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二十世纪为大家评传时代,不为过矣。胡适有鼓吹之功,言普通人家亦可为传,他自己先为齐白石作传,后引发诸多人士踵步,比如杨步伟就写下《一个女人的自传》。而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吴相湘《民国人物列传》二种,印象深刻,为时代留影,替历史发声。王森然在其著作重版时断言:“时代的发展促使学术新生,富有传统的中国传记文学也涌现出如林新作,很多书取材翔实、精练,科学性及文学性极强。”传记文学之传统,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可挽回记忆,减少遗憾。《湖南出版五先生》当属此类,锺叔河、朱正、唐浩明等五位是谓典型,让湖南出版界足以自傲。除此之外,杨坚编辑《船山全书》、夏剑钦编辑《魏源全集》等,亦使岳麓书社扬名,成为全国古籍出版的佼佼者。
姜异新著《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也是传记文学,得鲁迅博物馆文物之便利。兼之作者专业研究多年,找了这个角度来具体而微地写鲁迅,还原历史的现场、传主的心理状态以及弃医从文的时代背景,较之以往传记的简单叙述来得厚实。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披露出来,让人耳目一新。作者在自序中坦言:“不妨追随自己的心灵走一遍别人的人生。而力争所呈现的世界就像从鲁迅本人的眼中所看到的一样,是我避免行文程式化的美学目标。”这一美学目标,也涵盖其在美研学一年所写的“胡适眼中所看到的世界”诸多文章,探幽取胜,细节撩人,史实工整,言之有理。
收到周励《亲吻世界:曼哈顿手记》,这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系列之三。作者酷爱游历世界,足迹遍及一百三十多个国家,七次逐梦南北极,并攀登马特洪峰和珠穆朗玛峰。前不久,她又去了西藏,在珠峰大本营发来微信,令人惊叹。更要紧的是,她在游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方面可以拓宽大家的视野,剑及屦及,生命力爆棚;另一方面则是别有发现,理性贯穿,如陈思和序言中所道:“再进一步说,周励也不是在做纯粹的探险,她不是简单地为探险而探险,更不是仅仅为了证明自己的生命能量,她在这十年中穿梭般的探险实践,是被一股巨大的人文力量所推动,催促她去解读历史留存的谜点。”不走遍世界,如何形成世界观?不用心发现,如何去拥抱世界?周励做到了这一点。
现代文学研究大家温儒敏为自己的学术硬伤道歉,实源自本刊今年第五期所发表的驳论文章,在平静的学术界闹出了一场风波。誉之者,以为其有雅量;毁之者,以为其一贯硬拗,这不得不联想起其主编的、为人诟病的语文教材。统编语文教材,国之重器矣,会影响几代人,不可不慎。看来,语文教材应作修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