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2024-08-28 00:00王佳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2期

摘要:教育数字化是智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文章借助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研究模型,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为研究主体,探索创新扩散理论中创新采纳者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相似性,进一步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遭遇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即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差异大、刻板身份印象难以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存在瓶颈。通过比较创新扩散理论中创新应有特性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有特征,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扩散效果的优势特征,即便利性、兼容性、可靠性和可感知性。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思政的理解和实际使用效果的复杂性,使得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存在困难。文章基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困境和数字技术应用网络思政的优势特征,探索在知晓阶段、劝服阶段和决策阶段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在知晓阶段以“临界大多数”的采纳者推动网络思政加速扩散,在劝服阶段借采纳者中的“意见领袖”实现“大众+人际”的双重信息传播,在决策阶段基于传统思政文化内核,探索网络思政育人新样态的分阶段网络育人路径,基于传播学视角助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扩散发展。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扩散理论;高校;采纳者;思政教育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2-0189-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宁夏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宁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项目化建 设新范式探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XSZ20220401;2024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协会高校数字精品项 目(第二批)重点项目“数字技术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理路——以‘易班·宁大’为例” 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JXHSZSZPT0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1]。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网络空间的信息资源得以共享,学生的交互模式更加多样。但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来看,仍以复制传统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为主,最新形式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并未被高校工作者采纳。基于此,本文依据创新扩散理论,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扩散三个阶段的工作路径。

一、创新扩散理论的含义

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是美国学者艾弗雷特·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一书中提出的,这是一个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它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密不可分[2]。罗杰斯认为,个体采纳创新要经过获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五个阶段(S形曲线),因此他将创新采纳者分为五类: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跟进者、后期多数跟进者和滞后者。据此,他将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传播理论[3]。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创新采纳者的类别划分存在一致性,传播效果和创新扩散模型存在关联性,因此可基于创新扩散理论视角探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二、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采纳者分类探索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困境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直接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情况和人员构成来看,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后期多数跟进者或滞后者相似。

一是施教者与受教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差异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成长阶段接受的是传统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如读文章、念报纸、听广播、画板报、开座谈会等。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独立性、自主性更加突出,传统的管理式教育无法发挥说服作用。

二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刻板身份印象难以转换。施教者面向学生时扮演长者、教者或专家的角色,其让学生享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权的赋权思想相对薄弱,无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顺利融入师生参与、协同合作、社群意识等概念。因此其开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能被称作在网上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从“隔着讲桌和学生说话”变成“隔着网络和学生说话”,这种关系错位本身就会让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距离感,也会让信息技术难以体现其优越性。而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没有自主权和独立性,就会丧失主观能动性。

三是施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面存在瓶颈。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并未认识到借助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只是迫于教育改革和学校要求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在内容创作、媒介开发、议题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致使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脱离受教育者,呈现出泛而论道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泛化概念,包含以马克思主义为纲领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施教者若不能合理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而是将其他管理性工作借助网络发布贴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标签,反而会使思想在网络传播中脱离其应有的话语语境,导致双方(施教者和受教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无法对话,使网络思政教育出现“空转效应”。

三、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特性分类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进行再界定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一项创新应具备便利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感知性和复杂性[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也是如此。

(一)便利性

当前,互联网新媒体已成为青年学生了解信息、接受教育、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正确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创新教育方式的必由之路。互联网媒体以趣缘为关系纽带的圈层群体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捷。网络趣缘行为就是从自身特点出发的一种凝聚共识的活动[6]。大学生网络趣缘行为即大学生群体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以兴趣爱好为共同基础体现出的聚类表达、个性关联及群体互动[7]。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实现基于趣缘行为的聚类表达,社交媒体成为学生宣泄情绪、缓解压力、自我表达的重要窗口。而互联网的交互性则为施教者提供了进入大学生趣缘结构圈层的契机,施教者需要深入了解该圈层群体的兴趣爱好、语言习惯、思维模式,基于圈层属性将想要输出的内容变成该圈层的可见性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实体领域延伸至虚拟领域,进而实现圈层认同、集体认同的高效网络育人。质言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快速融入学生网络圈层,才能填补双方网络交往的话语鸿沟,进而打通施教者和受教者的交流通道,以大学生网络圈层的便利性赢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动权。

(二)兼容性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网络思政教育的兼容性体现在其与学生受众的思想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关联性上。兼容性越强,学生受众对网络思政教育的接受能力越强,扩散的速度就越快,借助网络完成“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就越强。如今,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已经从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之间差距构成的矛盾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多元化的精神需求难以满足之间的矛盾[8]。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最前沿和主阵地,具备充分贴近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和行为规律的空间优势。找准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点,借助网络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获,可以有效提升满足学生受众精神需求的能力。同时,多元化的网络信息与多样性的学生群体时代特征相契合,能进一步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兼容性。

(三)可靠性

数字技术和多元化媒介平台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大的文化选择权。学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引领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学生在网络中辨别大是大非的能力[9]。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信息媒介、信息形式、信息内容、信息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流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众处于信息漩涡中,主流文化正是在这场信息狂欢中与非主流文化就受众进行“认知争夺”。

学生在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可能会产生“解码偏差”,对信息的理解存在主观性和情感偏向,无形中增加教育信息传播的“噪声”,进而削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过滤、控制、保持和加工都需要消耗认知资源[10]。以教师为传播主体的主流校园媒介可以将无序的冗杂信息通过过滤、连接、整合组织成有序的思考结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信息“认知处理”,从而减少学生接收口的认知资源消耗,保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传播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高校先一步筛选出对学生有益的特定信息,并将原始信息加工成有利于学生思想进步的资源,进而引导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发生正向改变。

