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般人来说,情书应该是最投合天性的写作形式,也许此时的写作才是最有效的。在大学里,我面对的是一群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对情书充满了美好想象,把火般的热情倾注在华美的句子里,仿佛每一个字都在发烫。于我而言,看情书的过程中恍惚觉得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已经很好了……来看一看吧!
“你没有早到,也没有晚到,一切都来得刚刚好。很庆幸认识你,很高兴我喜欢的那个人也是你,都是刚刚好。也许我还没有资格走进你心里,陪伴在你左右,但我想告诉你:喜欢是我的权利,追求是我的自由。当你回头的时候,我会一直在你身后,因为,我在。”
“喜欢和你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一起手牵着手在马路上漫无目的地散步,在电影院一边看电影一边偷看你好看的侧脸。吃饭的时候故意夹给你讨厌的胡萝卜,看你一边嫌弃着一边无奈地吃掉。快到期末的时候,你拉着我到图书馆,给我补课,还时不时送我一些让人看不懂用意的礼物……我一直觉得我是个幸运的人,在最美的年纪遇到最好的你。”
“你走了,我不留你。你来了,我冒着大风大雨也去接你。还记得上次我们共看的一本书上有一段话:‘对待一个喜爱的事物,就要给它自由,如果放飞后,不再回来,那你永远也未曾拥有。若放飞后又回来,那才是真正拥有过的。’很抱歉每一次写信都不曾说我想你,但只要你来,我都在。”
“你回眸一笑,仿佛陨石坠落星空,刻在我的心上,久久不能释然。那一见如故,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像鲸鱼潜于九万八千里深海,乐此不疲。若你能为我一笑,我必倾尽一生守护。我喜欢你,从一而终。余生请多多指教。”
“天晴了,阳光给万物镀上金光,树枝开始抽条,青草钻出泥土,不知名的小虫背负着金光爬行……我想拍下这世间最美好的景色寄给你,转过身撞入你的眼眸,却发现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就是你。”
“你在的城市下雨了。倘若思念能汇成一条河,那我一定乘舟而来。我希望你在这场席卷整座城市的暴雨中,独自撑伞,好让我的出现像是与你不期而遇。”
“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我还是很喜欢你,从一而终,认真且。”
“你说你的相貌平平,惊艳不了任何一个人的青春年少。你不知道的是,低下头安静写字的你很美,扬起脸微微笑的你很美,扎着高高马尾辫的你也很美……你说你实在普普通通,惊艳不了任何人的岁月,你不知道的是,你一出现,便惊艳了我整整18年。你不知道的事,多的是。(给自己的一封情书)”
……
请原谅我抄录了这么多,这是做老师的不得不然。这些情书样本里,绝大部分是认真写作的结果呈现,但仍有人还是本能地去借鉴甚至直接复制,接地气的少,抒情的多,不过不能苛责罢了。
本来谁也没有规定情书该如何写。假如你写作的对象是一个长长久久的人,假如你又生活在民国时期,没有发达的通信工具,只能简简单单地写信,那可得好好想想情书该怎么写了。若每一封都是华丽辞藻、甜言蜜语,我想很难一封一封写下去。
情书去掉那些美好的想象,正儿八经写起来,还是得有日常气、烟火气——假设若干年后的我们有机会读到这样的情书样本,想必会饶有兴致。手边的《朱生豪书信全编》就给我很好的阅读体验。朱生豪的这几百封信有很大一部分是写给未婚妻宋清如的,短则一句话,长则数千字。信里面谈学问,谈八卦,谈生活,谈工作,谈自家心情,完全可以窥见一个活泼的灵魂在跃动。真实、敏感、傲气、勤奋、才气过人,执着甚至偏执,又不乏幽默可爱,这就是朱生豪。
比如看到这里,我真的忍不住笑了:
“心烦得要死,可是不再见你一面而死,又有些不甘心。
“昨夜梦见汉高祖,他要我把《史记》译为英文,费了整天工夫,我把《史记菁华录》上的《项羽本纪》译完,最后一段译不出,我便对他说可以不用译。我告诉他两句诗句,他大为得意,连忙召集群臣,大开宴会,席上把这两句诗念了出来,说是自己做的(‘年年老我春光里,片片花飞是异乡’),大家一齐喝彩。我说:‘陛下,你忘了,这两句诗是我告诉你的。’他恼羞成怒,便把我的手指头都斫去了。”
正常的情感,恐怕就是柔和而不失趣味。人类发明情书宣泄心情真是伟大之举。这种写作本来就是毫无倚靠的,只是,在最见真淳趣味的情书里,在很多学生交上来的样本里,我却看到了套路。可惜可惜!
朱生豪,中国著名翻译家,1912年生于浙江嘉兴,1944年因病早逝。
有人说,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了,而朱生豪短短的一生却做好了两件事:一件是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另一件是对妻子宋清如始终如一的爱。
1936年春,朱生豪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方便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四类编排,自成体系。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的人之一,是“播莎翁文明之火的普罗米修斯”。
他与妻子宋清如相识于大学的最后一年。1933年,大学毕业后,两人便开始了将近十年的通信和苦恋,写下了数百封纸短情长的书信。其中一句“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流传至今,是许多年轻人常常借用的经典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