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美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潮州音乐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潮州音乐渗透到当地高职美育教育中,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潮州文化,提升音乐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塑造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将简要阐述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探究在新时代下潮州音乐在当地高职院校美育教育中的渗透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 潮州音乐 教学实践 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10-0105-0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美育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仍是其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注重美育教育,挖掘地方音乐文化,将潮州音乐引入当地美育教学中。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心灵美和行为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道德修养,还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促进潮州音乐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一、潮州音乐融入当地高职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潮州音乐作为地方音乐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当地高职美育教育中引入潮州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家乡的文化,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在当地美育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对潮州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宣传和弘扬潮州音乐文化,让学生感受潮州音乐文化的美,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增强文化传承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传统思想是潮州音乐文化的核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地高职院校美育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利用潮州音乐文化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学习和欣赏潮州音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对传统音乐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了解潮州音乐的历史和发展,学生逐渐喜欢并热爱潮州音乐,将生活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自身对音乐和美德的认识,进而对真善美的事物产生更高的追求与向往。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潮州音乐教学,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了解潮州音乐文化,从而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
(三)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潮州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演奏技巧,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在当地高职美育教育中,通过潮州音乐的教学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此外,潮州音乐的学习还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增强艺术修养,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潮州音乐在当地高职院校美育教育中的渗透现状
(一)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在当前的当地高职美育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习惯于采用专业的音乐知识来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去对作品进行分析。然而,高职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审美能力,而不是成为专业的音乐评审工作者。因此,教学应该更多地去突出其中包含的美好因素。但实际上,高职院校的音乐鉴赏教学方式显然与这一目标存在背离,不但无法取得比较好的教学结果,而且还使学生逐渐失去对音乐的向往与热情,打击学生音乐欣赏的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不够系统化
很多当地高职院校虽然都会将潮州音乐作为学生选修的内容,但是重视程度较低,这对于学生的系统性学习极为不利。在课堂上,很多教师只是选择性地对一些内容进行讲解,以至于学生无法很好地感悟到音乐中包含的美感,这对于一些本身音乐知识就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要想通过这种不够系统化的音乐鉴赏教学来提升音乐素养,实现美育教育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同时,许多当地高职院校的音乐鉴赏没有为学生准备专门的教材,潮州音乐教学相关内容需要教师自己去安排设计,并寻找相对应的教学素材。
(三)教学结构有待完善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中,许多学校对美育课程缺乏系统的设置,虽然开设了艺术理论课教学,但对实践性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课程衔接不全面,内容设置单一,课程比例也不科学。如当地高职院校潮州音乐教学以理论为主,教学通常只是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赏析等活动,忽视了实践应用性教学。虽然这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潮州文化,但由于学生美学和文学功底有限,艺术素养不高,因此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四)师资力量薄弱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虽然美育教育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在美育师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的审美素养有待提升;在美育教学中,往往重复性地讲解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美学文化、美学现象,缺乏个性化的观念和理念;教师的审美素养没有与时俱进,对学生的引导性较弱。同时,当地学校对美育教师的认定范围较为局限,认为艺术类教师就是美育教师。在开设潮州音乐课教学时,学校往往让艺术类教师担任,而没有招聘专业的人员。由于教师自身素养有限,所输出的教学体系滞后,这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潮州音乐在高职院校美育教育中的渗透路径
(一)开设美育课程,优化课程设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地高职院校音乐美育教学在传承潮州音乐文化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地高职院校必须统筹各类资源,将潮州音乐渗透到美育中,精心构建科学、完备的美育教育体系,而这也是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不仅仅是美育教师的任务,也应该是学院全体教师以及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的任务。学院高层必须做好美育教育的顶层设计,把美育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实现多领域协同。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教学单位等多部门应协同合作,共同做好美育教育目标的设定、美育课程的开发、美育课程的组织实施、美育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美育教育成效的评价工作,构建科学、完备的美育教育体系。教务处应与美育教师一起,深入探讨,广泛调研,根据国家对高校美育教育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美育教育的目标;立足本校学情及学院和区域内各类美育资源,积极开发美育课程;学生处和团委会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同时,学院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建设,渗透美育思想,使美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另外,为了有效实施美育,高职院校需要优化美育课程设置。第一,当地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设计针对性的音乐课程。这些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艺术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艺术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第二,当地学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美育选修课程,如开设潮州音乐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兴趣和需求。最后,当地学校还可以与艺术院校或文化机构合作,提供更丰富的潮州音乐资源和学习机会,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艺术交流平台。
