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加快发展金融业的对策研究

2024-08-19 00:00:00冯丕杰张杰
中国商论 2024年15期

摘 要: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背景下,苏州市金融业规模与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并不契合,亟须加快金融业发展。首先,本文回顾了金融发展的定义、评价指标和金融发展理论;其次,分析了苏州金融业现状,包括金融业概况、金融机构集聚情况、主要法人机构发展现状,比较苏州与深圳在金融业发展上的差距;再次,进一步分析了苏州发展金融业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文章提出苏州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政策建议,包括打造功能性金融中心、做大做强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发展数字金融产业和建设金融人才队伍,以期苏州提高金融业整体实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集聚;金融机构;金融人才;金融强国;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8(a)--04

2023年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总书记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对其进行了全面阐述,强调“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2022年,苏州市GDP位居全国第六,然而其金融业增加值比重和规模与加快推进沪苏同城化、合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要求不匹配,亟待加快补齐金融业规模实力短板。因此,文章剖析苏州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寻加快其金融业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对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理论回顾

1.1 金融发展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金融发展是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产业的高度化过程中带来的金融效率持续提高,体现为金融压制的消除和金融结构的改善。

规模通常用金融相关率等指标衡量,效率通常用实际利率和融资成本率等指标衡量。Gold Smith(1969)最早提出衡量经济金融化的指标——金融相关率,即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实物资产价值之比。董金玲(2009)从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深度建立区域金融发展评价体系。在各省市金融规划实践中,涉及的指标有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金融机构数量、本外币存贷款规模、保费收入、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及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等。

1.2 相关金融理论综述

关于金融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Gold Smith(1969)发现金融相关率随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提升而提高。Patrick(1966)提出双模式理论:需求跟随型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果)和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通常在经济发展早期供给引导型金融发展模式起主导作用,后期需求跟随型模式更普遍。

关于金融集聚的成因,金融地理学的信息流理论占据主流地位。Porteous(1995)认为,金融业是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信息流是形成金融中心的基础,其从信息外在性、信息腹地和不对称信息等角度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茹乐峰等(2014)根据规模因子、质量因子和活跃程度3个集聚因子,将我国城市划分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次中心、区域性、省域及地方金融中心。前两类仅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5个城市,长三角仅上海一个中心,环渤海为北京-天津主副双中心,珠三角为广州-深圳并列双中心。

1.3 我国金融中心概况

在Z/Yen集团与综合开发研究院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中,中国香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青岛、成都、南京、天津、杭州、西安和武汉共12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入前120名,苏州未上榜。其竞争力评价体系涵盖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声誉及综合五类指标。其对金融中心进行聚类和关联度分析,以确定金融中心在联结度、多元性和专业性三个维度的表现,我国仅上海在三个维度都做到全球顶尖。另外,在金融科技评估中,深圳在我国城市中排名最高,位列第4;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FCI)中,苏州位居第11。

2 苏州金融业发展现状

2.1 苏州金融业概况

2022年,苏州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18.3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GDP增速7.2个百分点。苏州GDP排名第6,金融业增加值排名第8,相差的两位由杭州和成都占据。表1为金融业增加值10强城市及城市级别。

从行业构成来看,银行业占主导地位,银行业及保险业合计占比达90%以上。银行业方面,2022年末苏州本外币存款余额4.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91%。保险业方面,2022年全市保费收入849.91亿元,同比增长8.98%。

2.2 苏州金融机构集聚情况

从金融机构总体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苏州市金融机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地方金融组织合计1045家。其中,银行业机构72家、保险业机构109家、证券期货业机构11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449家、地方金融组织299家。

从持牌法人机构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苏州市持牌法人金融机构296家。其中,银行类机构72家,含总行12家,一级分行22家,形成了功能齐全、结构完善的银行业体系;保险业金融机构89家,含财险公司36家、寿险公司53家;保险法人中介20家,证券机构80家,期货公司35家。

从本地金融牌照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苏州拥有本地法人金融机构22家,除了财险公司、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牌照外,基本实现全覆盖。

