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讨ChatGPT在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应用,分析ChatGPT对期刊出版工作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发现,ChatGPT可以提高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效率,但在内容准确性和可信性、编辑角色定位和工作流程调整等方面面临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编辑应强化编辑技能,加强人机协同,完善审稿流程和抄袭检测,从而更好地应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确保期刊编辑出版的质量和可靠性。
[关键词]ChatGPT;期刊编辑出版;编辑工作流程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许多行业带来变革,其中包括出版行业。一方面,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凭借文本生成、逻辑推理、上下文记忆等能力,促进出版内容和技术的融合发展,给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潜在的影响[1]。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宣传部在2022年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技术赋能出版行业指明了方向[2]。
目前,在出版领域,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王丹、张重毅等及沈锡宾等研究学术期刊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存在的各类机遇和挑
战[3-5];汪凡云等基于出版全流程视角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提出思考与建议[6];陶晴等和向飒研究出版流程和出版模式创新融合在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上的新要求[7-8]。
文章以ChatGPT为例,从编辑的视角探讨人工智能对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为期刊编辑出版提供建议和参考。通过深入了解ChatGPT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编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笔者发现,当前,编辑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ChatGPT的潜力,提高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要探索出版伦理方面,加强人机协同等,确保期刊编辑出版的质量和可靠性[9-10]。
一、ChatGPT在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应用
ChatGPT作为一种自然语言生成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期刊编辑出版领域。
(一)论文摘要生成
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编辑通常需要阅读大量的论文,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以生成论文摘要、明确研究热点以及开展专题组稿。依托ChatGPT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文本生成能力,这一传统的工作模式正迎来革新。
具体到工作中,编辑可以利用ChatGPT,通过输入关键信息在短时间内自动生成摘要,既减轻工作负担,又提高内容摘要生成的效率。此外,ChatGPT的多语种翻译功能也为期刊编辑出版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借助ChatGPT的多语种翻译功能,编辑可以轻松地将论文摘要翻译成多种语言,助力论文在国际上迅速传播,扩大学术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ChatGPT为同专题的多篇论文生成摘要时,其独特的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一是ChatGPT能够确保各篇论文摘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传统模式下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摘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二是ChatGPT能够根据多篇论文的内容,进一步生成专题摘要综述。这对编辑在进行专辑组刊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学术资源。
(二)语法纠错
在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语法错误是常见问题。ChatGPT可以检测和纠正论文中的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在拼写检查和纠正方面,ChatGPT能够通过对大规模语料库的学习,快速扫描文本并识别出拼写错误的单词,提出正确的拼写建议,帮助编辑纠正拼写错误。在语法检查和纠正方面,ChatGPT可以通过比较生成的文本与训练数据中的正确语法结构,检测文本中的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缺少介词等,提出语法修正建议。在句法检查和纠正方面,ChatGPT能够根据语法规则和上下文信息,分析句子的结构,识别出句法错误,如句子成分缺失、语序不当等,并提供句法修正的建议,使句子更加通顺。在上下文匹配和过滤方面,ChatGPT可以利用上下文信息来识别和纠正文本中的错误。总的来说,得益于语言大模型具有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在语法纠错方面,ChatGPT可以帮助编辑发现并纠正那些与整体内容不符或偏离主题的句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期刊编辑出版的工作量,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编辑辅助
ChatGPT作为编辑的辅助工具,可以以其出色的语言理解和分析能力,为编辑提供实时的反馈和专业的建议,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与编辑进行深度对话,共同探索论文结构、段落组织和表达方式等核心要素,帮助编辑更加精准和高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在检查常识性错误方面,ChatGPT可以基于大量的数据训练,对常见的语言习惯和表达规范进行深入的
