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4-08-19 00:00:00路智涵
中国商论 2024年15期

摘 要: RCEP的签署和生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不断革新与发展,大部分国家在推进由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中国作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国,有着深厚的国际产业合作基础和潜力。在此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仍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举措。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模,我国积极抓住RCEP协定生效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全新机遇。本文采用相关数据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新能源汽车出口发展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整体汽车产品在国际汽车产业市场中的价值链地位提高及为国际贸易提供新的出口增长点做出贡献。

关键词: RCEP;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国际贸易;燃油汽车;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62;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8(a)--04

1 前言

2022年1月1日,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十个成员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共同签订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正式施行,这将为中国在对外贸易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外,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历经数十年的持续发展,已崛起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生产与销售市场。然而,由于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品牌价值均掌握在外企手中,中国在国际汽车产业市场中位于价值链底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石燃料排放不断受限,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不断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崛起。本文分析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和竞争情况,研究如何使RCEP快速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海外的影响力,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进出口量,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对提高中国汽车在国际汽车产业市场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速近三年高速增长,2021年增长146%,2022年增长98%,2023年增长37%。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以累计七年及自2017年开始,产量不断增加,8年来仅在2019年出现产速增长为负、产量下降的情况。目前,我国汽车产量主要稳定在2500万辆左右。但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8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总体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产量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升高,达26.3%。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均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958.7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31.6%,市场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从销售量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11年不足1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829.2万辆,同比增长33.5%;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按2023年销量计,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64.8%。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2011年的0.04%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36%,成为我国汽车产销的重要增长点,且持续快速增长。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集中于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又分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两种形式。2016年开始,我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和插电混合式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6年的40.9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829.2万辆,插电混合式新能源汽车由2016年9.8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87.4万辆。

3 中国与RCEP成员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3.1 RCEP成员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东盟汽车市场虽仍以燃油车为主,但电动车逐渐活跃。基于“一带一路”和“10+1”协议及新签订的RCEP,中国与东盟新能源汽车合作有望加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已推出政策支持新能源车发展。泰国计划在2025年生产25万辆电动汽车,并在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产量占国内汽车总产量的30%。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泰国能源政策与规划办公室在2016年制定了电动汽车推广计划,将电动汽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扩展公共电动公交车和准备私人电动汽车、推广私人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投资项目享受5~8年的企业免税待遇。印度尼西亚也计划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分别实现生产40万辆、60万辆和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为了鼓励电动汽车企业的发展,资本投资超过5000亿印尼盾的电动汽车企业将获得100%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此外,印度尼西亚还发布了镍矿出口禁令,鼓励外国公司和国际投资者在印尼境内建立镍基电池的供应链。马来西亚则计划在2030年实现10万辆电动汽车、2000辆电动公共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并建设12.5万个充电站。新加坡的目标是到2030年电动汽车充电站达到6万个,其中在公共停车场设立4万个,在私人停车场设立2万个,实现平均每个充电站的容量将达到5辆左右。文莱、菲律宾、越南和老挝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并提出了各自的政策目标和举措。

3.2 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新能源汽车合作现状分析

根据Marklines数据整理得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泰国的市场市占率达43%,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上汽、吉利等品牌在海外拥有一定的认可度,对其出口新能源汽车有着巨大的便利。在RCEP生效前后,上汽、吉利等车企加大了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力度,如我国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比亚迪的泰国工厂预计在2024年开始运营。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其他RCEP成员国受到来自日韩汽车企业的强烈竞争。对于日本来说,过去数十年日系车占据东南亚的主流。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位于前五的汽车品牌大多为日系车,且占据将近80%的市场。对于韩国来说,与中国竞争更为激烈,韩国早已抢先日本发展新能源汽车。根据印尼制造商协会的数据,韩国品牌现代已占据印尼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26%,且在2024年韩国现代将与LG新能源建立电池合作工厂,进一步提高在RCEP成员国内的竞争水平。总体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功进入RCEP部分成员国的汽车市场,但仍有大量成员国市场有待开发。

