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减”政策的落实是当下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教育通往未来的必然路径。多元评价对学生和教学的重要性是经过事实检验的。教学中可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观念的角度进行多元评价的优化。
【关键词】“双减”;学生;全面发展;多元评价
“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教育界转变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摒弃“唯成绩论”的教育评价,探索多元评价方式,重新构筑多元评价体系。
一、“双减”背景下多元评价的重要性
1.及时优化教学方法
“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需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开展更为高效的教学。因此,只有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既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又能提升教学效果,而多元教育评价正好能够检验教学方法是否合理。通过分析教育评价结果,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薄弱点,判断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优化教学方法。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负增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其学习效率。多元化教育评价,可以完整呈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状态、道德水平,教师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使之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头脑会愈发活跃,理解、记忆知识的速度便会提高。如此一来,其课业负担与心理负担将会减轻。
3.利于开展因材施教
受到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以往,教育评价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关学生心理状态、思想品质的评价内容较少。这就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注重全体学生的共性发展,对学生采取相同的教学策略,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不够。采用多元化教育评价后,关于学生个性方面的评价内容显著增多,教师可以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学生的个性需求,开展因材施教。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教育评价涵盖的内容较多,涉及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学习情况、品德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当评价内容增多后,学生想要得到最好的评价结果,便会根据评价内容,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因此,多元化教育评价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萌生“自我进步”“自我规范”的意识,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成为五育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二、“双减”背景下多元评价的优化策略
1.倡导公正评价
开展多元教育评价,应该以公平公正为基础。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性,需要开展“分层评价”,按照基础能力、自身素质的高低,将学生分层次,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受到家庭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基础能力自然会存在差异,采用统一的评价方式,势必会对一部分学生不公平。因此,教师应该将所有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对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针对基础能力较低的学生,即便是只达到了基础学习目标,教师也应该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借此鼓励学生继续加油。得到积极评价后,进行后续学习时学生便能充满干劲。针对基础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要适当提高评价标准,促使学生持续进步。开展“分层评价”,既能保证多元教育评价的公正性,又能科学合理地反应学生现状,使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
2.注重自我评价
一般来说,学生对“自我”的认知才最清晰,最明白自己的现状与发展需要。因此,在丰富多元教育评价内容时,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前一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总结自己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短板需要继续补足,以及今后打算怎样提升自我。通过这种阶段性自我评价,学生会定期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继而有针对性地规划学习与生活。除此之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反思意识。
3.丰富评价主体
“双减”背景下,多元教育评价的主体应该进一步丰富。以往,教育评价主要集中于校园内,侧重评价学生在校园内的表现。但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还包括家庭与社会,因此,家庭与社会也应该纳入评价主体,成为多元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时,教师应该发挥纽带作用,强化三方沟通,从而落实多元教育评价的相关工作。具体来说,将家庭纳入多元教育评价后,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教给其正确的评价方法,让家长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评价学生,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公平性。另外,将社会人员纳入多元教育评价体系,是较难的一部分。当下,学生在社会的活动轨迹较多,将所有与学生接触过的社会人员都纳入其中并不现实,最好的方式是结合学生的社会经历,找到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的社会人员,让其评价学生的社会表现、品德素质。
4.优化目标评价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帮助学生制定有差异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不需要被其他学生所干扰。最终,教师进行目标评价时,只需要看学生是否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并给予其公平合理的评价结果。优化目标评价后,多元教育评价会变得更加合理,学生也能找到学习方向,在达成一个个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5.鼓励学生互评
开展多元教育评价时,教师要将学生互评放在重要位置,也可以将其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可以衍生出学生互评,让其对身边同学进行客观评价。在鼓励学生互评时,教师一定要做好把关工作,教导学生公正评价和客观评价,绝对不能将个人喜恶带入到评价中。教师可以引进监督机制,在班级内选拔责任感强的学生,组成监督小组负责对评价结果进行复核。通过监督小组的二轮复核,学生互评的公正性将得到保证。诚然,学生互评虽然具体实施过程较难,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只要合理运用,对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加强审核,便能反映出学生最真实的校园状态。
6.侧重过程评价
现阶段,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过于关注教育评价的教学属性,却忽视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成长过程。因此,在开展多元教育评价时,教师应该侧重过程评价,将过程评价的相关内容纳入评价体系。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因为结果正确,就盲目给予学生积极评价,还要着重考察学习过程,发现其中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例如教师在日常授课时提出某个问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时会涉及速度与准确率的问题,部分学生解答问题速度较快,结果虽然正确,但其学习过程不够完善。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积极性给予正向评价,但也要提醒其学习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不能顾此失彼。与之相对应,还有部分学生结果虽然错误,但是过程详尽且完善,教师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因为结果错误就全盘否定学生,应该结合具体的学习过程,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与辛劳。
7.评价融合“双减”
多元教育评价体系应该与“双减”政策相融合。通过改进多元教育评价体系,落实“双减”的各项政策,继而达成“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例如改进多元评价内容时,可以加入作业时间、补课时间、睡眠时间相关评价,教师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判断出是否达到了“减负”的目标。若是学生的作业时间和补课时间过长,睡眠时间却相对较短,教师便可以适当减少课后作业,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8.转变评价观念
只有正确看待多元教育评价,才能使其真正发挥效用,若是没有正确的评价观念作为指导,多元教育评价只会浮于表面,无法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具体来说,转变多元教育评价观念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教师要转变多元评价观念。教师需要结合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看到教师的教学改变,进而让学生意识到多元教育评价结果是有用处的。下一次进行多元教育评价时,学生就会更加认真和谨慎。其二,学生也需要转变多元评价观念。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多元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多元教育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评价结果将关系到自身利益。只有参与多元教育评价的各方都能转变评价观念,才能使多元教育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杨通桥.实施多元立体评价体系 引领学生全面发展[J].进展:教学与科研,2018(5).
[2]沈思涵.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小学时代,2019(6).
[3]李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谈积分制评价方式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