理解,帮助编辑在修改论文时快速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常识性错误,如人名、地名、时间、事件名不当等,并给出相应的修正建议,从而减轻编辑的编辑校对负担,提高论文的整体质量。在检查知识性错误方面,ChatGPT可以通过整合丰富的知识库和应用强大的推理能力,对论文中的专业知识、数据和引用进行校验,确保论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此外,ChatGPT还能够根据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为编辑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论文的主题和内容。可见,利用ChatGPT,编辑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地完成工作,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四)内容审核和抄袭检测
ChatGPT可以用于内容审核和抄袭检测,帮助编辑识别和处理潜在的抄袭行为。ChatGPT不仅可以分析出待审核论文与已有文献的相似性,而且可以指出可能存在的抄袭或重复内容,确保期刊的学术诚信和论文的内容原创性。
首先,ChatGPT可以用于分析待检测文本与已有文献的相似度。通过对比论文中的句子结构、用词习惯、段落布局等特征,ChatGPT能够识别出高度相似的文本段落,辅助编辑初步判断论文是否存在抄袭行为。其次,ChatGPT可以迅速处理大量的文本数据,对比多篇文献,提高抄袭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就是说,ChatGPT
可以识别论文的语言风格,并与已知的作者库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抄袭行为。最后,ChatGPT可以通过分析论文的语言流畅度、逻辑连贯性等方面,评估论文质量,发现论文可能存在的抄袭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ChatGPT在内容审核和抄袭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但是它并不能完全替代编辑的人工工作。也就是说,编辑仍需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论文进行全面的审查和判断,并应对ChatGPT可能带来的挑战和负面影响,学术界也要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和规范,确保学术出版的质量和公信力。
二、ChatGPT对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影响
(一)工作效率的提高
ChatGPT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期刊编辑出版的工作效率,减少烦琐的人工工作。也就是说,编辑可以利用ChatGPT生成摘要,进行语法纠错,快速审查论文内容,更快地完成编辑任务。
首先,ChatGPT可以自动生成论文摘要,帮助编辑减轻工作负担。编辑输入论文,利用ChatGPT可以迅速生成准确、连贯的摘要,快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贡献,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其次,ChatGPT可以纠错语法,提高期刊编辑出版的工作效率。在传统期刊编辑出版中,编辑需要逐句逐字地检查和纠正论文中的语法和拼写错误,而利用ChatGPT进行语法纠错,编辑可以快速发现和纠正论文中的错误,节省编辑出版时间,更快地完成论文的修改。最后,ChatGPT作为编辑的智能助手,可以提供实时的反馈和建议。编辑在与ChatGPT进行对话时,可以快速获取灵感和内容修改建议,避免在查找和整理相关信息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编辑也可以利用ChatGPT,更加高效地组织论文结构,调整段落和改进表达方式,使期刊编辑出版过程更加顺利。
由此可见,ChatGPT的快速内容生成特点能够显著提高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效率,使编辑有更多时间投入其他重要的编辑工作,对期刊的整体生产效率和出版周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内容准确性和可信性的挑战
尽管ChatGPT在自然语言生成方面表现出色,但其应用于期刊编辑出版领域也面临内容准确性和可信性的挑战。这些挑战源自ChatGPT的训练数据和模型的特性。
首先,ChatGPT的训练数据来自互联网,其中包含大量的文本片段、文章和对话数据。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不准确、误导或偏见的内容,ChatGPT在生成文本时可能会受到这些数据中错误和偏见的影响,使生成的内容不准确或具有误导性,因此编辑要在使用ChatGPT生成内容时保持谨慎,并进行必要的人工审查和修订,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其次,ChatGPT是通过大规模训练语料来学习生成文本的模型,并没有真正的常识和判断能力。这意味着在特定领域或专业领域的文本生成中,ChatGPT可能会产生不正确或不合适的内容。因此,编辑要意识到ChatGPT的局限性,并对ChatGPT生成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审查和评估,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此外,ChatGPT生成的内容还可能存在与作者原意不一致的情况。目前,ChatGPT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理解人类的意图、目的和价值观,仅仅是基于训练数据生成文本。因此,在一些主观性较强的内容中,如评论、综述等,ChatGPT生成的内容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作者的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误导读者或引发争议。编辑要对ChatGPT生成的内容进行仔细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编辑可以采取一些策略:首先,建立校对和审查机制,将ChatGPT生成的内容与人工编辑相结合,提高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其次,加强对ChatGPT训练数据的筛选和清洗,排除不准确或低质量的数据,以提高生成内容的质量;最后,开展相关研究,改进和优化ChatGPT,使其更加适应期刊编辑出版的需求,提高内容生成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综上所述,尽管ChatGPT有着提升工作效率的潜力,但其生成内容在准确性和可信性上仍有风险,编辑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成的内容符合期刊的要求和标准。
