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2024-08-17 00:00:00张建军
档案管理 2024年3期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降,美国民众生活中心逐步从馆藏自动化管理向数字集成平台建设转换,以增强档案的可见度与影响力。与技术迭代升级同步,其推出的文化建档系列指南,在田野一端引导着民众生活档案的规范化呈现,也为丰富馆藏提供着原始动力。伴随数字化、数据化、网络化的发展,档案保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共享,逐步延伸至文化建档多元主体的协力共建,其倡议的公众参与理念,更是诠释着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文化发展的关联与逻辑。

关键词: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民间文化;文化建档;数字化;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发展

1975年底,美国参议院通过《美国民众生活保护法案》,次年1月2日由时任总统福特(Gerald RudolphFord)签署生效。该法案规定在国会图书馆创立美国民众生活中心(American Folklife Center),以保护和呈现美国民众生活。同时,该法案要求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创建和维护一个国家级的档案馆,1978年,国会图书馆将已有50年建馆史的民间档案馆(Folk Archive)从音乐部转入美国民众生活中心,1981年正式更名为民间文化档案馆(Archive of Folk Culture)。在延续、保存和维护原有馆藏的基础上,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在40余年内通过数十个大型田野建档项目,以及个人和相关机构的民族志收藏捐赠等,共藏有约600万笔民众生活资料,涉及“民间音乐和歌曲”“故事和其他叙事形式”“舞蹈”“物质文化”“社区生活和庆祝”[1]等多种文类。如今,民间文化档案馆作为美国民众生活中心的档案部门,不仅是国会图书馆的重要珍宝,更是全球举世闻名的民族志收藏机构。

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及其民间文化档案馆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而这个时期也是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一个时代。正如维尼克(Stephen Winick)所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数据库和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资料库的世界。这导致我们处理、描述、编目和查找材料方式的变化,以及我们向公众展示材料的方式的变化。”[2]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裹挟下,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实现了从馆藏自动化到数字集成平台建设的转变,与技术更新保持同步,将“文化建档”(culturaldocumentation)等核心观念植入民众生活文化保护领域,通过文化遗产档案的合作共享及多元主体参与共建,不仅有效助力着档案资源的丰富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反哺”,还深化和拓展了活态文化遗产观,使社区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得到存续与发展。当前,全球的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如火如荼,探究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文化建档的发展轨辙,无疑能够为数字时代的文化遗产建档理念和实践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借鉴。

1 从馆藏自动化到数字集成

20世纪80年代,微型计算机技术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开始在档案的搜集、存储、检索和传播等方面,频繁运用计算机和文字与软件处理系统,“自动化”成了该时期民间文化档案馆建设的重点方向。

美国民众生活中心的馆藏自动化肇始于其组织的田野建档项目。1983年,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在国会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办公室(Automated Systems Office)的协助下,将计算机技术投入下述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在制作《九十六:内华达北部的养牛场》(The Ninety-Six: ACattle Ranch in Northern Nevada)光碟时,使用电脑给彩色幻灯片添加标题和索引[3];二是田野工作者在松林民众生活项目(Pinelands FolklifeProject)中使用计算机以机读格式制作磁带录音、照片日志及田野笔记等文件,[4]以便更好地解决数据分类、整理及检索等问题,这也为创建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鉴于馆藏自动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当紧迫的学术和实践议题,1984年4月26日至28日,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在国会图书馆主办“民众生活与自动化归档会议”(Washington Conference on Folklife and AutomatedArchives),这是一个专门讨论标准化和自动化议题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会议小组首先探讨了全国各地以人工方式维护档案馆藏的历史,然后在人工检索系统的基础上,思考民俗材料自动分类的不同方法,最后细致地讨论了数个自动化项目案例。会议论文与评述均涉及两个重点问题:(1)不同档案馆之间如何在处理自动化对象及其馆藏内容时实现有效的交流和衔接?(2)如何实现归档的自动化?理查德·蒂尔(Richard S. Thill)指出,这次会议“是一个驿站,而不是终点”。[5]

