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物品从诞生之初便注定走向灭亡,现代工业制品大多数是这样的存在;有的物品则会被人们挑出,赋予其特定的情感与含义,然后常伴左右,被细细珍藏。人赋予物品的属性会随着时间改变。一个人长大后在角落中偶然发现儿时随意丢弃的玩具,这个玩具或许会变为珍藏——其实物品本身没有变,而是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当我们把某些物品纳入收藏的范畴,大概就自然地认为它们会陪伴我们,永远不会丢失。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物品的丢失与易主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在人活着的时候,越珍视的物品,因为把玩或移动,就越有可能丢失、损毁;不看重的东西,因为被丢弃到角落中反而一直存在。
乡村曾经有这样的习俗——将一个人生前常用的物品焚毁。也许是为了祭奠,也许是为了吉利,总之,那个人曾经珍藏的东西顷刻化为灰烬。当然,有些物品会被特意嘱咐传给后代,更多的物品会被家人卖给废品站或丢弃。前者无疑是幸运的,后者则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化为云烟。由此推知,物品的长存其实不是一件用心就可以做到的事,而是要种种机缘巧合和历史必然互相配合方能得以完成。所以南非洞穴中被祖先加工的鲍鱼壳可以进入今天的博物馆,而现在你说要珍藏一辈子的物品可能在下一秒丢失。
人们为什么会对物品产生感情?在今天的时代,当然不是因为相信它们有神秘力量而将其供奉,而是因为物中凝结了人的感情。当一件先辈使用过的布满灰尘的旧物被后人偶然发现,后人会想起旧日亲人在一起的温情脉脉的时光,也会对人世间的斗转星移感到惊艳。当一个人年老后打开学生时代使用过的笔记本,也会对自己的成长发出嗟叹。当一件曾经被陌生人珍藏已久的物品偶然流转到你的手中,你也会对另一段人生感到好奇。
物中蕴含的所有感情,都是人的感情。为何古希腊会制造出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那也是人对认知自我的欲望与渴求。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对物珍视无比的人,往往也是一个恋旧的、珍视情感本身的人。
我们透过物品可以看到什么?不同时代的人会创造不同的物品:我们通过远古的遗物了解到曾经或辉煌或衰颓的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会创造不同的物品:透过那些风格迥异的艺术品,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同是基于社会实践却在具体形式上多姿多彩的生活。物品本身可以代表人、时代和文明。当某一个人逝去,某一个时代的踪迹无处可寻,某一个文明已经悄然失落,偶然流传下来的物品就是他们存在过的最好的证据。
正如三毛在《我的宝贝》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希望把一生中所见的、所珍视的物品或多或少地记录下来。也许它们在有的人眼里不值一提,当然也不能上升到象征一种文明的高度,但它们同样是人们曾经的或现在的珍藏,记录了某一段精彩的人生,记录了某一段普通人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