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医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

2024-08-28 00:00邵巍孟微杨景超李宇婷管英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2期

摘要:新媒体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灵活、更高效的学习体验。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以儿科学课程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医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策略。文章介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并分析互补型、翻转型和合作型这三种基本模式。互补型模式注重线上线下内容的互补性,翻转型模式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深入讨论的结合,合作型模式则旨在促进学生间协作学习与经验分享。研究认为,儿科学作为一门研究从胎儿至青少年生长发育、营养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临床医学课程,内容繁杂,学习难度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儿科学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基于此,文章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平台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策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注重贯穿基础知识点和学习前沿学科知识;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综合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儿科教学模式;要重视教学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交流空间;要采用科学、全面的评价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儿科学;教学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R-4;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2-0150-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省重点课题“线上线下教育融合的教学方式在 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JB1422280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亦不例外。儿科学作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儿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强化儿科学的教学效果,成为医学教育领域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网络在线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深度融合。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能够随时随地接触到丰富的教学资源,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提前预习和复习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线上学习中的互动环节,如在线讨论、小组协作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他们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而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需要积极参与到线上线下的学习中,主动思考、探索和实践,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1]。此外,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学生则能够在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模式

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模式有三种:互补型模式、翻转型模式和合作型模式。

(一)互补型模式

互补型模式旨在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进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模式下,线上教学主要负责教授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预先录制的视频、音频、互动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2]。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辅导和拓展。例如,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理解、提升技能。此外,互补型模式还强调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以便在线下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调整。

(二)翻转型模式

翻转型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在这种模式下,线上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自学任务,包括微视频、在线测试、学习导航等,供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进度自主学习。

线下教学则聚焦于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或小组辅导的形式,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3]。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和创新性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翻转型模式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三)合作型模式

合作型模式是一种跨时空、跨领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线上教学汇聚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分别负责录制自己最擅长的课程内容和相关领域知识讲解,供学生在线学习。线下教学则由本校教师或辅导员负责组织和实施。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结合线上课程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任务[4]。合作型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还能够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同研发课程资源、开展教学研讨等活动,各校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5]。然而,这种模式也需要构建完善的合作机制和评价体系,以确保各校之间顺畅沟通和有效利用资源。

三、新媒体时代医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医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将线上平台的便捷性与线下课堂的互动性相结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医学知识的高效传递与技能的精准培养。

(一)教学内容设计

新媒体时代,在儿科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教学内容设计是核心环节,其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针对儿科学的特殊性和实际需求,教学内容设计应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互动性。

首先,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儿科学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构建。线上教学内容可以涵盖基础知识、病例分析、在线讨论等模块,旨在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基础知识模块可以通过录制高质量的视频课程、制作交互式图表和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病例分析模块可以引入真实的临床案例,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在线讨论模块则鼓励学生围绕热点话题、疑难问题等展开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线下教学内容则侧重于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和临床实习等方面。通过组织实验、实训、见习等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儿科学的实际工作中,掌握必要的临床技能和操作方法[6]。同时,线下教学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和地域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健康宣教、义诊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儿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教学内容设计应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知识体系庞杂。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贯穿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及诊断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课堂注意回顾和串联基础知识点,引导学生建立扎实的临床基础[7]。深入挖掘儿科学的历史与传统,将前辈们的智慧和经验融入其中。同时,要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将前沿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能够站在学科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这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教学内容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点,因此,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路径,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8]。例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提供详细的讲解和丰富的例题;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资源和挑战任务。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时监测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每个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二)教学方法选择

线上教学方面,视频讲座成为传递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邀请儿科专家举办在线讲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这些讲座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医学理念,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与专家互动交流的机会,从而加深对儿科学的理解。在线测试也是线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发布测试题目,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9]。同时,互动讨论区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表观点、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围绕某个病例或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线下教学方面,利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儿科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习和讨论,不仅限于记住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正学好儿科学,不仅需要串联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还需要综合运用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10]。例如,在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课程中,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和影像学特征,学生们会觉得学起来难、忘得快。因此,教师要从课程准备阶段就让学生们复习生化、病理生理课程中钙磷调控,以及儿科学总论中儿童各时期的发育特点,在课堂上启发性提问,串联理解各知识点背后的逻辑,从而融会贯通;同时以现实临床病例加深学生们对疾病的认识,明确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以及从我做起进行科普宣传的必要性,最终使学生们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会用”。

