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绘本数学活动就是借助绘本这一特殊题材,通过有趣的故事情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幼儿熟悉、喜欢的生活场景中,让幼儿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从而应用于生活,最终获得感性的、具体的数学经验,有效地降低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难度,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很多,集体教学、区角活动、游戏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而利用绘本学习数学也是其中一种。由于小班的幼儿思维和认知水平有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和概念定理的认知尚不完善,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式的,这种学习方式不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缺少主动探索的欲望。
因此,通过本研究拟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绘本,充分挖掘绘本中蕴含的数学元素,在提升小班幼儿阅读绘本能力的同时,更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改变以往乏味、枯燥的数学活动模式,逐步深化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精心筛选适合小班数学活动的绘本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将绘本作为数学活动的资源进行小班数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我们所选用的绘本质量直接影响着数学活动的效果。筛选合适的绘本是保证小班数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合适的绘本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数学活动的质量,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数学经验。课题组的老师们经过不断地比较、讨论和筛选,逐渐梳理出选择小班数学活动资源的绘本标准,目前一共收集了近20多本可以用来开展小班数学活动的绘本。
1.绘本要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在筛选小班数学活动的绘本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的绘本是不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因为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思维能力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为小班幼儿选择绘本时,要结合他们的学习和认知特点,尽量做到绘本的页面不要太多,角色二到三个即可,故事情节简单,内容浅显易懂,这样的绘本在小班幼儿阅读时才不会被无关的画面或角色干扰,从而把关注点聚焦在主要内容上。比如《小鬼加布》这本绘本,主要围绕“整理厨房”这一主线展开,绘本中小鬼加布用了不同的方法整理厨房里的物品,故事情节具有重复性,页面比较少,整本绘本的场景都在厨房里,角色只有加布、爸爸和妈妈,这样的绘本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能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
2.绘本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
一本好的数学绘本必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它能够巧妙地将生活中有趣的、初浅的、有实用性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融合在绘本的故事中。绘本贴近幼儿生活才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起幼儿的共鸣,促使幼儿迁移学习经验并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因此,老师在筛选小班数学活动的绘本时,要对绘本进行充分研读,分析绘本的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如《大大的小小的》这本绘本能很好地将数学与生活相融合,故事内容生活化,绘本画面选取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孩子熟悉的物品,通过孩子的物品和爸爸的对比,让孩子十分直观地比较出谁大谁小,孩子从绘本中感知、建立了大小的概念。
3.绘本中蕴含的数学元素应与小班幼儿的数学关键经验相融合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数学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作为老师,只有在清晰把握幼儿不同阶段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选择适合相应阶段的绘本。在将绘本融入小班数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初期,课题组的老师认真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从绘本阅读到幼儿园数学活动》《绘本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等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并在组内进行了读书分享,理论学习分享及交流,全面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同时,通过相关书籍的阅读,课题组成员梳理出了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关键经验,为后期绘本的选择,活动内容的设计以及目标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好饿的毛毛虫》是一本充满诗意和创意的绘本,讲述的是毛毛虫找食物吃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子、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六吃了很多种食物。假如只是从绘本的故事情节发展来看,小班的幼儿能理解整本绘本的故事内容,但从数学认知的角度思考,教师就会发现绘本蕴含着计数能力的关键经验。绘本中食物的数量逐渐增加,当食物的数量增加到5以上时,就超出了大部分小班幼儿的计数能力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基于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利用绘本的前半部分的内容对小班的幼儿进行“感知5以内的数”的数学学习,智慧地删减内容,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合理利用绘本。
因此,教师在筛选作为小班数学活动的绘本资源时,要结合前面所提到的三个筛选标准,不仅要对绘本进行多角度判定,而且要对绘本进行全面分析。尽量从获奖绘本和知名出版社中挑选,利用经典绘本中的数学元素,开展适宜的数学活动,也可以选择专门的数学绘本,这些绘本包含的数学核心经验比较全面,比较注重传递数学概念。
