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高中历史教学主题途径的探究

2024-08-21 00:00陈玉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7期

[摘 要]确立高中历史教学主题的途径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从历史事件或人物中提炼教学主题、从渗透家国情怀素养中构建教学主题、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寻找教学主题、从历史变迁与趋势中确定教学主题。通过以上途径确立的主题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主题;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9-0077-03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见过去,也照亮未来。确立高中历史教学主题,便是为这面镜子聚焦,使之更为清晰、更具深意。在历史教学中,选取怎样的教学主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历史、感悟历史,进而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因此,探索确立高中历史教学主题的途径,便是教师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理解历史、传承历史的第一步。

一、确立教学主题的意义

(一)提供明确的教学方向和目标

教学主题是教师设计课程的灵魂和核心,它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教师确立教学主题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还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教学主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学主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或社会热点相结合时,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学习动力。这种内在的学习动力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积极思考和探索,进而实现深度学习。同时,有趣的教学主题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综合素质

多样化的教学主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观。此外,围绕教学主题开展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在学生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确立高中历史教学主题的主要途径

(一)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中提炼教学主题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内容,历史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意义或历史人物产生的影响,可以提炼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教学主题。具有深刻内涵的主题通常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在提炼主题时,教师需要关注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探究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教师围绕这样的主题开展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以统编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针对二战这段历史,教师可以围绕关键事件和人物提炼出许多有深度的主题。例如,围绕二战的爆发、扩大和转折点,可以提炼出“战争与和平:历史的抉择”的主题。教师利用这个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二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探究战争与和平的内在关系。通过分析二战中的关键时刻和各国领导人作出的决策,学生可以思考各方是如何面对战争与和平的抉择的,以及这些抉择对战争走向的影响。教师利用这个主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真正价值。通过反思二战的灾难性后果,学生意识到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从而更加珍惜和平、倡导和平。此外,教师利用这个主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再如,围绕二战中的一些著名人物,如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等,教师可以提炼出“领导人与战争胜负”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领导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领导人如何通过智慧和勇气影响历史的进程。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领导人作出的战略决策。例如,丘吉尔提出的联苏制德和罗斯福签署的租借法案都是重要的战略决策。学生可以探究这些决策背后的考量、时机和影响,理解领导人在关键时刻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领导人的外交手腕。例如,斯大林与盟国之间的外交博弈以及罗斯福的睦邻政策,都是二战中重要的外交事件。学生可以分析这些外交活动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理解领导人在国际关系中的智慧和策略。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领导人的重要性。通过对二战中不同国家领导人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学生可以认识到领导人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智慧和勇气影响历史的走向。

围绕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提炼主题是确立高中历史教学主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提炼具有深刻意义的教学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历史的内在逻辑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二)从渗透家国情怀素养中构建教学主题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和教学史料的细节,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应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具有深刻内涵的育人要素,关注教学史料中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人生追求,确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学主题,进而更好地渗透家国情怀素养,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

以统编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岳飞的抗金之路为例。南宋时期,岳飞为保卫家国所展现出的忠诚勇敢、坚韧不拔、智勇双全、敢于担当、精忠报国、无畏牺牲的抗金精神,是中华民族史上闪耀的瑰宝。教学时,教师可以岳飞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以“忠诚之路 英勇抗金——从岳飞的人生经历看‘南宋的偏安与抗金之路’”为教学主题,设计“早年立志 精忠报国”“中年抗战 英勇杀敌”“冤屈而死 忠魂永存”“抗金精神 代代相传”四个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的明线是“岳飞的一生”,暗线是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抗金战争的艰辛历程,采用了以人带事、叙史见人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将忠诚、勇敢等精神品质融入教学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同时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岳飞这位抗金英雄的一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三)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寻找教学主题

确立教学主题是将历史与现实有效连接的关键环节。在确立教学主题时,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明确要传递的核心信息,同时紧密关注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挖掘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以揭示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启示。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也是确立教学主题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应确保所选主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此外,教师要对教学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主题的合理性和教学的顺利进行。

这里以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3教材《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丝绸之路”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开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追溯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揭示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启示。这一探究旨在深化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并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启示。教师可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中确定本课的教学主题“古代丝绸之路对‘一带一路’的影响与启示”。

古代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它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还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承。通过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深远影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力。“一带一路”既是对古代中国两大商贸通道的概括,又是对当代中国对外开放和外交策略的提升。从历史角度看,古代中国两大商贸通道即两条丝绸之路,一条是陆上丝绸之路,从西汉时期的首都长安出发,东汉时期则从洛阳启程,越过陇山,穿越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到达新疆,再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穿越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欧洲;另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的东南沿海起航,经过东南亚、南亚、非洲,最终抵达欧洲。这两条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不仅实现了东西方经济的深度融合,而且推动了东西方文化、文明大融合,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各国、各民族共同参与、和谐发展的典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文献、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探究古代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商品交流、文化传播等。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古代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还能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和影响。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现实、展望未来。

(四)从历史变迁与趋势中确定教学主题

历史,这一人类的记忆库,见证了无数的变迁与趋势。它不仅是一系列过去的事件,还是一个连续不断、充满变革的发展过程。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变迁和趋势,把握历史发展的主线和深层逻辑,可以提炼出关于社会进步的轨迹、文明演变的脉络以及科技革新的浪潮等宏大主题的教学。这样宏大的教学主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整体且连贯的认识,而且能够引导学生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用历史的思维解难题,为未来的人生之路提供宝贵的智慧与启示。

以统编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的“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例。在探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几个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它们对西方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详细分析这些事件,学生能够对西方文明的演变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首先是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通过作品表达对人性的新认识,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例如,达·芬奇的画作和莎士比亚的戏剧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文艺复兴不仅推动了艺术和文学的发展,而且激发了人们对个人自由和创造力的追求,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是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等改革者挑战教会的权威,提倡“因信称义”等观念,强调个人信仰的重要性。宗教改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宗教观念,还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它削弱了教会的控制力,增强了世俗王权的地位,对西方社会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是启蒙运动,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倡导理性、科学和自由等观念。他们通过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著作,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愚昧统治,提出民主、法治和社会契约等现代政治理念。启蒙运动为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推动了西方文明向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学生可以提炼出关于人性解放、理性崛起和民主思想等宏大的教学主题。这些教学主题不仅贯穿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而且构成西方文明演变的重要线索。围绕这些主题开展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形成对西方文明演变的整体认识,还能够深入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对西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重要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确立高中历史教学主题是一个系统而多元的过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途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主题。同时,高中历史教师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主题的确立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高中历史教师才能真正发挥历史课程的价值,培养出具有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学生。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志梅.主题式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3(16):145-147.

[2] 刘芳.高中历史课堂主题式教学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8(46):122-123.

[3] 杨健.高中历史统编教科书中主题教学的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12):64-66.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