依托于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自动化逐步渗入美国民众生活中心的田野建档项目与馆藏信息处理系统。1987年至1988年,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在洛厄尔民众生活项目(Lowell Folklife Project)中采纳了一位程序员设计的自动化程序,文化建档的信息输出变得更加连贯和体系化。从此以后,计算机程序成为中心田野项目的常见特点,并被美国各地的其他项目借鉴或模仿。[6]1988年,民间文化档案馆为阅览室的1800本图书制作了五卷本的打印目录,档案管理员马奎尔(Marsha Maguire)根据打印目录,使用ROSCOE和JANUS应用程序创建了本地在线图书目录,可执行在线检索等操作,构成了其在通往自动化馆藏控制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7]同时,这种方式更是为录音、手稿、图像等田野资料的自动化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降,自动化与数字、网络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深刻改变了档案馆、博物馆信息处理、描述、检索的模式,也促进了其向公众呈现馆藏方式的转变。1995年4月25日,美国民众生活中心面向社会开放网络服务,公众可以在线免费访问该中心的出版物文本,获取中心的活动信息,以及民间文化档案馆馆藏信息等。当时,美国民众生活中心还在网站上发布了一些馆藏录音和图像的样本,从而在推动馆藏面向公众和社会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当前,该网站提供的各类资讯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预期,事实上已经构成中心对外联通和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国会图书馆数字集成系统,中心及其档案馆的许多早期民族志特藏,尤其是民歌录音正在以数字格式实现全球范围的传播和共享,推动了文化传统的当代复兴、利用和延续。

在国家数字图书馆计划的支持下,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当前在国会图书馆数字集成平台共发布约40笔数字集成(digital collections),[8]涉及民间音乐、口述史、民间手工艺、职业文化等多种民俗文类,其中大约三分之一为口头传统档案,且多为民间音乐,例如“南部音乐:约翰和露比·洛马克斯1939年在南部诸州的录音之旅”(Southern Mosaic: The John and Ruby Lomax 1939Southern States Recording Trip)等诸多民间音乐档案均体现了民族音乐学的专业追求。

以“奥马哈印第安音乐”(Omaha Indian Music)集成为例,该集成包括19世纪90年代录制的44份筒式录音,1983年奥马哈丰收庆祝仪式的323首歌曲和语言艺术片段,1983年访谈一位奥马哈老人的24份语言艺术片段,1985年录制的25份歌曲演唱和演讲,以及1999年访谈一位奥马哈音乐家时录制的61份语言艺术片段。除录音外,还包括1983—1985年在音乐会期间拍摄的654张黑白照片和436张彩色照片,同时附有数十页田野笔记、磁带录音日志,以及节目单、海报等。[9]20世纪80年代,美国民众生活中心专家多次考察奥马哈仪式,在此期间,他们复制了早期蜡筒录音并将其返还给了奥马哈部落成员。目前,“奥马哈印第安音乐”包含在线音频478项、图片378项、网页10项及在线文本7项,可通过限定“原初格式”“在线格式”“日期”“地点”“部分于”“贡献者”“主题”“语言”“访问条件”“教学资源”“专家资源”等选项在线浏览或查找。

2 田野作业与文化建档标准

除早期馆藏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和网络化呈现外,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在实施各类田野项目的同时,还陆续推出了数种影响深远的文化建档标准指南和田野规范。例如1995年档案管理员霍尔(Stephanie Hall)设计的《民间文化档案馆中的民族志典藏:捐赠者手册》(EthnographicCollections in the Archive of Folk Culture: AContributor’s Guide)即是一本指导系统组织民族志田野材料的实用指南,“它说明了将个人收藏移交给国会图书馆的法律含意,并描述了如何在提交之前组织、标记和记录材料。此外,还包括一些建议,例如搜集者如何保存自己搜集的民族志材料,或者在把它们交到国会图书馆之前如何储存”。[10]该书的设计体现了中心的长期项目规划以及对文化建档“末端”环节——档案馆归档工作的规范化要求,这在推动馆藏规模增长和资源的系统化组织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不过,真正将文化建档视作一个系统化作业,并对民众生活田野建档产生深远影响的规范化指南,当推《民众生活与田野作业》(Folklife and Fieldwork )。该书在20世纪70年代末推出第一版,至2016年,即中心创建40周年之际,先后共推出4个版本。这一出版物的持续性更新,映射出了田野作业、技术变迁与文化建档工作的深刻内在关联。1979年,为配合中心第一个重大田野项目——芝加哥民族艺术项目(Chicago Ethnic Arts Project)的推进,当时刚刚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鲍尔蒂什(Peter Bartis)博士承担了该书的编写任务,初版取名《民众生活与田野作业:一位门外汉对田野技术的介绍》(Folklife & Fieldwork: A Layman’s Introductionto Field Techniques),其目的是指导中心的田野作业。结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本书大受欢迎,第一批印刷本很快被一抢而空,并在20世纪80年代先后5次印刷发行。

