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姣:用启智润心践行教育家精神

2024-08-28 00:00:00蒋美玲
新教育·综合 2024年8期

2023年9月9日,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致信,信中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立志践行教育家精神,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准则,努力成为教育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道路上,只有以教育家为榜样,不断在教育教学上精益求精,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海南中学英语教师吴爱姣用27年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寻找答案。她是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首期名师领航班海南省入选的两名中学教师之一,她为学生打造轻松自然的课堂,她为青年教师提供自我成长的平台,她为海南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发光发热……她用无数的实践开创了“润心英语”教育理念和体系。

想当好老师要做到勤学笃行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吴爱姣认为这离不开不断地自我成长、向榜样学习和勇敢抓住机遇这三点。据她回忆,读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讲述李大钊先生的课文《我的爸爸》里的一段话:“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给了她很深的触动,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她意识到打好基础、勤学笃行是一切成功的必备条件。

三人行,必有我师,她还善于向榜样学习,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在进入中师英语班学习时,对学生严要求高标准的班主任老师成为了她的榜样,在老师身上她感受到了一名教师的崇高品德,立志成为一名好教师的种子在那时悄悄种下。中师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吴爱姣被保送到海南师范学院(现为海南师范大学)英语系接受系统的师范教育,这也为她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奠定了基础。

“教教学方法的韩刚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她回忆道,“她教给我们系统的英语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方法,带领我们设计、磨课、实习,还教我们如何创设自然、流畅的课堂教学过程。这些教学思想和方法对我后来的教学实践启发很大。”她还记得老师曾叮嘱他们说:“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注意环节与环节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让你的课有逻辑、有层次,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学习。”吴爱姣把老师的教导深深地记在心里,成为教师后她常常为了上好每一堂课而反复斟酌每一句教学话语,力求表达简洁精炼、一语中的。

新手教师要有乐教爱生的意识

1997年,吴爱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儋州市那大中学担任初二英语教学工作。当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时,面对教室里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庞,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目光,她暗下决心:要做最美的教师,教出最好的学生。这一决定一直激励着她奋斗不息。

20世纪90年代的英语课堂,大部分用汉语授课,教的是“哑巴英语”。吴爱姣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真正学会英语、爱上英语。于是她决定采用“交际英语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全程英语授课,激励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英语。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授课方式,她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反复打磨每一句教学用语,力争提问简练,引导得当,衔接连贯。在她的精心设计和积极鼓励下,她惊喜地发现学生开始能听懂英语了,并且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尝试用英语回答问题,课堂氛围一下活跃起来,也给了吴爱姣继续创新教学方法的信心。

由于教学能力突出,1999年,她参加了儋州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全程连贯流畅的全英文授课方式和学生的积极发言,让她的课得到了热烈反响。她还记得,当时有一位老师由衷地对她说:“我最佩服的是你竟然能让初二的孩子完全听懂全英文授课。”可吴爱姣深知,用过去的知识去教现在的学生,去改变未来的世界是行不通的,老师首先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用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新的学生。

在海南中学学生周盛隆的眼中,吴老师讲课的时候很有感染力,她会用表情和动作带动课堂氛围,还总能根据课文提炼贴近生活或者有趣的议题,就算学的是英语,在吴老师的鼓励下,也有很多学生积极发言讨论,课堂氛围热烈。“吴老师的课让人感觉轻松,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吴老师的英语课,我经常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周盛隆表示自从吴老师高一开始教他们班英语以来,自己的口语能力不断提高,有一次参加一个美食节活动时,他还大胆和外国友人进行英语交流,并互加了联系方式,这种体验让他更加热爱学习英语。吴爱姣与学生之间似乎建立了一种双向奔赴的师生关系,她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乐教爱生精神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乐学尚学。

成为具有求是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2000年,吴爱姣进入海南中学任教,由于教学能力突出,2005年她有幸被选中前往新加坡留学进修,期间她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政府奖学金及硕士学位,还因此接触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方法,这次留学经历对吴爱姣来说是一个关键转折,促使她开始尝试做课题研究,努力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从2004年秋季开始,教育部确定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作为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于是,吴爱姣便针对新课程实验进行课题研究,力图以新课程实验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刚开始是参加学校的一些课题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感悟,2007年开始尝试独立承担课题,虽然很难,但收获更大。2013年我已经开始围绕‘生活化教学’理念开展了生活化阅读、生活化写作、阅读策略教学、持续默读与应试阅读等省级、国家级课题,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至2022年,吴爱姣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11项,成效显著。她主持的“‘持续默读’与‘应试阅读’在提升高中生英语阅读素养方面的对比研究”课题,将课外拓展的“持续默读”与针对提分的“应试阅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高中英语“1+3+N”泛读课程,由于成效显著,海南中学从2019年起,基于该课题成果全面开展英语整本阅读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用吴爱姣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断地折腾”,这种“折腾”其实就是“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的具体体现,只有教师坚持奋进的态度,才能感染学生不断进取。

践行教育家精神要心有大我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4年至2022年,吴爱姣开始担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从校级工作室到省级工作室再到国家级工作室,吴爱姣在不断总结自我教育风格和教育主张的同时还充分发挥工作室作用为更多的老师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从最初的十几人到几十人,工作室的成员越来越多,从辐射几十人到全省几百人,因工作室受益的人也越来越多。

2014年就加入吴爱姣名师工作室的李玥提起自己加入工作室后的收获有说不完的话:“加入工作室对于我来说收获太大了,通过工作室我不仅能听到名家、专家的讲座,获得各种学习资源,还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行磨课训练,大家一起研讨、一起进步。最重要的是在吴爱姣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学会了做课题、做科研。”截至2022年,8年间李玥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的论文多次获奖,还多次主持省级科研课题项目。

像李玥一样在工作室中成长起来的教师很多。仅2019年6月至2021年,工作室组织学员开展或带领成员参与的各类活动多达61场次,学员们在师德涵养、专业素养、教学技能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获得市县级以上教育表彰、教学比赛奖项114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部级25项,市县级63项。

2018年至2022年,吴爱姣入选教育部名师领航工程首批名师班成员、工作室主持人,肩负起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重任。她带领工作室50名成员,成立中西南北四个片区子工作室,开展活动27场,主持课题34项,出版著作3部,王英等6位导师晋升正高级教师,被誉为“大咖最多的工作室”。让更多有志向、有能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得到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是吴爱姣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方式。

启智润心成为专家型教师

27年教学求索,吴爱姣不断地学习先进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提炼自己的教学理念和风格,最终形成了以“生活化教学”为基础的“润心英语”教学理念。

所谓“润心英语”就是致力于打造充满文化内涵、富有生命张力、触动学生心灵的英语课堂。其实施路径为“以文化人,润心启智益行;以言致事,得语得意增能”,倡导在教学中深析文本,挖掘主旨,形成价值判断,达到以“文”化人、润心启智的目的。同时强调教学活动要链接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用英语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提升认知、增长才干。育“德”育“能”二者融合,实现Enlighten(启智)、Empower(赋能)、Enact(益行)的目的。

由于教学效果优异,科研成果丰硕,吴爱姣在省级、国家级赛课中多次获奖,多次刷新海南中学在高考中的英语成绩,获得“特级教师”“拔尖人才”“南海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27年职业生涯中,她不断突破自我,从新手教师的不断探索创新,到研究型教师的不断摸索琢磨,再到专家型教师的不断求索沉淀,吴爱姣不但教学能力日益精进,科学研究能力也不断提高,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躬耕教坛、启智润心的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