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等宏观文件精神指引下,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实例,分别从融入思政元素、校企行深入合作、创新教材出版形态、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国家规划教材建设的新要求,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详尽的探索与深入的研究,为提升教材建设质量与特色提供参考,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思政;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一、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建设背景
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载体,是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支撑[1]。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是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其要服务我国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国家意志。近几年,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发文指导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提出了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要求,而且还对职责管理、教材规划与编写、教材审查与出版、教材选用与服务、教材内容与呈现形态以及教材编写团队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要求,为教材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建设要求及实现路径
在国家政策文件的指引下,笔者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实践,以及评审专家对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入选的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审查意见,对当前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要求进行梳理和分析,探析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规律,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融入思政元素,突出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举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教材作为育人的主要载体,其内容必须融入思政元素,突出育人功能。高校根据课程性质通常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三类,不同类别课程的育人目标各有侧重。例如:公共基础课教材的思政建设尤其需要注重对学生高尚道德品质、优秀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同时加强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筑牢人才培养根基;专业课教材的思政建设内容更具有知识门类方向性,注重对学生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实践课教材建设更注重对学生知行合一、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以及服务意识的培养。
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出版机构如何“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达到“方向上旗帜鲜明、方法上润物无声”呢?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进行了不懈努力与探索。第一,部分公共基础课(如职业基本素养、心理健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材内容本身就带有思政性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在教材建设时主要侧重于加强其可读性,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第二,非素质教育类基础课程和专业类课程教材可通过多种方式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如盐入水的效果。例如:《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第四版)》在课前导入环节融入与课程内容适配的思政元素,介绍了中国第一个面向物联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彰显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展示了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信息技术基础》将“我的中国梦—WPS文字文稿的编辑”“中国航天日公益宣传海报制作—WPS文字文稿的综合应用”“保护动物—WPS演示文稿的综合运用”等主题作为项目,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从而让课程思政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生理学》通过介绍“糖丸爷爷—顾方舟”等典型人物融入思政元素,通过书写我国优秀科学家的工作经历及贡献等内容,皆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时代新风貌。
(二)校企行深入合作,呈现多元育人局面
编写团队是教材建设的核心,高质量教材的编写团队应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掌握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精通专业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因此,职业教育教材编写需要出版机构统筹多方相关人员,组建结构合理的教材编写团队。《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教材编写团队应具有合理的人员结构,包含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等。《“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鼓励职业院校与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联合开发教材;鼓励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或资深专家领衔编写教材。在教材建设的过程中,教材编写团队尤其要注重校企行多元深度合作,在教材中引入典型企业真实案例,提升企业、行业专家的参与度。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系列教材《遗体防腐整容师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教材》《假肢/矫形器装配工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教材》的编写团队均由理论和实践经历丰富的研究型专家、企业业务管理人员、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能手、职业院校教师、一线职工等构成。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本职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起草者,熟知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要求。例如:“遗体防腐整容师”系列教材邀请民政部“孺子牛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政行业优秀技能人才获得者、上海市龙华殡仪馆首席技师王刚大师牵头;“假肢/矫形器装配工”系列教材邀请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轮椅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李高峰教授牵头。同时,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在民政相关单位、职业院校中遴选本领域具有一定建树、有丰富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教材建设有独到见解的职业院校教师、技能竞赛技术能手担任教材主编,以保证教材的内容质量。此外,该社教材的内容设计紧贴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并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完全结合企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
(三)创新教材出版形态,促进知识生动性和学习便捷性
职业教育教材的新形态发展得益于新兴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具有技术先进性和模式多样性的特征,其形态包括融媒体教材、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和数字教材[3]。每一种形态都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并与职业教育的特定专业和课程需求相匹配。
1.融媒体教材
融媒体教材是教材出版新形态的典型代表。《“十
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编排方式科学、配套资源丰富、呈现形式灵活、信息技术应用适当的融媒体教材”[4]。融媒体教材编写团队将传统的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把AR、VR、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不同形态的资源整合在教材内容中,从而满足师生信息化和个性化的教学需求。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融媒体教材重点建设了微课资源和AR资源。AR资源主要是针对工科类教材进行开发的,用于展示“看不见、进不去、动不得”的场景环境或实验过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通过将教材中的二维图做成AR识别图,引导师生使用手机App扫描并观看学习。AR资源融入教材既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操作的需求,又可节约大量实训成本,并能有效保障实操的安全性。出版机构在纸质教材中融入信息化资源,增强了教材的交互性体验。例如,出版机构将拓展阅读、前沿资讯、国家法规/标准、行业动态等内容通过二维码形式嵌入教材中,使得这些内容可在后台服务器随时得到更新,保证了教材内容的前沿性和时效性。
2.活页式教材
活页式教材编写团队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能力和不同应用需求的学生设计内容,使他们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按需进行个性化内容选择,从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此外,活页式教材编写更有利于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形成独立模块,从而快速融入教材中。
