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目标主线 整合教材知识

2024-08-21 00:00包相琴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7期

[摘 要]文章立足新课标,用好新教材,以“市民阶层”为目标主线,重新整合“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目标主线;重新整合;市民阶层;知识升华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9-0074-03

为增强高中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找到每一课的目标主线,以此为课魂,重新整合教材知识。下面笔者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为例,简述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是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5课,该课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此要求较为宏大,达成难度较高。鉴于高二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笔者认为如果能找到一个切入口,用一条主线串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再加以材料呈现和问题设计,很多目标就能具象化,也易于学生理解,与此同时,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也能得以提升。

经过思考,笔者选择从市民阶层的角度看明清的繁荣与危机,分为“民之发展根源”“民之精神追求”“民之政治局限”三个部分,有所取舍但又尽可能完整地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在三个子目下,既保证课堂主线清晰化,又兼顾教学内容完整性。

二、教学过程

笔者在导入环节呈现明朝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图片生动直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从图中熙熙攘攘、着装颜色各异的人能切入本课主题——市民阶层。

市民阶层主要指城市里的商人、手工业者及平民。明朝中叶以后,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也随之扩大。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市民阶层在这个时候发展壮大呢?

(一)民之发展根源

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主要是因为明清经济的新发展,而“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的第一个子目“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自然就可以整合到“民之发展根源”这个部分。笔者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梳理明朝中叶以后的经济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大领域的新变化,并思考这三大领域之间的关联。

接着笔者展示教材中的《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推广种植玉米、甘薯。学生很快就能答出“因为玉米、甘薯高产”。笔者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图片,从图片上可以明显看出大江南北都能推广玉米、甘薯,那说明它们的适应性很强。之后,大量的农产品投放市场,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发生重大变革。

新教材史料丰富,教师当充分利用、深度挖掘。蒋以化在《西台漫记》卷4中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段材料正来自教材。笔者展示上述材料后要求学生思考材料反映的新现象。学生充分讨论后得出结论:新的经营方式——手工工场、新的生产关系——雇佣劳动出现了。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教材正文部分没有“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只是在“历史纵横”栏目里补充说明“有学者认为,这种生产方式近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接着,笔者给学生呈现了学者杨师群的这段文字:中国古代乃至明清时期的城镇基本不存在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相关基因,那种主要将当时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和规模状况作为萌芽单一标志的研究方法,其萌芽认定概念本身就是极为片面的。最后,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并适当给学生留白,以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此时的商业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写道:“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贸易都是顺差。”据他估计,17世纪至18世纪,世界白银产量的1/3乃至1/2流入了中国。另外,随着经济发展,铜钱已无法满足需求,纸币又因通货膨胀信用下降,而白银具有不变质、易分割、价值高等天然货币的优势,因此在明清两朝出现了白银货币化的现象。通过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正是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同时集聚了商业资本,形成了商帮,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知识点之间通常存在因果关系,引导学生寻找它们的脉络,可帮助学生提高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可见,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出现了新的变化。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三者的关系,学生很快就能答出三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如何进一步阐释呢?这就需要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组织答案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他行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可以说是农业领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只有农产品的产量提高了,才会有更多的农产品投放到市场,为手工业提供原料,从而生产出更多的手工业产品,而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在市面上流通,又无疑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历史学习一定不要忽略找不同、找关联和找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深度挖掘知识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去探索明清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较为突出,就全社会来看,传统的小农经济还占据主导地位,专制统治阻碍着社会进步。这一点必须让学生关注到,从而为后面的讲解作铺垫。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市民阶层越发壮大。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作为官方主导思想的程朱理学日益僵化,已不再适应人心的需要,那么这个时候出现了哪些新思想呢?

