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打造“金课”背景指引下,国内外聚焦职业院校教师核心能力的研究相对鲜见,普遍存在研究逻辑不清晰、评价方法普适性差、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基于扎根理论,使用Nvivo12软件对2019—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组国赛一等奖获奖作品视频、论文及相关资料等开展质性分析,构建了高职专业课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进而使用AHP(层次分析法)明确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各要素的权重。结果发现,具备专业知识、基础教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实践技能、职业素养是高职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权重最高的前五个指标,并从关注核心评价指标、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激发教师内驱动力三个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教师备赛和核心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具体的参考依据。
[关 键 词] 教学能力比赛;“金课”;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2-0049-04
一、问题的提出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应有之义[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2],消灭“水课”、打造“金课”成为高等教育的行业共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下简称教学能力比赛)作为职业教育最高级别的教学类比赛,在激励职业院校广大教师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推动“金课”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然而,在教学能力比赛打造“金课”背景指引下,国内外聚焦职业院校教师核心能力的研究相对鲜见,普遍存在研究逻辑不清晰、评价方法普适性差、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本项目从“金课”视角出发,探讨思路清晰、普适性强、科学健全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为促进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助力职业院校建设、培养卓越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关于教师核心能力评价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多位学者分别从社会文化理论、OBE成果导向理论、扎根理论等框架中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例如,段姣雯以OBE成果导向理论为基础,指出教师的核心能力包括个体发展和社会参与两个部分[3];王威力、陈亚楠等人利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得出职业院校教师核心能力模型[4],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实践研究层面,国内学者运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针对教学能力比赛教师的核心能力评价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例如,胡新荣等人借助广东医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探讨并更新了高校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据此建立了评价体系[5];王光明、王威力等人利用文献分析法,初步构建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结构。
目前,已有研究从多个角度确定了教师核心能力的多个要素。然而,这些要素数量繁多,其层级结构和隶属关系尚未明确。此外,尽管有教学能力比赛的“金课”作为引导,但针对教师核心能力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领域的不足,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当前,多数研究仅侧重于定性分析,部分定量分析成果所列举的核心能力要素层次模糊,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撑,尚未构建出一个内容完整、逻辑清晰的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本研究以现有成果为基石,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深入挖掘与重构。扎根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实质性理论建构方法,它依赖于经验资料的积累和分析。本研究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细致归纳,提炼出经验概括,进而上升至系统层面。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致力于探寻反映事物本质的核心概念,并通过概念之间的关联构建,以期构建一个以教学能力比赛“金课”为引领的高职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旨在为提高高职教师的核心能力提供较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指导。
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一组、二组国家一等奖获奖作品代表全国职业院校高职专业课教师最高的教学水平,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是“金课”的典型代表。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基于扎根理论,使用Nvivo 12软件对2019—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组国赛一等奖获奖作品视频、论文及相关资料等,共计349个文件进行质性分析,确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模型,使用问卷调查法、AHP(层次分析法)计算模型权重并开展一致性检验,从而构建高职专业课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编码过程
编码过程涉及从研究材料中提炼关注的概念或范畴,遵循扎根理论研究范式[4]。开放式编码旨在深入剖析样本信息,进而形成细分的碎片化节点;主轴编码则聚焦于提炼评价指标的核心特征,将各个节点有序串联,形成完整的脉络;选择式编码则对既有的评价指标进行精细化调整,以确保评价体系更为成熟和完备。
1.开放式编码
经过系统性的概念化和抽象化处理,开放式编码过程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对获奖作品及相关资料的详尽分析,成功提炼出具有共性特征的关键节点。遵循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最终确立了1161个参考点和94个节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主轴编码
基于开放式编码,借助Nvivo 12软件的聚类分析功能,对相似节点进行合并。由于统计学认为Pearson相关系数若超过0.6,即认为分析对象间存在强相关性[6],因此在合并相近节点、剔除不显著节点后,得到高职专业课教师核心能力要素29个,涵盖节点77个。
3.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而成。通过运用Nvivo 12软件生成编码层次分析图,结果显示,专业教学能力、专业核心技能、职业发展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四个一级指标占据整个层次图面积的70%以上,这表明研究资料对这四个指标的支持程度较高。
主轴编码剩余的基础教学素养、基础文化素养、信息技术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从逻辑上均为支撑高职专业课教师的基本胜任能力,因此进行并项处理,形成一级指标;根据对教学能力大赛国赛专家意见和国赛方案的深入研究,增加通用社交能力一级指标,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它们在真实教学环境中的表现。
四、问卷调研
(一)调研对象
调研针对全国高职教学能力比赛专业一组、二组的参赛教师及指导专家展开,使用问卷星发放在线问卷。对回答时间少于30秒的问卷认为思考深度不足,予以剔除后,共计收集到有效问卷49份。
通过五级矩阵量表,请调研对象针对上述6项核心能力指标在教学能力比赛中的作用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被调研者认为该项能力在比赛中越重要,结果如图1所示。
(二)构建判断矩阵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将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深入探讨。这种方法将决策过程系统化地分解成若干层次结构,包括总体目标、子目标、评估标准和具体方案。随后,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计算出每一层次中各元素对于上一层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运用加权和的方法,将这些权重逐层汇总,从而得出各备选方案对于总体目标的最终权重。这一流程确保了决策过程的严谨性、稳定性和理性。