具体而言,首先,可以将传统潮州音乐融入当地现代音乐教学中,打破传统框架,创建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开设专门的美育课程,将潮州音乐融入美育,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融合多课程知识,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发扬自身的个性特点。例如,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开设了《潮州弦诗传习团实践》《潮州大锣鼓乐团实践》《潮州歌曲艺术团》等实践课程,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其次,开展跨学科合作项目,结合其他学科,如文学、舞蹈等,与潮州音乐结合,进行创新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互动应用等,设计创新性的潮州音乐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再次,组织丰富多样的潮州音乐活动和比赛,鼓励学生创作、表演潮州音乐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通过这些创新实践,可以促进学生对潮州音乐的认识与理解,提升潮州音乐文化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最后,还可以以新媒体为桥梁开展潮州音乐教学,如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社会资源,在公众号、官网中宣传美育教育等。
(二)设立美育基地,组织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
当地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设置美育课程,如设置美育选修课程,提高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将美育与潮州音乐进行统筹规划,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让学生理解潮州音乐,学习潮州音乐中的音乐知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
首先,要加强潮州音乐教育,将潮州音乐纳入学校课程,并组织丰富多样的潮州音乐活动,建立专业的潮州音乐团体和传承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和传承人才;加强对传统音乐的研究和记录工作,保护和传承潮州音乐的文化遗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推广传统音乐文化,鼓励民众参与潮州音乐活动,提升对潮州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潮州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推动潮州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与发展。通过综合利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潮州音乐文化的传承效果,促进潮州音乐文化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实现传承与发展并重。
其次,当地学院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建设,渗透潮州音乐文化,实现美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设主题讲座,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通过讲座的形式,可以让学生了解潮州音乐,加强学生对潮州音乐的认同感。对此,教师可以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开展音乐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潮州音乐,进行艺术鉴赏和创作。这样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心灵美和行为美,明白美育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对美育的认识。例如,我校民乐团在阳江市阳东区第二中学开展了一场美育进校园之“盛世民风 奏响国韵”音乐会。音乐会在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中拉开序幕,潮州弦诗乐《柳青娘》、潮筝《月儿高》等经典曲目接连上演。此次美育活动,不仅让学生在身体上得到锻炼、美感得以塑造,更让学生感受到了优秀的岭南传统艺术与文化,加深了对本地区文化的理解与自信。
最后,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设立美育基地,以实现校内校外基地共同育人的目的。例如:我校音乐与舞蹈学院的民乐团师生先后赴越秀区五羊小学、韶关市张九龄纪念中学和始兴县实验小学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之“广艺民韵,古乐飘香”音乐会,为现场师生带来一场民族音乐的听觉盛宴。同时,还可通过网课及讲座等形式普及美育教育;通过专项兴趣课程、艺术鉴赏交流会等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专门的指导,实现全面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音乐素养
潮州音乐文化在当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入和渗透,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既要加强对潮州音乐文化的认知和关注,还要打破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着重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欲望,这样才能在改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优化教学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
其一,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向学习者详细讲解潮州音乐文化的诞生以及民俗故事,借助趣味性故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例如,教育者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强化对音频、视频与图片的有机融合,向学习者全方位展示潮州音乐文化的魅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习者近距离接触潮州音乐文化,并感知其韵律。
其二,在推动教学发展时,教育者可加强对时代特色的综合考量,既要增强学习者对潮州音乐文化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又要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基于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认知相关潮州音乐文化。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需加强自主学习,不断完善知识架构,也需要在音乐理论和创作方面提升个人能力,为学习者树立良好榜样,从而鼓励学习者在汲取相关音乐知识的同时,提升音乐素养。例如,在当地潮州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潮州音乐的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美育活动;基于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促进潮州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了解潮州音乐的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体验,感知作品的内涵,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从多角度、多层次感知美、创造美,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开展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审美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学会鉴赏美以及创新创造美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优势。潮州音乐教育在高职学生的美育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鉴赏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学习中,专业教师会讲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意义、思想感情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音乐作品,体会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提升鉴赏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当地许多高职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潮州音乐相关内容时,习惯于将已经成型的作品播放出来供学生赏析,但其实音乐鉴赏的教学还可以更加自由一些。教师完全可以只借助一些简单的旋律,以及其他与音乐相关的元素来对音乐进行大胆创造,这是对音乐作品更高阶的赏析。它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更熟悉、对音乐中的情感与信息体悟得更准确,还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的创造力变得更强,这也是学生美育教育所想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好的发挥,而且也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更加深入,其关于美的创造能力也因此逐渐形成。音乐作为艺术的载体,蕴含着真善美的内涵。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想要表达的美与善,从而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透过音乐本身的学科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达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音乐素养。当地高职院校学生的潮州音乐教育内容包括经典音乐作品赏析,同时学习音乐知识,感受艺术氛围。由于不同的音乐风格会引发学生不同的兴趣,因此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学生能够接受且内容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使得最终呈现出来的音乐作品能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