(二)民之精神追求

1.早期启蒙思想

笔者将“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的第二个子目“思想领域的变化”整合到“民之精神追求”这个部分。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圈出其中的重要人物和思想,并将知识点表格化。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期以后思想上出现了反专制、反传统的倾向。陆王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主张“致良知”,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李贽反对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主张男女平等,被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则猛烈斥责封建君主专制,反对重农抑商政策。这些思想无疑构成了中国早期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的源头。笔者在课堂上进一步指出任何时期的思想文化都是当时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产物,引导学生说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原理,以培育他们的唯物史观。此时思想的活跃还表现在西学东渐,一些欧洲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传播了先进的科学知识。

上面提到,即使明清经济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新的经济形态还比较微弱,这就导致这些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存在着时代局限性。这些思想仍旧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不能促成社会转型。也正是因为这些思想无法突破当时社会的桎梏,不能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迅速发展起来。

2.通俗文学

笔者将“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的第三子目“小说与戏曲”也整合到“民之精神追求”这个部分,课堂教学时,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整理当时小说、戏曲的代表作品,并制作成表格。在这一部分笔者带学生一起感受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以强化小说的家国情怀。

从明朝后期起,市民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小说里有很多对市井生活和市民精神的描写,再加上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成本大大降低,市民阶层在小说里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满足。在提到“科技”这一话题时,笔者又将“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的第四个子目“科技”整合进来,让学生通过表格梳理此时的科技成果。此时的戏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如昆曲、京剧等。市民阶层在小说和戏曲中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而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又反过来刺激小说和戏曲走向繁荣。

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通过早期启蒙思想和通俗文学这两块内容来呈现,并穿插一些有关科技的讲解,其实也就是将“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这一课的第二、三、四子目全部整合到“民之精神追求”这一部分,使笔者课堂的目标主线越发清晰和简单。

(三)民之政治局限

此部分是为考虑目标主线的完整性而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提升,也是为下个单元的学习作铺垫,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笔者展示表1,引导学生思考市民阶层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由表1可知,明清时期的市民阶层不仅提出了经济上的要求,还提出了政治上的要求,但对苏州“织佣之变”的领导人葛贤的口号“今日之事,为朝廷为民除害也”进一步分析可知,市民阶层根本不针对朝廷,从没想过要推翻封建制度。这就是市民阶层的局限。

朱熹曾将市民按经济状况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层市民是主导力量,属于现有社会秩序的既得利益者,数量众多的下层市民又无力反抗,居于两者之间的中层市民则安于现状,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民阶层不可能成为城市群众集体运动的主导力量,更无法扮演起社会变革主力的角色。为什么当时中国的市民阶层会有这样的局限性呢?这显然是由中国的大环境决定的。当时的中国在政治上仍然是高度的专制集权,经济上占据主导的仍是自然经济,思想上仍有“天朝上国”的观念,对外更是闭关锁国,这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就不可能促成中国的社会转型。通过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地分析问题,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反思

统编教材对比旧教材,无论是从单元整体来看,还是从课时内容来看,教学内容较多,因此从教材内容中找到恰当的主线,重新整合教材知识,可以使教材内容更加紧凑,也可以让限时课堂更加高效。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原理是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运用知识和能力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因此在整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得明确课堂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以免偏离了教育的大方向。

本课通过市民阶层这一主线将教材内容串联起来,从“民之发展根源”,我们看到了明至清中叶的经济繁荣;从“民之精神追求”,我们看到了文化繁荣;从“民之政治局限”,我们更是感受到了明清繁荣的背后暗含危机,中国慢慢落后于世界潮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一直在不断追赶世界潮流,今天身处盛世的我们,更应居安思危,不断开拓创新。这点是笔者希望学生在学完本课知识后能深刻理解的,但可惜在教学过程中节奏未把握好,留给学生的时间略少。在讲解的过程中笔者肯定还有许多不够严谨的地方需要改进。

若能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如在一个单元内,甚至几个单元内去整合教材内容,并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逻辑上的整合,那么学生获得的认知会更具体、更有深度。当然,跨课时、跨单元的深度逻辑整合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这是笔者努力的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的比较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5(1):144-152.

[3] 弗兰克.白银资本[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4]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 周滢滢,王涛.在思维冲击中发展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以统编版“明清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20):26-29.

[7] 高艳华.浅析中国市民阶层[J].历史学习,2009(9):7.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