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新入职教师学术身份建构路径研究

2024-08-15 00:00:00陈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2期

[摘 要] 教师评价改革正在改变高校教师所处的关系情境,新时代的高校新入职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群体亚群体,在其学术身份建构过程中,既要协调“个体—群体”之间的矛盾,又需考虑教师、研究者及服务者等多重角色之间潜在的矛盾。基于“个体—情境”互动的身份建构逻辑,高校新教师与外部情境通过实践参与、群体归属及人际互动方式开展个体与情境互动,通过自我反思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建构学术身份。

[关 键 词] 教师评价改革;新教师;学术身份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2-0045-04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教师评价改革方向,将教师评价的重心转移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上,强化对教师的质性评价。作为高校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评价改革使高校教师所处的关系情境正在发生变化,并日益复杂化。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师队伍也在迅速壮大,截至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新增专任教师21.61万人,占比11.67%。当前,高校新入职教师群体正逐步崛起为重要的学术力量,他们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融入国际教育体系以及增强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关键要素。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些教师的学术地位塑造过程呈现出独特的复杂性,既反映了其学术角色的易损性和职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又标志着他们在学术地位建构中所面临的特殊挑战。作为高等教育师资中的一个亚群体,新教师的学术身份及其形成过程与其他亚群体有相通之处,但仍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根据现有研究,探讨新入职高校教师的学术身份及其构建对于理解其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新教师学术身份的研究至关重要,因为现有的讨论往往集中在资深和成就卓著的学者身上,而对年轻学者的关注相对较少。这些在教师评价改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教师,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经历以及所形成的学术身份值得深入探究。其次,新教师在职业生涯初期形成的学术身份认同对其后续的个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然而,众多研究表明,由于角色转换和工作环境支持不足等多种因素,许多新教师在适应和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因此,研究新教师的学术身份构建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新入职教师学术身份建构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新进教职工的学术认同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三个关键维度。首先,个体需培养批判性思维、深厚的知识储备、对学术事业的承诺、遵循学术道德以及推崇协作共治的专业素质。其次,需获得并融入学术社群内部的认识论和实践知识。最后,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尤其是科研工作,是构建学术身份的重要实践途径。

新入职教师在构建其学术身份时,关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自身作为学者角色的自我期许,期望在与学生和同行的互动中体现出一名合格学者的形象。二是满足所属院系的期望,并适应及掌握集体内部已有的实践模式。

新教职工的学术社会化可以被视作一个组织社会化的过程,它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个层面。在正式层面,新教职工通过晋升和终身职位等制度化程序实现从新成员向学术人员转变;在非正式层面,新教职工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掌握日常组织生活中未明确表述的非正式规则,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学者角色和组织文化。

综上所述,高校新教职工的学术身份构建是贯穿其学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持续动态,其中学者的多重角色构成身份构建的基础,而院系则提供了具体的身份发展组织环境。这些角色和组织环境蕴含着多样的价值规范、期望和学术实践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教职工学术身份构建的意义来源。个体围绕这些意义来源进行意义协调,进而形成自我界定。新教职工的学术身份构建不仅意味着个体对自身作为高校学者角色的认知以及对学术工作的投入和承诺感的形成,还意味着个体融入所属学术群体的文化,确定在群体中的位置,并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个体—群体”矛盾中的学术身份建构

高校新入职教师在“成为学者”的过渡期内,主要经历学术社会化或适应学术文化的过程。此过程涉及新教师在群体层面构建学术身份,逐步融入并认同学术群体文化。在此过程中,新教师需解决个体与群体间的冲突,并形成以下四种学术身份状态。

第一种是顺应一致型。在这一类型中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新教师可能意识到自身理念、实践方式与新环境之间存在差异,但为适应而压抑或调整个人观念以顺应群体模式。部分未获长期聘任的新教师可能会因顺应同事(学生)预期而调整行为。另一情况是,新教师对新环境及个人期望较低,未感到显著差异或身份威胁,其工作实践与院系方向一致,顺利适应学术社会化。

