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引领下读写融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4-08-21 00:00:00邓晓红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4年7期

[摘 要]文章提出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开展读写融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张,以教学实例阐述教师依托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语篇如何进行读写融合教学,以实现读写迁移、思维创新和学用相随,并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主题意义;读写融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9-0049-03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简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并以此整合学习内容,引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开展听、说、读、看、写等活动,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通过口头和书面等形式创造新的语篇。这些活动是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与写作曾被视为两项独立的教学活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语篇内涵与意义相联系,学生难以实现与文本、作者以及自己的多重对话。近年来,国内外不少语言学专家、教育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已经在重新思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并展开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笔者在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发现,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为教学内容进行读写融合教学实践的研究有限,新版教材将在全国广泛使用的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迫切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二、主题意义引领与读写融合教学

(一)主题意义引领

《课标》指出,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并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促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主题意义为引领是避免教学碎片化、重应试轻能力等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读写融合教学

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互依存的活动。读写融合的教学活动形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英文思维习惯。读写融合不同于单纯培养学生阅读或写作能力的传统英语教学,而是强调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根据《课标》的精神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引导学生更关注语篇特征和逻辑,提升学生的语篇意识和语用能力。这个语言学习、谋篇布局、迁移运用的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写作素养。

主题意义引领下读写融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倡导教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围绕一系列读写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并进行口语和书面写作输出,使阅读教学不仅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服务,而且使学生写作能力这一高阶语言能力得以同步提高。

三、主题意义引领下读写融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步骤

(一)以读输入,以写输出,实现读写迁移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一册Unit 2“Travelling around”中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主题为旅游,包含两个文本,一个是介绍秘鲁的百科全书,另一个是秘鲁旅游宣传手册。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学会识别不同的文体特征,概括文体特色;梳理文本信息,探究语言特点,模仿文本制作一个家乡旅游宣传手册。

【教学片段一】在探究旅游宣传手册的语言特色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文本,归纳出旅游宣传手册的特征,找出语篇中最具代表性的句式,然后进行仿写练习,如表1。

表1 句式仿写

[句式 课文原句 仿写句 inversion Especially amazing is the Incas' dry stone method of building. Especially amazing is its unique method of building the Wind and Rain Bridge. imperative sentence Spend four days...,admire...,enjoy... and go shopping... See the green view, taste the famous tea,and know about the Chinese tea culture in the wonderful Buyang Tea Plantations. ]

教师在仿写文本精彩句式的基础上,让学生生成一篇介绍家乡的文章,课后再添加图片等内容,制成海报展出并进行评比。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本语言知识有了足够的输入,再仿写输出。基于文本进行模仿,是高一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在模仿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知识迁移和创新,生成了新的作品。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其中的语言知识,抓住旅游宣传手册的语言特色,对阅读文本进行了创造性输出,实现了从语言学习到实践运用,最终达到知识迁移和创新。

(二)以读为始,以续为终,实现思维创新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三册Unit 2中Reading for Writing板块的语篇“The stone in the road”为例,教材设计此课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寓言故事,学写寓言故事书评。教师研读文本时发现,本课非常适合设计读后续写任务。文章为记叙文,语言简洁易懂,故事线和情感线比较清晰,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有利于读后续写主题的升华。教师用“5W1H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前七段,梳理完文本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后,设计如下读后续写任务。

【教学片段二】Activity 6:Continuation writing

Discuss in groups and draw a mind map of the plot of para.1. Finish the continuation writing of para.1.

para.1:The girl went home with the gold and showed it to her parents.

para.2:She soon searched the whole house for the missing gold.

学生在圈出her parents 和the missing gold两个新的信息点后,用思维导图构思出续写第一段的故事情节,在课堂上完成第一段的续写任务。

学生完成续写段落后,教师让学生拿自己的作品与课文的结尾进行比较并点评。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完成知识迁移和创新,也对“Morals and virtues”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探究和理解。完成续写任务后,学生利用教师设计的评价表格进行自评和他评,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三)以读促写,读写融合,实现学用相随

1. 读修辞手法,写精彩句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语篇,有很多语料是写作的绝好范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素材,创设真实情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一册Unit 3中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语篇“Living legends”中,有很多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在关于郎平的短文中,用了排比句As a player...As a coach...As a person....来描写郎平的成就。在赏析本段后,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情境:Your friend Jan will come to your hometown Liuzhou. Please write to show the beauty of Liuzhou,using parallelism.

S1:As an industrial city,Liuzhou leaves us many precious industrial heritages.As a multicultural area,Liuzhou has diverse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As a tourist destination,Liuzhou attracts numerous visitors at home and abroad.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一册Unit 4的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语篇中,“The earth didn’t sleep.”以及“Slowly,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均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教师带领学生赏析文本,并学习如何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读后环节中,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为:描述你经历或听说的一次灾难。不少学生很自如地使用了该修辞手法,示例如下。

S2:The heaviest rain ever visited the city of Liuzhou in 1997. The rain prevented people from working and sleeping for a couple of days.

S3:When night fell,the wind grew stronger and the freezing cold drove everyone indoors.Darkness ruled the whole village.

2. 读主题意义,写升华段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5 为“Working the land”,阅读文本为一篇介绍袁隆平的文章。在阅读文章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hat writing techniques does the writer use to show Yuan Longping's qualities?

学生小组讨论袁隆平的性格品质,探究其科学精神——modest,selfless,determined,devoted,ambitious,capable等,并学习写作技巧中contrast,parallelism,hyperbole等修辞手法。读后环节设置的写作任务为写一段颁奖词:Suppose you are the host of Medal of the Republic award ceremony. You are going to complete the award speech to Yuan Longping and read it out.

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学生完成了对本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和升华。

3. 读框架文风,写小短文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三册Unit 1 中Reading for Writing 板块的语篇“My amazing Naadam experience”是一篇游记,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归纳游记的要素和框架,梳理文章如何使用句式进行情感描写和活动描写,并进行操练,如表2。

在学会游记中描写节日的技巧后,教师让学生列出文章结构,创作一篇描写节日的游记。

阅读中渗透了写作的训练,课堂活动设计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使学生从学习理解到实践应用,最后以写作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生成了新的文本。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巩固,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读思课还是读写课,都不是单一地训练阅读或者写作技巧,而是读中有写、写前有读,读写融为一体。教师设计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以读输入,以写输出,实现读写迁移;以读为始,以读为终,实现思维创新。学生实现了从“学语言”到“用语言”的进阶,教学也实现了写作输出和读写迁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探究了主题意义,以写作为导向的输出,克服了学用分离的弊端,实现了输入性语言学习和产出性语言运用的有效结合,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在教授学生阅读技巧的同时,利用语篇中有利于训练写作的素材,挖掘单元主题意义,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输出。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刘书利.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活动对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3] 吕骏.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3(1):42-48.

[4] 晓艾,白宏太.我说,我唱,我快乐!:清华大学附小“英语教学一条龙”实验纪实[J].人民教育,2001(7):46-49.

[5] 袁汉邦,王卫华.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10):43-48.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