(四)可感知性

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按摩”是网络赋予思政教育可感知性的最好诠释。人们感受媒介更像是全身接受按摩一样,能切身感受到媒介对人们生活及社会的影响[11]。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迫切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浇浇水”“培培土”“修修枝”。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性和交互性,可以持续推动“网络大流量”转化为“思政正能量”,占领思政教育可感知性的网络新阵地。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可以在媒介的传播渠道上长期保存。

当学生在信念坚定、价值引领、情感疏导等方面存在困惑时,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借助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库在关键时刻帮助学生重塑理想信念和价值涵养;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获取过往网络信息资源,解决自身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即实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的“回环效应”和“自我教育”。

(五)复杂性

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下,网络思政教育的复杂性体现为受众对网络思政的理解和使用程度。尚未成熟的网络思政教育生态环境致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思政的育人模式存在理解偏差。为了促进网络思政教育顺利开展,各高校搭建了形式多样的媒介平台,但一些信息发布是应付上级文件和会议的“任务式推送”。如果只是将网络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简单地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平移到网上,那么网络思政育人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从以网络形式接受思政教育的效果来看,学生的接受能力远高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是各种媒介应用的主力军,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远高于教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思政的理解程度不深,使得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存在瓶颈。

四、知晓、劝服与决策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一)知晓阶段:以“临界大多数”的采纳者推动网络思政加速扩散

目前,网络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校开展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思政教育工作者处于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决策和实施阶段。然而,新媒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随着VR、AR、MR、CR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不断改变网络思政教育的空间体验。美国传播学家沃尔特·翁曾提出“新媒介强化旧媒介”的概念[12]。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想做“数字思政”的早期采纳者,就要在知晓阶段快速适应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当前高校常用的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新媒介主要指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应用,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在VR、AR等技术面前,微信等宣传平台已经成为网络思政的旧媒介。

坎特的人类学研究得出过一个假设:改变社会规范需要的临界规模大约为该群体的20%~35%[13]。高校可借用这一“引爆点”来打破网络思政教育的传统范式,即让20%~35%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成为使用新媒体展开思政教育的“临界大多数”。让足够的个体率先使用新技术,推动网络思政在“有序性影响”下持续实现创新扩散,能有效在知晓阶段(即创新扩散S形曲线的初期)加快新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的速度。

(二)劝服阶段:借采纳者中的“意见领袖”实现“大众+人际”的双重信息传播

当前高校热衷于以大众传播或浅层化网络传播的形式输出思政内容。例如,建立自己的网络思政教育融媒体矩阵,针对重要节日、纪念日、特色育人活动发布各种宣传稿。然而,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大众媒介,还是一种重要的人际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可以快速提供海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人际传播可以有效改变受教育者的想法和行为[14]。要想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更贴合学生的圈层属性,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网络思政“意见领袖”需要通过媒介与学生受众进行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重信息传播,成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新形式的网络思政教育通过关注度较高且有创新示范引领作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进入系统,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生活,深入学生内心。

(三)决策阶段:基于传统思政文化内核,探索网络思政育人新样态

格伯纳在培养理论中提出,“受众所接触的媒介在控制、选择和加工信息,甚至创造了一个与现实未必一致的‘世界观’”[15]。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削弱了培养理论的效果。充斥在网络公共空间的过载信息打破了信息壁垒,也削弱了网络思政的“靶向教育”效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在思政教育旧经验的基础上叠加网络思政新经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师生接受新事物的焦虑感和畏难情绪。网络思政平台从1.0到4.0时代,从网络内容自制到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活跃,从“云端思政”的概念设想到“数字技术”应用在网络思政的不同平台,传播形式不断创新,但内容呈现出趋同化特征。

新形势下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基于传统思政文化内核,即以“学生为主体本位”进行内容创作。网络思政教育如果脱离了学生,就会丧失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既要积极迎合媒介的变化,又要关注学生主体,在内容创新上加入自身理解、专业特色、优势特长,不断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裂变。

五、结语

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以鲜明的创新特征划分和具体的阶段性分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发现、分析和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问题提供全新的视角。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理解并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便利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感知性和复杂性,有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变化,在知晓、劝服、决策三个阶段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共产党员网,(2024-03-10)[2016-04-19]. https://news.12371.cn/ 2016/04/25/ARTI1461578898308388.shtml.

[2] 尹川,麦金.互联网时代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路径探究:以大众传播学“创新扩散理论”视角切入[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3):49-53.

[3] 考新传.考点梳理05:创新与扩散理论[EB/OL].知乎,(2018-08-11)[2024-03-11].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816364.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共产党员网,(2024-03-11)[2016-04-19]. https://news.12371.cn/ 2016/12/08/ARTI1481194922295483.shtml.

[5] 刘向永.把握关键期,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11):1.

[6] 富旭.媒介融合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优化的路径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8(5):80-84.

[7] 李吉彬,吕莹. 95后大学生网络社群活动特点探析:基于上海33所高校大学生网络社群行为大数据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2):213-215.

[8] 温永强,王志清,袁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问题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3(24):10-13.

[9] 胡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逻辑互动视域下培育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8):39-41.

[10] 喻国明,郭婧一.从“舆论战”到“认知战”:认知争夺的理论定义与实践范式[J].传媒观察,2022(8):23-29.

[11] 蔡彬卓,黄晓明,赵智.“媒介即按摩”对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媒体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69-70.

[12] 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3-104.

[13] 戴蒙·森托拉.社会公约的临界点的实验证明[J].科学,2021(6):1116-1119.

[14] 张意梵,周琦.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效度的多维路径优化[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23(2):181-191.

[15] 冯卓文,刘萍.基于议程设置和培养理论看自媒体时代抖音App对用户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新媒体研究,2019,5(23):57-60.

作者简介 王佳梅,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