本文设定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模型为目标层A,根据质性分析结果提炼出的6个能充分涵盖教师核心能力的维度作为准则层B,将其涵盖的27个因子作为二级指标层C,构建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验证,并据此构建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用△X=Xi-Xj表示评分差值,使用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对各层指标进行评判打分,对回收的有效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判断数值,使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面向总目标层A的各层两两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结果搭建教学能力比赛“金课”引领下高职专业课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1.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2.二级指标判断矩阵
同理,构建各指标层C对准则层B的成对判断矩阵B1至B6,计算B1至B6的判断矩阵Wn和λmax的值,随后进行一致性检验。研究发现,基本胜任能力中基础教学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权重较高,都为33.33%;专业教学能力中,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权重较高,这与教学能力大赛评分细则分值权重较为一致。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终身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五个指标权重均超过30%,与前期质性分析结果存在高度一致性。
(三)构建高职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研究发现,6个一级指标下设的27个二级指标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将一级、二级指标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各指标要素,可得到教学能力比赛“金课”引领下高职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其中,具备专业知识、基础教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实践技能、职业素养是高职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权重最高的前五个指标;社会服务能力、拥有职教情怀、教研科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规划调节能力是权重最低的五个指标。
构建教学能力比赛“金课”引领下高职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旨在依据统一标准,对不同模块中各要素受大赛影响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能够将大赛对教师核心能力的影响细化和量化,从而为教师备赛和核心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具体的参考依据。
五、教学能力比赛“金课”引领下高职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建设要点问题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框架,通过深入研究教学能力比赛的各类资料与文献,运用质性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金课”引领下的高职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模型。随后,借助AHP层次分析法,结合数十名全国教学能力大赛获奖教师和指导专家的专业认知,构建了对教师核心能力评价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评价体系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数据的细致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重视评价指标极值,关注关键评价指标
教学能力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多个维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这些指标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促进和强化,彰显了大赛的重要性和价值。经过评估与分析,确定了高职教师核心能力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在一级指标中,基本胜任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以及专业核心能力被赋予了最高的权重,位列前三。而在二级指标中,具备专业知识、基础教学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实践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被公认为评价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前五个要素。这些指标的权重分配体现了高职教师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和相对价值,为高职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二)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社会
研究发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权重在评价体系中相对较低,这揭示了在教学大赛“金课”引领下,社会服务能力成为一个明显的短板。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重点加强这一能力领域的培养与提升。
经过对历年教学能力大赛国赛获奖优秀选题的深入剖析,我们发现多个作品均展现出了服务社会的重要精神内涵,包括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传承非遗技艺、绿色低碳生活等。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现状的深刻理解和超越,更彰显了对立德树人和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它们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将这一重要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始终,为培养新时期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这些获奖作品所展现出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无疑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增强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提高教师职业胜任能力
在教师核心能力构成框架中,各能力要素按层级递进,推动教师由专业新手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其中,基本胜任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凸显了教师持续知识更新和自我完善的必要性,是助力普通教师向专家型转变的智慧基石;通用社交能力确保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效获取信息、实现情感交流及协作互通,为新手教师向专家型转变提供助力;专业教学能力涵盖教学设计、资源整合、实施、管控、评价及反思等能力,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新手教师向专家教师转型的实践要求;专业核心技能体现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及实践技能,突显高职专业课教学特点;贯彻执行能力包含传承师德师风、落实职教理念、培养职教情怀、贯彻国家标准、融入岗课赛证及落实课程思政,其内涵随职业教育发展而演变,展现与时俱进的特质。
六、结论
通过运用这一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深入评估和分析,更清晰地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索改进方法。此外,该评价体系亦可作为探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工具,深入挖掘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而言,该评价体系为其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指引,有助于他们持续提高教学能力,激发内在动力,进而推动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汤智,计伟荣.金课:范式特征、建设困局与突围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0(11):54-59.
[2]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3] 段姣雯.基于OBE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师核心能力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30-31.
[4] 王威力,陈亚楠,马伶伶.教学能力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各要素影响程度的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8):33-40.
[5] 胡新荣,姚运红.基于核心授课胜任力的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J].高教学刊,2015(14):155-156.
[6] 张良均.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编辑 尹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