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逻辑、困境与实践进路

2024-08-19 00:00:00李禄鹏
中国商论 2024年15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立足新时代特征提出的新经济概念。新质生产力作为新的生产力范畴,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新”和“质”的特征规定性,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可以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维度探析。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动能,新质生产力在赋能过程中面临着制度发展环境不健全、产业布局驱动内力不足、相关储备人才基础薄弱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本文提出实践构想:通过推动关键体制改革、培育新兴未来产业、夯实新质人才基础来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F124;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8(a)--05

进入新时代以来,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主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以新生产要素为基础、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产业培育为着力点,无疑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探析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及内涵

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对应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也就是说,要理解社会变迁的逻辑主线,就要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1.1 新质生产力之“新”

新质生产力之“新”是指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产业形态。一是新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不同时期的生产要素的类别、规模、应用范围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信息社会中,生产要素增加了新的类型,如数据要素,数据要素主要通过自身经济增长或促进技术进步来直接或间接地驱动经济增长。二是新的生产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新兴技术的应用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能。三是新的产业形态。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势必会产生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模式,在新的产业形态和模式的创新下反过来会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产业变革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化与信息化呈现出融合发展的特征,推动了产业形态的持续转变,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形态。产业形态的转变也势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新业态的形成、发展和兴起中,第三产业占比迅速提高,成为我国GDP占比最大的产业。

1.2 新质生产力之“质”

新质生产力之“质”是指从追求生产要素数量的投入到如今追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要素供给和需求导向上的“量”到“质”的飞跃。一方面,生产要素的高质量投入。传统的生产力在供给上侧重投入大量要素和资源,宏观上呈现为经济总量增长,而新质生产力侧重生产要素的供给质量,遵循高质量的可持续、低能耗、高效率发展。生产要素的高质量供给还包括劳动力要素的高质量供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质量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信息技术的创新拓展了劳动者获取知识、思维发展、技能培训等提高劳动能力的平台与渠道,劳动者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劳动力的供给从过去体力劳动的大量供给转变到如今高新科技人才的高质量供给。另一方面,在需求导向上的高质量转变。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导向,随着我国根本矛盾的转变,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满足人民的基础需要,还要满足人民的发展和享受型需求。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再只包括生产规模增量上的提升,还需要满足人民需求层次、结构等系列变化,并提升由此带来更优质的新产品供给。

2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三重逻辑

2.1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在生产力理论中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在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又更加强调了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认为科技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进步和发展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和保障,促进了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的历史变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过渡,这就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摆脱对传统生产力的依赖,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跃迁。与传统生产力依靠能源消耗不同,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新质更为符合高质量发展对现代生产力的要求。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需求等,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一方面,像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物质财富的创造。另一方面,以往的产业体系以传统产业为主,数字经济时代,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效用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和知识经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统筹科学技术和智力资源,为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2.2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

人类社会自诞生至今,生产力就处于不断发展质化的过程中,生产力的每一次质化都会推动人类社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传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即传统生产力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抵到“质变”的关节点,因此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的跃迁。生产力第一次质的飞跃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出现了新的生产资料,如磨制石器,既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到了农耕时代,随着人们逐渐掌握和积累了农业和和畜牧业的相关技术与经验,原本的生产方式被农业、畜牧业取代,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改造自然,生产力的提高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类社会逐步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过渡。进入工业时代,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推动生产力发生了第二次质化。在智能技术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以功能性机器为主的劳动资料逐渐被智能机器取代,迎来了生产力的第三次新质化,传统生产力正向新质生产力加速演进。

由此可见,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结果。过去的经济发展依靠资源的大量消耗,呈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生态环境也造成较大的负担。与此相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包含多样的生产要素,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能源等技术,具有低消耗、低投入、低污染的特点,带动了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的生成和发展。在增加了生产要素数量的同时,还注重要素质量的投入和生产结构的优化,对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

2.3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

2.3.1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而只有推动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全面进步,进而保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下,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都面临着不同维度的挑战,伴随生产要素的更迭和信息技术的变革,这些都促使我国现代化产业对生产力的发展提出新的内在需求。

