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08-19 00:00:00任文杰王迪
教育界·A 2024年20期

【摘要】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上,部分教师照本宣科讲解知识,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知识,课堂教学成效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引入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能力。文章从明确议题、创设情境、拓展素材等方面入手,具体阐述应用议题式教学法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法;高中;思想政治

作者简介:任文杰(1993—),女,山东省德州市临邑第一中学。

王迪(1992—),男,山东省德州市临邑洛北中学。

议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引领,设置相关探究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议题式教学法已经成为教师深入讲授政治知识、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法宝。将议题式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充分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师生互动的成效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升教学成效的基本保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部分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只是单向输出,导致学生未能有效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引入议题式教学法后,教师可以设置具体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引导、点拨的作用。这样,给师生之间的互动预留了一定的空间,有助于实现师生互动成效的提升。

(二)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思想政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参与议题式教学,学生会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深入思考。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有重要意义。此外,在联系生活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并反思如何让理论更有效地落地,这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议题式教学是以具体的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展现自己,发表自己对议题的观点和看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思想的碰撞,以此加深对议题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而言,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知识的过程是提高自身协作能力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有助于在合作探究中获得更多启发。

二、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求,将议题式教学法引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课堂全面议题化,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议题的探究。基于此,笔者以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改革开放”为例,具体分析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情况。

(一)明确议题,突出目标

设置议题是开展议题式教学的重中之重。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有助于学生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在设置议题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总议题与子议题,让议题系统性地呈现。这样,学生在HWAaQJ2F9yqj8+TtS12HGg==探究议题后,便可以系统地掌握知识[1]。

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应达成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思考改革开放的原因,树立坚定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政治认同;第二,了解改革开放的时间轴,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及其发展水平;第三,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改革开放的意义,增强公共参与意识。以此为基础,笔者将课程的总议题设置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并根据课程内容,以总议题为中心,设置“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破局之招”“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制胜之招”三个子议题。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按照议题的顺序,逐一进行探究。

在上述课例中,笔者根据“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为学生设置具体的探究议题,让学生在具体议题的引领下,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

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在明确议题的前提下,有效创设议题情境,带领学生深入感受议题内容。具体而言,创设议题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议题探究,从而切实掌握议题内容[2]。

以探究第一个议题“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破局之招”为例。首先,笔者播放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以创设议题情境。在这个视频中,学生看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其次,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国家要进行改革开放,以此深化学生对议题的理解。最后,笔者展示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家庭“三大件”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家庭生活的“三大件”分别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20世纪80年代小康家庭的“三大件”分别是电视机、冰箱、洗衣机;20世纪90年代富裕家庭的“三大件”分别是空调、电脑、摄像机。由此,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议题的理解与认知。

在分析第一个议题时,笔者首先借助视频创设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议题的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思考实施改革开放的原因;最后借助“三大件”的变化让学生认识改革开放让生活发生的变化,深化学生对议题中“破局”二字的思考。

(三)拓展素材,深化学生的认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情境的创设,还要重视拓展议题的素材,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议题。从锻炼学生的角度看,拓展议题素材,可以深化学生对议题内容的认知,拓展学生探究议题的深度和广度。

以探究第二个议题“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为例。笔者根据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为学生拓展素材,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的问题,因此,笔者为学生拓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简要回顾”的表格(如表1所示)。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根据时间线为学生拓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素材,加深学生对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

了解。

(四)设置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借助拓展素材的方式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又要采用设置问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渐由思考基础性问题跨越到思考综合性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3]。

以第三个议题“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制胜之招”为例。笔者从设置问题入手,引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思考。首先,笔者让学生观看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的视频。其次,笔者为学生设置问题:“请结合教材,总结改革开放的意义。”由此,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最后,笔者组织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内容进行延伸性思考。笔者展示关于“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资料,基于这些资料,笔者提问学生:“为什么要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请选择一位改革先锋,具体谈一谈他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哪些贡献。”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需要有逻辑地给出答案,即可以从“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入手阐述,具体分析颁授改革开放先锋奖章的目的和意义,再选择具体的改革先锋,介绍其做出的贡献。

在探究第三个议题的过程中,笔者基于视频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对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变化的思考,接着又延伸内容,组织学生总结改革开放的意义,让学生应用有关改革开放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成效

评价是贯穿议题式教学始终的重要环节,对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有重要作用。对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议题内容,灵活设计评价方式。这样,可以在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切实巩固课堂教学成效[4]。

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着重评价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思考问题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以创设情境的方式组织学生探究第一个议题时,笔者从学生是否理解情境内容、是否有效思考情境问题、是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等方面,给予学生有效评价,并以评价的结果为依据优化后续的情境。

又如,在以拓展素材的方式组织学生探究第二个议题时,笔者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探究议题、是否能够流畅表达观点、是否可以深入掌握议题内容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探究学习情况。

再如,以设置问题的方式组织学生探究第三个议题时,笔者从学生是否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善于倾听他人观点、是否可以准确阐述观点、是否做到辩证思考等方面,评价学生给出的答案。

总之,在应用教学评价时,教师应做到根据议题内容、教学方式的不同,给予学生真实、准确的评价,以此深化学生对议题内容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议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知识内容,这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应用议题式教学法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应做到明确议题、创设情境、拓展素材、设置问题、重视评价,带领学生真正参与议题探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未来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应深度融合议题式教学,推动课堂教学成效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玉凤.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J].教育艺术,2023(12):71-72.

[2]武昌勇.例谈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3(32):64-66.

[3]王婕.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山西教育(教学),2023(8):85-86.

[4]赵胜瑶.例谈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具体运用[J].贵州教育,2023(10):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