介表达

文化符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意蕴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皮尔士关于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三元关系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文化符号及其运作方式的基本框架。其中,解释项使符号表意突破了系统和结构制约,具有无限衍义的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活动就是不断地利用符号生成符号的过程[3]。民俗、诗词、戏曲、服饰、棋艺、茶道、传统乐器等不同的符号形体经由人们的理解加工,最终指向文化的核心意涵这一符号对象。同时,随着社会变化和历史发展,当先前符号的表意体系不能满足人们对当前意义的解释需求时,作为创造和使用符号主体的人类就会创造出新形式的符号。正如汉斯·兰克和王伟所说,人是元符号和元解释的存在[4]。所谓元符号,可以理解为利用符号生成的符号,也就是对符号的再度使用[5],这意味着文化符号本身也在不断地吐故纳新,从而延伸更加丰富的表意内涵。

广义的媒介指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吴予敏认为,媒介是一种建构性的力量[6]。这提示我们应当在人类交往的媒介实践过程中去研究文化的传播。在现代社会中,媒介不仅是信息的中介,还是信息动态的驱动者和形塑者,在文化的符号化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介对文化符号的建构、传承以及媒介记忆的形成等方面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类的媒介实践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繁荣,还推动了传统文化符号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也带来了社会语境和表达方式的嬗变。一方面,原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体系已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表达、传承传播的要求;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及媒介实践的不断发展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符号转译、意涵表达和传承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机遇。在历史与现代、时间与空间、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相关主体如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中有机融入创新元素和时代意涵,实现元符号的表达升级,成为重要的课题。

二、“奇妙游”节目的媒介实践及创新路径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一炮而红。此后,河南卫视陆续推出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奇妙游”系列节目。截至2024年6月,“奇妙游”系列节目已播出4季共25期,爆款频出。这些节目通过元符号的持续创新和输出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涵,掀起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轮又一轮的关注热潮,实现了口碑和流量的双丰收。文章通过深度探析“奇妙游”系列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和意涵再现,以期对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媒介实践创新路径有所启发。

(一)“活化”与“演绎”:仪式感的唤醒

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长期积累与凝聚的必然结果。在此过程中,各类象征符号成为不可或缺的表达与传播工具。节庆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涵,更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智慧和情感记忆的现实反映。正如格尔茨所说,文化是“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7]。民俗指人们的风俗习惯,包括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管子·正世》有云,“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可见,民俗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稳定流传的民间文化,其在现实中表现为某些特定的民俗文化符号。民俗文化符号以一种仪式感的形式赋予传统节日经久不衰的活力,体现了文化符号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动态互动,也彰显了文化符号在时空变迁中的连续性与创新性,共同构成了中华节庆文化的核心。

拉斯韦尔指出,大众传播的基础功能之一是实现社会遗产传承[8]。在现代社会中,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弘扬与传播需要充分借助现代科技和媒介融合的强大合力。河南卫视《2024元宵奇妙游》以元宵节的民俗传统为底蕴,以“张灯”“龘龘”“望日”“欢聚”

“鱼灯”“探春”“出发”七大篇章串起七个城市不同时期元宵节的平行故事,将花灯、灯谜、元宵、烟花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民俗文化符号进行了数字式的转化和场景式的再现,以营造元宵佳节独有的仪式感。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认为,新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之一是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9]。在“鱼灯”篇章中,节目组选择了在我国古代文献和神话传说中均有记载、最具代表性的元宵民俗符号—鱼灯,借助“歌曲+电影”的形式打造了“舞鱼灯”的节日场景,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曲《望》通过点燃锦鲤、放飞鱼灯打造漫天辉煌的奇幻场景,将现代数字技术融入传统民俗符号中,从而生成具象化、视觉化的元符号,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审美需求。不仅如此,节目组还结合数字技术和视觉元素还原了辛弃疾词中“一夜鱼龙舞”的元宵盛景,唤醒了受众关于传统元宵佳节的集体记忆。整台晚会在科技赋能的丰富场景中生动展现了不同年代、不同故事、不同习俗里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共性,为古老节日注入了现代元素,助推原本带有模糊、抽象特点的传统文化实现了元符号的表达升级,增强了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复现”与“组合”:环境式的构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个体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亲身体验和切身实践才能逐步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抽象化、程式化、慢节奏特点与信息社会呈现的媒介化、碎片化、快节奏特征之间形成了一种隐性的二元对立关系。这使得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在当前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给其传播传承带来现实挑战。