二、解读绘本中的数学元素,精准制定活动目标
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在制定绘本数学活动目标时,教师一定要通过多次阅读与分析绘本,才能准确地把握绘本中蕴含的数学元素,并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关键经验,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行目标定位。
如绘本《三角形滴溜溜》中涵盖了三角形的认知,各种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三角形,演变成了一系列不同的图案。在与小班幼儿共同阅读绘本《三角形滴溜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能够较准确地辨认等边三角形,但对其他三角形就不够准确,这也说明幼儿对三角形的特征认知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还没有真正认识并理解三角形的图形特征。因此,将目标设置为“感知三角形具有三条边、三个角的特征”“理解绘本内容,感受三角形之间拼搭的乐趣”“寻找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物体,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在数学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属性特征。
三、巧借绘本开展小班数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在课题开展初期,老师们对如何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关键经验、突破幼儿数学学习的重难点缺乏思考与探讨。经过多次的研讨,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在反复的“活动设计—试教—调整—再试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基于绘本开展小班数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数学变得生动有趣
绘本有着创造性的故事和充满童趣的角色。教师可以挖掘绘本中的画面、情节、角色等,在数学活动中创设故事情境和问题情境,为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搭建直观形象的支架,让数学活动变得生动和有趣起来。
(1)故事性情境。教师可以先跟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或给孩子们讲述绘本故事,利用绘本中已有的故事情境,渗透数学核心经验的活动设计,通过提问、操作、游戏等方式着重梳理数学核心经验。如根据绘本《糖果店的有奖竞猜》创设了糖果店的情境,让幼儿在糖果店的情境中学习将糖果按ABAB、ABCABC的模式规律排序,这正是小班幼儿数学关键经验的学习内容之一。
(2)问题情境。利用绘本开展小班数学活动时,老师的问题很重要,设置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能很好地引发幼儿思考,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促使幼儿自主地走进数学世界中。如利用绘本《大大熊和小小兔》开展小班数学活动时,我们延续了绘本的情节,设置了问题情境,如出示绘本第2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初步感知理解“大”“小”的含义,“大大熊和小小兔分别住在哪里?树屋和蘑菇房比起来,哪个大,哪个小?”出示绘本第3页“你们觉得哪一份是大大熊的早餐,哪一份是小小兔的早餐?为什么?”由此,巧妙地将幼儿带入数学王国中,使幼儿获得学习的喜悦。
2.关注数学活动的严谨性,把握环节的设计
严谨性是数学活动的灵魂,因此,利用绘本开展小班数学活动的环节要更多地从数学的角度来考虑,不能将重心放在绘本的趣味性和故事性上,而忽略了数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教师要在满足幼儿对绘本画面和故事情节的兴趣基础上,适时导入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以小班数学绘本《一个下雨天》为例,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设计了三个环节:以绘本导入,巩固复习4以内的数—引导幼儿学习理解“5”的意义,认识数字“5”—迁移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活动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活动关注到新旧数学经验的链接,支持幼儿采用语言表达、操作等方式进行数学表征与梳理,引导幼儿迁移数学经验解决生活问题。
3.基于绘本设计操作材料,有助于幼儿对数学的感知和理解
有效的数学活动离不开操作材料的支持,3~6岁幼儿学习数学必须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因此,作为小班教师,要思考如何基于绘本设计适宜的、有效的操作材料,促进幼儿数学经验的建构。所制作的数学操作材料最好与绘本上的物品一致或是幼儿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和遇到的东西,这样可以使幼儿更好地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将数学与生活建立链接。如绘本《小鬼加布》中的主角加布尝试运用了不同的分类办法整理厨房,教师基于绘本的故事情节,创设了厨房的场景,提供了杯子、盘子和锅等实物材料,“小鬼加布每次拿东西都会将厨房弄乱,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他整理好厨房吗?”以此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尝试用按物体的名称分类方法来整理厨房。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绘本在小班数学活动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增加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故事性和生活气息,为小班数学活动开辟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但绘本在小班数学活动中的运用,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要促使这一形式真正成熟和推广,仍然任重道远。因此,在今后应不断地通过各种教研活动,将绘本有效地运用到小班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小班幼儿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小班幼儿从绘本中发现数学知识、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积极思考数学问题,为幼儿开心、愉悦地学习营造氛围感,创造了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颖.幼儿园绘本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2]娄文瑶.浅谈绘本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2013(9).
[3]王玉莉.数学与绘本共舞,畅游于数学生活—浅析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合理使用数学绘本[J].科学大众,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