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浙江省温州市,于2002年10月10日启动了“数学家摇篮”项目。通过对“数学家摇篮”项目建设满意度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推动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文章主要针对浙江省温州地区进行在数学家摇篮工程的调查。结果表明,民众对于数学家摇篮工程的认知程度偏低;学生因素、学校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政府因素都对该工程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文章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数学家摇篮工程 建设满意度 学生因素 学校因素 社会因素 政府因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133-03
一、引言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浙江温州陆续培养并诞生出大量杰出的数学家,他们促进了数学和教育的发展,而学界称之为温籍数学家群体。同样,政府积极出台各种相关政策,促进温籍数学家群体的发展。数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上,更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教育培养、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社会决策和国家治理具有积极的影响。
2002年3月,温州市第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应该启动“数学家摇篮”工程。2002年10月9日下午,温州正式宣布启动“数学家摇篮”工程。2022年8月1日,温州市教育局筹备《温州市“数学家之乡”人才培养计划》,并致力于“温州数学家家园”建设。2022年11月11日,温州市启动“数学家之乡”人才培养计划,并授牌首批36所“数学家摇篮工程”领军学校。对于领军学校,温州市教育局规划两年内发展成90所,5年内拓展成200所。
温州数学家摇篮工程作为一项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目前已经走过20多年,本文从数学家摇篮工程基本认知情况,基于学生、学校和老师、社会、政府方面对数学家摇篮工程建设成效满意度的网络调查数据,了解基本情况、建言献策。
二、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回顾
在教育活动领域,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教育活动满意情况。社会学理论强调主体、行为和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的角度,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认知因素[1];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2];李子联从学习者的内在先赋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去探究教育满意度[3];姚崇等学者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去分析教育政策满意度[4]。
(二)研究假设
数学家摇篮工程涉及学生、学校和老师、社会以及政府四个方面。本文也从四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假设。
学生作为数学家摇篮工程的主要参与者,数学学科教育活动的受益者,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在教育满意度中较为重要。对此,何小亚也提到,学生的态度和情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的先决条件,实际生活中,一个人没有一定程度的自信心、好奇心、兴趣和期望参与或理解包含数学成分的事情,数学学习会举步维艰[5]。
学生的数学天赋、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对其数学学习效果有影响,也对数学家摇篮工程的满意度有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学生方面同数学家摇篮工程总体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数学学科学习中,郑毓信提到,老师应努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转向“学会思维”,包括努力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还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手和动脑的有机结合[6]。通过学校和老师的教学向学生传递“教懂、教活、教深”,并能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相关的内容。孔凡哲和史宁中也提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和教师帮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获得理解性掌握,提供资源支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加深[7]。
学校和老师作为数学家摇篮工程的一环,学校提供数学学科学习的场所,老师作为言传身教者,其环境和教学方式均会影响到数学家摇篮工程的满意度。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
H2:学校和老师方面同数学家摇篮工程总体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知名度、重视度、配套活动等都能有效促进教育活动的进行[8]。一个良好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广为人知,且积极推广的,使得更多群体能受益于良好的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对教育的信心和满意度。社会的推广和宣传的力度、民众对于该工程的重视程度、社会民间相关的数学科普等活动均会影响到数学家摇篮工程的满意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
H3:社会方面同数学家摇篮工程总体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教育活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会影响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政府对教育质量的重视程度以及教育成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都在教育活动满意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9]。高质量的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进而提升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同理,对于数学家摇篮工程,教育局的政策实施、政府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以及举办的各种配套活动,对于该工程的满意度均有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4:
H4:政府方面同数学家摇篮工程总体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我们将从浙江省温州市抽取多位学校老师、同学及家长参与本次主题的研究。调查问卷满意度方面分为五个维度,使用的是李克特量表5分制计分,1-5表示很不满意、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很满意。本次发放问卷256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回收有效率达90.98%,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潜变量及测量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第二部分是温州数学家摇篮工程的基本认知,包括对于相关活动的了解、参与程度和评价等。第三部分是有关温州数学家摇篮工程满意度影响调查。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信度检验