视听综艺节目作为媒介实践的重要形式,凭借声光电、服化道和视听语言等打造沉浸式环境,在文化观念阐释和表达中展现独特的优势。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言,在网络社会中,文化表现“抽离了历史与地理,变成主要由电子传播网中介与受众以多样化的符码与价值互动,而最终汇集于数字化的视听超文本之中[10]”。无人机航拍、超高清视频、VR/AR摄像、裸眼3D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成为视听媒介传播实践的重要工具,这些技术为内容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灵活性,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视听体验。在《2024清明奇妙游》节目中,舞蹈节目《清风徐来》以清代《执扇就座仕女图》为创作蓝本,为受众打造了一场视听盛宴。节目开始,舞者从画中走出,借助团扇舞的形式,将画中的仕女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舞者的衣着、妆容、眼神、动作不仅最大程度还原了《执扇就座仕女图》中的人物形象,且对画作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情画意进行了具象化的符号构建,绿衣飘逸、细眉小嘴、团扇微转、巧笑轻音……此为“复现”。此外,该节目还打破了传统晚会舞蹈的呈现形式,将信阳毛尖炒茶技艺、商丘宋绣技艺等非遗元素和古典群舞巧妙融合。画中的舞者在大自然中翩翩起舞,时而模仿古时人们炒茶的动作神韵,时而展示宋绣的巧夺天工,借助全新的视听修辞来增强受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该节目不仅让古代画作鲜活起来,更让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具象展现,创新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意蕴,此为“组合”。在此过程中,节目组通过数字技术复现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二次延伸,助推传统文化实现形式上的创新和意义上的增容。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所有媒介都是人某种感官的延伸[11],技术赋能下传统文化符号的媒介表达不仅延伸了人的视觉和听觉,并且通过塑造强烈的现场感和接触感,让受众在感受到美术作品、古典舞蹈和非遗技艺魅力的同时,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

在传统文化的媒介化传播中,符号的形式对其精神意蕴能否被准确领会影响巨大。正如皮尔士所说,“符号只有在被解释时才有意义”。在《2024年清明奇妙游》的《簪花仕女》节目中,舞者的妆造服饰完全复刻了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簪花仕女图》中的唐朝仕女形象,她们云髻高耸、顶戴花朵、面饰白妆,配以蛾翅眉,以还原度极高的视觉符号展现抽象的审美价值,在诗、乐、舞的有机融合中传达出汉唐文化独有的精神意蕴。《簪花仕女》通过提取和转化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元素,结合妆造、音乐、舞蹈等一系列象征符号的复原、组合、编排,打造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传播环境,在“复活”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同时又展现了独特的时代性,找到了创新元符号演绎国家文物和传统文化的流量密码,使受众产生别具一格的感官体验,从而能够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

(三)“移情”与“在场”:浸润式的叙事

纵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在戏曲、文学、音乐还是绘画等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一种“移情带入”的表现手法。罗伯特·哈桑认为,共情是一种假定的神经系统能力,强调个体能够了解他人的思想与感受[12]。胡塞尔也指出,个体能够将自己置于他人的立场,深入理解和体验他人的世界,从而在意义的深入交流与相互渗透中共同塑造一种普遍接受的共识。这都凸显了沉浸式的“移情”带入对符号传达意义的重要性:在对符号的解读中产生移情,又从移情中产生共情,从而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

