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不仅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更是中华民族共同记忆和文化情感的载体。其中,龙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龙舟赛,作为一种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水上竞技运动,不仅展现了体育竞技的魅力,更承载了中国人勇敢、团结、拼搏和创新的精神内涵。文章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了龙舟文化在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应用策略。针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入专业教师、丰富文化资料、创新教学形式、提升课程开发等措施,提升学生对龙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其次,强化文化认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会龙舟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最后,本文还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课程开发等应用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通过深化对龙舟文化的认识和应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龙舟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2-0065-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4年度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党建思政研究课题“龙舟竞渡精神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构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J2407
新媒体主要指的是继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之后,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全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提出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得到了扩展。无线移动和其他与计算机相关的新媒体形式都可以说是新媒体。而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融合方式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背景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龙舟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与剖析。
龙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当数龙舟赛。相传,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龙舟赛是一项集体性的水上运动,队员们需要紧密配合、协同作战,这体现出中国人民勇敢、团结、拼搏和创新的精神[1]。同时,龙舟赛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伴随各种歌舞、祭祀等传统仪式,吸引了大量观众。将这种极具特色的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丰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赛龙舟作为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源远流长的龙舟文化展现了远古先民对龙图腾的崇拜,同时也凝聚着意蕴深厚的人文精神与历史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赛龙舟时,场面壮观,比赛者整齐划一、劈波斩浪,岸边观众呐喊助威、喝彩连连。赛龙舟本身便具有极强的观赏性,而各地赛龙舟活动独具特色的形式和配套习俗,又进一步增强了其吸引力。福州地区的龙舟文化历史悠久,发达的闽江水系、交错密布的内河水网,也为福州龙舟赛的发展提供了先天优势[2]。福州龙舟文化是福建龙舟文化的组成部分。福建龙舟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闽越时期。相传,浙江、福建一带断发文身的百越先民在独木舟上刻龙形纹饰,以使水中蛟龙以为同类,护佑平安。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影响,而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又有深远影响。龙舟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龙舟竞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获得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应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龙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将其应用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将龙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还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对龙舟文化的重视程度,完善此项运动的开展条件,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等[3]。
为研究新媒体背景下,龙舟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应用,文章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展开探讨与剖析。新媒体时代指的是数字化媒体盛行的时代;新媒体主要指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迭代进步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全新的媒体形态。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于2021年3月组建龙舟男子队,11月组建龙舟女子队,积极弘扬船政精神和传承龙舟文化精神。2023年9月,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水上运动协会正式成立。学校通过水上运动文化和船政文化的融入,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4]。针对该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龙舟文化的创新应用如下。
(一)应用挑战
1.形式与内容较为单一
在实际应用龙舟文化的过程中,相应工作的开展,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文化知识传授层面,基本以学生对文化的欣赏为主。应用形式的选取、龙舟文化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设计,并未与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有机结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龙舟文化的了解基本相似,这明显与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需求、校园文化创新需求等不符。部分院校为了在相应的竞赛中获得名次,仅仅对校园中的小部分学生进行龙舟运动强化训练,这与龙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的初衷相悖[5]。
2.专业师资力量匮乏
在推进龙舟文化校园传播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师资力量建设。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师资力量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龙舟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的首要因素。在大部分院校中,存在教师、教练经过短期培训后,便直接上岗的情况。实际上,这些教师、教练并不具备传播、应用龙舟文化的能力,这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十分不利[6]。
(二)应用对策
1.加深文化认识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将龙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维护校园团结、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提高对龙舟文化的重视度,将其作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效工具。一方面,要利用龙舟文化的天然魅力,更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激发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热情,让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媒介了解龙舟文化,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净化学校环境[7]。另一方面,应通过建设龙舟文化体系、制定严格的龙舟文化学习准则、大力推广龙舟文化,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8]。可充分利用抖音、微博、微信等,录制龙舟文化短视频,促进校园龙舟文化体系的构建。
对高职院校来说,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化素养,也可以充分反映学校的文化建设成果,从而助力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9]。发展龙舟文化的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转变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将优秀的龙舟文化价值观渗透进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展现龙舟文化的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能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加深对龙舟文化的认识,也有助于教学形式、内容的丰富,以及整体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10]。
2.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想要保证龙舟文化的应用效果,不能忽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11]。需充分展现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形式的变化,让教师、学生均成为传播龙舟文化的载体。教师不断学习,能提高科学研究和教学水平,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同时,学校与教师也必须基于龙舟文化的应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加强沟通,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与龙舟文化融合,从而达到预期效果[12]。围绕学生需要开设的校本课程为需求主导型课程,需求驱动是指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为核心。在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后,高职院校能逐步找到自身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形成自身特点,提高教学质量[13]。
而基于龙舟文化的需求主导型校本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传承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14]。校本课程的开发由学校教师负责,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要有效克服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弊端,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评价、自我改进机制,做好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当然,也要推进校本课程与龙舟文化结合,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高水平建设。教师在开发龙舟文化校本课程、赛龙舟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应将龙舟文化自然而然地引入课程体系构建、校园文化建设[15]。
3.积极开展宣传
想要保证龙舟文化在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质量、实践效果,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宣传并及时更新宣传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可以采用新媒体播报等形式,使龙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院校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新媒体宣传和龙舟文化的结合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基于此,在新媒体平台传播龙舟文化,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保持开放的心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将其与龙舟文化融合。这有利于打破师生对龙舟文化的刻板印象,提升龙舟文化的影响力。
充分宣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龙舟文化探究主题活动,模拟划龙舟的情形。在模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针对积极性不足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打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空间,进而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探索龙舟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积极的宣传与探讨,加强龙舟文化建设。
龙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深刻的文化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基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龙舟文化的结合,探讨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好地应用龙舟文化,以期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底蕴的丰富、精神的塑造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房芳,余铮.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推动国际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探索:以“龙舟文化实践”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4,41(1):95-99.
[2] 蒋睛霞.开展校园龙舟赛的思政内涵与育人成效:基于华东理工大学“校庆杯”龙舟赛的研究[J].科教文汇,2023(23):60-64.
[3] 辛朝.文化自信视域下我国龙舟项目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世界,2023(9):16-18.
[4] 彭响,刘如,方倩倩.中华龙舟文化研究:热点议题与未来图景[J].职业技术,2023,22(7):20-27.
[5] 郁永灏,张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浦市龙舟活态传承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J].武术研究,2023,8(6):108-110.
[6] 陈莉,吕品,许科.传统与现代龙舟文化融合发展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1(1):96-101.
[7] 周胜胜.共生理论下我国龙舟运动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桎梏与纾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4):123-128.
[8] 李佳川,李琪.“一带一路”背景下龙舟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以福建龙海七甲社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0):5-8.
[9] 吴杰忠.龙舟文化保育的价值分析及实践探索:以福州龙舟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22,26(5):25-29.
[10] 刘春青.以时间换空间:民间龙舟组织的生存策略:以浦下龙舟队为个案[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2,37(3):70-74.
[11] 徐文杰.校园龙舟文化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141-144.
[12] 翟翠丽,伍广津,李伟艳.龙舟竞渡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研究[J].武术研究,2021,6(12):86-89.
[13] 魏雪猛,刘乃宝.高校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模式研究:以某高校龙舟文化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21,37(5):141-144.
[14] 肖敏虹,杨鑫鑫,曾璐瑶.龙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广东韶关重阳水口村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1):79-81.
[15] 宋靓雯.文化自信视域下湖南省龙舟竞渡的传承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0,42(5):117-120.
作者简介 林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船政文化、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