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编辑是推动学术出版繁荣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有效提升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水平,大学出版社和青年编辑应该共同努力。大学出版社应注重对青年编辑的培养规划,通过构筑发展平台、强化行业训练、赓续师徒传承、优化职业环境等途径为青年编辑提供成长环境。青年编辑应强化学术意识,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响应新时代对学术出版提出的新要求,进而推动学术出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关 键 词】大学出版社;青年编辑;学术能力
【作者单位】徐伟,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闫华忠,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4.12.0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大学出版社应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深耕学术出版领域,聚焦母体高校的优势学科,构筑特色学术出版的新高地,将高校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出版竞争力,为大学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1]。出版内容的发现、挖掘、创新、再造高度依赖智力资源,依托于强有力、高精尖的出版人才队伍[2]。青年编辑是推动学术出版繁荣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学术能力、学术素养和学术品位直接决定学术出版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如何有效提升大学出版社青年编辑的学术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出版社青年编辑提升学术能力的意义
1.青年编辑学术能力的概念界定
学术本身被视作以探求真理这一终极目标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并且能在该实践活动中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学术”一词的界定,其含义是“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可见,学术能力是针对某类学问进行系统化研究的相关素养与能力[3]。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弘扬学术、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在整合学术资源、凝聚学科优势、传播先进科学和文化、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大学出版社的青年编辑不仅是学术传播的发现者、加工者和传承者,还是学习者和知识建构者,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质图书的责任与使命。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要求青年编辑务必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较高的研究水平以及渊博的知识。
2.提升青年编辑学术能力的重要性
当前,青年编辑已成为大学出版社的中坚力量,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深厚的科研基础,是推动学术出版创新发展的关键,其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学术价值。首先,学术能力提升有助于青年编辑高效开展学术研究,加速学术成果转化。其次,通过拓宽学术视野,紧跟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青年编辑能更精准地策划相关学术选题,并能对学术著作提出专业建议,提升出版物的学术品质。最后,学术能力提升也是促进青年编辑自身成长与发展、实现个人职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为大学出版社实现高品质学术出版以及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出版社青年编辑学术能力的新要求
1.提升大学出版社青年编辑学术能力的背景
依托母体高校丰富的学术资源、优质的学者团队及庞大的读者群体等显著优势,大学出版社成为学术出版的主阵地。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大学出版社应采取一系列策略推动学术出版的转型升级,需要将提升编辑的学术能力作为保障。当前,学术出版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有以下方面。
(1)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挖掘并培育优秀学术著作
随着国家对学术出版在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日益重视,大学出版社应紧跟政策导向顺势而为,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学科优势,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精心策划并推出一系列以国家重大科研成果为支撑的学术选题。同时,积极争取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此提升学术著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2)精准定位学科方向,打造高质量学术出版资源库
大学出版社应坚守学术初心,紧密关注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动态,聚焦与母体高校“双一流”建设相契合的优势学科领域,通过持续挖掘和整合母体高校深厚的学术积淀,深耕细作优质的学术出版资源,构建具有鲜明特色、原创性强、前沿性突出且创新性显著的学术出版品牌,增强学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强化技术创新优势,深化学术出版融合转型发展
顺应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大学出版社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传统学术出版向学术服务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大学出版社应在建设学术电子书平台、搭建高校数字学术资源服务平台、开发出版资源专业数据库、实施学术出版流程数字化再造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寻数字化转型与内容创新的深度融合路径,加快实现学术出版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