在传统综艺的观演互动模式中,节目以舞台大屏、灯光、布景等营造场景,台下受众通过舞台中央演员的演绎进行自我理解和角色代入。在这种媒介形式中,台上的演员与台下的受众天然形成了一种物理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播的在场感和移情作用。随着互联网及新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符号转译和传播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媒介生态环境中。

在《2023七夕奇妙游》节目中,《爱·红楼》节目对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剧情进行了全新的叙事演绎。节目组使用MOCO机械臂摄影机进行拍摄,并通过VR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在场”体验:移步换景之间,金陵十二钗裙角飞扬、穿梭转换,铺展开一幅亦真亦假、虚实结合的图卷。玛丽-劳尔·瑞安指出,电脑文化中的故事具有让情节不断产生新版本的可能性[13]。数字媒介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富有“新次元”特征的元符号转化,使得电视媒介裂变进入网络空间,而数字媒介打造的同一信息感知环境又助推受众实现了某种情感融通[14]。节目组在传统与现代、梦境与现实、艺术与科技的交相辉映下,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美感,促使受众在“历史”与“今天”的交错、“他人”与“自我”的缠绕叙事中产生一种跨时空的情感共鸣。技术通路的媒介叙事成为连接受众情感的桥梁,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新的数字化浸润式叙事表达,进而营造一种传统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中式浪漫。不仅如此,2024河南卫视春晚舞蹈《凤鸣朝阳》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神鸟凤凰为主题,演绎了凤凰涅槃的故事。该节目在传统舞台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元符号的创新表达手法:先由演员在背景下翩翩起舞,随后通过后期制作技术,对凤凰形象进行精细的“数字”羽毛添加与二次加工,使画面更加丰盈生动。CG特效的运用让凤凰仿佛自云端翩然而至,与舞者交互缠绕,营造了神话场景中的神秘氛围。合成视觉技术将过去以碎片化形式呈现的传统文化转化为连续性、极致化的视觉符号[15]。整个舞蹈结合灯光、道具、妆造、服装等系列符号对凤凰主题进行了全新演绎和故事阐释。

三、结语

世界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丰富更新,也反过来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关主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理应连接时空场域,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符号的表意优势,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现代化转译,通过“内容+技术”“艺术+科技”等表达方式进行融合式复现和媒介化演绎,让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融入数字时代,从而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符号转译的实践逻辑与行动方法,符合当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媒介实践创新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相关主体依托数字科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符号再现和媒介表达,应以历史实践和传承为基础,秉持审慎态度,尊重传统文化的本真面貌,维护其特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核。相关主体要深入探索并把握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推动形成和谐共融的动态平衡。在此过程中,相关主体应注意避免任何形式的过度解读或硬性植入,以防曲解或淡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从而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新时代得以准确传播和广泛弘扬,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宗教网.[中华文化讲坛]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EB/OL](2019-12-08)[2024-06-28].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91230779-1.htm.

[2]郑敬斌.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赓续中华文脉[J].记者观察,2024(06):4-7.

[3]谢冰雪,马宇彤,杜娟.共享文化符号与青年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J].民族学刊,2023(08):21-30.

[4]兰克,王伟.人是元符号和元解释的存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47-50.

[5]赵毅衡.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6]吴予敏,杨宇轲.“以文化的名义”:面向历史与未来的华夏传播研究:访华夏传播研究会名誉会长吴予敏教授[J].传媒观察,2024(04):77-83.

[7]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

[8]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9]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2]HASSAN R.Digitality, virtual reality and the“empathy machine”[J]. Digital Journalism,2019(01):1-18.

[13]张新军.数字时代的叙事学:玛丽-劳尔·瑞安叙事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14]刘涛,张媛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数字叙事及其语义修辞机制:以融合新闻叙事实践为例[J].新闻界,2024(03):4-15.

[15]吴畅畅.浅议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短片的“文化中国性”[J].新闻与写作,2021(12):92-96.

[作者简介]马亚东(1983—),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传媒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