1990年,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推出《民众生活与田野作业》第二版,融入了中心10多年来的田野作业经验,比如增加“权利让渡表”(release forms),以明确资料必须经过授权许可才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公布、传播和使用,等等。此外,鉴于影像录制技术的普及,还特别添加了“视频”章节,以及如何保存相关资料的技术规范。2002年的第三版第一次引入数字建档理念,建议工作者慎重采用DAT磁带,同时它再次拓展了如何创建档案以及将其捐赠给档案馆的具体建议,但美中不足的是,全书的建档指南仍然主要是以模拟磁带作为标准而写作的。此外,在第二次印刷该版本时,该书删除了副标题中的“门外汉”一词,以避免其标题可能会引发的性别歧视争议。

2015年,在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即将成立40周年之际,中心决定在2016年推出《民众生活与田野作业:文化建档入门》的第四版。[11]相较于之前的三个版本,新版做了若干重要修订。首先,鉴于副标题“田野技术”(FieldTechniques)和主标题“田野作业”(Fieldwork)有重复嫌疑,而且“田野技术”一词在地质学和农学中也很常见,于是将副标题替换为更加符合现代民族志语言的“文化建档入门”。其次,新版重新排布了各个章节并做出了必要的调整和增删,同时完全转向了数字建档技术。[12]该版本开门见山地指出:“原生型数字建档(born-digitaldocumentation)需要一整套全新的实践——新的记录方法和新的保存方法。”[13]再者,在向读者介绍了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及何谓“民众生活田野工作”之后,从田野的项目设计、准备及实践等角度详述了文化建档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还提供了田野资料归档和保存的模板与相关附件。如今,这本入门手册已经成为许多田野工作者的标准指南,为许多社区、学校及地方文化组织提供了一种可资操作且易于实践的工作模式,在普及中心文化建档经验的同时,为档案馆带来了更多的田野收藏。

要言之,在推进建档、数字化、描述和管理收藏等专项业务上,美国民众生活中心积极与同行对话,积累了丰富的学术与实践经验。为推进文化建档事业发展,该中心面向学者和公众推介传播了一系列与建档程序相关的主题资源,尤其是录音收藏的长期保存与档案管理,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1)口述史项目的实施指南,包括贝勒大学口述史研究所的《口述史入门》,印第安纳大学历史与记忆研究中心的《口述史技巧》、莫耶(Judith Moyer)的《口述史步步深入指南》等。(2)描述、管理与提供对档案馆藏的访问,包括国会图书馆的规范和叙词表、国会图书馆元数据编码和传输标准等。(3)数字对象的档案保存工具,包括联邦机构数字化指导方针、音声指南:音频保存的最佳实践、印第安纳大学数字档案(专供教学和研究的教育视频)等。(4)归档和保存数字影音的技术文件,包括凯文·布兰得利(Kevin Bradley)的《在档案收藏中将CD和DVD记录作为可靠存储介质的相关风险——策略和替代方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国际音像档案协会的《数字音频对象的制作与保存》(第四版,2009年),等等。

3 遗产档案的合作共享理念

近十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档案组织、呈现及获取方式的变革,与其他相关档案保管机构的对话与合作,构成了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文化建档的核心议题之一,这也昭示着在数字技术革命的时代浪潮下,文化遗产档案的合作共享以及与之相关的传播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议题。

