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里可能也有一个孔子。
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孔子。这个孔子,很多时候特别谦逊。但就是这么一个谦逊的人,曾经说出一句特别骄傲自负的话。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好学罢了。”真是谦逊之至,又是自信之至!而我以为,这只是一种生命性情的自然流露,是“学而时习之”所获致的愉悦之情不可遏止的呈现。当然,学习所能带来的最高级的快乐和享受,还在于经由学习,人超越了自己世俗的一面,甚至超越了肉身的局限。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应该说,形容自己的老师,尤其是孔子这样的老师,对子路而言,很有些难度。孔子的弟子里面,大概只有颜回说得比较到位。只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样的描绘似乎太玄妙了,远不如孔子的“自我评价”平实真切。忘记吃饭,我们一般人可能偶尔也能体会得到,乐以忘忧,就很有些难度了。“不知老之将至”,则显见人的精神生命已然摆脱了肉体的牵累。
对此,钱穆先生在《孔子传》里有一番十分动情的描述:其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实已道出了其毕生志学好学,遑遑汲汲,志道乐道,矻矻孳孳,一番诚挚追求永无懈怠之心情。其生命,其年岁,其人,即全在其志学好学志道乐道之无尽向往无尽追求中。
确是如此,一个已经六十多岁的人,怎么能学得好像自己永远不会死一样呢?这大概也是超越死亡恐惧的绝佳途径吧。
孔子在他的另一段自述里,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学习者的经典人生轨迹。当然,这轨迹绝不是什么外在的显赫成就,而是内心精神状态的呈现——这样的状态,自然也与学习密切相关。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即使孔子的人生因为时间的久远,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但有这么一句对自我人生的高度概括提炼,就让我们轻易可以想见一个活生生的孔子,一个极度美善的人生范本,并被深深吸引。因此,我们应该庆幸,孔子的寿命足够长,他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又完整的慧性人生的参照。
一段经由“好学”而成就的人生,一个近乎纯粹的生命范本,又是如何去学习的呢?孔子的学习秘诀是什么?其实,就摆在整部《论语》最显眼的地方,全篇的第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这三句话,可能有很多种理解。我在接触了佐藤学关于学习的“三位一体论”之后,觉得与这三句话有极大的暗合之处。所谓学习,就是跟客观世界的交往与对话,跟他人的交往与对话,跟自身的交往与对话。就是说,学习是“构筑世界”“构筑伙伴”“构筑自身”的实践。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就是与世界的交往,一种构筑世界的实践行为。孔子的学习,透着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现实关怀。他晚年还周游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正是这样一种精神的体现。“有朋自远方来”,是与他人的交往和对话,一种构筑伙伴关系的实践。而在孔子那里,更多地体现为他对教学的热情,那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更应该有“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一面。孔子正是从与学生的交往和对话中,不断获得学习的领悟。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我现在可以和你谈谈《诗经》了,告诉你已知的知识,你就能理解还没说到的知识了。可与言,即可与我言,就是说,我已经把你当成学习的伙伴了。还有一处——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启发我的人是商啊,从此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这简直是因为获得了一个谈论《诗经》的好伙伴而惊喜啊!我认为,孔子的教学热情,一方面是因为“传道”,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只有在教学中建立起来的“学习共同体”中才能“得道”——这正是教学相长的真意。
所谓“人不知而不愠”,这话应该是对自己说的,是与自己的交往与对话。而与自己对话,就是在以反思的方式来“构筑自身”。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就是要不断地在外在世界和内心之间寻求平衡。如果“人不知”,别人不理解你,该怎么办呢?那么你就要“自知”,认识你自己。
我记得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假若做了什么不对的事,让上天厌弃我吧!让上天厌弃我吧!”因为孔子去见了南子这样一个“美而淫”的女人,子路竟逼得自己的老师要对天发誓。可见,别人不了解自己是很正常的。那么,当被别人误会的时候,我们又怎么办呢?孔子似乎在对天发誓,因为“天知道”。孔子做了特别的事情,肯定有自己的理由。但是,“自知”不一定能让“人知”,所以,只有不解释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并不能因此而生气,一生气,就说明你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意义所在,还会被他人误解。
不管后人如何看待孔子,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最懂学习也最善于言说学习的人。佐藤学在《教师花传书》中说,“具有创造性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会生动地言说关于学习的真实经验”,今日教师的角色,要从“教的专家”转型为“学的专家”,因为,教师的人生,是持续学习的人生。
那么,古往今来,在持续学习这一件事上,有谁比孔子做得更好呢?那么,在这一点上来说,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实是名副其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