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脚下厚土

2024-08-20 00:00:00罗丝丹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4年8期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你把山村的孩子们送上最绚丽的舞台,你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离开。”

这是写给“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邓小岚老人的颁奖词。她1943年出生于河北省阜平县,是“吃着阜平老乡的奶长大的”。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1999年退休后,她离开北京,踏上了一条漫长的返乡路,回到阜平县马兰村住下来,默默为村里做事——翻建学校,修路种树,救助贫困学生,发展旅游等。

她还为马兰小学捐献了小提琴、手风琴等乐器,义务为学生们上课,教他们音乐和绘画。山花烂漫,杨柳依依,孩子的歌声动人又动听。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44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天籁之音演唱了《奥林匹克颂》。这背后凝结着“返乡者”邓小岚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在那十几年里,她每年数十次往返于北京和马兰村,离开又归来。 她像很多人一样,或许无法独自把故乡扛在肩上,但可以把故乡完整地装进心里。

“在对山川、生灵、草木一往情深的凝望和咏叹中,人的耕耘建设、生死歌哭被理想之光照亮。”

长篇小说《雪山大地》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如是写道。作者杨志军以诗性的语言,展现了青海藏族牧区几十年来所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这是“一部恢宏的草原史诗、一条流淌信仰的时代之河、一座献给青藏高原父辈们的纪念碑”。他力图“用父辈们的荣光唤醒我们的理想,用拓荒者的篝火映亮今天的夜空,用历史的脚印延伸时代的步伐”。

杨志军出生于青海西宁。在故乡,雪山和草原连绵不绝,他的童年因此被一种“孤远而沉默的生活”所占据。而那山那水那人,以及那些苍茫的过去,在他定居山东青岛之后,便成了不息的仰望。这部小说本质上是他“返乡式写作”的成果呈现,在时空中返乡,亦在精神上返乡。他说,《雪山大地》是“从苍茫记忆中抽取而出的山的一石、水的一浪、地的一角”。他对故乡厚土抱有极大的虔诚,并将之镶入国家历史、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