(三)编辑角色定位和工作流程的调整
ChatGPT的应用对编辑角色的定位和工作流程产生了显著影响。在传统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主要承担纠错和修改论文的任务,但现在他们的角色拓展到对ChatGPT生成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编辑。
首先,编辑要具备对ChatGPT的理解和使用技能。编辑既需要了解ChatGPT的特点、训练数据的来源以及生成内容的局限性,以便更好地应用和调整其生成的结果,又需要熟悉其语法和语义规则,以便在生成的内容中发现并纠正错误。其次,编辑要运用专业知识和判断力来审核和编辑ChatGPT生成的内容,既评估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可信性和适用性,确保内容与期刊的要求和标准相符,又识别并纠正由于训练数据偏见或限制而导致的错误或不准确的内容,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最后,编辑要与ChatGPT进行协作,与ChatGPT进行对话,提出问题、澄清意图,并引导其生成更准确和合适的内容。此外,编辑还要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对ChatGPT生成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完整性。
同时,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流程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在使用ChatGPT之前,编辑要先进行初步的修改和校对,然后将论文返回给作者进行修订。在使用ChatGPT时,编辑要将ChatGPT生成的内容作为参考,快速评估论文的质量和表达,并为作者提供反馈,从而提高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此外,编辑还要与作者和其他编辑进行密切合作,共同讨论和评估ChatGPT生成的内容,共同决定是否接受、修改或拒绝生成的建议,确保论文的准确性和质量。
总体而言,ChatGPT的应用使编辑角色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编辑要通过不断合理利用ChatGPT,促进期刊编辑出版的发展。
三、应对ChatGPT挑战的期刊编辑出版策略
(一)强化编辑技能
强化编辑技能是应对ChatGPT挑战的重要环节。编辑要通过以下方式提升编辑能力和专业知识,以更好地应用ChatGPT,应对其带来的挑战。
第一,深入了解ChatGPT。编辑要了解ChatGPT的工作原理、训练数据来源以及其在生成文本时的限制和偏见,也就是理解其生成内容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二,提升专业知识。编辑要持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特别是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对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概念和标准,编辑要有深入的了解,确保ChatGPT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第三,掌握验证工具和资源。编辑要利用各种验证工具和资源来辅助编辑ChatGPT生成的内容。例如:语法检查工具和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可以帮助编辑检测和纠正文本中的错误;在线学术数据库和权威参考资料可以帮助编辑验证和确认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可信性。第四,优化审稿流程。编辑要优化审稿流程,包括引入额外的审核步骤、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和制订明确的编辑准则,确保ChatGPT生成内容经过充分的审核和修改,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信性。
通过不断强化编辑技能,编辑可以更加熟练地应对ChatGPT带来的挑战,确保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质量,在使用ChatGPT的编辑过程中有效提升内容质量。
(二)加强人机协同
加强人机协同是应对ChatGPT挑战的另一种策略。编辑要将ChatGPT作为工具,加强人机协同,从而提高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一,利用ChatGPT进行初步编辑。编辑要将ChatGPT生成的摘要和语法纠错结果作为初步编辑的参考,快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潜在的错误,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改进,更快地完成初步编辑任务,减少烦琐的人工工作。第二,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校对。编辑要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校对,结合ChatGPT生成的内容进行校对和修改,自动检测和纠正拼写错误、语法问题和排版错误,快速发现和修正文本中的问题。第三,建立人机协作的编辑流程。编辑要助力设计人机协作的编辑流程,将ChatGPT作为辅助工具,确保论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将人工智能和人工编辑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四,定期更新ChatGPT。编辑要定期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案例,使用最新版本的ChatGPT,利用新的版本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生成内容,更好地完成期刊编辑出版工作。
加强人机协同可以使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更高效、更精确,有助于编辑充分发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潜力,提升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
(三)完善审稿流程和抄袭检测
随着ChatGPT的广泛应用,抄袭和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风险相应增加。因此,编辑要应用抄袭检测技术,加强论文审查,核实引用和参考文献,遵循出版伦理准则,确保期刊的质量和论文的可靠性。
