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趣味签到活动,打造自主成长环境

2024-08-19 00:00:00颜锡英
教育界·A 2024年20期

【摘要】签到是幼儿来园后与周围环境互动的重要活动。为了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环境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及年龄特征组织趣味签到活动,打造有利于幼儿自主成长的环境。文章讨论了签到的教育价值,梳理了创设自主签到环境的要求,总结了组织签到活动的原则,然后由此出发提出组织多样签到活动的策略以及进一步提升签到教育价值的思路,期望可以帮助广大教师让签到活动变得更加生动且富有挑战性,从而顺利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

【关键词】签到;幼儿教育;一日生活

作者简介:颜锡英(1982—),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签到活动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将签到活动巧妙嵌入幼儿园一日生活,让签到活动发挥无声的教育作用[1]。但是,部分幼儿园及幼儿教师没有着力挖掘签到活动的价值,使签到活动变得程式化、模式化、缺乏新意,有时候幼儿还需要排队等待签到,这自然会导致幼儿认为签到只是日复一日地写一个记号,从而对签到提不起兴趣,也难以在签到活动中自主成长与发展。事实上,科学、有趣的签到活动可以成为培养幼儿前书写能力的重要环节[2],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3],推动幼儿形成规则意识和良好的情感态度[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安排幼儿每日来园签到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让幼儿以良好的状态开始一日生活。那么,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创设什么样的签到环境、提供哪些材料和怎样的经验支持,以确保幼儿愿意参与签到活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一日生活呢?这些问题值得幼儿教师深入探讨。

一、创设自主签到环境

为了创设既温馨、有趣,又富有内涵的自主签到环境,教师可以从规划“签到区”、制订《班级签到公约》、统计签到结果三个方面着手[5]。

(一)规划“签到区”,满足自主学习需求

为了满足幼儿的自主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和幼儿讨论签到活动的形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然后认真倾听和分析幼儿需求。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围绕有关签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更有效地了解幼儿的想法与需求。在跟幼儿交流签到这一话题时,教师应当留意幼儿想怎样签到、在哪里签到等内容。在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则要成为幼儿的参谋,帮助幼儿细化、完善签到的形式和内容,为他们提供后勤保障,助力他们打造有趣的“签到区”。除此之外,教师也要明白,创设“签到区”的工作无法迅速完成,教师需要根据每天幼儿参与签到活动的反馈增加或者移除小桌子、小椅子、钟、签到本、签字笔等材料。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在讨论后自己动手增加或者移除材料,这会使得幼儿对于签到活动的兴趣更高、积极性更强,还会使“签到区”成为教室内独特的一角,体现班级的特色,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价值。

(二)制订《班级签到公约》,满足自主管理需要

《指南》还指出,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xS9V4oDQGATjgIm/hASQ+un6aPC1FiNxsQs48OpdNV8=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制订《班级签到公约》。一般来说,《班级签到公约》包含规则、时间、注意事项等内容,在讨论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想法、需求,幼儿则可以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增强班级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并树立一定的主人翁意识。在幼儿与教师一起确定签到规则后,教师应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将《班级签到公约》展示出来,便于幼儿自我检查、相互提示。

(三)统计签到结果,满足深度学习需要

教师在关注幼儿自主签到情况的同时,也要关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汇总签到人数和签到时间后,可以鼓励幼儿顺便记录每天的天气和温度等内容,让幼儿初步形成数感和时间观念,并锻炼前书写能力。在统计自主签到结果时,教师要注意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随着幼儿的发展不断调整、优化签到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关注幼儿在签到时的行为,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深度学习,创设真正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环境。

二、组织签到活动原则

要充分利用班级资源,结合幼儿兴趣爱好及发展情况有效组织自主签到活动,教师需要以幼儿为中心思考签到的形式、内容,并结合幼儿的成长需要、园所的实际条件以及课程教学情况,与幼儿一起改造签到活动。笔者以为,为了有效组织自主签到活动,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转换理念,从装饰走向教育

组织签到活动时,教师需要思考自主签到环境是为谁创设、由谁创设等问题,并通过鼓励幼儿讨论怎样签到、制订《班级签到公约》等方式,充分发挥签到活动的教育作用,让幼儿真正愿意接受签到活动。

(二)回归需求,从教师走向幼儿

组织签到活动时,教师还需要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给予幼儿更多的空间,并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在签到活动中得到锻炼、发展。

(三)多元互动,从结果导向走向过程导向

在创设自主签到环境时,幼儿可以与环境、同伴、教师互动,而自主签到活动本身,也应该成为幼儿与周围的事物互动的工具。因此,教师在组织签到活动时,不能过于关注签到的结果,而应关注幼儿签到的具体过程。而且不同阶段幼儿的关注点、身心发展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幼儿讨论如何完善签到活动,让幼儿始终感觉签到活动是有趣的,同时顺利通过完善签到活动与周围环境进行充分互动。