4 RCEP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问题

4.1 市场竞争激烈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要求较高,技术的研发升级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成正相关。RCEP协定涵盖了亚洲地区大部分主要经济体,RCEP协定的签署带来更开放、更一体化的市场,但也带来更加残酷的竞争环境。例如,与日、韩两国相比,我国汽车产业起步晚,产品出口竞争实力弱,东盟十国绝大部分汽车市场长期被日系车主导。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中国虽然在电车邻域占据了相对领先的地位,但出口海外仍充满挑战。例如,日本虽然在纯电动汽车时代已失去了先天优势,但是选择了发展氢燃料电动汽车,在氢能源的生产、运输及储存上,日本不仅超越了中国,甚至已走在了世界前列。韩国在氢燃料电动汽车上也有了突破,且SKOn最新研发的电池充电技术已将充电时间缩短到大约18分钟,比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的30分钟充电时间缩短了近一半。这些技术都是中国目前还未曾达到的,日韩的技术优势和原有汽车传统大国的地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远销RCEP成员国的一大障碍。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方面仍缺乏竞争力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大,但是在核心零部件方面仍缺乏竞争力,例如“三电系统”中的高端电机,国内大多数主机厂始终无法自己生产,基本上从欧美日进口;电控核心零部件IGBT器件被欧美和日企垄断,中国进口依赖度达95%。此外,国内高端芯片、高速轴承、高端材料、智能汽车所需的毫米波雷达、车载软件、车载传感器等方面均难以实现国产。RCEP的正式落地,可能促进部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加速外迁,向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尤其是在华设厂投资的外资企业。中国汽车产业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将遭到挑战,这将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形成压力,极有可能促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产生新一轮洗牌效应,但也有可能使中国新能源汽车摆脱国家补贴,完成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使自身品牌更好地“走出去”。

4.3 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在国际市场上建立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需要时间和努力。在与已有国际品牌竞争的情况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想通过质量、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赢得国际消费者的信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截止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排名中,比亚迪销售量占比新能源汽车销量的30.2%;排名第三的特斯拉占比8.4%。然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仅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0.35%,可见比亚迪的市场主要集中于国内,海外市场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相比而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量占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48%,如今上海工厂已成为特斯拉重要的出口基地。特斯拉是美国品牌,无论是技术还是品牌,都在全球市场有着较大份额,特别受欧美市场的欢迎。我国无论是领先的比亚迪还是新兴的蔚来、小鹏,都将大部分市场集中在国内,在国际市场的辨识度并不高,我国自主品牌要得到国际市场消费者的认可还需很长的时间。

5 RCEP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机遇

5.1 关税减让有利于核心零部件的出口

RCEP旨在消除成员国间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日韩汽车零部件业在东南亚的布局将因关税降低而成本下降,竞争力提高,这对中国同类产业既是挑战又是技术进步与出口增长的机遇。从上游核心零部件产业来看,关税减让的规则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零部件出口,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在总体上缺乏竞争力,并且进口依赖度达90%,但是不乏某一领域争得先机,如锂离子电池,2022年出口额激增,主要销往包括韩国和越南在内的RCEP国家。随着RCEP的实施,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提高,零关税政策有利于中国新能源相关企业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5.2 贸易便利化的影响

RCEP协定的相关规则有助于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由于贸易便利化水平与出口呈正相关,RCEP的生效将促进我国出口。同时,RCEP对通关手续有明确规定,对货物的放行时间做了具体安排,规定了48小时的货物通关时间,缩短了海关通行时间,提高了贸易往来效率。例如,RCEP生效以来,广东的新能源产品出口得以提高。据广东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广东的电动载人汽车增长4.7倍、锂离子蓄电池增长42.6%。除此之外,RCEP协定将AEO制度扩展至所有的RCEP成员国,实施稽查管理保障贸易便利化;在海关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最大程度地保证物流环节单证无纸化等相关规则都大大提高了贸易便利化与海关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将有效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5.3 知识产权相关规则拓展海外市场

RCEP注重在经济技术及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为区域内绿色发展需求创造技术合作的可能性,相关协定中知识产权的规定为区域内的有效监管、激发创新提供了基础。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技术虽发展迅速,但大容量电池、核心电子零部件等技术上仍受制于人,而日韩在这些领域具有技术领先的优势,RCEP给我国创造了合作的契机。RCEP知识产权限制和保护条款可以有效保护日韩的知识产权,提高日韩与中国进行技术交流和高水平技术投资的信心和安全感,从而促进中日韩之间的知识技术贸易及知识技术的交流学习,中国有机会向日韩两国学习更多先进技术,进而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6 中国加强与RCEP其他成员国汽车产业合作的策略建议

6.1 面对市场竞争激烈要加快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

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想要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国门,一是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尤其是电动汽车电池、整车智能管理系统、无人驾驶、大数据处理等技术难题的解决,引导多领域、多产业、跨行业的整合,促进汽车工业、新能源、通信技术等不同产业间的协同发展,以发挥各自优势,使各领域先进技术集中使用。例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电力部门的紧密合作,以加速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程,加大对金属负极的枝晶问题的研究力度,力求领先全球解决这一问题,逐步解决电车里程低的问题;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两大领域的整合力度,创建涵盖人、车、道路和云端的多维数据交互及车载智能计算的综合网络平台,将我国通信产业优势在新能源汽车上得到发挥。

