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科室运营助理工作的思考

2024-08-23 00:00:00杨棋黄鹤妹孙海燕
经济师 2024年8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

摘 要:随着公立医院加强运营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科室运营助理模式作为提升医院运营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支撑,如何充分发挥科室运营助理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科室运营助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从选、用、育、留等方面都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结合众多医院的工作实践和自身工作经验,文章梳理了科室运营助理招聘选拔、考核评价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重点、要点工作,对科室运营助理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工作关键点,以期能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最终助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科室运营助理 职业规划 汇报机制 岗位评价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252-0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公立医院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医改的深入,纳入药品、耗材集采范围的品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医保DRG支付改革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公立医院通过运营管理、实现提质增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

科室运营助理模式作为医院加强运营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在很多医院如四川华西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通过查阅文献结合实践工作,本文认为科室运营助理团队建设工作是一项涵盖面广但可以梳理成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医院可以根据实际进行拓展或简化。那么,这个理论框架就是科室运营助理作为一项人力资源,是可以从人力资源的管理、培育方式提升科室运营助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1]。

一、医院科室运营助理工作开展研究现状

科室运营助理作为医院与科室的联结纽带,是医院、科室运营管理工作提升的重要人才资源。如何充分发挥好科室运营助理的人才价值,很多医院从组织架构、制度、流程、模式上都做了实践探索,如郭程等总结了“完善顶层设计—构建组织架构—建立制度保障—组建运营助理团队—开展试点实践”的工作路径。杨朝容等在团队构成、工作职责、人员培训、考核评价方面做了经验做法,并分析了科室运营助理模式的优势与工作难点,在组织体系、培训、工作方法和反馈机制、人才团队和信息化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沿着当前研究思路,本文从人力资源“选、用、育、留”等角度剖析了科室运营助理建设工作应重点关注的点,并对科室运营助理岗位评价、激励与考核、工作内容与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参照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二、科室运营助理人才建设工作

科室运营助理作为医院开展运营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运营管理部门和科室运营助理从制度设计到运行尚处于初级摸索阶段,不够科学、规范、完善。从工作实践情况看,很多医院对科室运营助理工作评价与认可度还不够高[2]。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科室运营助理管理水平:

(一)科学选拔与持续培训

在选拔科室运营助理时,应根据医院管理需求和定位制定科学的选拔标准,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沟通总结能力、政策分析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和心理综合素质等。相比兼职科室运营助理,专职科室运营助理选拔应更规范、严格。

科室运营助理工作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医院学科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向开展,所以科室运营助理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岗位。除入职培训外,医院对科室运营助理制定长期培训计划:从办公软件操作、沟通技巧、管理工具到国家政策、医院管理、卫生经济、医保管理等都应定期组织培训。通过培训科室运营助理才能对相关政策真正吃透,对管理工具应用游刃有余,对运营问题有准确判断,整体队伍实现均质化发展。

(二)规范职责与明确权限

通过编制科室运营助理岗位说明书,明确科室运营助理工作职责与权限,理顺其工作反馈处理机制,在制度层面保障科室运营助理工作汇报、事项审评权限。在科室运营助理工作职责方面,应重点分析医院和科室的运营情况,采用定期汇报和不定期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向医院管理层反馈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掌握所有与运营相关的政策,帮助科室吃透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实现院科运营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

在科室运营助理工作权限方面,可以赋予科室运营助理深入一线、数据查询、资料调研、审批签字权等。对于数据等资料查阅权限,可以在科室运营助理工作制度中予以规范,或者借助OA审批流程规范,必要时可以由科室运营助理主管领导提前与科室沟通协调。科室运营助理应当参与科室工作制度、绩效分配方案的制定、修订,参与科室收支预算编制,参与科室人力、床位、设备等资源增减变动调整。涉及大型资源投入的项目,具体论证过程中可以嵌入运营助理审核意见,其“同意”后方可进行资源投入安排。

(三)创新工作方法

针对运营管理中的各类问题,科室运营助理应建立良好工作习惯、创新工作方法。在问题发现层面,可以采用实地调研、访谈法、标杆参照、梳理流程等方法发现问题或者找出改进点;在问题分析层面,可以借助质量管理工具和数据统计分析工具,或者借助MDT多学科协助形式,围绕工作目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科室开展多专业讨论,找出关键原因[3];在问题解决层面,科室运营助理能够根据事项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综合排序,按轻重缓急有序处理;采用“问题清单”管理形式,对待处理事项汇总,结合事项轻重缓急程度排序解决,实现持续追踪跟进。

(四)设置考核与激励办法

医院层面应制定科室运营助理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应考核日常参与科室会议、院内培训出勤情况、运营分析报告书写情况、科室发展决策参与表现、科室整体运营质量提升等,通过自评、来自科室评价、来自主管领导评价等多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综合考核科室运营助理的专业素养、工作胜任、服务态度、业绩表现等。

在激励制度设计上,依据考核标准达标情况分级次设定激励办法:对于考核优秀者,应从口头表扬、物质激励、人才评选、晋升等多方面设定激励措施;对于考核不合格给予口头警告、经济处罚、调岗等负向激励措施。科室运营助理工作考核标准和激励办法,应随着政策变化和医院管理需求变化而优化完善,一般由医院运营管理负责或牵头部门,或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成立考核评价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五)建立晋升与退出机制