对实践性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配套教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在活页式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如“1+X”证书系列教材、实训实践类教材等。这些教材内容大多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经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根据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心编排后,依然能够保持完整性,自成一个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体系。例如,《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实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相对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编写模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5个项目共14个任务,每个任务的开篇先列出实训工单,让学生明确任务模块和职业素养的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然后给出任务目标和任务导图,让学生概略地了解本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接着对任务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详细学习相关知识点,为实操练习打好基础;最终使学生通过扫码观看实操视频,直观地领会任务的操作方法和要领。各项目的任务之间既凸显层层递进的关系,又相互独立,学生在实训时可单独抽取某一项目进行练习,也可另外选择其他相关项目进行拓展练习。
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总目标下,活页式教材更易于打造以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托的案例教学模式,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的职业能力清单,从而进一步规划系列模块化的学习任务。然而,当前活页式教材建设仍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对出版者来说,在不更新出版版次的前提下直接改变页码、印张信息是违反当前出版规范的。因此,出版机构制订与活页式教材相适应的教材出版制度和规范非常必要。
3.工作手册式教材
工作手册式教材是出版机构在企业实际应用工作手册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后形成的,并用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教材。该类教材与企业工作手册相比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出版机构将企业工作手册的编写方式引入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中[5],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深度融合与统一。一般情况下,以流程图表为主的内容或以工作任务清单为主的内容较为适于编写工作手册式教材。例如,《基础会计实训(第九版)》由会计基本操作能力单项实训、会计业务核算专项实训、会计工作能力综合实训和会计工作水平测试四个项目组成,以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工作指导、会计工作要求、会计工作实训项目以及会计工作基础数据进行编排,选用企业普遍采用的入库单、发料单等原始凭证,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设计原材料入库汇总表等自制原始凭证,采用的进账单、现金缴款单、电汇凭证等都是银行现行版本,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会计的工作原貌。
4.数字教材
《“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教材配套资源和数字教材建设,探索纸质教材的数字化改造,形成更多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数字教材是出版机构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思维对教学内容、富媒体教学资源、学习工具和技术平台有机整合的一种教材新样态,需要遵循正规出版流程和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图文内容,符合教材管理办法规定的教材“编审选用”标准[6]。2023年下半年,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启动了数字教材的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程》《应用文写作》《Python程序设计与财务应用》《信息技术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建筑制图与识图》等一大批教材正在建设中,这些教材将陆续为读者进行呈现。
(四)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1.创新教材编写体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教材的编写体例是教材风格或组织形式的呈现,具有一定的格式规范。对不同学科、课程的教材,编写团队应采用不同的编写体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偏理论的教材,编写团队可以采用创新章节式、模块化、单元式、主题式等形式组织内容;对理实一体、实践性强的教材,编写团队可以采用“项目—任务式”、情境式编写体例。例如,《文学欣赏》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了“一体五环两翼”的阅读教学结构模式,“一体”指以“名作欣赏”为核心;“五环”指围绕作品,了解“时代浪潮”、借助“他山之石”,做到“知人论文”,并且给予“文本导读”和“职场导航”;“两翼”指在前面阅读思考的基础上的两个提升、扩展环节,即“举一反三”“拓展阅读”。《文学欣赏》重视对原著文本的研读,对中外文化的整体感知,以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创新素质和终身阅读的习惯,因此其各种小模块的设计形式活泼,契合高职学生的求知模式和认知特点,可读性强,让学生乐学、爱学。
第二,“项目—任务式”教材的体例特点是从岗位工作要求出发,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方式,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特点。每一个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素养。例如,《电梯安装与维修技术(第二版)》在体例设计上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确定教学项目,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纽带,围绕电梯安装与维修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设置“认识电梯”“电梯安全保护”“电梯机械系统安装”“电梯电气系统安装与试运行”“电梯的安全操作与维修、保养”五个项目,每个项目设计了“任务导入”“任务描述”“相关知识”“任务实施”“知识拓展”“任务小结”六个环节。该教材知识阐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践操作梯度明晰,程序合理,能够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2.及时修订教材内容,体现“四新”要求
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繁荣,教材的内容设计亟须与行业变化同步,充分反应职业教育发展进程,并与国家教育发展总趋势和企业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相衔接,顺应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融入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体现职业教育的“四新”要求。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涉及软件版本,如AutoCAD、UG、SolidWorks、SEE Electrical、Python等,教材编写团队应根据主流软件最新版本及时更新教材版本;涉及标准法规,如经济法、税法、食品安全法等,教材编写团队要依据新颁布的、新修订的法律法规更新内容等。这些信息需要教材编写团队对时下行业动态、岗位需求变化、国家政策文件的发布更新及时捕捉,并把“四新”内容融入教材中。
3.对接产业岗位需求,体现“岗课赛证”融通
出版机构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对接岗位需求,体现“岗课赛证”融通,有机融入岗位技能标准、职业技能竞赛元素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等相关内容,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教材。例如,《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内容,围绕工作过程建立新的逻辑关系,依托工作任务来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在“岗课赛证”融通建设模式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该教材以满足食品检验职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岗),搭建项目化的课程体系(课),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大赛的标准检测项目(赛),对接“1+X”食品检验管理标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证)。
三、结语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是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新时代国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十四五”
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建设实践,分别从融入思政元素、校企行深入合作、创新教材出版形态、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及内容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国家规划教材建设的新要求,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了详尽的探索与深入的研究,为提升教材建设质量与特色提供参考,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葛高丰,王细红.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的基本特征与建设路向:基于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9):47-54.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4-06-30].http://
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
03_462437.html.
[3]蔡跃,冯怡倩,陈蓉.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内涵辨析及质量评价要素研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3(04):43-46.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12-07)[2024-06-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2112/t20211207_585534.html.
[5]丁喜纲.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比较与建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02):67-71.
[6]曾斌,刘海溧.我国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的路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3(02):62-68.
[基金项目]大连市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出版物智能校对平台构建及应用”(项目编号:2023YF11Gx001)。
[作者简介]赵晓艳(1976—),女,内蒙古赤峰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编审;苏克治(1982—),男,甘肃天水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副编审;欧阳碧蕾(1977—),女,湖南隆回县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职教分社公共基础课出版中心主任,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