在一些RCEP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并不完善,这可能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构成风险,特别是与技术和设计有关的方面。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以防止技术被不当使用或侵权。

6.2 建立健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核心产品的制造难以国产化,核心技术难以掌握,长期处于生产技术水平的低端环境,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隐患,也是造成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发电技术近年发展迅速,产销量显著增长,成为全球主要市场。然而,在大容量存储电池和核心电子零部件等关键技术上仍与国际上存在差距,如我国新能源汽车用IGBT芯片98%来自进口,工信部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IC芯片)进口额连续多年超过2000亿美元,与原油并列为中国最大的进口产品,严重制约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难以孵化出高端汽车品牌。同时,过去几年间中国在纯电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氢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上缺乏发展动力,受原有技术、产业链的影响,与日、韩两国相比,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广度与深度明显不足。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不应放弃每一条技术路线,当下应全力抢占新能源汽车每一条赛道上的技术赛道,在每一条技术赛道上都建立一条由下而上的全产业链。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国中,每个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成员国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为了占据这一市场,我国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早于RCEP其他国家建立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RCEP成员国汽车产业链嵌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力争占据RCEP区域市场汽车产业价值链上游,用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生态吸引东盟等RCEP成员国加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应是我国在与RCEP其他成员国汽车产业合作时的发展方向。

6.3 落实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国汽车产业价值链地位。第一,有关政府部门要不断引导中国汽车产业相关科研的发展,打造一批汽车产业相关科技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强校企与科研基地等部门的合作,将“产、学、研”落到实际,加快研究部门新技术对市场的转化,使新技术可以更快得到应用。第二,企业要优化自生资金结构,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银行与社会资本通过多种形式与渠道参与企业高新技术的投入与研发,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与减免,探索稳定、高效的新能源汽车产学研三步走方式。第三,从教育层面加强本土新能源汽车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学科设计,培养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健全人才评价奖励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服务,鼓励对外交流,拓展海外产业链,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参与新能源汽车国际标准与规则的制定,力争在RCEP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上游地位。

7 了解并用好RCEP规则,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下,中国汽车企业应利用好RCEP其他成员国关于汽车产品关税减让的措施,依据相关有利规定,扩大相关所需零部件产品的进口规模。同时,政府引导企业走出国门,建立与优化海外产业链与供应链,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与日、韩等国开展生产与技术方面的合作。企业要积极抓住此次机会,使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国门,同时有意识地扩大我国已掌握的核心汽车产品零部件的生产规模,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在汽车生产加工链条中间的产品生产能力与地位。加快与RCEP其他成员国合作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原产地电子联网,并参与后续原产地电子联网升级有关事宜,优化我国汽车出口企业签证制度,为汽车企业出口开通绿色通道。RCEP的实施将促进投资和贸易的便捷性。因此,我国需加速制定汽车产业的投资负面清单,制订一套适用于RCEP成员国的投资准入管理规则,规范汽车行业外资的进入。同时,加强对RCEP区域内汽车市场和相关政策的深入研究,通过政策引导明确我国资本的投资方向,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RCEP成员国中的投资吸引力和投资效果,如积极加入东盟十国提出的新电动车生态合作计划,加入RCEP成员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进一步加快与RCEP其他成员国AEO互认,完善在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布局,做好产品出口、产业出口,扩大自身产业规模,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刘琦,郭夏琳,王璟璇.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现状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23(1):58-61.

黄栋,锁天泽.RCEP背景下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路径研究[J].市场论坛,2022(4):1-7.

张林.我国汽车产业出口的现状、问题及提升措施[J].对外经贸实务,2018(3):50-53.

高运胜,金添阳.新形势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21(4):65-76.

张炳辉,吕亚勃.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研究[J].经济纵横,2017(2):88-92.

刘世锦,冯飞.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2(6):5-12.

白勇.我国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测度及其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2016(2):11-14.

王元彬,汪春雨,郑学党.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及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径[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3):59-68.

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0-09-22,https://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68.htm.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EB/OL].2021-09-22.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9728.htm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EB/OL].2021-10-4,http://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9731.htm

许广健,刘艳.RCEP中国汽车产品降税情况及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分析[J].汽车与配件,2021(4):33-35.

孙丽,图古勒.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基于USMCA、CPTPP和RCEP的分析[J].亚太经济,2021(3):106-114.

刘主光,程仕杰.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汽车产业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2(8):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