医院为科室运营助理设置科学、清晰的职业晋升路线,能够激励科室运营助理在工作中持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医院运营管理长远提升尤为重要。一般来说,科室运营助理可以继续按其本专业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可以与医院其他管理人员一同竞争行政职务。此外,医院也可以参照四川华西医院、上海新华医院等,科室运营助理还可以被评定助理、专员、高专或主管不同岗位层级,并在人员薪资待遇上落实体现。

除了设置晋升通道外,医院还应为科室运营助理设置退出机制。根据科室运营助理考核评价结果,对于连续考核不合格人员,可以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于因年龄、身体等原因不再适合科室运营助理岗位人员,应当退出科室运营管理岗位。被淘汰人员和因其他因素不再适合科室运营助理岗位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医院人事部门重新评估其职业能力,重新安排其他岗位或解除劳动关系。

在对科室运营助理选拔、职责界定和考评激励规范设置后,还需要对科室运营助理工作内容和工作反馈机制予以制度化规范。在工作任务分工和工作汇报等方面应采取一定程序或方法保证其科学化、效益化和合理化。

三、科室运营助理工作内容和工作反馈机制

(一)科室运营助理工作内容

科室运营助理的具体工作内容与其身份定位密切相关,专职科室运营助理对科室工作的参与度比兼职科室运营助理要高得多。因科室运营助理专业背景相差较大,除了具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外,对科室运营情况需形成量化、客观、全面的认知。据统计,科室运营助理工作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国考、医院财务预算等要求的科室运营数据统计、分析、反馈;科室病种及结构的分析、优化;科室绩效分配及方案优化;科室设备、材料效用评价反馈;科室医保管理;科室业务流程优化管理;科室人才梯队建设;科室对外宣传工作等[4-5]。

科室运营管理工作涵盖面较宽,医院在给科室运营助理分配工作任务时,应结合科室运营助理专长、科室业务特点综合考量。综合素质较高的科室运营助理可以独立承担一个或多个科室运营管理工作;某项专业技能突出的科室运营助理可以仅承担多个科室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的部分工作,需要由多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个科室的运营管理工作。但无论何种形式,科室运营助理间的经验分享与专业互补都非常重要。所以,医院应建立科室运营助理互助机制,通过科室运营助理工作群、分享经验座谈、任务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科室运营助理间的沟通和相互促进。

(二)科室运营助理工作汇报的反馈机制

科室运营助理作为科室运营管理问题的发现者,解决措施的起草者和执行者,其工作汇报反馈机制的畅通有效是其开展工作的保证[6]。科室运营助理由于兼有科室管理和医院管理两种身份,临床科室对科室运营助理的信任程度、接纳程度对科室运营助理工作开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医院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从理念宣传到制度设计都保证科室运营助理的调研权、汇报权、参与权与决策权。特别是在反馈层面,鼓励并保障科室运营助理早汇报、勤汇报,便于问题早识别、早预防、早解决。

通过咨询相关专家,科室运营助理第一汇报对象是科主任或其主管领导都是符合管理要求的,并不能因为第一汇报对象身份的差异,而影响运营管理问题处理的效率和效果。这是因为科室运营助理的岗位价值所在是以保证医院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为前提的[7]。在实践中,科室运营助理所汇报问题或建议应当尽量以书面为主,可以保留“工作痕迹”便于事项核实和持续改进。

医院应当从制度层面规范科室运营助理工作汇报的内容、形式和频次等:在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事项标的金额、影响范围、自主裁量型或严格遵守型等特征在制度中明确,不同等级事项需要什么时间内按什么样的程序完成汇报反馈;在形式方面,反馈汇报的方式应当是灵活的,按需求选择书面总结汇报或口头汇报,以高效、准确、便捷为原则自主选择汇报方式;在频次方面,对重要紧急事项,应重点汇报,同时应根据科室运营助理负责工作内容制定定期汇报方式,通过周期性例会保障运营管理事项追踪落实和持续改善。

四、展望

医院科室运营助理工作相关研究,属于学科交叉性强、依赖实践的应用性研究。鉴于目前对科室运营助理人员选拔、培养、工作内容、流程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还不够系统。所以下一步可以在科室运营助理岗位设置、考核与评价这些关键要素上展开科学化、规范化的研究。通过设计科学化的岗位职责与岗位评价体系,引导科室运营助理在双重管理身份下取得平衡,实现科室运营管理与医院运营管理目标的统一提升,实现医院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何文思.A医院专科经营助理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2.

[2] 张勤,江江,徐丙发,等.专科运营助理在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3(03):290-302.

[3] 范卫东,张文昊.公立医院临床专科运营助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10):88-91.

[4] 刘燕丹,周立涛,王烈,等.建立专科运营助理制度推动科室精细化运营管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01(06):593-597.

[5] 张瑞迪,徐雪慧,陈利娜,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专科经营助理运营管理探索[J].现代医院,2021,21(02):165-168.

[6] 王文天,姜增誉,张芳,等.专科运营助理模式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22,41(02):57-60.

[7] 杨少春,赵徐佑,宋雄.临床专科运营管理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1,28(07):625-627.

(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lt;山东省千佛山医院gt; 山东济南 250014)

[作者简介:杨棋,硕士研究生、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医院运营管理、绩效管理、综合目标管理;通讯作者:黄鹤妹,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医院运营管理、绩效管理、综合目标管理;孙海燕,医学硕士,研究方向:医院运营管理。]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食品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实践研究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54
韩国法学教育制度改革与法律职业规划协调
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改革研究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地理教学(2015年19期)2016-01-06 12:00:46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与途径
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