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对复杂情境、多种角度和开放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建构并运用多种文体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多文体写作思维能力;不断探索在真实写作任务、写作对象和写作环境下,开展系统性、序列化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的路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现实生活情境;高中多文体写作;思维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9-0001-05
一、现实生活情境下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现状
本文所论高中多文体写作,强调运用不同的文体围绕相应的社会或学习生活主题进行写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离不开现实生活情境,检验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实践也离不开现实生活情境。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对此进行了呼应,将情境引入材料内容。除此之外,多文体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课标中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涉及“交流、写作、表达”的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多文体写作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学生缺乏现实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经历,因而在写作时往往无法理解题目中的情境设定,以致表达不得体、不适宜,或选材无现实生活依据。还有部分学生文体意识不强,缺乏对写作任务的思考与感悟,思维固化或浅表化。
当前写作教学还是以单一文体的写作指导为主,多文体写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使有部分教师做了尝试,但没有明确规划高中三年的文体知识传授目标、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多文体写作训练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
可见,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有必要结合课标、教材、高考评价体系等进行重构,增强系统性、序列性。
二、现实生活情境下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的开展依据
开展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必须基于课标精神,立足现实生活体验,围绕学生在不同学段接触到的不同现实情境。具体如下。
课标在“学业质量水平”的“质量描述”中,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分为五个水平层级,其中每一个层级都有涉及写作能力的内容。笔者将其整理如下(见表1)。
在不同学段开展的写作实践,必须遵循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按写作能力质量层级逐步推进,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体现写作教学的逻辑性、系统性、序列性,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提出,情境是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的载体,并将情境分为两类:生活实践情境与学习探索情境。其还指出,基于情境的复杂程度,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情境活动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是简单的情境活动,第二层是复杂的情境活动。情境和情境活动不同,命题要求便不同,考查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层级也就不同。笔者参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归纳了基于情境和情境活动的命题要求(见表2)。
综上所述,依托现实生活情境,系统性地开展多文体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并运用多文体进行多样化、个性化的表达,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
三、现实生活情境下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的实施路径
基于高中写作教学现状和教学的基本规律,笔者对真实写作任务、写作对象和写作环境下的系统性、序列化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展开研究。笔者依托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时政热点等创设现实生活情境(由单一情境到复杂情境),开展系列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从片段式信息(应用文)写作训练入手到全文写作训练,从记叙文写作到议论文写作,体现写作的逻辑性、系统性、序列性,从而使学生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见图1)。
通过多年多文体写作训练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构建了现实生活情境下的高中多文体写作序列化教学实践体系,以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基本思维能力。表3、表4、表5分别展示高中各年级的作文基本思维能力要求。
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遵循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逐步推进。高一是高中写作思维训练的起始年级,主要开展片段式信息(应用文)写作训练、记叙文写作训练,着重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要求学生在表达时,做到观点明确、内容完整、结构清晰、判断合理、有一定逻辑性。
高二是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理性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重点开展应用文写作训练和议论文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围绕核心话题或中心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构建作文基本结构框架,并展开多角度论述;将写作训练与“红枫校园文化”这一活动相结合,增强写作的实践性,丰富写作训练的形式。
高三阶段需连接当下热点社会问题、时代风向,将多文体写作训练与不同应用情境相结合,增强写作训练的综合性,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到构思严谨、逻辑严密,体现思维的思辨性、批判性、创新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红枫校园文化”活动,为不同现实生活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依据。笔者参照“基于情境和情境活动的命题要求”表和“写作能力质量描述归类”表,围绕“红枫校园文化”活动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开展统摄高一至高三的多文体写作训练,逐层级促进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提升。下面展示部分实例加以说明(见表6、表7、表8)。
高一年级主要开展片段式信息(应用文)写作训练以及记叙文写作训练。教师宜采用灵活的方式对相应文体的功能、写作格式、基本内容、语言表达要求等进行讲解,以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相应文体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写作格式、内容等,培养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高二年级主要基于学生的生活情境由易到难地开展应用文、议论文写作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确议论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要求。这样的写作训练能突破应试情境,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理性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促使学生在正确思想观念的引领下,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或技能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性问题。
高三年级侧重复杂情境下的多文体写作训练。较之高一、高二年级,高三年级的写作训练更注重结合“红枫校园文化”活动创设的生活情境、社会情境等,以“校园+时代”的复杂情境,丰富写作内容和写作文体,在真实的写作任务、写作对象和写作环境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文体、语体进行写作,让学生学会多样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而有效提升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并提高在开放性的复杂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课标、教材、高考评价体系的引导下,立足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基本规律,开展基于现实生活情境的高中多文体写作训练,是激发学生真实情感和体悟,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 彭俊姣.“真写作路径”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建议[J].语文教学通讯,2020(10):61-64.
[4] 张琼,胡炳仙.知识的情境性与情境化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6):26-32.
[5] 张春华.走向真实情境的写作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20(8):31-39.
[6] 荣维东.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实施新写作评价:关于高中写作学业质量评价的解读与思考[J].语文建设,2018(31):13-18.
[7] 丁华芳,王玉强.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新要求[J].语文教学通讯,2019(4):49-52.
[8] 白北辰.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七年级写作能力培养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9] 张蕾,刘聪.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基于SEC模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12):56-64.
[10] 李卫华,高燕.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命题的情境化趋势及教学启示:以2019年镇江市中考地理卷第36题为例[J].地理教学,2021(5):61-63.
[11] 唐修亮.站在标准之上“跬而望矣”:浅谈高考试题评价标准与期盼[J].七彩语文,2021(16):69-73.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