第二种是策略调整型。在这一类型中,个体与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或冲突,新教师透过策略性调整协调这些矛盾,同时坚守个人学术理念。一些新教师可能改变起初对院系管理主义的抵触态度,逐渐平衡个人身份与外部定义之间的张力。其他专注于科研和长期职位获取的新教师学会排除外界干扰,建立研究者自信,通过与重视教学的同事协作,构建对教师身份的认同。

第三种是回避抵制型。此类新教师缺乏对群体的归属感,对群体理念产生抵触,不认可群体对自我身份的定义。年轻学者在集体层面的身份认同感低,不将自己视为院校成员,而是从雇佣关系角度出发,采取孤立自保的态度。这反映出个体在融入院校新管理主义体制时的不和谐和拒绝型社会化现象,可能导致最终选择离职以解决冲突。

第四种是潜在变革型。在这一类型中,新教师积极发挥主体能动性,不仅坚持个人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方式,还可能影响并改变群体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新教师的加入,为学术界带来潜在的挑战及改革动力,这对于学术群体的整体进步是有益的。年轻学者在学术社会化过程中,并非仅仅是既有体制的复制者,他们有潜力成为改变现行管理主义模式的行动者。由于他们所承受的体系性压力较大,更有可能提出创新范式。然而,权力结构中较为不利的地位往往限制了他们采取改革行动的可能性。在高校新教师形成其作为教育者的知识、信念和动机过程中,他们有机会革新既定的教学传统并引入新的教学实践方法。

在新教师融入学术环境并构建其学术身份的过程中,他们所带来的学术规范、价值观和实践方式与所在院系的规章制度、价值观念和文化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处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对于新教师而言是一项关键任务。在个体能动性与群体要求或限制之间的平衡过程中,新教师既可能调整自我,以适应群体环境,又可能坚持个人理念,形成与群体不同甚至相反的身份。这一选择和调整过程对于新教师而言充满挑战。表明,新教师实现学术社会化并构建学术身份的过程,不是单向的个体融入群体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三、基于角色的学术身份建构

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多元化学术任务,这些角色共同定义了学者身份的内涵。然而,协调这些角色间潜在的矛盾成为学术身份建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新入职的教师,由于外部管理环境及个人职业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他们在面对多重角色冲突时的压力往往大于资深学者。在教师、研究者和服务者这三个核心角色中,对新教师而言,前两者尤为关键,而服务者角色的实践和认同相对较弱。因此,如何有效平衡教师与研究者身份,是年轻学者在学术身份构建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首先,教师身份的塑造至关重要。许多新教师在教学方面缺乏充分的准备,因此面临较大的挑战,这也成为他们职业生涯早期的主要压力源。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新教师逐渐提升教学能力并深化对教师身份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课堂互动中,新教师关注学生的期待和学业发展,强调与学生的沟通,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而非仅仅传授学科知识。学者的自尊感与其作为教育者的自我认同紧密相连。教学不仅涉及知识的组织和传递,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此,新教师通常会充分备课,考虑学生需求以及知识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为他们带来满足感。

其次,研究者身份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大多数新教师在职业生涯初期就已经认同自己的研究者身份,并将之与学科领域及学术成果发表紧密关联。相较于教学,科研工作通常是他们研究生阶段工作的延续,因此更易于驾驭。他们对研究工作的认同受到高校奖励机制的强化。学科身份感的建立标志着个体在学术领域内基础和声誉的初步确立,这是新教师研究者身份发展的关键部分。在新教师尚未取得显著学术成就之前,学术发表或获取科研项目资助的能力有助于他们获得当前职位并在学科领域内确立地位。学科身份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院校文化,还是获得外部认可和稳定学术职位的关键因素。