新时代赋予大学出版社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其学术出版提出新要求,编辑作为学术出版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学术出版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高水平、专业化的编辑人才是高质量学术出版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每一部学术精品均凝聚着高层次、高水平作者和高水平、专业化编辑的共同智慧与心血,因此,大学出版社应高度重视编辑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工作,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高水平编辑团队。
2.对青年编辑学术能力的新要求
新时代,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工作不仅承担着推动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使命,更肩负着服务国家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任。因此,大学出版社对既精通编辑专业技能,又兼备深厚研究能力的青年编辑的学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1)精准评判学术价值,锤炼学术判断力
大学出版社的青年编辑需具备敏锐的学术洞察力,精准评判学术著作蕴含的潜在学术价值,并给出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估。在出版过程中,青年编辑应秉持学术创新的标准深入剖析论著选题与内容,通过细致入微的编辑能力,挖掘隐藏的学术瑰宝与创新亮点。学术判断力,即编辑在处理学术稿件时依托自身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专业技能,对稿件质量、创新性及学术贡献等进行迅速而精准的判断的一种能力。青年编辑应全方位审视书稿,从整体框架到细节之处,如绪论、目录、注释、文献、研究方法、创新思想等,力求发现学术著作的闪光点,指出其不足,提出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共同铸就学术精品。
(2)紧跟学术前沿步伐,强化学术交流能力
青年编辑应保持对专业学术前沿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敏锐洞察研究热点与趋势,以开阔的视野紧密追踪学科新动态,关注前沿、热门的资讯,迅速且精准地捕捉有价值的学术信息,挖掘出具有研究意义的选题,据此展开选题策划。
在工作中,青年编辑以图书为纽带,为作者和读者筑起沟通的桥梁。一方面,编辑将作者优秀的科研成果生动、完整地呈现。另一方面,编辑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体验。因此,编辑建立与学术界的紧密联系至关重要。青年编辑不仅要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与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发掘高质量的选题,还要关注有潜力的学术新人,把握他们的研究背景、研究方向和研究动态,激发选题灵感,推动学术研究深入发展。
(3)坚守为学术服务初心,提升学术服务效能
大学出版社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在于服务科研与学术研究。青年编辑要切实发挥在学术质量、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科研诚信建设方面的引导与把关作用,力戒功利浮躁,坚决抵制和纠正学术不端行为[5]。
学术服务效能体现在为作者、读者及母体高校提供全方位的学术支持上,从选题立项到出版推广,再到知识传播,每一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以提供多元化服务为宗旨。在出版过程中,青年编辑应协助作者运用科学的语言和恰当的形式,将科研成果精确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出版后,青年编辑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增强学术著作的影响力。此外,青年编辑还可以通过撰写评论、会议推介、举办论坛及开展知识培训等形式,为作者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推广服务,共同推动学术繁荣与发展。
三、大学出版社青年编辑学术能力提升路径
1.大学出版社培养青年编辑学术能力的策略
(1)构筑发展平台,激发个体潜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为大学出版社在新征程上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目标方向、明确了方法路径。在这重要指示的引领下,大学出版社应从两个方面深化变革。其一,出版社要强化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积极吸纳国内外出版界的先进理念与经验,通过对比分析、深刻反思与科学总结,不断推陈出新,使出版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契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紧密依托母体高校的学术底蕴与独特优势,打造出既具有学术高度又特色鲜明的学术品牌和出版模式,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出版社需要加大创新成果的转化力度,鼓励并支持青年编辑参与各类创新试验,持续推进青年编辑的创新转型,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成果转化实效,促进青年编辑学术能力的提升。
(2)规划培养路径,强化行业训练
编辑工作既繁复又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青年编辑需要经过长期的行业训练才能将工作经验内化为个人能力。如审读加工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年编辑只有通过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科学合理的训练,才能具备精准驾驭字词句的能力。此外,紧密关注行业动态,能够激发青年编辑选题策划的灵感与敏锐度。这些行业训练是每个青年编辑成长的必经之路,为此,出版社应当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与考核机制,涵盖每周要求、月度考核、季度汇报及年度综合评价,确保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量化的评分机制[6]。这种不同时间维度的量化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全程记录青年编辑的成长轨迹,还能为青年编辑的全方位培养与评价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有效促进其专业成长与能力提升。
(3)赓续师徒传承,加快成长步伐
在传统的编辑培养模式中,“传帮带”式的师徒传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出版社可以遴选那些治学严谨、敬业乐群且精通信息时代编辑技艺的优秀编辑作为青年编辑的导师,使之成为青年编辑的学术引路人。这些导师能向青年编辑传授宝贵的编辑实践经验,协助其量身定制成长蓝图,使其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导师还能引领青年编辑踏入专业领域的高端学术会议,结识高水平学者,深化专业知识,拓宽学术视野。在导师悉心的“传帮带”下,青年编辑能够快速理解编辑工作的精髓,精准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显著提升编辑素养。这种培养模式大大降低了青年编辑成长初期摸索与探求的难度,有效缩短了青年编辑从新手到专家的蜕变周期[7]。
