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研究

2024-08-21 00:00覃子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7期

[摘 要]在“三新”背景下,全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课堂观逐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抗日战争”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章节,在“三新”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抗日战争史教学,成为摆在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新问题、新挑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教材剖析等方式,探寻与“三新”背景相适应的高中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以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三新”背景;高中历史;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9-0070-05

“三新”即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在“三新”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例如,新教育理念强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大数据分析,优化教学手段,实施精准化教学,实现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以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时代需求;强调通过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06fbd468724349a57f743c8fe54173bd0c4126c198a27f62f2c8970a6209aeca、时空观念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打造生本课堂和创新课堂;强调立德树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整合教学资源等方法,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调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和广度,以适应新高考的考查要求。

一、“三新”背景下的教学策略调查

“三新”背景下,教学策略也应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以高中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调整为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广西南宁市部分高中学生对此的看法。

(一)调查对象

此次问卷调查面向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和示范性高中的部分学生,共发出问卷587份,回收573份,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这573份答卷涉及6所学校,包括南宁市师资最强、生源最优的二中、三中,以及示范性高中代表八中、三十三中,还有普通高中代表二十中、二十四中。三个层次的高中都选择了两所,调查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靠性,能说明主要问题。

(二)问卷设计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聚焦“教育理念转变下如何调整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这一问题,立足学生视角,从学习难点、学习兴趣、学习方式、活动组织、认识体会、考试指导、其他举措这7个方面,罗列出具有普适性的8个问题,让受访者先对每项举措从“有明显作用”“有一定作用”“没什么作用”“有反向作用”“不确定”5个选项中作出选择,然后补充说明可以提升高中抗日战争史教学效果的其他策略(见表1)。

问卷的具体内容如下:

“三新”背景下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

“抗日战争”是高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章节,你的老师是如何讲授抗日战争史的?老师在讲授过程中,一定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相信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策略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为了探寻关于“三新”背景下高中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我们设计了此问卷。请仔细阅读,并按实际情况作答。本次问卷调查不记名,请放心填写。

感谢你的参与,祝你学习生活一切顺利!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笔者对回收的573份问卷做了认真统计,结果汇总如表 2所示。

问卷针对高中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了8个问题。从统计结果上看,学生认同度最高(“有明显作用”比例最高)的是“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相关的人物事迹或史实”“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抗日战争史研学活动”这两种教学策略。据此可分析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策略,学生更希望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获取教材以外的历史知识,如抗日战争英雄人物事迹等。学生可通过图片、视频形成具象化的认识,激发学习热情和历史情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学生对新型课堂也较为认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本土资源,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乡土情感和文化认同感。

从统计表中也可看出,学生对“运用学科资源平台布置丰富多样的课后作业”这一策略的认同度不高,还是习惯完成传统的课后习题。这一策略的初衷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打破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以适应“三新”背景。而这一策略的运用必须以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前提,只有课堂教学打破常规,对学生的评价多样化,学生才能逐渐接受多元化的作业形式。

因此,在“三新”背景下,教师只有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策略,方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学、感兴趣地学、巧妙地学。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抗日战争史内容剖析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指导下,教育部于2019年组织编写了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统编教材的出现改变了此前全国各地区多版本教科书共存的情况。相较于2007年人教版历史教材,2019年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抗日战争史内容有了较大的变化。

从内容设置上看,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抗日战争史逻辑清晰完整、内容翔实具体。《中外历史纲要(上)》共10个单元、29课,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而抗日战争史的内容分为两课来介绍,这也体现了统编教材对抗日战争史的重视。

从课文子目上看,与2007年人教版历史教材抗日战争的课文子目相比,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新增了局部抗战、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这四部分内容,更强调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多方力量支持配合的结果,介绍的内容更为具体翔实,构建的知识体系更为清晰完整。

从课文内容上看,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涉及抗日战争史内容的有第23、24课,共包含7个子目,分别是局部抗战、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的侵华暴行、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东方主战场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相较于2007年人教版历史教材,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抗日战争史内容更为具体充实,所占篇幅更大,史实逻辑性更强。其中,有3个变化值得关注。第一,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更注重介绍日本侵华史实,通过史实让学生深刻了解日军的罪行,进一步渗透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二,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人教版教材的介绍较为简略,没有展开介绍重大战役的具体情况。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则是将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分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些史实的认知更为清晰,也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第三,关于东方主战场,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增加了一些史实,如华侨青年回国参战、太平洋战争、反法西斯同盟建立、联合国家宣言等,从而开阔了学生的历史视野,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由此可见,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也更为关注中外历史的联系,具有国际格局和视野。

从课文辅助系统上看,相较于2007年人教版教材,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历史图片更为丰富,包含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历史人物、历史遗址等内容(见表3)。