对高校新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性如何权衡?实践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取向。第一种取向是偏重研究者身份的发展,这部分新教师将科研置于更为重要的位置,认为学科(专业)是学术身份的核心来源,而将教学视为一项缺乏情感投入的技术活动,甚至可能抵制参与教学发展项目。第二种取向则是偏重教师身份。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新入职的教师(指职业生涯前五年)通常将主要职责和自我发展聚焦于教学领域,其学术身份的核心也以教育者的角色为主。随着他们在学术生涯中的逐步进展,这些个体不一定会拓展至研究或学术写作等其他角色。第三种观点强调学术工作的整体性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固有联系。对于新教师而言,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愿望,希望在教学、研究和学术发表各方面取得卓越成就,认为教学和科研是基于各自学科(专业)的不同但紧密相连的工作,并期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

高校新教师在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受到外部评价和认可机制的显著影响。多数情况下,科研被新教师视为其学术身份的基础,而教学则被视为次要且与科研相对独立的活动。这种观念在当前研究型院校重视科研而非教学的激励体系下得到加强,导致一些新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学习持有抵触态度。院系对新教师的学术发表和研究项目的期望值较高,促使多数新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科研中,力图成为公认的优秀研究者,同时仅保持教学和服务在可接受的水平。在追求学术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高校新教师所面临的多重角色冲突和挣扎,反映了学术工作的多样性与整体性之间的张力。

一方面,年轻学者在初期学术身份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矛盾和不协调,部分原因在于学术实践的多元化,而院校的管理主义则加剧了他们在学术工作中的分裂感;另一方面,应从更全面的视角理解包括高校新教师在内的年轻学者的学术成长经历,强调学术工作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通过年轻学者的努力避免学术工作和角色的碎片化,实现有机整合。

具体来说,高校新教师如何体验和诠释各种角色,并在其中构建自我作为学者的意义,体现了他们的关注点和价值取向。这一协调过程贯穿于他们的学术生涯。在学术身份的发展和维持方面,新教师的研究身份似乎更容易得到发展,而教学身份则较难维持,且缺乏适当和有效的支持。外部环境,即院系的期望及相关机制,影响着新教师对教学和研究重要性的主观评价,进而影响日常的学术工作实践。这正反映了新教师学术工作及身份发展的情境性。

四、学术身份建构的困境与个体能动性

多数新教师学术职业生涯的头几年充满挑战和挣扎,他们面临多重而复杂的工作任务,在自己不断的试错和调整中摸索前进,通常需要四五年才能较从容地适应教职,平衡教学科研矛盾,并达到院系对科研产出和教学效果的要求。这一过程中,他们不同程度地发挥自身能动性,寻找应对学术生活压力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途径,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学者。

鉴于高等教育机构对教职工的三项基本职责——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有着严格的规定,初入职场的大学教师必须全面履行这些职责。为了缓解角色身份间的冲突,他们通常基于特定情境的要求,重新评估和排序不同角色的优先级。在职业起步阶段,他们优先关注提高教学质量,而将科研项目申请和学术论文发表置于次要地位;随着对教学工作的逐步掌握,他们开始将更多精力转向科研活动,以期实现职业晋升的目标,并从长远视角出发,更加专注于科研工作,以促进学术生涯的发展。尽管初任教师努力在不同学术领域寻求平衡或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发现难以融合外界对他们角色的多样化期望,从而难以形成一种完整的大学教师身份感。他们的学术身份受到外部情境和多重期望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适应性,尤其是受大学学术评价体系的影响显著。为了获得专业认可和职业成功,他们将教师和研究者的身份置于自我认同的中心位置,而对于服务者角色的认同和实践则相对较弱。在教师与研究者身份的权衡中,研究身份成为自我认同的核心,而教学则被视为较为次要的角色,形成了一种具有多重维度却不平衡且带有某种片面性的职业自我定位。

