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从来不骗人

2024-08-20 00:00:00张鑫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4年8期

虽然早已长大成人,但现在的我依然偏爱阅读童话故事。

每当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我就愿意翻开《丑小鸭》,无数次重温小鸭子变成白天鹅的时刻,那些生活中的不如意,竟在不知不觉间,缓慢消散了。每当迷茫于未来的时候,我愿意再读一读《海的女儿》,因为小美人鱼的故事让我明白,所有的选择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要谨慎地面对未来。每当妄想不劳而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以此遏制自己的贪念。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甚至会渴望自己能拥有一个阿拉丁神灯——灯神啊灯神,快出来吧,我早就想好我的三个愿望了,我保证我的第一个愿望不是要求再来三个愿望……

可每当我翻开这些故事时,总会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童话多幼稚啊,那是拿来骗小孩子的。”从理论上讲,童话确实是作家们从孩童的视角出发创作出来的故事,但要说童话仅仅是骗骗小孩子的东西,那未免有些狭隘了。

童话的主要创作手法就是想象。而我们人类对世界最初的很多认知,恰恰就是从想象开始的。早期的人类,并不像如今一样能从容应对自然的挑战,所以,那些怒吼的风、狂飙的河、瓢泼的雨、熊熊的火,无一不是人类存活的坎儿。聪明的人类开始用故事安慰自己,风是婆婆,河有河神,雨是天空掉眼泪了,火是跳舞的精灵。这些小小的故事,熨帖着那时在多变的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的弱小人类的心灵。

刘慈欣的故事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地球人问外星人,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我们这个星球的?外星人回答,从你们第一次仰望星空开始。因为对星空的好奇与想象,人类从地穴中走出,开启了对宇宙的探索。因为对天空的想象,人类从大地上起飞,发明了飞机和宇宙飞船。因为对时间的想象,人类创造出了历史和物理,一面记录过去,一面眺望未来。

想象有着这样强大的力量,怎能说成是在骗人而已?

从寓意上讲,童话在幼稚的外衣下,暗藏着许多意味深长的东西。

没有一篇童话故事只是想让人们相信石头里能蹦出一只猴子,也没有一篇童话故事仅仅是为了让人们相信小猪会盖房子。幼稚是童话温柔的外表,童话的内核可一点也不幼稚。

童话的世界里,生活的准则变得更加简单,事情的因果变得更加明确。善良的总会得到帮助,邪恶的总会得到惩罚;正确的即使被误解也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错误的即使一时得意也总有垂头丧气的时候。白雪公主经受了重重磨难,但我们都知道,她总会打败邪恶的皇后,和王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替皇帝做新衣的骗子虽然一时得到奖赏,但当谎言被识破,他们也不得不仓皇逃跑。

如果现实世界的生活也这么简单,付出的总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善良的人总会过着幸福的生活,那该多好啊!乍一看,童话不过是幻想的集合,但这个美好的幻想世界暗含的准则,何尝不是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遍寻而不得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童话都有着不同的寓意。仔细读读,我们会发现,童话的内核不过是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准则,若是连这些都不相信,那我们还能相信些什么?

从情感上讲,童话是孩童们的游乐园,是大人们的避风港。

《功夫熊猫》的故事吸引的可不只是小孩子,多少大人也愿意坐到电影院里欣赏。谁不知道熊猫不会功夫?可这个故事吸引我们的地方正是在于,那个武侠的世界,熊猫飞檐走壁,螳螂一夫当关……对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着迷的也不仅仅是青少年,哪个大人在看到干净趁手的小木棍的时候,能忍住不捡起木棍挥上两下,嘴里再念叨几句咒语?谁都知道一根木棍变不出魔法,但当我们捡起它的时候,脱下的是厚厚的伪装,放下的是一天的疲惫。

童话面前,人人平等!

大人不过是长大的孩子,所以,人人都有相信童话的权利。童话赋予万物以灵性。美好的童话可以让我们短暂地逃离冰冷的现实,可以为我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带我们飞抵现实无法触及的角落。童话里的我们可以无条件地享受父母的宠爱,可以随时释放自己的情绪,可以永远对未来充满憧憬。这样的世界谁不爱呢?

如今的我依然偏执地认为,童话都不是骗人的。

冰冷的寒冬不过是雪姑娘对春先生的等待,每一朵浪花都是海的女儿对爱的呼唤,每个女孩都是流落凡间的公主……与其冷眼旁观这个世界,不如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归根结底,童话不过是人类对世界的别样理解。因此,如果世界是真实的,那么,童话就从来不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