首先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标准化后Cronbach’s α系数为0.973,大于0.9,表明数据内部一致性较高,即本次调研数据较可靠,信度较好。
(二)描述性结果
调查显示,本次有效填写人数为232人。样本中男性人数为87人,占总样本的37.50%;女性人数为145人,占总样本的62.50%。其中,2.97%的填写者年龄在18岁以下,94.06%的填写者年龄在18到25岁之间,1.98%的填写者年龄在25到35岁之间,0.99%的填写者年龄在45岁以上。可以看出,填写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8到25岁之间。接受调查的本科学历的人数最多,占比为89.11%。受访者学历以本科为主,受访者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对于数学家摇篮工程建设的认知,数据显示,有57.43%的不知道温州数学家摇篮工程系列,有42.57%的人知道温州数学家摇篮工程系列。
在受访者中,通过学校宣传了解到数学家摇篮工程建设的人数最多,占比为59.41%;其次是通过网络传播,占比为53.47%;通过朋友介绍人数居中,占比为40.59%;通过报刊书籍,社会宣传的人数较少,占比分别为17.82%和25.74%。
了解或参与过“小数学家”培养计划或“小数学家活动中心”的人数占比均为26.73%;校级数学特长班的人数占比为27.72%;数学实验室占比为24.75%;“摇篮杯”数学、物理竞赛占比为40.59%;“数学家摇篮工程建设”活动基地占比为21.78%;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及相关培训的人数占比为36.63%;温籍数学家来温讲学的人数占比为22.77%;相关科普活动占比为23.76%,相关数学公益活动的占比为32.67%。
(三)相关分析
采用相关分析对学生方面、学校和老师方面、社会方面、政府方面这四个因素与数学家摇篮工程总体满意度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了检验,选取的四个因素均和数学家摇篮工程总体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看,学生方面同数学家摇篮工程总体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13;学校和老师方面同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12;社会方面同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90;政府方面同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00。
五、结论
本文在数据调查的结果上,了解了数学家摇篮工程的基本情况,实证分析了学生因素、学校和老师因素、社会因素、政府因素和该工程满意度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家摇篮工程的认知度不高,对于活动的重要性、支持程度高,满意度高。同时,学生因素、学校和老师因素、社会因素和政府因素和该工程满意度均是显著正相关关系。
六、建议
一是跨学科融合,沉浸式学习。本文建议通过选取与数学学科联系密切的学科,实行多层次融合,例如将数据基础算法与经典数学题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打破高中数学与各学科的学科壁垒,让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学生拥有学习热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建设成效和满意度的最优途径。
二是数学活动学校先行。学校作为教育中心地,应重视温州市得天独厚的数学传统与优势,在积极响应市政府政策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定期举办数学相关活动,数学家进校园分享活动等。建议尽快确立区块“教研中心”,以温州中学为区块学校中心向外辐射,譬如开展教学交流实践周,优秀师资向结队学校输出,与结队学校老师结成师徒关系,定期分析教学成效,复盘教学方法。开展网络研学,效率高、反响快。
三是优化数学教师人才队伍。教师担任育人重任,提升在温教师资质,磨砺园丁育人技能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深化落实“百万人才聚温州”的决策部署,优化教育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地方优待水平,加大经济投入,吸引更多的人才赶赴温州,留在温州,以优质人才为杠杆撬起温州数学发展新高度。另外,建议温州各高校重视理工科教育建设,青年力量关乎温州市的未来发展,练就一块“好钢”,让这块“钢材”筑起温州土地上的摩天大楼。
四是宣传覆盖增加,多渠道宣传。建议增加“数学家摇篮工程”涵盖院校的数量,领军学校就数学学习之道分享经验。对于纸质报刊传播,建议开发温州数学特长生培养地方教材,为具有良好数学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选修课程。开发《温籍数学家名人故事汇》图书,汇总编写温籍数学家生平故事书,将人物故事和相关数学知识点结合,不失趣味性也不失教学深度。借助计算机软件等工具,绘制全球温籍数学家知识图谱,同时建设“数学家之乡”官网,联动虚拟技术、云端学习,扩展宣传维度。
五是政府先行,打造温州数学高地。政府作为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应加快健全相关教育渠道,完善教育设施,引领社会向学风气。对于幼儿教学,建议开发幼教益智游戏,让数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于中小学,政府规划温州独有的数学文化主题研学路线,增加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次数。邀请温籍数学家讲学,给全市中小学生树立精神榜样。对于高中阶段,开放更多竞赛通道,发掘“新苗”,让数学教育呈链式开展。
六是拓展国际交流。加强与国际上优秀数学教育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为数学家摇篮工程注入更多国际化元素,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数学领域顶级专家和研究领域尖端人才莅临参会,擦亮温州市“数学家之乡”的金名片。
[课题来源:2023年度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温籍数学家研究中心课题成果(本文特别感谢温州理工学院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曹于峰、徐嘉仪、陈央央、陶梦妮四位同学的调研、资料整理等大量工作)]
参考文献:
[1] 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2] LESLIEP.STEFFE,JERRYGALE.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子联.高等教育质量满意度:差异与解释[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3):10.
[4] 姚崇,赵可欣,周晨琛.公费教育政策满意度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社会认知因素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18(2):7.
[5] 何小亚.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1):5.
[6] 郑毓信.“数感”“符号感”与其它——《课程标准》大家谈[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3):30-32.
[7] 史宁中,孔凡哲.方程思想及其课程教学设计——数学教育热点问题系列访谈录之一[J].外国教育研究,2004(9):5.
[8] 王宏宇.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满意度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38-41.
[9] 丁延庆,薛海平.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中西部8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4(11):72-79.
(作者单位:温州理工学院 浙江温州 325000)
[作者简介:1.李青琳,谢翠华为温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2.吕朝晖为温州理工学院校党委副书记;3.徐嘉仪,陈央央为温州理工学院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学生。](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