2013 年9月26日至27日,美国民众生活中心主办的“文化遗产档案:网络、创新与合作”(CulturalH e r i t a g e A r c h i v e s : N e t w o r k s , I n n o v a t i o n &Collaboration)国际研讨会在国会图书馆召开,主要讨论了六项议题:(1)文化遗产资料的使用者:围绕档案库与用户群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讨论。(2)档案描述:围绕有关文化遗产档案获取的案例展开讨论,介绍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3)保存与数字化管理;从宏观或具体角度出发,讨论文化遗产档案保存和数字化管理的程序和方法。(4)档案馆合作及建立联盟:档案的保护与管理是档案馆的重点工作,但因投入资金、规模大小不同,其保护、管理程度,具体步骤及获取策略不尽相同,重点讨论档案馆合作与建立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5)资源共享:结合具体实例说明档案馆合作的相关经验和教训。(6)教育与培训:着重讨论教育培训方面的个案研究。[14]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创新工程档案库项目首席研究员的巴莫曲布嫫和研究助理郭翠潇应邀出席本次会议,与参会的档案库建设专家讨论了有关文化遗产档案库建设和元数据标准定制方面的议题,并建立了学术联系。

口头史诗作为活态文化遗产建档的重点对象,其数字化保存与传播的实现路径及意义在此次研讨会中得到了与会者的充分关注。例如,在第三场“保存与数字化管理”的讨论议程中,吉尔吉斯斯坦学者艾特俳耶娃(Gulnara Aitpaeva)向与会者做了题为“通过数字化将《玛纳斯》史诗置于当代世界”(Placing the Epic ‘Manas’ into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rough Digitization)的学术报告。[15]艾特俳耶娃指出,《玛纳斯》英雄史诗三部曲是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全部史诗遗产的基石。近年来,涌现的《玛纳斯》“新”版本以及玛纳斯奇,使其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活态演变面貌。然而,普通民众与传统史诗知识传承者之间的鸿沟却越来越大了。在当代史诗演述人的参与下,艾特俳耶娃团队制作了首部完整的《玛纳斯》三部曲视频,使其构成了修复受众和玛纳斯奇之间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个汇编的视频不仅独特且收效颇丰,可以同时达成下述多项目标:史诗的保存和传播,促进其在研究、教育、娱乐和康复治疗领域的应用。史诗数字化具有创新性,符合当今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的标准。

2016年9月12日至13日, 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在庆祝成立40 周年之际举办了“ 搜集、合作与联结”(Collections,Collaborations,and Connections)专题研讨会,“合作”作为关键词再次被列为会议主旨。此次研讨会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开放性会议,重点突出中心无与伦比的馆藏,探索文化建档的创新方法,聚焦于当代快速变化的数字环境中有关所有权和档案资源获取的当前最佳实践。会议参与者包含了文化建档的多元行动方,除来自各个文化机构的专业研究者外,还包括社区成员、档案保管员等,他们与美国民众生活中心的工作人员及现场与会者共同讨论了过去的倡议、当前的挑战和新近的趋势等诸多议题。例如克罗齐(Nancy Groce)主持的“职业民众生活项目:数字时代的社区参与和搜集”(The Occupational Folklife Project: CommunityEngagement and Collecting in the Digital Age)、尚卡尔(Guha Shankar)主持的“美洲原住民文化遗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于共享、回归与合作的对话”(ThePast,Present,and Future(s)of Native AmericanCultural Heritage: A Conversation about Sharing,Returning,and Collaboration)等小组讨论,均突出强调了社区参与、合作共享等理念在田野文化建档中的重要性。

这两场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会议,突显了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在数字时代对文化遗产档案合作共享的关注与重视。但是,仔细窥探,两场“合作共享”议题的讨论重点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第一,就合作对象来说,从档案保管机构之间的交流,开始更多地转向档案馆与多元建档主体的合作;第二,就合作内容来说,从档案管理“末端”的单向传播和共享,开始更多地转向基于过程性的文化建档多元主体的共建与共享。而这种“合作共享”思路的微妙转型,正昭示着面向公众、依靠公众的文化遗产建档时代的到来。