在外部环境上,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经济增速恢复乏力。此外,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影响力的逐步增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财政、科技、产业等政策上对中国实施“打压”,美国还在科技等关键领域对中国“卡脖子”,这些因素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内部环境上,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原本具有的劳动力优势正在转变。以2013年为分界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在2013—2022年从10.10亿降至9.63亿,发生了由增到减的趋势性变化。如何应对内外部因素变化带来的挑战,将内外部风险因素转变为机遇,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须回应的课题。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能够在高新技术的赋能下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生产模式从过去的高消耗、高污染、不可持续转变到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续发展上,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2.3.2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社会的每一次工业变革都会带来新的动力来源,从而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以往的技术变革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会产生巨大的物质能源消耗,经济也呈现粗放式的增长。例如,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在为大规模生产制造提供了新动力的同时,也加速了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以往经济增长方式与高质量发展追求的集约式增长具有一定的差距,以新的生产技术、新生产要素、新技术人才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在供给侧推动生产力效率和质量变革、在需求侧充分发挥新消费范式的引领作用更加契合高质量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新需求。依靠信息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新质生产力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产品和服务,并由此形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新兴产业,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获得方式、产业组织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形成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此外,新质生产力在供给侧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有着极大的效率优势。数字信息赋能能够打破生产过程的时空限制,使生产活动方式更加便捷、高效;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产品质量管理,摆脱了过去对劳动者生产经验技能的依赖,实现产品更加标准化的生产和检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深刻地改变着经营销售模式,驱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数字技术革命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基于新的生产要素,在创新技术的支撑下,在供给和需求侧充分发力,无疑是我国从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3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3.1 机制维度:制度发展环境不健全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相配套的体制机制,但我国目前的体制机制发展环境尚未完善,相对滞后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首先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供给存在短板,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模糊、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需求激励不足等现象阻碍了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高效配置。二是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但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并呈现出新的系列特征变化,制约着高质量的发展。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亟须破除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联通各个领域和行业,激发各个主体的创新活力,但目前政府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不足,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和分配较单一,导致科技创新的许多环节未得到合理的支撑和保障,创新效果不显著,未充分释放创新的活力。

3.2 动力维度:产业布局驱动内力不足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支撑,又离不开新兴产业的引领,但我国目前的产业布局不能有效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一方面,传统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转型升级缓慢。我国传统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资源消耗的增大,产品附加值降低,亟须加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下,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为传统产业转型赋能,但当前我国传统产业基础薄弱,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缺少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且存在数字鸿沟和区域产业发展差距,成为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阻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存在明显短板。数字技术和信息革命必然催生新业态和新产业模式,衍生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具有创新活力、技术密集、前景广阔特征的产业。但目前由于国内核心技术限制和原料供应不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受制于人,核心驱动力即创新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3.3 主体维度:相关人才储备基础薄弱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通过人才引领创新,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但我国目前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不能有效提供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

一是高科技创新技术人才缺失严重。目前,我国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但缺少高新技术拔尖创新人才。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球高新技术被引科学家中我国有1275人,位居世界第二,占比17.9%,但人数仅为美国的47.7%。此外,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才培养机制调整相对缓慢,导致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

二是人才评价体系存在短板。我国人才科研水平评价主要通过论文的数量、期刊影响因子、文献引用次数等指标,科研创造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这就抑制了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进而束缚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长远来看不利于有效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三是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供需脱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需要尖端人才,又需要与中下游产业链配套的基础人才,因此不仅要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还要注重发展培养应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但由于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同质化严重,职业院校又受传统观念和资源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未能进行长远布局和规划,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整体来看,新质生产力在赋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体系调整的重大挑战。

4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4.1 机制为要,推动关键体制改革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反过来促进或抑制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改变同其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疏通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堵点。

一是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环境。首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发展,激发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创造创新活力;通过社会保障和分配制度的创新改革,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让政府部门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全面、依法、平等地保护各类产权,明确和细化关于产权的创造、应用、交易等法律法规,增强国有企业产权激励,强化民营经济产权约束,建立和完善新领域、新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后,强化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实现生产要素商品化、要素价格市场化和要素配置竞争化。