从历史图片的运用情况可以看出,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更强调课程资源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认识历史的视角,尤其重视对历史地图的运用,这也符合学科融合的方向,巧妙地将历史学科和地理学科相结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此外,运用历史文物、历史遗迹的图片,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从课文旁设上看,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课文旁设多了“学习聚焦”“思考点”“史料阅读”等内容。课文旁设可以丰富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整体脉络与重点难点。课文旁设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有利于学生还原历史情景,设身处地地体会历史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落实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从课文导语上看,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抗日战争史的课文导语主要是客观陈述历史事件,描述性语言较少,文字严谨精练,易于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线索。

三、“三新”背景下的“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剖析,可以看出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抗日战争史的内容呈现出时空叙事更为延展、史料选取更为多元、英雄事迹更为翔实与辅助栏目设置更为多样等契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特点。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参考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出一些“三新”背景下能更好地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

(一)学科交融式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能力水平的主要标准,因此教学以提高成绩为导向,教师更注重教材知识的落实与考试技巧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新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相较于单一学科的传统课堂,学科融合的新型课堂更能适应新高考的能力考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学科知识,既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讲述“敌后战场的抗战”这一子目的内容时,首先给学生展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从该图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将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相融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关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相关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调动地理学科和历史学科知识以及发散思维。最后的生成性认识,也是学生依据自己的所学知识推理得来的,相较于讲授法,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接下来笔者给学生展示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的《太平洋战争史》中的一段文字:“从(1945年)4月到8月之间,解放区的发展异常迅速。由于八路军的进攻,华北的日军从所有的小据点和碉堡里不断地被驱逐出来。日军的小部队已陷于无法行动,而大部队则被困在铁路沿线的城市里。”让学生从这段文字中获取相关信息。这需要学生运用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结合相关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将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既能丰富课程资源,让历史课堂丰富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还给学生展示了两组数据:

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间,日军用于对敌后战场作战的兵力分别为:

1938年,54万人;

1939年,47万人;

1940年,46万人;

1941年,33.2万人;

1942年至1943年,35万人。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比例,分别为:

1938年,62%;

1939年,58%;

1940年,75%;

1941年,63%;

1942年至1943年,58%。

通过对这两组数据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敌后战场在抗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学生需要运用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将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在“敌后战场的抗战”这一子目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地理、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与历史学科知识相融合,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落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研学探究式

研学旅行凭借体验性和研究性并重的先天优势,在开放真实的研学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充分发掘当地历史资源,带领学生到研学点进行探究式学习。以笔者工作单位所在地区——广西为例,广西具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在广西开展历史研学活动,既能发挥广西历史资源的教育作用,又能丰富课程资源,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广西的历史资源非常丰富,包含历史事件资源、场所资源、精神文化资源等方面。

笔者在讲授抗日战争史内容时,曾与本校的“相思·科创”研学社共同组织班级学生赴昆仑关战役旧址开展研学活动。昆仑关战役旧址是全国规模最大、石质文物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抗战遗址纪念地之一。广西首家抗战专题博物馆——昆仑关战役旧址博物馆于2008年在此建成。1939年12月18日,中国军队在广西昆仑关歼灭日军5000余人。这是抗日战争期间继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后的又一重大胜利,是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攻坚战的胜利。带领学生到昆仑关战役旧址开展研学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课程资源,让学生从传统课堂走向新型课堂,获取知识的渠道由课本、课堂转向本土历史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引导学生爱家乡、爱祖国,进而自然而然地形成家国情怀。

带领学生参观昆仑关战役旧址博物馆,使学生通过讲解员的解说、模拟还原的场景、泛黄的照片、锈蚀的物件,感受到昆仑关战役的惨烈;带领学生来到昆仑关战役旧址的南牌坊,登上331级花岗岩石阶,走向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带领学生来到昆仑关战役旧址的纪战碑亭,给学生讲解其中的碑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抗日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笔者将抗日战争史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主题式研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真实情境中生成的问题,重新建构和深度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总之,“三新”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只有适应时代的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更新学生评价标准、充分运用多元化的课程资源,方能在历史教学、历史评价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朱峰.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抗日战争史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7):28-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宋腾飞.基于新版教科书的高中抗日战争史教学探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2.

[4] 唐演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5] 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6] 王兰.高中历史课“抗战史”教学研究:基于统编版与多版本历史教科书比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7] 杨云凯.新课标下的历史地图运用研究:以《中外历史纲要》“抗日战争”部分为中心[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21.

[8] 陈彤.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高中历史项目式研学活动实践探究:以“潮汕侨批”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20):8-10.

[9] 平源.研学旅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黑龙江省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10] 武婧.高中战争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11] 贾鹏磊.历史研学旅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平顶山地区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20.

[12] 张子其.高中历史研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以新建区某中学校本课程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2.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