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人口持续外流,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农村“空心化”问题。具体表现为:人口流失导致的人口“空心化”、公共设施与救助体系相对滞后造成的服务“空心化”、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形成的产业“空心化”及教育体制相对滞后引起的教育“空心化”。因此,需要加大扶持人才回流政策,推动农村产业创新,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深化农村基层治理。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空心化”;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业技术的突飞猛进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市与农村在发展水平、思想观念、教育层次等方面差距有所加大。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寻求机遇,农村“空心化”问题显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聚焦“空心化”问题的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对策,旨在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与破解“三农”难题提供有益参考。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的具体表现
(一)人口“空心化”
农村“空心化”现象的核心在于人口“空心化”。近年来,城乡差距使农村青壮年渴望摆脱乡村的单调与局限,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大量农民涌入二三产业发达地区,寻求发展机遇,农村逐渐成为“三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群体的守望之地,难以有效支撑农业生产和发展,导致土地闲置、宅基地荒废,农村活力有所丧失。同时,大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由于自身技能与资源有限,往往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其经济稳定性令人担忧。这些都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服务“空心化”
农村人口流失的现象对农村整体发展构成了挑战,其中“空巢老人”与“三留守”问题尤为突出。尽管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但人口流失的根源性问题难以轻易消除。在农村,许多高龄老人不仅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还肩负着照顾子孙的重任,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孤独等多重压力接踵而至。与此同时,农村公共设施与救助体系的相对滞后,共同构成了满足留守老人和孩子在医疗健康、娱乐设施、生活抚育、教育资源等方面需求的双重障碍。此外,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给留守家庭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包括空虚感、孤独感、情感断裂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丰富乡村人员配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救助体系需求以及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外流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
(三)产业“空心化”
传统农业作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稳固基石,其深厚的底蕴长期维系着农民的生计与区域经济的命脉。然而,这一产业体系却面临着结构单一且脆弱的挑战,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经济支撑体系的稳固架构。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外流,部分地区的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业遭遇发展瓶颈,缺乏新鲜思想的注入与科技创新的引领。这种结构性缺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稳定性与韧性,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显得比较脆弱。与此同时,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农村产业发展最为突出的因素。部分乡村尚未形成有效的人才聚集效应,对外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同时,对本土人才缺乏必要的重视与系统性培育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人才流失。此外,创新型人才与具有前瞻视野的乡贤企业家的匮乏,限制了乡村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难以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潜能与外在活力,阻碍了农村经济实现根本性变革与突破的步伐。
(四)教育“空心化”
由于教育体制的相对滞后与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农村学校难以提供与城市学校相媲美的教学环境与师资力量,从而出现农村学龄人口“外流潮”,教育资源的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城乡教育差距扩大。此现象不仅加剧了农村学生在教育竞争中的不利地位,更触发了农村地区人才与文化的双重流失。随着教育资源的流失与人才的远离,农村文化面临着传承断裂的风险。传统的技艺、习俗与价值观念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逐渐边缘化,不仅削弱了农村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也阻碍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发展。此外,农村教育领域还面临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相对缺失、教师资源消失等问题,不仅影响农村教育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二、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治理对策
治理与改善农村“空心化”现象,不仅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石。农村“空心化”的治理基础尚需稳固、治理意识有待增强、治理机制亟须完善。
(一)加大农村扶持力度,完善吸引人才回流政策
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鼓励农民返乡就业创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与繁荣。为此,需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政策与财政补贴、资金扶持措施,拓宽农村金融信贷渠道,确保农户能够便捷、充分地获取发展资金。此外,应积极构建多元化、创新型的创业服务平台体系,为农村创业者提供全方位、高效、贴心的支持与服务。政府还应高度重视人才回流与安置工作,激活闲置土地资源,促进农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与当地乡贤、企业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优势互补,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增强农民在农村地区的谋生能力与归属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鼓励农民返乡就业创业是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核心策略。政府与社会各界应携手并进,为农民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数字产业新发展,开创农业经济新局面
当前,“数字赋能”已然成为引领农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将数字化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能够挖掘出巨大的创新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运用大数据与新型云端技术,农业生产过程可以实现精准监测、智能控制,农民可以实时掌握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关键信息,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种植决策,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农产品的滞销和浪费,还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借助新兴的互联网平台,农民积极利用直播、自媒体等新媒体形式,可突破传统销售模式的束缚,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为农民带来了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进而逐步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三)注重农村文化教育,构建文化传承机制
国家的发展基石在于稳固而强大的教育体系。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加快农村人才队伍的培育与成长,以此作为应对农村人口“空心化”、构建坚实人才基础的关键。一是增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素养与文化水平,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二是定期举办多元化的知识讲座与培训,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种植、高效生产的现代理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三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乡村教育基础设施,为农村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通过优化编制政策、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吸引更多师范生投身乡村教育,实质性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同时,构建农村文化传承机制,深入挖掘与保护农村文化遗产,开设相关教育课程,让农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四)夯实农村基层治理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征程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疑为构建有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党员需深入乡村一线,携手农民群众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针对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空巢老人”与“三留守”群体,党员应主动作为,积极向相关部门反馈这些群体的实际需求和面临的问题,推动政府出台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同时,应加强对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搭建全方位的服务平台。具体而言,可为“空巢老人”提供健康咨询、日常照料等贴心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安全教育等成长支持;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心理慰藉等关怀帮助。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
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构建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应当是多元化且结构合理的,旨在全面覆盖并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根据农村实际需求和人口分布情况,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公共服务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填补社会救助体系的缺失。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建设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机构等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推广线上服务,帮助农民“一键式”办理业务。以上具体措施,可以有效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三、结语
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政府、社会、市场多方协同。相关部门应出台针对性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与人才回流。社会各界应积极响应,提供资源与资金支持,助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提升。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农村内在活力。唯有如此,方能逐步破解农村“空心化”之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29(1):35-42.
[2]王国刚,刘彦随,王介勇.中国农村空心化演进机理与调控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1):34-40.
[3]杨春华,姚逸苇.何谓“农村空心化”?:一个结构化的概念分析视角[J].农村经济,2021(7):79-86.
[4]徐顽强,王文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3):416-423.
[5]项继权,周长友.“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17(10):13-25.
[6]刘爱梅.农村空心化对乡村建设的制约与化解思路[J].东岳论丛,2021,42(11):92-100.
[7]隋政航.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0(5):31-33.
[8]张丽凤,占鹏飞,吕赞.农村“空心化”环境下的社区建设模式与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6):33-38.
[9]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103-106.
[10]黄开腾.论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51-58.
[11]李志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空心化”治理与社区建设融合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2(1):61-62.
[12]胡小武.因村施策:农村人口空心化陷阱及发展路径转型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6):50-60.
[责任编辑:王 丽]
基金项目: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BSH146);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2024SJGLX0059)
作者简介:张凯昆(1999—),男,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区治理。
通信作者:李 伟(1979—),男,河南许昌人,教授,博士,河南农业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