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企业融合创新的路径探析

2024-08-28 00:00袁月卢明嘉韩毅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2期

摘要:“十四五”时期,深化融合出版是创新推动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石油工业出版社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卓有成效,走在同类企业前列。文章以此为具体案例开展研究,旨在为推动更多同类企业成长为“融合度高、精品聚集、示范性强”的文化企业,积极做好知识服务与文化传播工作提供应用型研究成果。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从数字平台建设升级、资源建设持续加强、服务模式探索改变等方面揭示出版社融合出版的发展现状,并从三个方面总结其融合出版的主要特点。针对石油标准APP、学术云出版服务平台、油题库APP、文化中油平台、铁人智融书柜五大典型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归纳其成功要素。提出出版社当前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具备上级主管部门政策利好、垂直领域具有服务优势、数字转型基础扎实、生产硬件配套齐全、融合发展人才团队完备五个方面的优势,认为出版社还存在融合转型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全员融合发展的意识有待强化、数字化的出版流程仍未打通、资源基础建设的管理有待加强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五个发展建议:打造石油特色IP,注重品牌推广;探索纸电同步模式,加强一体化建设;深度开发存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绩效考核指标,激发融合内生动力;增强融合意识,提升业务驱动力。

关键词:融合出版;数字资源建设;创新发展;文化传播;石油工业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2-0243-04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就壮大数字出版产业,为出版业融合出版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目标,要“系统谋划,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创新出版业态、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要“系统推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壮大出版发展新引擎”[1]。出版企业作为整个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出版署的整体战略部署,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变革机遇,深化融合出版,创新推动出版社数字资源建设及文化传播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石油工业出版社的数字资源平台建设为例开展研究,探索传媒和出版企业在新时期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思路和实操方案,助力出版企业依托深化融合实现转型升级,强化数字资源建设,将提高数字服务水平和文化传播效能落到实处。

一、石油工业出版社融合出版发展现状及特点

石油工业出版社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属出版机构,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其成立于1956年,至今形成以石油科技出版、教材出版及行业标准出版为主要出版领域的业务架构,每年出版图书近2000种,是中国石油科技工作、中国石油院校教材建设工作、中国石油员工队伍建设和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

(一)石油工业出版社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新兴技术在出版领域的不断应用,出版业务发生巨大变革,简单的信息化改造难以适应目前新型出版的形态[3]。“十四五”期间,石油工业出版社坚持数字技术赋能油气领域知识服务,旨在为行业提供全方位、多领域、高水平知识信息。通过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发挥技术融合优势,持续创新知识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内容生产—产品建设—知识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第一,数字平台建设升级。石油工业出版社整合社内各平台内容资源,利用知识图谱、知识标引等关键技术,打造石油知识云智慧服务平台,实现统一知识服务窗口;结合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利用数据采集、大语言模型技术,打造油气领域科技前沿资讯平台,实现国外油气领域科技前沿内容汇集、资讯内容在线翻译、综述类报告智能编写等。第二,资源建设持续加强。融合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充分整合内容资源,并不断创新内容多元表达方式[4]。石油工业出版社须做到提前准备、提前梳理、优先加工、重点图书质检,确保产品数据质量。“十四五”期间共计完成图书资源加工1951种,标准资源加工1473种,截至2023年底,加工数字资源总量达3334519条。第三,服务模式探索转变。石油工业出版社逐步从单一内容产品服务向知识服务(资源+定制化开发服务)转变,以出版社数据资源为核心,开发定制化产品,业务模式可复用,典型案例有海油炼化公司科技信息交流平台、西油科技H5项目等。

(二)石油工业出版社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特点

石油工业出版社数字资源建设呈现以下特点。其一,注重资源建设的整体布局。出版社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知识、技术、人力和渠道资源,统筹管理、精心布局出版社数字资源平台建设。其二,注重资源建设的持续性。资源建设是一项大工程,需要不断维护和更新,不断完善平台功能,丰富知识储备。其三,注重资源建设的创新性发展。出版社是企业,一方面要服务行业发展,服务国家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必须注重商业模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因此,石油工业出版社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保证了数字资源建设的引领性和市场适应性。

二、石油工业出版社融合出版的典型项目及其成功要素

在融合出版背景下,出版社加强精品内容的储备与培育工作,发挥出版重点项目和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5]。经过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多年耕耘,目前石油工业出版社已经拥有多项融合出版的典型项目,这些典型项目是推动其数字资源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

(一)融合出版典型项目

知识服务类平台——石油标准APP。石油标准APP是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主导的、出版社建设维护的标准化服务移动平台,平台内设有国内标准资源库、标准宣传培训课程、标准化的法律法规等。目前,该平台拥有5.4万名用户,平均每天在线1000人以上。该平台助力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还解决了标准购买和使用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效率。

数字出版管理工具——学术云出版服务平台。石油工业出版社引进了方正鸿云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与期刊现有采编系统协同应用,具备单篇优先发布、整期快速组稿、智能审校、多渠道发布等功能,加速推进收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成功实现出版流程再造。

