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界的应用得到普及推广,已成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一大明显趋势。与此同时,新课改在强调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要求教师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善学乐学,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来。因此教师应合理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形成深度学习,从而达到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乡村教育;初中数学;策略
当前,乡村教育的振兴对于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数学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然而,由于受地域、资源、师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乡村初中数学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乡村初中数学教育水平,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乡村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在实际乡村教育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基础。如今我国许多乡村中学为了弥补教师配备数量不足,配备的数学教师虽大都是本专业的教师,但也有些教师是跨专业的。教育信息化的运用经验不足,没有创新教学方法,课堂缺乏创新与趣味。由于具有信息素养的师资力量的匮乏,导致数学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2.教学资源不均衡
乡村初中数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包括教材、教具、实验器材等。部分乡村学校的教学设施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要求。此外,网络教育资源的获取也存在困难,乡村学生无法及时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且乡村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仍然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探究。这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3.学生基础薄弱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乡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普遍较弱,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影响了数学教学的开展。
二、乡村振兴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课程优化思路
1.优化乡村教育环境,为教育信息化提供条件
乡村中学信息化教育的最大弱点就在于教师的数量和教师的质量问题,其中导致乡村中学教师缺乏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乡村的生活条件较差,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证,一些民办教师中自愿前往乡村教学仅是少数。要解决乡村中学教师缺乏的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可以先解决当前较为容易解决的几点:
一是提高乡村中学教师的薪资待遇,只有待遇提高了,才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得到基本的保障。二是大部分乡村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并不强,对此乡村中学更应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比如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策略,引入优秀的数学教师,为现有的数学教师队伍注入鲜活力量,安排学校的数学教师去城市中学进修培训学习,以此有效提高数学教师队伍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优化乡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融入生活的各个领域,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快捷、高效。传统教学停留在书本上以及教师的讲解上。而信息技术的融入,给中学数学教学带来无限的拓展,线上丰富的资源可帮助学生完成所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引发课堂教学方式及学习模式的有效转变,营造灵活生动的数学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主观意识、强化学科兴趣。
现如今互联网才是知识的海洋,书本以及课堂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的优点在于资源共享,把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步到线上,供教师与学生进行参考。就比如学习流程中的预习,大多数学生预习几乎是提前看所学知识,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弱,无法达到预习的预期效果,而利用线上资源,通过线上名师进行讲解预习,让学生把自己不懂或者模糊的知识记录下来,在课堂上着重听讲以及询问老师,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中学数学中经常出现一些数学家的事迹,比如华罗庚、陈景润等,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资源,以电影或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家的事迹,激发自身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3.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构建初中数学个性化教学模式
(1)数据收集。利用大数据可以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或智能设备收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数据;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检测的方式,提前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了解,并有针对性地对得分率不高的题目进行讲解。
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往往是由教师进行推进,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而通过大数据技术让学生在线上进行测试,能更好地进行题目的分析,这样在后续讲课时就会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例如在“解析式”一课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顶点式、交点式、抛物线等不够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图像之间的对比来确定各个位置,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同时,在复习过程中也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灵活思考。例如在设置问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一些知识进行复习,延伸到全部知识的方式更好地连接本堂复习课的重点,不断巩固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
(2)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大数据背景下进行数学教学要精准定位核心内容,将开放性问题与系统性问题作为重点,把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连起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并且准备相应的基础习题,增强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的认识。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更好地奠定后续学习的基础,对图像与性质、解析式、对称轴、顶点坐标等各个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了解。
4.促进乡村课堂教学自主化,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由教师和学生组成,教师的引导在教育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鼓励学生主动提问,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积极耐心地解答。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课堂的重难点,尤其是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差的学生,重点知识要具有基础性,通过对不同的学生分层设置知识,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那些提出简单问题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例如教师在讲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运算”时,可以先简单地对分式的基本性质等知识进行回顾,引导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提问,加深对分式的的理解,为新课的教学打好基础,然后再设置更高层次的数学问题,促使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思考并且提问,这样教学能够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达到让所有学生主动提问的目标。
5.利用信息技术对作业进行优化
作业的设计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获取到知识,优秀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作业的设计不应忽视作业的有效性,给学生增加负担。对于初中生来说,大量的作业负担会导致学习动机下降,影响学习的同时还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线上难度不一的题目,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学生,或者让学生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作业,教师在线上进行批改和解析。作业设计更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作业的有效性而合理地设计课后作业。比如在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强化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置游戏型作业。教师首先需要在课件上准备一些苹果形状的便利贴,在课件中设计基础性的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学生解题训练的依据,并将一元一次方程打印在便利贴上。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这些苹果形状的便利贴呈现在投影仪上,并且在电脑上模拟摘苹果的活动,让学生摘下一颗苹果后,要用最快的时间完成苹果上的一元一次方程,并获得正确的解。在两分钟的游戏时间内,摘取苹果数量最多的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这样设计信息化游戏作业,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能够得到全面锻炼和培养。
乡村初中数学教育信息化对于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和个性化教学等策略,以及开展实践研究,有望为乡村初中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推动乡村教育实现振兴。
总之,乡村初中数学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等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乡村初中数学教育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宏清.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99).
[2]王来.浅谈乡村振兴和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乡村初中数学发展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21(99).
[3]朱文泰.“互联网+”与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4]张永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探讨与实践[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上).山东省日照市实验中学,2021:3.DOI:10.26914/c.cnkihy.2021.060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