2.3 苏州主要市属金融类法人机构发展现状

苏州某集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核准、以金融投资控股为主业的地方国有独资企业,拥有银行、证券、寿险、公募基金、期货等6个金融牌照和融资担保、私募基金管理、地方资产管理、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保险经纪7个类金融牌照,是国内地级市中拥有金融牌照和金融工具最齐全的地方金融控股平台。

苏州某银行是唯一一家总部设在苏州的上市城商行。与对标同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风险表现较好。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连续双降,拨备覆盖率逐年提高,资产质量迈入上市银行第一梯队。第二,综合金融资源较丰富。已获得金租、公募基金、基金托管牌照,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第三,总资产规模与地区经济体量不匹配。截至2022年末,总资产位于125家城商行第24,位列17家上市城商行第12,其资产规模约为宁波某银行的1/5、南京某银行的1/4、杭州某银行的1/3。相比本地经济体量,资产规模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未实现跨省展业限制了其发展规模。第四,资产回报率较低。截至2022年末,净资产回报率为11.52%,低于上市城商行均值2.13个百分点。第五,成本收入较高。截至 2022年末,成本收入比33.33%,高于杭州某银行3.69个百分点,高于成都某银行8.94个百分点。第六,净息差承压显著。截至2022年末,净息差为1.87%,低于对标同业均值1.93个百分点。

苏州某证券是苏州市国资委旗下唯一券商,截至2023年6月末,其总资产规模位列50家上市券商第20。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市属对标券商相比,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信用业务收入中,除了资管业务排名第1外,其余业务均排名第2。

2.4 苏州与深圳的比较

苏州和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和经济发展的引领城市,深圳也是苏州对标和学习的主要城市。本文对两市主要金融发展指标做以下简单比较:

第一,苏州金融业各个指标都与深圳有很大差距,表2为苏深两市金融业主要指标对比,可见差距最大的三个指标为本地证券交易额、金融业税收和法人机构数量。

第二,苏州金融法人机构规模与深圳存在巨大差距,表3为苏深两市部分金融国企经营指标对比,同为金控平台的深圳某集团,总资产是苏州某集团的54.6倍,深圳某银行的资产规模是苏州某银行的19.3倍。

3 优势及劣势分析

3.1 苏州发展金融业的优势

第一,实体经济和产业基础强。金融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国内外经验来看,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都是以贸易和实体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为支撑,苏州强大的实体经济为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空间。

第二,科创企业发展培育环境好,数量众多。苏州2022年R&D经费支出961.4亿元,投入强度达到4.01%。

第三,金融体系齐全、金融机构林立。主要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保险公司都在苏州有分支机构。其中,21家国内主要银行中仅中国进出口银行无分支机构,其余20家中有13家在苏州设立一级分行;36家财产保险公司中有17家直属总公司,53家寿险公司中有1家总公司、18家直属总公司。

第四,苏州抢抓金融数字化转型浪潮。苏州集数字人民币、小微企业数字征信、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央行三大金融创新试点,是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截至2023年6月末,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金额1.8万亿元中苏州达1.2万亿元;全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超2840万个,对公钱包190万个,交易额呈指数增长;苏州数字人民币产业包含近100家企业。苏州拥有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数字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和数字金融数据中心三大平台,另有45个总行级数字金融创新实验室、494家数字金融生态圈企业。

3.2 苏州发展金融业的劣势

第一,城市能级低。在金融业增加值前十城市中,除了苏州外,全部都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苏州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但作为地级市,在城市发展定位、管理权限、辐射范围和金融资源分配上无法与其他城市相比。

第二,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少、规模小,缺少头部机构。苏州本地金融机构总部只有1家城商行、5家农商行及6家村镇银行,1家券商和1家寿险公司,规模都偏小。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导,银行体系又由国有大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主导,金融业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明显,需要做大做强来分散风险。在政策约束下,城商行和农商行难有发展。另外,苏州缺乏金融科技领域领先企业,杭州市聚集了蚂蚁集团、恒生电子等金融科技企业,苏州尚无知名企业。

第三,周边城市竞争激烈。在长三角区域,杭州、南京和宁波都曾提出希望成为区域金融中心。苏州金融业发展面临着上海、南京等周边城市的竞争,由于头部机构扎堆一线城市,上海、南京等城市不仅拥有更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更广阔的金融市场,信息、资金和人才还倾向这些城市集中。