专业应用类——油题库APP。油题库APP是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石油石化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专门打造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助考平台。该平台设置自由组卷、自由练习、错题组卷、模拟自测等功能,实现考、学、练一体化。目前注册学员将近8万人,涵盖中国石油全国各大石油企业和部分非中国石油学员,创造经济效益10余万元。

文化服务类——文化中油平台。文化中油平台在此前中油阅读平台基础上进行全新升级。一方面,企业可依托该平台持续开展在线送书工作,推动各类精品音频、视频、动画等文化资源课程建设;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开展书香石油、现场科普等视频栏目,深入基层推荐好书,真正打通“线上+线下”的全媒体渠道[6]。

融合产品类——铁人智融书柜。在铁人诞辰百年之际,出版社研发打造铁人智融书柜,并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石油员工身边的“移动图书馆”。铁人智融书柜以本版纸质图书为主体,融合电子书、有声产品等精品资源,具有手机扫码、一键借阅、心愿书单、企业宣传等功能。

(二)典型案例的成功要素

上述五大项目的成功具有共同的要素。其一,注重针对特定用户市场,实现精准服务。比如油题库APP,服务于专业化人群。其二,注重开拓打通全媒体渠道进行推广。比如文化中油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开展全媒体渠道推广。其三,注重塑造和营销品牌。比如,铁人智融书柜,“铁人”二字在石油系统自带光环,因此这一品牌能够深入人心,实现快速传播。

三、石油工业出版社融合出版的发展优势与面临的问题

从石油工业出版社的发展现状和融合出版典型案例来看,在融合出版方面已形成多方面优势,同时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文化企业中普遍存在。

(一)融合出版的发展优势

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利好。石油工业出版社的主管集团公司将文化引领作为四大战略举措之一,出版社作为集团公司宣传思想文化的单位和石油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迎来重大政策利好。第一,垂直领域服务优势。出版社在石油石化领域拥有独家资源、特色资源、权威品牌、高品质内容、专家整合能力等内容优势,能够通过技术赋能,形成专业领域知识服务平台和融合出版产品,积极推动实现服务方式多样化。第二,数字转型基础扎实。出版社探索数字化转型已接近20年,在未来产业发展中走在前列,目前已基本建立规范化资源数字化工作流程,形成标准化石油知识资源库,资源总量达330多万条,为碎片化知识加工、对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开展知识标引等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生产硬件配套支撑。在数字技术重塑出版业生态的背景下,出版融合也走向深化,出版质量、效率以及数字化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7]。目前,出版社已建成数字全媒体内容生产空间,包括演播大厅、直播区、大屏录制区等区域,基本满足音视频节目录制、线上直播、数字课件制作等数字化内容全流程建设需求,能为出版社融合发展提供硬件保障。第四,融合发展服务团队完备。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出版社融合发展服务团队已拥有出版、计算机、运营、媒体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员既懂石油出版又懂计算机信息化,服务团队结构不断优化,团队能力逐步提升,能够满足现阶段出版社在知识服务转型升级中产品打造、技术应用、运营策划、新媒体营销等需求。

(二)融合出版面临的主要问题

融合转型的顶层设计有待完善。产业结构合理是驱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因素[8]。目前,出版社融合转型探索已获得一定成果,但整体转型升级的进度有待加快,顶层设计层面有待完善,在支持重点项目平台建设、加强技术应用推广、强化人才扶持激励、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激励考核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仍需提升。第一,全员融合发展的意识有待增强。目前,传统出版业务在各编辑部门占据核心地位,投入绝大部分精力、人力、物力做传统出版业务,且无融合发展考核压力,员工在内容再造、选题研发、资源价值挖掘等方面投入不够,参与和跟进新技术的动力不足,融合发展的紧迫性意识不强。第二,数字化的出版流程仍未打通。目前,出版社对传统出版仍存在较强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在出版流程上整体依然使用传统出版流程,不利于进一步转型升级,在融合发展中无法充分发挥内容资源的优势。第三,资源基础建设的管理有待加强。目前,出版社资源类型相对单一,以电子书为主,融合出版物占比较少;资源验收只采用人工质检手段,缺少标准化的机器校验环节,影响内容资源应用的效率和质量;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存量资源,缺乏深度挖掘和再利用,导致资源浪费。

前期的耕耘使石油工业出版社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形成发展优势,技术的更新迭代为其不断深化融合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各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石油工业出版社融合出版创新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作为主要服务于我国石油产业建设的传媒出版企业,石油工业出版社的融合出版需要基于现有成果,突出自身专业特色和已有的数字资源建设优势,行之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以思路创新和策略创新推动数字资源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石油特色IP,注重品牌推广

作者是图书的核心资源,而IP则是出版社的核心资产。出版社应深入挖掘市场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策划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石油特色IP,如“科普石油”“话说石油”等。要注重打造IP品牌,通过数字化传播方式推广产品,让数字技术和平台在品牌推广方面实现价值创造。[9]