三、组织多样签到活动

多样化的签到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让幼儿在签到的过程中获得惊喜。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实际需求,或者根据幼儿遇到的问题,来设计多样化的签到活动,使签到内容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支持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创造能力等发展。

(一)“放手式”签到

《指南》提供的教育建议包括“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刚设置签到活动的时候,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也为了培养他们的签到习惯,教师可以鼓励中大班幼儿自主规划“签到区”、设计《班级签到公约》,然后提议幼儿监督彼此的签到情况。在采取这类签到形式时,教师可以建议幼儿使用多种方式签到,如绘画签到或者与同伴合作签到等,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标记自己到园的时间,表达自己到园后的感受。

(二)“情境式”签到

小班幼儿喜欢具体、形象的签到活动,“情境式”签到活动更能吸引他们。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式”签到活动让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逐渐接受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组织“情境式”签到活动时,教师可以让签到情境因时而变、因课程而变,使幼儿感觉到新鲜感与无穷乐趣。例如,在幼儿园科技节期间,教师可以在“签到区”放置小船模型,将航海元素融入签到活动,并告诉幼儿,他们来园后需要“乘船”以完成签到。这样做不仅会使幼儿感觉签到活动有趣,还会激发幼儿探究航海相关知识的积极性。

(三)“规则式”签到

在实施“放手式”签到一段时间后,教师可能会发现幼儿逐渐开始讨论签到活动,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签到时遇到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想法。在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可以顺水推舟,给幼儿留出空间和时间去讨论如何修改《班级签到公约》、优化签到活动,帮助幼儿在已有能力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以下几种“规则式”签到活动,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

1.时间签到

时间是抽象的,幼儿对于时间的感知是依赖具体生活事件、基于具体的生活情境的。为了让幼儿逐步形成时间观念,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签到时记录自己到园的时间,帮助幼儿逐渐将时间与具体的行动联系起来,同时激励幼儿管理自己做事情的

时间。

2.小组签到

让幼儿按照小组签到有助于幼儿相互监督、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可以通过签到活动锻炼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还会初步形成关心他人的意识,并对于小组和班级产生归属感。

3.心情签到

让幼儿按照心情签到,即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当天入园的情绪、状态来签到。教师可以建议幼儿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情绪、状态,比如用明亮的黄色、红色代表开心、愉快等情绪,用暗沉的黑色代表不高兴等情绪。除了用颜色,幼儿还可以在签到本上添加笑脸、哭脸等符号,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到园后的情绪、状态,及时进行跟进和疏导,帮助幼儿慢慢学会管理

情绪。

四、进一步提升签到教育价值的思路

(一)满足幼儿心理需求

幼儿具有渴望获得认同、被群体尊重和接纳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利用签到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产生自我认同感[6]。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和幼儿一起改造“签到区”,这样做不仅能吸引幼儿快乐来园,还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愿意关心集体和同伴。而在幼儿逐渐能够坚持自主签到后,教师要称赞幼儿做事持久、有责任心,满足幼儿渴望获得认同的心理需要,助力幼儿成长。

(二)与一日生活相结合

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幼儿学习的契机,教师要在组织一日生活活动时认真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并着力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让自主签到活动成为一日生活的固定环节,并鼓励幼儿在签到时思考自己接下来一天准备完成的一日生活内容,让幼儿学习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游戏计划,促进幼儿时间管理能力发展。

(三)推动幼儿各领域发展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析自己一周、一个月的来园数据,让幼儿回顾自己一周、一个月的生活体验,同时锻炼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签到活动的认同感。教师还可以组织“最美签到区”“我们的约定”等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区域规划、经验分享,营造一种自由、民主、接纳、友爱的氛围,推动幼儿各领域能力发展。

(四)助力幼儿实现幼小衔接

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在签到时书写自己的名字,让幼儿逐渐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并形成一定的时间观念和集体意识,为上小学做好充分准备。

结语

签到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开始。教师可以创设自主签到环境,通过多样化的趣味签到活动让幼儿习惯签到、爱上签到。此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与签到活动的更新、调整,鼓励幼儿由签到活动出发进行探索、学习,使幼儿获取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多种情感,有效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永怡,钱小芹.浅谈幼儿园“签到栏”的创设[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5):86.

[2]王芳,蒋小荣.自主签到环节为幼儿“前书写”做好准备[J].幼儿100(教师版),2022(1/2):24-27.

[3]高艳婷,林香兰.以自主签到活动提升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J].福建教育,2023(42):51-52.

[4]刘宁.基于儿童视角看“自主签到”:在自主签到中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J].幼儿100(教师版),2021(12):31-34.

[5]黄慧.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以“自主签到”为例[J].考试周刊,2019(98):161-162.

[6]董丽莹.小班入园自主签到的优化策略[J].好家长,2019(7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