4 公众参与的文化建档实践

多年来,美国民众生活中心积极推动面向专业机构人员、青少年及原住民等各类人群的文化建档培训项目,使民众生活建档的观念日益传播开来,不仅为丰富馆藏创造了契机,更是为引导公众参与的建档模式,以及推行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观念基础。

田野学校(field school)是美国民众生活中心面向文化机构普及民众生活建档的重要“品牌”之一。1994年,中心与科罗拉多学院和新墨西哥大学区域研究中心合作,组织了第一届田野学校,以培训大学生、学校老师以及文化专业人员的文化建档技术。其中,第一个星期在科罗拉多学院培训,第二个星期在科罗拉多圣路易斯谷(SanLuis Valley)进行田野调查。次年的田野学校为期三周,其田野调查的重点是科罗拉多普林斯的农贸市场。这项“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每年夏天,中心都会与文化机构、社会组织或高等院校等单位合作创办为期三周的田野学校,主题涵盖了项目规划、研究伦理、知识产权、田野访谈、撰写田野笔记、影音建档、归档方法及发表研究成果等。目前,中心的田野学校已经使美国各地乃至于肯尼亚等地的田野工作者受益,为许多大学、艺术中心和其他文化组织提供了一种模式范本,以举办他们自己的田野工作培训项目。

民众生活扎根于社区,青少年是实现文化遗产代际传承的中坚力量。近年来,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尤其注重青少年和原住民的社区文化建档培训。例如,在美国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心与农村学校、社区信托合作,专门为中学生设计了一幅名为“探索你的社区”海报。这幅海报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建档项目来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社区。中心和农村信托希望学生能够在海报的指导下探索他们家庭、学校、社区和城镇中广泛存在的活态文化表达,并建立自己的社区文化档案。这张海报包括“遗产研究对你有什么帮助(介绍)”“社区文化:就在你身边!”“考试、奖品、脏袜子:你们学校的社区传统”等9页内容,“这里包含的民众生活和文化遗产活动及资源将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挖掘原创性研究项目,还会为年轻人提供在课堂之外从事文化遗产研究的创造性观念。最后,它们展示的是学生如何‘阅读’他们生活之中的传统文化,从而使社区在根本上转变为教室”。[16]

维护、保存和保护原住民群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避免其知识产权遭到破坏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推动建档方法和技术在原住民群体中的普及和应用。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在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许多原住民社区的政策讨论中始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公共民众生活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心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们共享着领导地位。”[17]中心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杜克大学建档研究中心,以及社区合作伙伴肯尼亚的莱基皮亚马赛部族(LaikipiaMaasai of Kenya)2008年秋季开展的培训试点项目便是一个鲜活的案例。该项目通过培训原住民社区成员在传统文化表达、民俗和生活方式建档方面的方法和技能,并指导其在组织和管理建档材料上采取最佳实践,“深化和拓展了当前关于知识产权、知识经济、文化表征及赋权的理解和讨论”,[18]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心作为美国代表团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和传统文化表达/民俗政府间委员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专业文化机构,到青少年,再到原住民群体的文化建档培训,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始终引导着一种公众参与的建档观念与实践,而中心原初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同样正在采纳某种形式的“众包”。例如,国会图书馆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名为“记录世界的人:与艾伦·洛马克斯同行”(The Man Who Recorded the World: On the Roadwith Alan Lomax)的网络志愿者活动,在线提供了民俗学家洛马克斯及其家人,以及与之合作的音乐家和同事在1936年至1966年的笔记、信件数字图像,包含芬兰语、匈牙利语、波兰语、法语等多个语种,希望志愿者能够通过在线誊录这些文件,“重走”洛马克斯当年的田野考察路线,从中发现丰富的民间传统。该活动自2019年9月4日开始,至2021年1月15日结束,共有1137位贡献者参加,誊录完成了全部的11601张图片。[19]无疑,如今的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及其民间文化档案馆仍在延续和实践着第一任馆长戈登(Robert Winslow Gordon)当年的伟大梦想,在合作共享、公众参与的建档模式中,诠释着这是“一个许多工作者参与的国家工程”。[20]