第一,应用抄袭检测技术。编辑要借助专门的抄袭检测软件,对投稿的论文进行系统性的检测,发现和识别与其他文献相似度较高的内容,并提供关键证据来判断论文是否存在抄袭行为。编辑通过使用先进的抄袭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筛查和防止抄袭论文的发表。第二,加强论文审查。编辑要加强审稿流程中对论文内容的仔细审查。编辑应要求审稿人更加关注文中引用和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并对潜在的抄袭行为进行审查。出版单位要组织培训和指导,确保审稿人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抄袭检测工具,并识别可能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第三,核实引用和参考文献。编辑要鼓励作者充分引用和标注参考文献,确保论文内容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和其他支持材料,以验证论文的可信性和独创性。通过对引用和参考文献的核实,编辑可以更好地评估和审查论文的学术价值。第四,遵循出版伦理准则。编辑要遵循出版伦理准则,鼓励作者遵守学术诚信的原则,为作者提供明确的论文写作指南,并向作者详细说明关于抄袭、剽窃和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和规定。此外,编辑还要加强对作者的道德要求,提高作者对学术道德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上述举措,编辑可以有效地应对ChatGPT带来的抄袭和学术不端风险,确保期刊内容质量和论文可靠性,维护学术界的诚信和声誉。
四、结语
ChatGPT在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的应用,无疑为出版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有效提升了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减少了重复和烦琐的任务,还通过其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优化了论文质量。然而,正如任何新技术一样,ChatGPT的引入也带来了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编辑要积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流程。首先,编辑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编辑技能,了解ChatGPT的工作原理和局限性,确保能够充分利用ChatGPT的优点,并识别和纠正其产生的错误,从而避免潜在的风险。其次,编辑要将ChatGPT作为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辅助工具,将其功能特点与现有编辑工作的各个阶段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帮助期刊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工作优化。最后,为了防范因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带来的抄袭和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确保期刊的质量和可靠性,编辑要应用先进的抄袭检测技术以及执行严格的审稿流程,定期更新应对策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抄袭行为。此外,编辑还要加强对作者和审稿人的道德要求,保证其遵循出版伦理准则,维护期刊的质量和声誉。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期刊编辑出版中应用的不断深入,编辑要综合运用各种策略,更好地应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为作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董文杰,李苑.人工智能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及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11):1399-1408.
[2]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EB/OL].(2022-04-24)[2024-06-20].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4/content_
5686923.htm.
[3]王丹.ChatGPT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24(02):70-74.
[4]张重毅,牛欣悦,孙君艳,等.ChatGPT探析:AI大型语言模型下学术出版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04):446-453.
[5]沈锡宾,王立磊,刘红霞.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时代学术期刊出版的机遇与挑战[J].数字出版研究,2023(02):27-33.
[6]汪凡云,何京平.基于出版全流程视角对ChatGPT的思考与建议[J].编辑学报,2023(S1):35-37.
[7]陶晴,郑雅妮.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人工智能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06):735-745.
[8]向飒.人工智能对学术期刊智能化转型与融合发展的赋能[J].出版广角,2022(18):81-84.
[9]吴炜华,黄珩.智能创作、深度融入与伦理危机:ChatGPT在数字出版行业的应用前景新探[J].中国编辑,2023(06):40-44.
[10]解贺嘉,初景利.国外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研究述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02):139-14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ESSP-2023-D25)。
[作者简介]何京平(1986—),男,四川南充人,中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融合发展部编辑;(通信作者)汪凡云(1984—),男,湖南湘潭人,中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融合发展部主任,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