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2024-08-19 00:00:00卢涛
教育界·A 2024年20期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AI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AI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期借助AI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AI;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智能课堂;信息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新高考背景下广西普通高中教学与管理改革的实践研究专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立项批准号:2021ZJY85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卢涛(1979—),女,广西柳州高级中学。

在信息化时代,AI(人工智能)凭借其独特优势,正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高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更应充分利用AI的技术优势,推动教学方式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一、AI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智能辅助教学

AI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例如,通过智能语音识别技术,AI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实时分析,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问题,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如在教授《将进酒》时,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请每组的代表进行角色朗读,然后将他们的朗读音频导入计算机系统,利用AI的朗读评价功能从语音、语调、节奏、感情四个方面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价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沉浸式朗读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以及兴趣点,利用AI给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如在进行中国散文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通过AI向学生提问:“你最喜欢的散文家是谁?你喜欢哪个时代的散文作品?哪些散文家的作品你从来没有读过?”通过和学生互动,AI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并据此给学生分类推送中国各时代散文家的作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散文资料进行阅读,并进行学习成果交流。

(二)智能评估教学

AI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智能评估。AI可以对学生作业、试卷等学习成果进行自动分析,特别是针对学生的错题,AI可以分析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现他们思维中的漏洞和问题,指出其背后知识与能力的短板,为教师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价,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AI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为教师教学策略的制订提供支持[1]。同时,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智能评估可以及时评估自己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AI也会定期向家长发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报告,打破家校壁垒,提高家校沟通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三)智能互动教学

AI智能互动平台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为便捷和高效。教师不再受限于传统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可以随时在线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同时,学生也能在平台上即时反馈学习中的困惑,从而得到及时的帮助。

智能互动平台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如笔者所在课题组借助AI设计了一个名为“悦语云助手”的小程序(如图1所示),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学习成果至平台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可见,AI智能互动平台能让高中语文课堂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是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主体。他们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成果,从而培养了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AI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一)利用AI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

教师可以利用AI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偏好,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资源,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任务,使学生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AI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路径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比如,针对班上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足、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深度阅读缺乏等实际情况,笔者利用AI设计了一个管理阅读时间的小程序—“文学时光机”(如图2所示)。在假期里,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小程序对自己每天的阅读时间进行管理,并借助辅助阅读功能完成阅读任务。在这个小程序里,每个学生的阅读任务都是基于他们的实际学情设定的,包括每天应完成的阅读量、需重点阅读的文学作品、需培养的良好阅读习惯等。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与满足,阅读兴趣得到提高。

(二)利用AI创新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下,AI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对诸多案例的分析与研究,初步提炼出了高中语文AI阅读教学的“赏创生评”模式,如图3所示。

该模式包含四个环节。

环节1:原文赏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导读、赏读、精读等方式,帮助学生进入文本的语境,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利用AI的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创造沉浸式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环节2:想象创作。基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阅读经历、审美情趣,发挥想象力,借助AI现场创作出与文本意境相符的文段。这个环节培养的是学生的迁移创造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融入作品,这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创造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我。

环节3:AI生画。借助AI技术设计“诗画意境生成器”,将学生创作的文段输入系统,生成相关图画。

环节4:比较评价。AI生成图画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依据原文中的具体语句,比较评价AI生成的图画。教师引导学生从视觉感受回归到文字阅读,从而体现了“语文课要有语文味”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数据库和系统平台生成的AI图画各异,学生在评价图画时,结合作家的原作品语境,可以进行第二次语境回归和文本赏析。这一过程不同于简单的重复阅读,而是基于第一轮阅读和自我创作后的深度解读。

比如,在教授《故都的秋》时,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现了北京秋天的VR现实图景,让学生沉浸式地领略故都秋天的魅力。赏析了郁达夫写秋景的文段后,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原文写出一段描写秋景的话。其中一个学生的现场创作文段如下:“秋天的晨,萧瑟清幽,有一种忧伤弥漫开去。北京的胡同里,充满了静谧的气息。落蕊满地,轻柔无声。我一个人慢慢地走,仿佛蹚过时光的河流,走向无尽的远方……”笔者将学生创作的文字输入AI“诗画意境生成器”,2秒后,系统自动生成画面(如图4所示)。文画合一,有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笔者让学生根据原文中的语句对画面进行赏析,这实际上是学生阅读感受的迁移过程。从赏析原文到想象创作,再到利用AI生成画面,最后到根据原文进行比较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增强,理解作家作品的能力也显著得到提升。

(三)利用AI打造智能课堂管理模式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AI可以作为便捷的课堂管理助手,承担一些教学辅助工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摄像头与AI搭建的实时反馈平台,智能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从而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如教师通过使用该平台,对一周内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统计,并通过分析得出,学生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积极性明显更高。在随后的教学阶段中,教师更注重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AI完成一些烦琐的工作,如批改作业、统计成绩等,从而减轻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三、AI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未来应用展望

(一)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AI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智能化程度将不断提高。未来,AI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更精准的教学建议和资源推送服务。同时,AI还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监控和评估,为教师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反馈数据。如此一来,未来的语文课堂管理模式将从传统的“师—生”双向课堂转变为“师—生—AI”三方课堂。通过技术的迭代更新,AI将会成为语文课堂中新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生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个性化学情诊断,成为学生智能化的学习伙伴。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

在AI的推动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将趋向跨学科化。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基于AI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如混合式教学、“虚拟+现实”教学、“云教学”等。同时,AI也将为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智能问答,或者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智能推荐等。

(三)教育公平性不断提高

AI的普及和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教育公平性。通过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路径规划,AI可以帮助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学生获得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同时,AI还可以为处于偏远地区、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支持,缩小不同地区的教育差距。在AI的帮助下,学生学习的差距能够尽可能缩小。

(四)教师数字化素养不断提高

随着AI的逐步发展,高中语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将不断提高。未来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熟练使用各种AI智能教学工具。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进行AI人机交互时保持自主思考,学会识别AI生成的回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比较性思维。此外,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将向跨学科的“AI+”方向发展。

结语

AI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价值。通过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创新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以及打造智能课堂管理模式,AI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服务。AI的引入将推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做出更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多高端的技术都只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角色,坚持“语文味”仍是高中语文课堂构建的原点和基础。身处大数据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数字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与时俱进,构建更具有“语文味”的AI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明,孙晓丽.高职院校专业群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4,45(2):32-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