外部支持有限的情况下,新教师的个体能动性在初期适应和身份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虽然遇到许多挑战,新教师仍力求做好工作,在自我引导的非正式学习过程中积极摸索,既会从研究生阶段的正负面经历中吸取经验,又尝试在新工作环境中建立自己的工作方式。

新教师在由教学新手向专家型学者的成长过程中,个体能动性发挥关键作用,他们既可能成为既有教学传统的顺应者,又可能成为提出新教学方式的创新者。新时代的新教师在协调传统学术价值理念与新管理主义组织文化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策略为自己创造自主空间,而未完全沦为当前管理体制的顺从者,而这正体现了新教师的能动性。

五、高校新教师学术身份建构路径分析

综上所述,与高校教师群体整体相比,高校新教师这一亚群体建构学术身份过程中所具有的一些不同的关注点。首先,高校新教师的学术身份建构具有初始性,亦即个体作为学术群体中的“新人”以及高校组织中的新成员,是其对高校教师角色及群体归属关系的初步认知。其次,与其他学者群体一样,他们负责协调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多重角色之间的关系,然而,鉴于其所处发展阶段的初阶性,他们面临更大的压力和矛盾,如何理解和协调多重角色是多数新教师学术身份建构的核心。再次,作为群体新成员,在协调自身与所属院系群体之间存在的文化、观念和实践方式差异的过程中,如何形成对环境、自我、他者以及彼此间关系的阐释,构成了个体学术身份建构的另一重要方面。最后,研究生学习阶段所形成的个体学术实践胜任力和身份,构成了高校新教师当前学术实践和身份建构的基础,初期的学术身份建构意味着个体在这一基础上的转变与发展。

在“个体—情境”互动中,高校新教师如何发挥其主体能动性,是其建构自我学术身份的关键,而个体自我层面的反思正是教师发挥能动性的体现,具体而言,在高校新教师的自我反思过程中,基于过往的经验(即个体在研究生阶段所形成的学术自我认识),新教师展开互动协调,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逐渐厘清对自身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关注,通过积极的群体归属及角色意义协调,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学者,形成对自我学术身份的独特阐释,这一反思是连续不断的,贯穿高校新教师入职的头几年及至学术职业生涯整体。

基于“个体—情境”互动这一基本的身份建构逻辑,探析高校新教师如何在“个体—情境”的矛盾中协调自我意义,其中,当前教师评价改革的整体趋势、既有的学科文化及实践、院系内部既有的制度安排、对高校教师工作的规定和期待、人际关系模式、学术实践方式等相互交融的复杂而多层次的因素,构成了新教师的外部情境。通过实践参与、群体归属及人际互动方式,个体与情境展开互动,并通过个体层面的反思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建构对学术身份的独特理解。

在不断协调外部情境与个体过程中,高校新教师的学术身份建构充满了冲突与不确定性,依然可以突破高校新教师学术身份建构的困境。首先,通过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从顶层设计方面高校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创建和谐发展的环境。建立“青蓝工程”导师制度,通过“传、帮、带”增强高校新教师对学术身份的认同感;提升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避免因制度设计问题导致高校新教师产生消极对抗心理。其次,高校新教师应该提高个体与外部情境的协调能力,激发自我发展的内生驱动力。作为高校治理体系的管理对象,高校教师可将自我专业发展需要与国家、院校的战略需求结合,制订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识别相关战略需求中的价值取向后,通过主体能动性完成个性化的学术身份建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4-03-13].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 1032.htm.

[2]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3] 韩双淼,谢静.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学术身份构建过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2(4):71-77.

[4] 蔡旻君,刘芸.教育增值评价的内涵解析及应用探讨[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3,12(1):1-7.

[5] 张银霞.高等教育变革脉络中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内涵及其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1-4.

[6] 杨春红.适应与发展:高校海归英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7] 石园园,周玉容.准长聘制度下青年教师学术身份的冲突与协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3,46(1):75-80.

◎编辑 张 慧