(五)渗透潮州音乐文化,弘扬民族音乐
潮州音乐文化在当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潮州音乐文化是当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传承潮州音乐,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音乐艺术特点和传统文化,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潮州音乐文化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学习潮州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和表演技巧,还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全面发展。潮州音乐文化与当代音乐教育的创新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在潮州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鉴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中很多都蕴含着真善美的东西,学生在进行音乐作品鉴赏时能够逐渐培养更强的辨别能力,进而形成更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更具责任感。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事物有更高的追求,使学生在感受生活中的真实之美的同时,在成长过程中也对美有更高的追求与向往。通过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学生能够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作品,展示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创新能力。此外,潮州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对音乐行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地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通过学习和传承潮州音乐,可以为国家的音乐事业作出贡献。
同时,潮州音乐文化传承面临着一些难点与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潮州音乐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其传统的音乐形式、演奏技巧和曲调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潮州音乐的兴趣逐渐减弱,导致传承人数日益减少。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传承机构和专业人才,限制了潮州音乐传承的深度和广度。潮州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民族音乐凝聚着民族情感与民族智慧,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追求。潮州音乐文化传承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通过深入了解和传承民族音乐,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有助于培养和加强民族身份认同,推动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的交流。潮州音乐文化的传承对于培养优秀艺术人才至关重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年轻人面临着跨文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潮州音乐文化的传承可以提供一个宝贵的机会,用于培养具有深厚传统基础并具备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这些人才将能够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为国家和民族音乐事业的繁荣作出贡献。
(六)强化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美育素养
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音乐的内容、载体、呈现方式等都在变得越来越丰富。教师作为教导引领学生的先行者,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应该不断丰富自身的音乐素养,提升在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世界,让学生明白音乐中真正包含的美的元素,并真正感受到音乐之美。提升教师的美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是高职院校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美育相关培训。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和授课,为教师提供最新的美育理论和实践经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艺术指导和教学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艺术知识和技巧。因此,当地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美育教师的培养和选拔,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机会,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的艺术素养和教学能力。
其次,推动教师参与美育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当地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研究课题或项目,鼓励教师在美育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撰写论文、发表文章等方式,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美育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美育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对教师的美育教学进行评估,激励教师不断提高美育教学能力。评估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教学设计的创新性、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艺术表现等。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奖励评选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最后,当地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美育工作的支持和投入,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设施。例如,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虚拟实境设备等,为教师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同时,还可以与艺术院校进行合作,共享师资和教学资源,推动美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互相观摩和交流,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团队建设活动,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享,进一步提升教师美育素养和教学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其教育重心逐渐由智育向综合素质教育方向转变。美育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因此当地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美育的重视,将潮州音乐文化融入美育教学中。在培养知识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当地高职院校应着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将美育融入教育活动中。针对当前美育工作中的问题,当地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创新美育路径,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楼栋梁.地域文化视域中的高职教育美育育人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02):159-163.
[2]田慧霞.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美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01):37-40.
[3]段笔耕,汤琳娜,金心亦.非遗融入高职院校美育实践探索[J].新美域,2024(02):133-135.
[4]郑先斌,梁玥.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建构路径探析[J].大众文艺,2024(03):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