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打在我的脸上,像一根针,刺入肌肤,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我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我独自对着茫茫夜色,看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多了一位老人。
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事。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大概不会待得太久。
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他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渐渐对这位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孩子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又或者,他是我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位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风雪愈紧了。
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本文被选作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阅读材料,原题《雪夜的老人》)
我一直以为,一篇好的小说,应该是有意思和有意义的综合体。小说的意思,我的理解是,小说的故事要有趣、好玩、引人入胜,能够给人阅读的快感,带来审美的愉悦。小说的意义,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它强调的是,小说在给人带来阅读兴趣的同时,如果还能给读者一点启发,给读者一点心灵的触动,告诉读者一些人生、生活的哲理,那就更好了。
我不敢夸谈这篇小说做到了有意思、有意义,但我想说的是,在这篇文章的写作中,我是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有意思体现在哪里?
作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怎么让故事抓住读者的眼睛。后来,思来想去,我觉得隐瞒老人的身份,而去增加一点“合情合理”的推测和猜想,最后,再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揭开谜底,这大概是唯一可行的路径。如果我一上来就说“对面的公园长椅上坐了一位拾荒老人”,那这句话将是毁灭性的,文章将瞬间变得让人读之味同嚼蜡,趣味索然。
经过这样一番艺术处理,埋好伏笔,巧制烟雾,等到谜底最后揭开时——“这是一位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故事的冲击力和张力,一下迸发出来,给人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和快感。
最有意思也是我最得意的地方便是,在我揭开老人的真实身份之前,你几乎猜不到老人是谁。
有意义又体现在哪里?
一篇小说,如果仅仅只是好玩,文字游戏玩得风生水起,而不能给读者留下一点什么,那也很难说是一种成功。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或者说前面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比较沉重的,都是“我”多次创业失败的苦痛。但在文章的结尾处,随着老人真实身份的揭开,老人直面生活时的坚韧、倔强和执着,带来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直击人的内心和灵魂,让人战栗。“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这便是我想告诉读者的意义。
我曾经很喜欢余华和杰克·伦敦,余华的《活着》、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都曾给过我深深的震撼。生命,大概总是在不断挣扎、求存的过程中,方能获得意义与力量。
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有意义,并不等于那种心灵鸡汤、耳提面命式的说教,这令人厌烦。我把自己的思想、感受,生活的哲理、智慧,通通融入故事里,至于你能从中看到怎样的世界、得到怎样的启发,那就全看个人了。
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意思和意义的综合体,这也将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如果阅读这篇文章的同学,也能从中得到一点阅读的愉悦,再获得一点写作的启发,我想,我的这篇创作谈也就成功了。
本期热点作家
叶骑,真名张思,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毕业;作品见于《小说选刊》《北京文学》《青年文摘》《意林》《湖南文学》《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文章被选作重庆市、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阅读材料,有作品入选《2016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2022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等,著有小小说集《旧瓶新酒录》;曾获香港第四十三届青年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