(二)探索纸电同步模式,加强一体化建设

面对用户获取内容途径的多样性,开发多元化的内容是融合发展的必要趋势[10]。加强纸电同步探索,针对精品选题尤其是重点发展项目、效益突出项目,要从源头和关键环节推动融合出版策划,整合纸质图书、电子书籍、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确保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内容质量和风格统一,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和附加价值。

(三)深度开发存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出版社应注重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在内容层面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用新技术赋能结构化内容的组织与生产[11]。首先要强化资源管理,在社内现有资源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音频库、视频库、图片库等,对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标签化处理,方便查询和使用。同时,鼓励编辑创新性进行资源开发再造,深入挖掘、多次开发传统经典资源,探索多元化的内容形式,如图书改编音像制品、文创产品等,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四)优化绩效考核指标,激发融合内生动力

媒体与技术的融合促使出版业必须重新配置生产结构,用新的规则与制度应对市场的挑战[12]。面对瞬息万变的出版市场环境,石油工业出版社应根据融合出版的特点调整人才培养和管理方式,并且评估与预测未来前景变化,以及时调整相应的战略[13]。目前,社内较重视传统图书出版,但融合出版物没有细化的指标要求,各编辑部门急于完成传统图书选题指标,无法分心推动融合发展。建议对编辑部门的考核要求从传统出版考核指标朝更加全面的融合出版考核指标转变,包括打造融合出版精品、融合技术应用、创新传播、渠道建设等,从而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五)增强融合意识,提升业务驱动力

出版社的深度融合发展对人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要加快健全人才培养体系[14],遵循“市场导向、业务驱动”原则,加深编辑部门对融合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各编辑部门管理者应重视融合出版,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自身业务,创新策划出顺应数字时代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新趋势的融合出版产品[15]。同时,出版社应加强对编辑尤其是年轻编辑的融合发展培训,学习和掌握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方式,并将其融入出版内容的策划和制作中,探索适合自身的融合产品和发展路径。

五、结语

本研究以石油工业出版社为对象,针对其数字出版资源建设问题开展研究,从发展现状和特点、典型案例及成功要素、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出版企业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数字中国战略和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十四五”发展中期,在技术不断变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出版社要发扬光大在融合出版方面的既有优势;要积极面对发展困境,深挖行业发展痛点,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并探索适合自身融合出版的创新发展模式;要充分依托行业广阔的市场,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强化数字内容资源和渠道推广、知识服务能力,提升文化传播效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各出版企业的数字资源建设带来一定启发,助力更多出版企业在新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勇当数字文化产业大发展中的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2021-12-30)[2024-02-17]. https://www.nppa.gov.cn/xxfb/tzgs/202112/t20211230_666304.html.

[2] 石油工业出版社简介[EB/OL].石油工业出版社官网,[2024-01-28]. https://www.petropub.com/about id=5✓=6.

[3] 邱显清,庄红权.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大学出版社数字化平台建设:以清华大学出版社为例[J].出版广角,2022(16):11-15,39.

[4] 黄楚新,曹月娟.以融合出版高质量发展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J].中国编辑,2023(6):80-84.

[5] 陈洁,郑梦琦,豆雨浓.融合出版视域2MjmiU1aTlqAcsTAYw04d2u4pk6fDf2fXh+sLYHeHfg=下的精品内容生产探究[J].出版广角,2023(12):17-22.

[6] 丁燕伟.融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与传播创新路径探析[J].出版广角,2023(24):64-67.

[7] 刘长明.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智能技术赋能出版融合创新[J].出版广角,2022(6):33-36.

[8] 杨方铭,尹召凯,刘满成.科技创新与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研究[J].中国出版,2023(24):34-39.

[9] 王壮,罗晓薇,王天娇.我国少儿数字出版走出去的价值创造与创新发展建议: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的分析[J].出版广角,2023(3):28-34.

[10] 鲁艳芳.融媒体背景下内容产品的多元开发:以《笔尖上的诗词课》融合出版项目为例[J].传媒,2021(9):39-40.

[11] 邓天奇,张海超.数字新基建赋能融合出版:业态创新、现实困境与未来进路[J].科技与出版,2022(11):66-73.

[12] 苑笑颜,刘广东.媒体融合时代下的出版文化与文化生产[J].编辑之友,2021(2):47-52.

[13] 段鹏,王源.理念更新与举措革新:融合出版人才培养的基本站位与发展路径[J].中国编辑,2023(5):56-60.

[14]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崔海教,王飚,等. 2021—202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中国数字出版(摘要)[J].出版发行研究,2022(11):17-23.

[15] 赖青,张昭.数字出版产业模式与策略分析[J].中国编辑,2024(3):27-32.

作者简介 袁月,编辑,数字出版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研究方向:新闻传播、数字出版、文化传播。 卢明嘉,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数字出版、媒介经营与管理、国际传播。 韩毅,研究方向 :数字出版、国际传播、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