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培养更多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要立足于当前社会实践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从而使学校的教育工作和社会实践呈现出适应性。就目前的教学分析来看,“五会”能力即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动手、会生活的能力,是教育实践中需要重要培养的能力。为了帮助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要立足于具体的课程对课程实践进行分析与讨论,要推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这样,最终的教育教学工作表现才会更好。本文对相应的内容做分析与研究,旨在指导实践工作。
关键词:“五会”能力;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关注教学改革并积极部署、实施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整体实施进行分析可知,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要对改革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这样,教学改革才会更符合教学发展预期[1]。“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是一门涉及产品设计、制作和工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产品模型制作的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在教育实践中,为了让学生的综合成长表现更加突出,需要基于“五会”能力培养要求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助力教学改革高品质、高效率落实,这样,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价值发挥才会更加显著。
一、“五会”能力的内涵阐述
“五会”能力即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动手、会生活,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会思考是指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包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推理和总结等方面的能力;会学习是指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能力[2];会沟通是指学生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社交技巧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会动手是指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和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实验操作、实践应用、工具使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会生活是指学生能够关注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平衡工作和生活,具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包括生活品质、精神追求、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课程中,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来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例如,通过设计综合性的实践项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提供实验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
基于“五会”能力培养对“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对教育改革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是教育目标与理念、教育内容与教材。教育目标和理念是影响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教育目标和理念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内容。例如,如果教育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实践教学改革就会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内容和教材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3],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取和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选择和编写教材时,需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是教师的素质、能力和实践教学的条件。教师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工作执行过程中,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之一。它包括实验室、实践基地、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软件条件。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机会,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是学生的需求、兴趣以及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另外,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是影响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实践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总的来讲,“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以实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基于“五会”能力培养的“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了解了“五会”能力的基本内涵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基于“五会”能力培养对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明确。结合目前的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如下方面落实。
(一)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对“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执行做分析,为了培养学生的“五会”能力,就现阶段的总结来看,具体的教学改革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产品模型制作的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产品模型制作任务,同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5]。(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产品设计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技巧,提高对产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同时能够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升综合素质。(3)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能够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4)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对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进行分析,可以从如下方面开展工作:(1)更新教学内容,体现最新技术和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产品模型制作技术和工艺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技术和趋势,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产品模型制作技能和知识。(2)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项目,例如,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个较为复杂的产品模型,或者针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创新性设计并制作产品模型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促进知识点的串联[6]。实践教学需要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加强与理论教学的联系,促进知识点的串联,提高教学效果。(4)引入实际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引入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学习,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增加实践教学的层次性和个性化,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需求。实践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类型进行个性化设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一些初学者,可以重点加强基础技能和知识的培养;对于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重点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是推进“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就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来看,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是增加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1)模型制作实践。增加模型制作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一个或多个产品模型的制作,包括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这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产品设计和制作流程,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2)工艺体验。安排学生体验不同的工艺方法,如木工、金属加工、塑料成型等,了解各种工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工艺知识,提高工艺操作技能。
第二是引入先进的技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入如下技术:(1)数字化设计技术。引入数字化设计技术,如SolidWorks、Autodesk"Inventor等三维建模软件,让学生掌握现代产品设计方法。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同时增强就业竞争力。(2)智能机器人切割技术。引入智能机器人切割技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智能机器人进行材料切割和加工。通过与先进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适应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第三是强调案例式教学。引入实际企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技巧。通过分析企业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对产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未来职业发展潜力。
(四)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发展也有显著意义。结合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考虑如下内容:(1)评价目标明确。需要明确评价的目标,包括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等。(2)评价指标设计。根据评价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包括实践环节的参与度、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团队合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等[7]。(3)评价方式选择。针对不同的评价指标,选择相应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等。(4)评价标准制定。为每个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5)评价实施。根据评价方案实施评价过程,包括收集学生实践环节的表现和成果、考核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等。(6)数据分析与反馈。对评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学生改进和提高。
在评价体系的建设中,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需要对评价指标和标准进行确定。基于“五会”能力培养要求,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可以确定为:(1)实践环节参与度。考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实践环节中,能否主动探索和实践。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实践操作的规范程度等。(2)先进技术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如数字化设计软件的使用、智能机器人切割技术的应用等。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技术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3)团队合作能力。考查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和能力,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在团队中的贡献程度、合作默契度和领导能力等。(4)案例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企业案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评价标准包括学生的分析思路清晰度、结论的合理性和创新性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课程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五会”能力的重要途径,即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动手、会生活。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次“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的“五会”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将继续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继续探索和实践,推动教育改革持续发展,以此来为现代化社会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志鹏,权青,王文艺,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28):168170+176.
[2]李东勤,徐勇,常郝.系统能力培养背景下《数字逻辑》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计算机,2020(31):6871.
[3]吴雪,孙明明.能力培养视角下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应用——以移动电子商务课程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0(14):156157.
[4]程芳.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今日财富,2020(11):189190.
[5]姜明,律凤霞,马怀良,等.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微生物学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173174.
[6]姚振静,李立新,段艳丽.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控制”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11):6870+74.
[7]吴小荣.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01):260.
项目:本文系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视角下设计学类本科专业基础课重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1160045;武汉华夏理工学院2022年校级重点教研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应用型高校美育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206
作者简介:严虎(1986—"),男,汉族,湖北谷城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产品模型与制作工艺、材料与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