5 结语

以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化作为主要表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影响着文化遗产档案的呈现模式、建档规范、交流合作和生成方式等,而美国民众生活中心及其民间文化档案馆在民众生活领域的系列理念深化与建档实践,是见证和诠释这一过程的典型缩影。伴随着数字集成平台建设,采集自社区的民众生活档案,具有了面向公众社会的多种可能性,开始更多地“反哺”现代社会文化发展;文化建档指南与技术迭代升级的关系互动,突显着文化遗产建档始自“田野”的观念转向,奠定着基于过程性、而非结果论的档案生成规则,也促使档案馆开始走出“被动”接受档案的模式,从而具备了更多的创造性及主动作为能力;文化遗产档案的合作共享,从档案保管机构逐步转向多元行动方,特别是在伦理的维度上吸纳青少年和原住民等重要文化传承者和实践者融入建档工作,不仅推动着公众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和建档模式的日益深化,更是诠释着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文化发展的关联与逻辑。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项目编号:16ZDA160)的阶段性成果。

[1]Written by James Hardin;photographs ofcollection items by David A.Taylor.Includes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Library of CongressAmerican Folklife Center:An Illustrated Guide[M].Washington,D.C.:American Folklife Center,Libraryof Congress,2004.

[2][17]STEPHEN WINICK.The American FolklifeCenter:40 Years of Change[EB/OL].[2023-12-21].https://blogs.loc.gov/folklife/2016/07/theamerican-folklife-center-40-years-of-change/.

[3]JAY ORR.Automation and the American FolklifeCenter-Part II[J].Folklife Center News,1984,7(02):14-15.

[4]JAY ORR.Automation and the American FolklifeCenter[J].Folklife Center News,1984,7(01):14-15.

[5]American Folklife Center.Automated ArchivingConference[J].Folklife Center News,1984,7(03):4-5.

[6]ALAN JABBOUR.The American Folklife Center:A Twenty-Year Retrospective(part 2)[J].FolklifeCenter News,1996,18(3/4)

[7]GERALD E.PARSONS.Folk Archive Moves TowardAutomation[J].Folklife Center News,1988,10(01):14.

[8]STEPHANIE A.Hall.American Folklife Center Spins a New Web[J].Folklife CenterNews,1995,17(04):14-15.

[9]Omaha Indian Music[DB/OL].[2023-12-06].https://www.loc.gov/collections/omaha-indian-music/aboutthis-collection/.

[10]STEPHANIE HALL.Ethnographic Collections in theArchive of Folk Culture:A Contributor’s Guide[M].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Folklife Center,No.20.Washington,D.C.:American Folklife Center,Libraryof Congress,1995:5.

[11]STEPHEN WINICK AND PETER BARTIS.Folklifeand Fieldwork: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Documentation[M].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Folklife Center,no.3,fourth edition.Washington,DC:The Library of Congress,2016.

[12]STEPHEN WINICK.Folklife and Fieldwork,FourthEdition[EB/OL].[2023-12-21].https://blogs.loc.gov/folklife/2017/04/folklife-and-fieldwork-fourthedition/.

[13]“Preface to the Fourth Edition.” StephenWinick and Peter Bartis.Folklife and Fieldwork: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Documentation[M].Thefourth Edition.Washington,D.C.:American FolklifeCenter,Library of Congress,2016:v.

[14]巴莫曲布嫫,郭翠潇.赴美出访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2013-10-15.

[15]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s Symposium Session3[EB/OL].[2023-12-01].https://www.loc.gov/item/2021689226/.

[16]Explore Your Community[EB/OL].[2023-12-20].https://blogs.loc.gov/folklife/2018/06/exploreyour-community-poster-part-1/?loclr=blogflt.

[18]GUHA SHANKAR.From subject to producer:reframing the indigenous heritage through culturaldocumentation trai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Intangible Heritage,2010,5(06):13-24.

[19].The Man Who Recorded the World:On the Roadwith Alan Lomax[DB/OL].[2023-12-20]. https://crowd.loc.gov/campaigns/alan-lomax/?transcription_status=submitted?loclr=crhh.

[20]JAMES HARDIN.The Archive of Folk Culture at 75:A National Project with Many Workers[J].FolklifeCenter News,2003,25(02):3-13.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 张建军,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来稿日期: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