此外,新媒体技术还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带来了更多新的教学方法。例如,远程示教可以让学生实时观看手术操作、临床检查等过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虚拟仿真实验则可以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空间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实践技能[11]。这些方法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还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三)教学平台建设

新媒体时代,教学平台作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支撑,对提升儿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功能完善、操作便捷的教学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便利,还可以为教师提供高效的教学管理工具,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首先,教学平台应具备课程管理功能。通过平台,教师可以上传课程资料、发布课程公告、管理学生信息、跟踪学生学习进度等,实现对课程的全面掌控。对于儿科学这样的专业课程来说,课程管理功能尤为重要[12]。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儿科学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做好学习准备。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

其次,教学平台应提供在线学习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观看视频讲座、阅读电子教材、完成在线测试等,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在线学习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儿科学的视频讲座,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还可以通过在线测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漏洞。

再次,教学平台应具备互动交流功能。通过平台,学生可以发起讨论话题、参与小组讨论、向教师提问等,与他人实时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交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13]。在儿科学课程中,互动交流尤为重要。例如,学生可以围绕某个儿科病例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还可以向教师请教某个疑难问题,获得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最后,教学平台应提供作业提交功能。通过平台,学生可以提交作业、查看作业批改情况等,实现作业的电子化管理和便捷化操作。作业提交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便捷的作业批改工具,减轻工作负担。

(四)评价体系构建

首先,对于儿科学的知识掌握情况,评价体系应涵盖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基础理论方面,可以通过在线测试检验学生对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常见疾病及其发病机制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14]。例如,设置关于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与预防等方面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答案。临床实践方面,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选取真实的儿科病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从而检验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针对儿科学的技能操作,评价体系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在儿科学教学中,实践操作是培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可以通过实践操作考核来评价学生的穿刺技术、急救技能等儿科常用技能的掌握情况。例如,设置模拟静脉穿刺操作环节,要求学生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穿刺操作,并对其操作的准确性、熟练度和无菌观念等方面进行评价[15]。此外,还可以设置急救技能考核环节,模拟儿童窒息、惊厥等紧急情况的处理过程,检验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水平。

再次,学习态度是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儿科学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和临床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在线学习时长等指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注意力和互动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统计学生登录在线学习平台的次数和学习时长,等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是否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以及是否善于利用线上资源提升自我。

最后,协作能力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在儿科学课程中,有许多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任务,如病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因此,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例如,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次数、内容质量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在团队项目中的分工合作、任务完成情况和团队贡献,等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是否具备儿科医生所需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儿科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平台建设和评价体系构建等策略,儿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未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应用模式的不断涌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在医学教育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需要更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医师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段纯,全斌,王妮,等.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传染病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5):886-889.

[2] 张剑,梁玲玲,苗延青,等.线上线下混合式团队教学在医学类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20,7(50):139-142,153.

[3] 宋俊,闫立志,李宁,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联合病例讨论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4,3(3):182-185.

[4] 周会,汪光云,李璐,等.病例教学在中医儿科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广东化工,2024,51(3):186-188,182.

[5] 李娜,张妤,丁婧,等.高仿真智能模拟人结合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7(2):165-168.

[6] 陈鹏,于国英,黄萨,等.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及发展[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4,45(1):1-5.

[7] 康兰,赵帅,杜凤玲,等.基于“1+N”平台模式的翻转课堂在留学生儿科学教学中的探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4,31(2):145-148,161.

[8] 林洋洋,王得利,林娜,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4(1):126-128.

[9] 樊瑛,潘玉娇,程晓多,等.医学课程在线教学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2):180-182.

[10] 张鸣号,马婷,李建宁,等.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课程为例[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3,45(11):1166-1170.

[11] 郭欣.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医学课程融合式教学分析[J].互联网周刊,2023(22):81-83.

[12] 陈羽,卿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预防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23,37(10):29-32.

[13] 商杰森,程怀志,郭斌,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我国医学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40(4):302-305.

[14] 冯嘉轩,郭寰宇,朴喜航,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意义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4):169-170.

[15] 张巍,侯建成,李妍,等.“生物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3):231-232.

作者简介 邵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教学。 孟 微,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科教学。 杨 景超,医师,研究方向:儿科教学。 李 宇婷,医师,研究方向:儿科教学。 管 英伟,副主任医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 方 向:儿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