(4)优化职业环境,增强职业自信
大学出版社应当重视青年编辑的发展诉求,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缓解青年编辑职业焦虑情绪的根本途径,也是提升其学术能力的重要条件[8]。首先,大学出版社要尊重学术规范,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尊严和声誉,以此树立起青年编辑的自信心,促进其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大学出版社需要持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公平、透明的职业发展阶梯,优化薪资待遇与绩效考核体系,并根据青年编辑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创新激励机制,确保团队稳定,有效预防青年编辑职业倦怠与人才流失。最后,大学出版社应勇于探索,开创新型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把全素养和全媒体作为核心目标,培育一支政治素养高、市场意识强、学习视野宽、能熟练运用各类新媒体的跨媒介、跨学科的青年编辑队伍[9]。这不仅是大学出版社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其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2.青年编辑学术能力自我提升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指示极大地激发了大学出版社青年编辑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情怀,促使他们深刻反思个人价值之所在,更加坚定将满腔热忱与专业技能毫无保留地奉献于学术出版事业的信念与决心。
(1)强化学术意识,锻造卓越研究能力
学术意识的觉醒是青年编辑提升学术能力的前提条件。对学术青年编辑而言,增强学术意识的核心在于敏锐洞察并精准评判学术选题的深层价值。青年编辑需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审视学术选题与当前该学科发展脉络的契合度,力求在某个研究领域独辟蹊径、创新突破,乃至填补该学科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一过程是青年编辑不断深化学术认知、提升研究能力的必经之路。
依托母体大学丰富的专业资源和学者团队的智力支持,青年编辑应主动融入相关学科的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学术研究课题,加速个人学术成长。除了通过系统学习精进专业知识,青年编辑还要勤于笔耕,不断提升学术论文的撰写水平与学术语言的精准表达能力,深入开展相关学科的科研实践,以实战磨砺学术研究能力,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2)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拓展学术知识视野
在深耕学术出版的同时,青年编辑应紧跟学科前沿,主动拥抱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参与相关学科的学术会议及研讨活动,与学界前辈进行互动交流,汲取智慧养分,青年编辑不仅可以提升学术素养,还可以在当前浮躁的社会背景中寻得一份宁静与坚守。学术交流不仅在于传递知识,还是一种心灵的碰撞,促使青年编辑在沉积中领悟学问的真谛。广泛参与学术交流还能促使青年编辑拓宽学术视野。在与各界学者的思想碰撞中,青年编辑能够吸纳多元观点,弥补专业知识盲区,及时掌握学科最新动态及其研究方法,进而形成对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学术预判能力。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与科技创新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为大学出版社孕育了丰富的出版资源与广阔的市场蓝海。与此同时,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不仅拓宽了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形态和渠道,还为青年编辑搭建起多元的学习和创新的舞台,赋予其良好的发展机遇。鉴于此,大学出版社应当致力于构建系统化、高效能的人才培养体系,精准施策,助力青年编辑提升职业能力。青年编辑需秉持积极进取之心,主动学习,不断深化专业知识,强化学术素养,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术出版事业,为出版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邱显清,石磊,梁斐.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J]. 科技与出版,2023(12):5-10.
[2]周玉波. 在新时代,出版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EB/OL].(2020-09-18)[2024-05-2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918/c40531-31867027.html.
[3]孙保营. 新时代高校出版社编辑的学术能力:内涵、问题与提升路径[J]. 出版广角,2020(18):28-31.
[4]所静,冯蓉,权燕子. 大学出版单位编辑的学术能力及培养策略:以天津大学出版单位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6(3):15-18.
[5]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EB/OL].(2021-05-18) [2024-05-21]. http://rmme.ijournals.cn/uploadfile/rmme/20210628/%E3%80%8A%E5%85%B3%E4%BA%8E%E6%8E%A8%E5%8A%A8%E5%AD%A6%E6%9C%AF%E6%9C%9F%E5%88%8A%E7%B9%81%E8%8D%A3%E5%8F%91%E5%B1%95%E7%9A%84%E6%84%8F%E8%A7%81%E3%80%8B%E7%9A%84%E9%80%9A%E7%9F%A5.pdf.
[6]周永斌. 新时代学术出版编辑培养的若干思考与实践[J]. 科技与出版,2019(3):126-129.
[7]于荣利. 科技期刊资深编辑“传帮带”助力青年编辑成长的策略[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9):1023-1027.
[8]李新新.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发展困境与进路研究[J]. 中国编辑,2023(5):67-71.
[9]王玉凝. 新时代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J]. 出版参考,2022(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