二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市场基础。建立区域融合发展机制,破除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障碍,打造全国统一市场。打造区域间的交通运输网络,扩大要素流通和交易范围,从而推动区域间的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深化区域合作互动机制,健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以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区域为代表,建立跨区域合作平台,共同建立产业园区、深化研发合作、联合培养人才资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与质量。此外,东北的发展作为拉大南北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要针对东北地区推进相关制度改革,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三是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提高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内力。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而科学技术需要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一方面,改革科技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完善科研投入的管理和规划体制,建立健全对科技项目的评价管理机制,推进科研项目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另一方面,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打造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新业态、新领域的知识产权规章制度,保护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

4.2 产业为基,培育新兴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主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培育基地。因此,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夯实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和基础,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技术基础、产业特征、市场需求、发展情况,进行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出台相配套措施。通过加强产业链创新体系建设,把握产业创新技术主动权,构建基础科学创新应用能力,加快突破“卡脖子”领域核心技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产业的时空布局上,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技术发展成熟度和资源优势,在实践中寻求符合区域特色和发展规律的产业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培育创新主体,夯实产业基础。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新能源、高端设备、海洋工程制造等企业的政策扶持,制定行业标准,形成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合力;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探寻未来产业发展路径,推动传统产业形态向新的产业形态过渡,深化技术创新和企业转型。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的赋能作用,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帮助企业挖掘和发挥数据生产要素,提高新兴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和动态调整能力,从而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培育一批专精企业,带动全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更迭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人才为本,夯实新质人才基础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因此,要将教育、科技、人才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教育体系改革为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底。

一是重点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首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联通高校、企业、科研所,打造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能够适应新的技术变革、掌握驱动新型生产工具并具备综合前沿科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优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通过设置高校交叉学科课程和搭建交叉学科交流平台,在多学科集成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形成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素养的人才模式。最后,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机制。人才评价体制是影响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形态,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兴职业领域的人才管理和评价机制;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要求,对不同领域的人才进行分类管理和评价;积极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二是促进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协同。一方面,推动建设中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高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所需人才质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数量上已基本满足了社会总需求,但结构上、质量上的表现有待提升。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应围绕“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以新质生产力人才需求为导向,优化办学体系,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尤其是在面对产业发展对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增加,高等教育要保持前瞻性发展,保障高精尖技术人才供给。另一方面,加强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目前我国虽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但面临着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高科技技术人才需求错位的困境。因此,要在转变传统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注重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培养,增强与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企业的合作,推动职业教育育人方向的转变,构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需的人才供给结构。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127-145.

杨艳,王理,李雨佳,等.中国经济增长:数据要素的“双维驱动”[J].统计研究,2023(40):3-18.

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构想[J].当代经济研究,2023(11):1-58.

王谦,付晓东.数据要素赋能经济增长机制探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1(4):55-66.

李晨.以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J].广东社会科学,2024(1):10.

杨秀云,从振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中州学刊,2023(5):42-49.

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 优势条件、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2-22.

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4(1):108-117.

杜玉波.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23 (27):11-15.

全国总工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会工作成就经验 十年工会工作“成绩簿”[J].工会博览,2022(24):6-10.

张耀军,高又壬,郑霖豪.区域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陆海统筹: 关键环节与实现路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4):14-23.

李政,崔慧永.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的新质生产力:内涵、形成条件与有效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6.

李文军,郭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挑战与应对[J].经济纵横,2022(8):65-75.

吕海萍,邓宏刚,化祥雨,等.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耦合协调效应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J].2023(6):73-80.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9-10.

习近平.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9-9(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EB/OL].2023-2-10,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40201/ad7e90874ca140be8e4b7b9c3526976b/c.html.

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EB/OL].2023-9-15,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4156.htm.

首个全球年度“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发布,北京位居“未来之城”综合排名第二[EB/OL].2023-2-10,https://www.ncsti.gov.cn/kjdt/xwjj/202302/t20230210_10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