第四,金融服务和创新能力有限。从四种业态占比来看,苏州金融业主要在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上与服务于技术创新、产业孵化和经济转型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深圳有大疆、华为、比亚迪等创新能力强、全球知名的“链主”企业,苏州没有可与之对标的企业。

第五,本地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底,政策僵化。一方面,市属国企工资总额管理制度限制了本地机构的引人用人和做大做强。金融行业波动大,市场景气时,工资总额增长上限按市属国企统一划线,导致业务扩张积极性丧失及人才流失;市场低迷时,缺乏有效托底政策,同样导致人才流失。此制度使企业只能根据全部市属国企划定的增速制定发展计划,限制了人才引进和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大部分机构未建立标准企业年金,引进人才账户无法对接,企业也无法优化薪酬发放结构,对人才的引进和留存都产生负面影响。

第六,缺乏市级金融人才专项政策,高端金融人才短缺。近年来,各大城市纷纷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力度,深圳、广州、成都、杭州、南京、天津等城市陆续出台或强化升级金融人才政策。苏州相关政策散落在各个文件中,针对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政策存在模糊性和空泛性,人才政策存在缺乏系统性、申请难度大及协调和落实不足等问题。

4 政策建议

4.1 打造功能性金融中心

苏州在发展战略上要融入并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在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中实现错位发展,苏州可以作为上海金融中心的补充和配套,成为上海向其他地区辐射的支点。同时,结合自身地理优势和产业特征,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将服务重点集中于科创企业及经济转型,构建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具体来讲:第一,本地金控平台要发挥旗下子公司之间的金融协同功能。第二,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要针对科创企业的特征,通过科技赋能进行创新,与其他金融机构、科技服务公司协同合作,匹配其融资需求。第三,券商积极发挥直接融资功能,支持本地证券机构打造服务科创企业的区域性新经济投行。第四,保险公司发挥交易工具灵活多样的优势,推进科技保险创新发展,发挥科技保险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保障作用,分散和降低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风险。

4.2 做大做强持牌法人金融机构

发展金融业需要有强大的金融机构,苏州要抓住机遇实现本地金融机构跨越式发展。第一,借助本轮综合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契机,积极申请金控牌照,打造特色金控集团,建设地方国有金融机构协同体系,布局多元化金融服务领域,对子公司做好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的赋能,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补齐财产保险和消费金融等牌照。第三,在行业整合的趋势中,收购可全国展业的商业银行与优势互补的证券公司。本地银行和券商通过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借助本地及外部资源实现业务赋能,突破发展瓶颈。第四,引进头部金融机构及研究机构。包括推进中国进出口银行设立分行,提供税收减免、租金减免等政策支持,吸引金融机构在苏州设立第二总部或功能性、区域性职能中心等。

4.3 发展数字金融产业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快,新的业态、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苏州应发展数字金融产业,促进金融转型,全力打造数字金融创新标杆城市。第一,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积极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寻找应用场景。第二,打造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数字金融包括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是金融机构和为其数字化转型提供配套的企业生态。第三,发挥重大平台作用。发挥好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等三大平台对数字人民币的牵头和指导作用。

4.4 建设金融人才队伍

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第一,出台金融人才专项政策。完善金融领域紧缺人才目录,协调各区联动落实。第二,加快推进薪酬制度市场化改革。实施国有企业工资增长分层制度,使金融国企薪酬设定与行业周期相匹配,推进企业年金设立,优化薪酬发放结构。第三,创新校企联合培养制度。制定金融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开设专业课程、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实习机会、组织学术交流,培养更多高端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Gold Smith R W.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Patrick H 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veloped countrie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66,34(4):174-189.

Porteous D J.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Spatial Dimensions of Intermediary Behaviour[M]. Aldershot: Avebury,1995.

董金玲.江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聚类[J].华东经济管理, 2009 (12):20-25.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李圣羽,许晨.金融发展理论:回顾与启示[J].中国商论,2022(12): 92-94.

茹乐峰,苗长虹,王海江.我国中心城市金融集聚水平与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 2014(2):58-66.

吴江.北京金融业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与策略建议[J].中国商论,2019(2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